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應該算是我們小時候聽到的比較多的疾病瞭,也算是兒童高發的疾病之一。小兒麻痹的治療對於兒童是很重要的,應該小兒麻痹的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引發小兒麻痹後遺癥。那麼小兒麻痹後遺癥的癥狀都有什麼呢?危害大不大?一起去看一下。

小兒抽搐後遺癥

1歲到3歲的孩子我們稱之為幼兒,孩子因為身體體抗力差等原因,特別容易出現狀況。有研究表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大概有2%-4%的人經歷抽風(驚厥)。在12-18個月大的幼兒中抽風還伴有高燒的情況最為常見,但3歲以後發作就不多瞭。

人們之所以恐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下意識地把這個癥狀看成是嚴重疾病的信號,害怕失去孩子,害怕燒壞孩子的大腦,害怕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能力和智力等。這種看上去很可怕的癥狀真的會有傢長們擔心的嚴重後果嗎?遇到這種情況又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會發生抽風?

臨床上的抽風大致就分為兩種,伴有高燒的稱之為熱性抽風(熱性驚厥)、無熱的就是無熱抽風(無熱驚厥),註意,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對寶寶來說,都是重大威脅。最常引起抽風的病毒感染是人類皰疹病毒-6,此病毒誘發的疾病便是我們常說的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

其一,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後就不會再發作抽風。

其二,與遺傳因素有關。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有抽風史的幼兒更容易發生抽風,目前認為和傢族基因有關,國際上這方面的研究還在進行中。

抽風會留下嚴重後果嗎?

事實上,抽風還有有簡單型和復雜型之分。要大傢註意的就是復雜型抽風:

1、大約有20%的孩子會變成癲癇兒,他們抽風持續時間較長,發作又頻繁,發作後會出現昏睡,有的則在體溫不很高(38℃以下)時也發生抽風;

2、有的孩子在首次抽風後10年內轉為癲癇;

3、孩子反復抽搐發作對大腦有很大損害,所以要避免反復抽風而引起的腦損傷致智力障礙。

其實,簡單型的抽風長期預後良好,對智力、學習、行為均無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逐步建全,一般不會再發生抽風,但如果二次發病,那傢長就需格外警惕與小心。

發生抽風如何應對?

大部分熱性驚厥發作時間很短,往往會自己停止。傢長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好孩子,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同時記錄下發作時的表現和持續時間(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視頻記錄下來,這些信息對後續醫生的診斷會很有幫助)。

對於小兒抽風的治療,首先最重要的是迅速控制驚厥發作。常見的治療方法就是藥物,嚴重的患者也可考慮手術。害怕藥物副作用、手術損傷大的患者可考慮“神經元修復治療體系”。

小兒抽搐後遺癥癥狀都有什麼

小兒麻痹應該算是我們小時候聽到的比較多的疾病瞭,也算是兒童高發的疾病之一。小兒麻痹的治療對於兒童是很重要的,應該小兒麻痹的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引發小兒麻痹後遺癥。那麼小兒麻痹後遺癥的癥狀都有什麼呢?

小兒麻痹後遺癥的癥狀主要表現如下:

1) 肢體肌肉萎縮無力、肢體變形、上下肢活動困難、關節不穩定、雙側肢體不等長等。

2) 髖關節攣縮屈曲或者松弛不穩,甚至形成髖關節脫位。膝關節屈曲畸形、小腿向內彎或者向外彎等均為小兒麻痹後遺癥的癥狀。

3) 小兒麻痹後遺癥的癥狀還表現在腳,腳也可以發生各種畸形,例如走路時腳跟不能落地或腳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內翻用腳背外側走路等。

4) 另外,身體其他處也可發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彎曲畸形、骨盆的傾斜畸形等等。

小兒麻痹對患者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後遺癥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上是介紹瞭小兒麻痹後遺癥的癥狀,希望在為大傢介紹之後能對小兒麻痹後遺癥的癥狀有更多的瞭解。

小兒抽搐後遺癥危害大不大

可能很多傢長對小兒麻痹後遺癥的危害並不瞭解,沒有小兒麻痹後遺癥的危害意識。其實小兒麻痹後遺癥的危害是很大的,可能導致患兒肢體畸形,甚至致殘的危害。所以,傢長們一定要提高小兒麻痹後遺癥的危害意識,及時治療疾病。那麼,小兒麻痹後遺癥有哪些危害呢?

