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一些人出現面肌痙攣的癥狀,一般這種病狀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有時候會出現嘴角抽搐,面部肌肉比較僵硬,多數出現這種疾病的時候,如果不及時進行醫治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成為永久性的面部僵硬,很多人對這種疾病的嚴重性認識不到,那麼,專業治療面肌痙攣的方法有哪些?

專業治療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的治療

藥物治療

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藥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藥、抑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

中醫針灸

面肌痙攣最好不要針灸,因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時針灸反而會加重病情,有的人當時見效,日後復發起來反而會厲害。另外服用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這些抗鎮定抗癲癇藥物隻控制,而且長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賴性也比較強。可以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

註射肉毒毒素

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面肌痙攣,一般打一針最長能控制一年,長時間註射會產生抗藥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可麻痹面部的神經造成人為的面癱,所以當時打完面肌痙攣會控制。但長時間註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面癱的癥狀。

手術治療

1)面神經幹壓榨和分支切斷術

在局麻下,於莖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經主幹,用血管鉗壓榨神經幹,壓榨力量應適當控制,輕則將於短期內復發,重則遺留永久性面癱。如將遠側分支找出,在電刺激下找出主要產生痙攣的責任神經支,進行選擇性切斷,效果雖較壓榨術好,但術後仍要發生輕度面癱,1~2年後亦有復發,現已很少采用。

2)面神經減壓術

即將面神經出顱之骨管磨開減壓,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鑿開乳突,用電鉆將面神經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縱行切開神經鞘膜,使神經纖維得以減壓。1972年Pulec認為,單純乳突內減壓范圍太小,應同時將內聽道頂部和迷路段全部磨開減壓。手術中也曾發現神經有病理改變如神經水腫、彌漫性肥厚和神經鞘纖維性收縮等與病因相矛盾的現象,但手術後確實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報告13例手術並未發現任何異常。減壓術較復雜,尤其全段減壓術不僅難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險。所謂療效是否因手術中創傷面神所致,並非減壓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經垂直段梳理術

Scoville(1965年)采用,將垂直段面神經骨管磨開後,用纖刀將垂直段縱行剖開1cm,並在其間隔以矽膠薄膜,其目的是切斷交叉的神經纖維,以減少異常沖動傳導,缺點是很難確切地達到既不明顯面癱又不出現痙攣的程度。

4)微血管減壓術

1967年,美國Jennatta教授首創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外科常用的根治HFS的方法。具體方法是:全身麻醉下,采用耳後發際內直切口,術中在顯微鏡下觀察橋小腦角區面聽神經與周圍血管的解剖關系,仔細尋找壓迫面神經的血管袢,確認責任血管(即壓迫面神經致臨床癥狀的血管)後松解此處的蛛網膜小梁與神經、血管的粘連,確認血管與面神經根部之間充分遊離後插入合適大小的Teflon墊片。如果術中發現明確責任血管,則對可能壓迫神經的血管進行處理,實行減壓術。

面肌痙攣中醫治療效果好嗎

中醫在治療這一類神經肌肉的疾病上,效果是很非常好的,而且相對安全,副作用也比較小.中醫上比較多的是采用針灸,而且現在都是用的電針,能夠比較根本地解決問題.同時內服調理的中藥,有些還會給一些藥膏敷貼,內外夾擊,往往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是這個也是要根據情況來選擇的.有些人的面肌痙攣太嚴重,影響到瞭吃飯說話,還是通過手術治療為宜.

