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在負重活動或體位變換時,韌帶等受到牽扯,當關節扭轉或肌肉驟然收縮時,可使少數纖維被拉斷、小關節微動錯縫,形成韌帶拉傷。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功能障礙,對人們的危害很大,因此人們一定要堅持做韌帶拉伸運動,以便更好的避免韌帶拉傷的發生。韌帶拉傷瞭應該怎麼辦?韌帶拉傷有哪些表現?一起來看下。

韌帶拉傷怎麼辦

1、治病求本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醫辯證施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按摩治療傷科疾病的基本原則。求本,是指治病要瞭解疾病的本質,瞭解疾病的主要矛盾。就按摩臨床具體而言,疾病病理變化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病變部位與癥狀表現部位,拜會變部則是本。如腰椎間盤纖維破裂髓核膨出癥,是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後膨出的髓核組織及纖維環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腰部神經根或脊髓受壓則是本,治本就要首先解除神經根或脊髓的受壓,不解除其受壓,隻在下肢使用按摩手法,舍本求末,徒勞無益。對有些疾病,雖然按摩的作用不能及本,隻能治標,但不瞭解本,治標亦是盲目的。如骨折產生的疼痛、腫脹,在整復固定以後,動靜結合,適當的施以按摩手法,可幫助消腫止痛,促進骨折愈合及其功能恢復。可是在未明確疼痛、腫脹是骨折造成的情況下,草率施術按摩手法,就會貽誤病情,加重損傷。所以,盡管按摩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有其局限性,但治病中也還必須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基本原則。

2、選取穴位、手法和部位 傷科疾病的取穴,一般是以痛為俞,局部取穴。因為,肌肉及韌帶、關節的病變,其癥狀表現部位大多即是病變部位的區域。但如果是急性損傷,則局部疼痛劇烈,腫脹明顯,早期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患部休息,保護傷處;治療可選取鄰近的穴位,以及在病變區鄰近部位進行輕柔的手法操作;待病情稍有緩解,再在局部運用中等刺激手法,以達活氣血,舒筋脈,恢復關節功能之目的。慢性損傷,可直接在病變部位施術手法,其目的是舒筋活血,軟堅散結,松解粘連,溫經通絡,祛瘀止痛,促進損傷組織的功能恢復。

3、刺激量 手法刺激量(壓力、時間)的大小,應根據病人年齡、性別及體質的強弱、不同的操作部位、損傷部位的深淺與疾病性質而決定。一般情況下,病人體質弱、病變部位淺,急性損傷,手法刺激量較小。

4、其它療法的配合 在臨床工作中,有些疾病除按摩手法治療外,尚須註意其它療法的配合,如適當休息、功能鍛煉、封閉療法、中藥內服、中藥熏洗和其它物理療法等。對於一些頑固性陳傷,保守治療無效者,還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韌帶拉傷有哪些表現

1、韌帶斷裂

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范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

2、韌帶扭傷

韌帶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肘、髖。

3、韌帶挫傷

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范圍的動作,韌帶損傷程度不嚴重,會出現紅腫。

韌帶損傷後一般均有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局部疼痛、腫脹,組織內出血、血腫、關節腫脹、活動障礙、壓痛。體檢時發現牽拉韌帶明顯疼痛,如果完全斷裂,關節穩定性下降。所以平時要適度鍛煉,運動前要做好熱身準備。使關節舒展開,還要註意動作,不要用力過猛。另外。加強肌肉的鍛煉是很重要的。因為關節的穩定除瞭需要韌帶的保護,還需要借助強有力的肌肉的力量來保護。當肌肉強壯瞭,運動時對韌帶的負荷就會減少,有利於減少韌帶受損的機會。

傷病後期腫脹消除、疼痛減輕後即可進行功能鍛煉。前期采用被動方法,如在關節活動范圍內被動屈伸、旋轉、牽拉,結合按摩效果更好。一般在腫脹消除和疼痛減輕後即可施治,這樣可以較好地減輕和松解粘連。後期主動進行關節的功能活動。要註意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腫脹或突然疼痛加重為宜。