1、心肌炎:因脊髓灰質炎病毒直接侵犯心臟所致,患者可出現發熱、倦怠、全身酸痛等表現,然後出現心肌受累癥狀,如心悸、心前區隱痛、胸痛等。

2、足內翻:小兒麻痹癥可引起部分支配肢體的肌肉癱瘓,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支配足外翻的肌肉出現癱瘓,而支配足內翻的肌肉未癱瘓,造成足外側無力,而內側有力,便會形成足內翻,影響患兒站立和行走。

3、呼吸系統異常:多發生於延髓麻痹後,可出現繼發性支氣管炎、肺炎、肺不張等疾病,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喘息、胸悶及胸疼等癥狀。

4、肢體癱瘓:與退熱的同時,患兒出現肢體的癱瘓,而且多在夜間發生。因此,當早晨起身時父母才發現孩子的上肢或下肢出現癱瘓。此種癱瘓和腦部疾病引起的癱瘓相反,是弛緩性癱瘓。癱瘓的肌肉松弛無力,不能動彈。可以是雙上肢、雙下肢的全部癱瘓,但多數僅是一側的下肢或上肢的癱瘓。也有少數患兒出現腹肌的癱瘓,嚴重的病例可出現呼吸肌的癱瘓,引起窒息致死。由此可見小兒麻痹癥的危害是相當大的。

小兒麻痹後遺癥的危害很大嗎?通過以上對小兒麻痹後遺癥有哪些危害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傢都瞭解聊吧。各位患者父母要多瞭解小兒麻痹後遺癥癥狀,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讓你的孩子在治療難度有所減少。最後祝孩子早日康復。

如何防范寶寶發燒抽搐

很多爸爸媽媽對於寶寶發燒抽搐都有點束手無策,一方面很擔心,另一方面又慌慌張張不知道該怎麼辦,其實寶寶高熱後抽搐即驚厥,嚴重者主要影響神經系統功能,但是不同的發燒抽搐有不同的現象,也有不同的防范方法,那麼該如何防范寶寶發燒抽搐呢?下面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如果隻是發熱後出現抽搐,且熱度較高,考慮高熱驚厥可能性大,一般高熱驚厥2歲以內較多,5歲以後很少見,主要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引起。抽搐多出現在開始發熱24小時內,多表現為全身的大抽搐。

出現抽搐後,不要驚慌,一般自己隻要給予強刺激,如掐虎口、人中等,保持呼吸道通常,防止出現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然後趕往最近的診所、醫院或撥打120。一般抽搐一次後,以後發熱抽搐的幾率比別的小孩高。

這種情況下,傢裡應長期配備體溫計、退熱藥(佈洛芬、百服寧、巴米爾、美林、尼美舒利等),如果有2-3次以上抽搐史,傢裡還應配備魯米那,在體溫38℃以上就要吃退熱藥和魯米那。發熱後,千萬不要捂,要少穿衣服,采取物理降溫,如冷毛巾覆額頭、擦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然後到醫院就診。

如果抽搐前有摔跤、外傷等情況,需考慮顱內出血可能;如果抽搐伴有嘔吐、精神差,需考慮腦炎可能;如果伴有嘔吐、腹瀉、膿血便須考慮細菌性痢疾並發中毒性腦病可能,如果嘔吐、腹瀉嚴重,須考慮脫水、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等可能,如果抽搐屬於局部性,然後發展為全身性的,或反復抽搐,須考慮腦發育不良、癲癇可能,都需住院觀察的。

