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關節的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癥,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那麼如何治療類風濕比較有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如何治療類風濕比較有效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減輕關節炎癥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對待這種疾病的正確態度是:在早期積極的接受醫生的治療,不僥幸,不要拖延,積極的面對這種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隻有醫患共同努力,才能讓疾病盡快的康復。

手術治療

(1)滑膜切除:藥物療效不佳時選用。適應癥:

①病人的一般情況良好,病情比較穩定,病人無發熱、貧血和心、肺、腎功能障礙。

②病變關節不太廣泛,局限於四肢少數關節。

③病變關節在一年以上,雖經充分中西藥物及其他療法治療,關節腫脹和疼痛仍比較嚴重,但尚無明顯的骨質破壞和關節畸形,關節病變尚處在早期。

④關節腫脹主要因滑膜肥厚,而非因關節積液,關節腫脹持續不消。

⑤關節炎癥在一個關節反復多次發作。

(2)關節成形術:適用於關節破壞嚴重或已僵直而關節周圍肌力較好的肘、膝、髖等關節。

(3)人工關節置換術:類風濕病情已經控制,關節骨性強直,病變關節嚴重影響生活時。

(4)另外可以根據情況行關節清理術、肌腱延長術、關節融合術。

(5)血漿置換術:重癥RA如有嚴重血管炎等,或藥物療效欠佳,可輔以血漿置換術。

一般治療

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註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藥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癥狀。

藥物治療

方案應個體化,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濕藥、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藥等。

免疫凈化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藥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采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藥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藥物治療。

功能鍛煉

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類風濕的病因有哪些

(一)細菌因素 實驗研究表明A組鏈球菌及菌壁有肽聚糖(peptidoglycan)可能為RA發病的一個持續的刺激原,A組鏈球菌長期存在於體內成為持續的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發生免疫病理損傷而致病。支原體所制造的關節炎動物模型與人的RA相似,但不產生人的RA所特有的類風濕因子(RF)。在RA病人的關節液和滑膜組織中從未發現過細菌或菌體抗原物質,提示細菌可能與RA的起病有關,但缺乏直接證據。

(二)病毒因素 RA與病毒,特別是EB病毒的關系是國內外學者註意的問題之一。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所致的關節炎與RA不同,RA病人對EB病毒比正常人有強烈的反應性。在RA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現持續高度的抗EB病毒—胞膜抗原抗體,但到目前為止在RA病人血清中一直未發現EB病毒核抗原或殼體抗原抗體。

(三)遺傳因素 本病在某些傢族中發病率較 高,在人群調查中,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DR4與RF陽性患者有關。HLA研究發現DW4與RA的發病有關,患者中70%HLA-DW4陽性,患者具有該點的易感基因,因此遺傳可能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四)性激素 研究表明RA發病率男女之比為1∶2~4,妊娠期病情減輕,服避孕藥的女性發病減少。動物模型顯示LEW/n雌鼠對關節炎的敏感性高,雄性發病率低,雄鼠經閹割或用β-雌二醇處理後,其發生關節炎的情況與雌鼠一樣,說明性激素在RA發病中起一定作用。

寒冷、潮濕、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但多數患者前常無明顯誘因可查。

類風濕如何自我保健

別讓脾胃“傷上加傷”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病程較長,往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因此脾胃常常會受到一定影響。這時,不能隻註意食物營養價值的高低,而忽略本人的具體情況。一般來說,飲食需定時、適量;不能饑飽失常,更不能暴飲暴食;食物之軟、硬、冷、熱均宜適當,以防再傷脾胃。

各種食物有寒涼溫熱之分,根據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食物,對保護脾胃來說尤為重要。原本就體質內熱的人,不宜吃大蒜、蔥、韭菜、辣椒等熱性食物和紅參、鹿茸這類熱性補品。而脾胃虛弱者,堅硬、生冷的食物或水果均宜少吃;胃酸過多或脘腹飽脹者,不宜多吃甜膩之物。

適當鍛煉可通經疏絡

中醫認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重在通經疏絡,而活動鍛煉可以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因此,適當的鍛煉可增強這類病人的抵抗力,促進關節功能恢復。甩手、捶背、散步、太極拳等鍛煉方法,都很適合中老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但運動不要過於劇烈,過度運動不僅無益於健康,還可能加重病情。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抵抗力較差,容易受寒感冒。對有早起鍛煉習慣的中老年病人來說,可適量添加衣物,或盡量推遲早起鍛煉時間,避免受寒。

常搓手勤暖腳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末梢循環往往不好,容易手足發涼,四肢欠溫。遇到寒冷的天氣,身體暴露的部位就更容易受寒。中醫學認為,十二經脈中的陰經、陽經在手指端處交會,經常搓揉按摩手部,不僅可活動關節,有利氣血經脈通暢,升提陽氣防寒保暖,還可以幫助病人緩解手脹、晨起手指關節僵硬等癥狀。這種保健方法十分簡便,您在看電視或坐車的時候都可以做。常言道:“寒從腳下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每天晚上睡前用一盆熱水泡腳半小時,邊泡邊搓,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改善睡眠。

類風濕患者的飲食註意需要怎麼做

類風濕病人要多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動植物脂肪比例為2:1為宜.以色拉油、玉米油、橄欖油、葵花子油和魚油(不是魚肝油)為佳。

類風濕性關節炎要選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纖維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可適量選食富含維生素E、C、A、B等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蘿卜、豆芽、紫菜、洋蔥、海帶、木耳、幹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烏梅、香蕉,以及含水楊酸的西紅柿、橘柑、黃瓜等。

類風濕病人飲食要節制,類風濕病患者飲食要有規律,不能過度饑餓,也不要暴飲暴食,保證吃飯的時間和質量,定時定量吃飯,不要吃過冷或者過熱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類風濕病飲食清淡為主,一些患者傢屬由於擔心患者營養不足,給患者吃大魚大肉等油膩食物,結果導致病情加重。其實類風濕病患者由於長期受疾病折磨,加上長期服藥,食欲較差,此時需要以清淡和易消化食物為主,一方面可以增加患者食欲,另一方面還能減輕患者胃腸負擔,增強患者抗病能力。

類風濕的常見危害

1、毒副作用:由於疾病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加之治療方式不正確,用藥不合理的現象比比皆是,甚至用假藥來治療,類風濕的危害會導致藥物的毒副作用,讓疾病雪上加霜。

2、合並腫瘤: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就是因為自身免疫紊亂,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引起腫瘤的發生,傳統的藥物治療都含有免疫抑制劑,而這類藥品有一定的致癌性,。

3、口腔潰瘍:由於患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常常會出現口腔潰瘍,並且伴有惡心嘔吐、厭食等不良反應。

因此對於治療一定要科學,有效。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請咨詢我們在線專傢,專傢會耐心的為您解答,祝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