如果出現瞭這樣的癥狀需要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因為這樣的癥狀很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前期癥狀,所以說很可能是因為有其他疾病的存在才導致這樣的現象,現在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看是否有炎癥的刺激,或者是腫瘤壓迫神經導致,平時還可以自己用手按摩臉部,這樣可以很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也可以很有效地改善自己這種癥狀,平時註意睡覺的時候不要總是睡一側。

面肌痙攣手術主要是通過解除面部血管壓迫來達到緩解痙攣的目的。大部分患者在做瞭這個手術以後,面部肌肉的痙攣情況會得到極大的緩解,但是一般是很難徹底治愈的,一次手術之後,每次抽動的時間、一天抽動的次數、抽動嚴重的程度都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基本能解決平時生活中的各種不便的情況。可以根據觀察的情況,再決定二次手術的必要性。

面肌痙攣常見的偏方有哪些

面肌痙攣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及早治療是關鍵。通常情況下,面肌痙攣可表現為半面痙攣,偶可見於兩側。

面肌痙攣的發病初期,多起於眼輪匝肌,逐漸向面頰乃至整個半側面部發展,逆向發展的較少見。那麼面肌痙攣的治療偏方是什麼呢:

一、面肌痙攣的治療偏方可采用天麻、防風、白芷、芥穗、羌活、辛荑、細辛、全蟲、僵蠶、白附子各等份。用法:上藥共壓細粉,每次取藥粉10-15克納入臍內,外以膠佈固定,1日1換。主治:面肌痙攣。

二、治療面肌痙攣可采用膽南星8克,雄黃3克,醋芫花50克,黃芪30克,馬錢子總生物堿0.1毫克,共為細粉,再噴入白胡椒揮發油0.05毫升,混勻。用法:每次取藥粉0.2克,敷臍,常規法固定。每周換藥1次。主治:面肌痙攣。

面肌痙攣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嚴重者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法說話,常因疲倦、精神緊張、自主運動而加劇,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發作。一次抽搐短則數秒,長至十餘分鐘,間歇期長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工作或學習,嚴重影響著病人的身心健康。

入眠後多數抽搐停止。雙側面肌痙攣者甚少見。若有,往往是兩側先後起病,多一側抽搐停止後,另一側再發作,而且抽搐一側輕另一側輕重,雙側同時發病、同時抽搐者未見報道。少數病人於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

按Cohen等制定的痙攣強度分級。

0級:無痙攣;

1級: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輕度顫動;

2級:眼瞼、面肌自發輕微顫動,無功能障礙;

3級:痙攣明顯,有輕微功能障礙;

4級:嚴重痙攣和功能障礙,如病人因不能持續睜眼而無法看書,獨自行走困難。神經系統檢查除面部肌肉陣發性的抽搐外,無其他陽性體征。少數病人於病程晚期可伴有患側面肌輕度癱瘓

面肌痙攣的食療方法

(1)苡米陳皮粥:薏苡仁50g,白芷9g,雲茯苓20g,陳皮6g,,先煮薏苡仁為粥,後三味水煎去渣人薏米粥中三五沸即成。每日1劑,連服數日。功效健脾化濕,除痰通絡。適用於脾失健運,痰濕阻遏之面瞤、脘腹脹滿、食少納呆等癥。

(2)龍眼肉粥:龍眼肉15g,紅棗3~5枚,粳米100g。煮粥熱食。功效養心補脾,安神除煩。龍眼肉是良好的養心補脾品,內含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蛋白質,與紅棗、粳米同煮粥,起協同作用。此膳是我國民間用於養心益智、健脾補血的美味佳餐。適合於面瞤不止、心煩失眠、食少體倦等癥患者。

(3)苡米扁豆粥:薏苡仁50g,炒扁豆15g,山楂lOg,紅糖、粳米適量。共加水煮粥。食前加紅糖,供早晚餐。功效健脾化濕,活血通絡。薏苡仁、扁豆治脾虛有濕,山楂活血化積;紅糖補血活絡。全方使脾得健運,痰化濕除,面部絡脈貫通。適於脾虛濕困,經絡受阻之證。

(4)天麻燉鴿肉:天麻10g,健康鴿子1隻。共燉熟食用,每日1隻。功效益氣補血,熄風解痙。方中鴿肉補肝腎,益氣血,天麻熄風解痙,合用治療血虛生風引起的面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