其實如果寶寶發燒抽搐是一般單純性抽搐1-2次,這對以後沒有什麼影響的,但是如果抽搐次數較多,高熱驚厥可能發展成癲癇的,這是需要長期服藥,並對智力有一定影響的,作為父母一定要註意,以後要是有發燒一定要給寶寶量體溫,如果是高熱39度以上就要馬上送醫院。

兒童發燒抽搐及時治療

如果忽然有一天,兒童臉上痙攣、四肢亂動、呼吸困難,讓您不曉得該怎樣辦。其實這或許是兒童高燒驚厥,兒童高燒驚厥是急診癥狀,必須立即緊急處理。其實年輕媽媽們不用怕,這不是什麼大病,隻要您掌握瞭兒童高燒驚厥治療的註意事項就能迎刃而解瞭。

驚厥發作時,患兒應取側半臥位,松解衣領,指壓人中,輕扶肢體,避免關節損傷和摔倒。可將頭偏向一側,防止唾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驚厥停止後,喉頭分泌物多時,用吸痰器吸出痰液,並立即短時間給氧。驚厥後出現呼吸困難或暫停時,應做人工呼吸。

【對癥治療】

① 止驚:止驚藥物首選作用迅速的安定。地西泮脂溶性高,易進入腦組織,註射後1~3分鐘即可生效,但作用維持時間較短(15~20分鐘),必要時15~20 分鐘後可重復應用。或選10 %水合氯醛灌腸。在給予安定的同時或隨後,此外還可應用作用時間較長的苯巴比妥維持止驚效果。

對典型熱性驚厥患兒一般隻需要針對原發病治療,對於發作頻繁者也可短程預防治療,僅少數復雜性熱性驚厥可考慮丙戊酸鈉或苯巴比妥長程預防治療。但關於熱性驚厥的預防目前並未達成共識。

②退熱:熱性驚厥為引起小兒驚厥的最常見病因,應註意設法迅速降溫。①藥物降溫: 可應用對乙酰氨基酚或佈洛芬口服。②物理降溫:溫水浴、冰袋等均為有效的降溫措施,除3個月以下小嬰兒可單獨應用外,其他年齡患兒僅在藥物降溫後應用才有可能奏效。

③防治腦水腫:反復驚厥發作者或發作呈驚厥持續狀態者,常有繼發性腦水腫,應加用20%甘露醇減輕腦水腫。

【驚厥持續狀治療】

驚厥持續狀態易造成腦部不可逆地損傷,應及時搶救處理。原則:①選擇作用快、強有力的抗驚厥藥物,及時控制發作,首選地西泮,也可應用咪達唑侖或負荷量托吡酯等,必要時也可在氣管插管下全身麻醉治療。盡可能早期足量,起效快,作用時間長,副作用少的藥物。②維持生命功能,防治腦水腫、酸中毒、呼吸循環衰竭,保持氣道通暢、吸氧,維持內環境穩定,尤其是應註意及時糾正低血糖、酸堿失衡。③積極尋找病因和控制原發疾病,避免誘因。

【病因治療】

對於驚厥患兒,應強調病因治療的重要性。感染是小兒驚厥的常見原因,隻要不能排除細菌感染,即應早期應用抗生素;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者,宜選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代謝原因所致驚厥(如低血糖、低血鈣、腦性腳氣病等),應及時予以糾正方可使驚厥緩解。此外,如破傷風、狂犬病等,前者應盡快中和病灶內和血液中遊離的破傷風毒素,應給予破傷風抗毒素TAT1~2萬U,肌註、靜滴各半;後者應及時應用抗狂犬病疫苗,可浸潤註射於傷口周圍和傷口底部;毒物中毒時則應盡快去除毒物,如催吐、導瀉或促進毒物在體內的排泄等,以減少毒物的繼續損害。

我知道如果兒童高燒驚厥,這會整日讓您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看著每一位兒童病發時難受的樣子您更是心如刀絞。所以我們自己就應該多瞭解一些疾病知識引起時疾病的發病原因,正所謂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當您做好預防工作,生病的疾病也會相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