當癥狀完全消失後,應當進行適當的力量練習,以使愈合的韌帶重新恢復彈性和完全恢復功能。功能鍛煉是後期治療中很關鍵的一環,傷病未痊愈時,切忌匆忙中斷,因為這樣很容易轉為陳舊性韌帶損傷,長期積累後還會出現粘連、增生、鈣化、關節韌帶松弛等並發癥,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痛苦和不便。

韌帶拉傷怎麼急救

韌帶拉傷的部位會出現腫脹和淤血,韌帶拉傷的治療辦法是在拉傷之後馬上做到以下幾點:

1.休息、馬上停止運動

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

冰或其他冷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因為較低的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感冒15到20分鐘,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

用繃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繃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回流。

關於韌帶拉傷鍛煉中由於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

膝關節、指關節和踝關節的關節韌帶損傷最為脆弱。關節韌帶扭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皮下出血,可見藍色區域。關節韌帶應變早期正確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後易再次扭傷。急性損傷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活動,以減少出血。立刻用冷水沖損傷部位或用冰塊冷敷局部以達到止血的目的。然後覆蓋繃帶加壓包紮防止腫脹。

韌帶完全斷裂或懷疑並發骨折的,在加壓包紮後必須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

韌帶拉傷多久能好

有句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韌帶拉傷治療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來。在平時的時候每天都註意做好後期的護理養好它,在生活中還要註意不能心焦氣躁保持好良好的心態。每天用溫水泡泡可以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於恢復。

在治療的時候可以使用以下的辦法,在受傷的地方可敷消腫散,其配方是:用芙蓉葉30克,赤小豆10克,芒硝粉3克,研成細末,加蜜或白酒調成糊狀,敷在患處,三天天換1次。如果很疼痛的話可以服用去痛片、消炎痛等。

肌肉拉傷這種現象是肌肉在運動中急劇收縮或過度牽拉引起的損傷。肌肉拉傷容易出現在長蹍、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等運動中。一旦出現肌肉拉傷後,要立即進行冷處理——用冷水沖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決冷敷,然後用繃帶適當用力包裹損傷部位,防止腫脹。

肌肉拉傷後,會引起拉傷部位劇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或皮下出血,活動明顯受到限制。可以用繃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

生活中哪些方法可預防韌帶拉傷

人體在負重活動或體位變換時,韌帶等受到牽扯,當關節扭轉或肌肉驟然收縮時,可使少數纖維被拉斷、小關節微動錯縫,形成韌帶拉傷。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嚴重功能障礙,對人們的危害很大,因此人們一定要堅持做韌帶拉伸運動,以便更好的避免韌帶拉傷的發生。

堅持韌帶拉伸練習可有效避免韌帶拉傷:

一、熱身:先活動頭、手、腰、腿的各處關節,再慢跑15分鐘。(慢跑後拉韌帶韌帶更容易松)

二、進行韌帶拉伸:先是腳踝,坐下,將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雙手握住左腳踝活動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一手按住膝蓋向下壓,來回兩個八拍。然後保持姿勢將左腿放下,然後壓右腿,要努力將肚皮貼上腿。四個八拍。換腳,同樣。再是雙腿。雙腿平伸,身體向下壓,要求同上。

三、是豎叉:能下多深下多深,最好貼地面,要求後腳面貼地,上半身直立。(雙腿)

四、是橫叉:腳跟著地,雙腳勾起,其餘要求同上。

五、是壓胯:(姿勢很難看,看過青蛙沒有,雖不是亦不遠矣。不過效果很好。)膝蓋著地努力分開,註意不能趴在地上,雙手支撐,將腰胯向後下方壓,最高境界是貼地。

六、是腳背:跪坐在地上,腳背貼地,向後躺,最高境界後背著地。註意別把膝蓋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