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想必大傢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聽說過的,可是對於他們的區別是怎麼樣的呢,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別是什麼呢,類風濕關節炎癥狀是什麼,風濕性關節炎癥狀又是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別有哪些

發病情況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初發年齡以9-17歲多見,男女比例相當。類風濕關節炎以中年女性多見。

病因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是鏈球菌感染造成,而類風濕關節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滑膜的慢性

癥狀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累及大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不造成關節的畸形。還有環形紅斑、舞蹈癥、心臟炎的癥狀。類風濕關節炎往往侵犯小關節(尤其是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也會侵及其他大小關節,晚期往往造成關節的畸形。還可出現類風濕結節和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內臟病變。

實驗室檢查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抗O高,類風濕關節炎往往類風濕因子高,CCP、AKA會出現陽性。

治療不同:風濕性關節炎以消除鏈球菌感染為主,同時對於關節疼痛、心臟炎等進行相關處理。類風濕關節炎以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標。用藥上及早應用慢作用抗風濕藥。在關節疼痛腫脹期間應用外敷中藥控制疼痛等癥狀。出現內臟並發癥時進行相關治療。

預後不同: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後關節無變形遺留。類風濕關節炎晚期會出現關節畸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日常治療方法

非甾體類抗炎藥:是不可缺少的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隻能緩解癥狀,不能控制病變進展。由於本類藥物間無明顯協同作用,且同時服用副作用大,因此不需同時服用。

慢作用抗風濕藥:是一類治本的藥物,可控制病情進展,臨床觀察證實能明顯減少關節畸形的發生率。本類藥物均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選用。

中醫療法: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出一直是臨床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無痛苦、無並發癥、安全便捷、療效肯定等優點,早已成為眾多患者首選的療方案,針對疾病病機特點而用藥,進而達到瞭標本兼治的治療效果。其中 關節炎祛-風康.貼 有效成分可透入皮膚產生活血,止痛,化淤,祛風散寒等效果,滲透於表皮,刺激神經末梢,促進局部血液微循環,改善病變周圍組織營養,起到修復骨病組織的作用,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激素:隻適用於少數特殊病人,雖可使關節炎癥狀得到改善,但不能控制病變進展。值得註意的是,不規范的用藥會後患無窮。

手術:疾病晚期,關節畸形失去正常功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需行外科手術類進行風濕關節炎治療。

在臨床醫學上風濕都有哪些癥狀表現呢

1. 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癥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癥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

2. 異質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亞型,由於遺傳背景,發病原因不同,機制也各異,因而臨床表現的類型,癥狀,輕重及治療反應也不盡相同。

3. 風濕病多是侵犯多系統的疾病,許多疾病的病理多有重疊,癥狀相似,如MCTD為這種表現的典型。

4. 血清內出現多種抗體及免疫復合物(CIC),並可沉積於組織(皮膚,滑膜)或器官(腎,肝)內致病。

5. 雷諾現象常出現於本類疾病,如SLE,MCTD。

類風濕患者都有哪些癥狀表現

癥狀體征

可伴有體重減輕、低熱及疲乏感等全身癥狀。

(1)晨僵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它是關節炎癥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持續時間與炎癥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2)關節受累的表現

①多關節受累呈對稱性多關節炎(常≥5個關節)。易受累的關節有手、足、腕、踝及顳頜關節等,其他還可有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

②關節畸形手的畸形有梭形腫脹、尺側偏斜、天鵝頸樣畸形、鈕扣花樣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蹠骨頭向下半脫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蹠趾關節半脫位、彎曲呈錘狀趾及足外翻畸形。

③其他可有正中神經/脛後神經受壓引起的腕管∕跗管綜合征,膝關節腔積液擠入關節後側形成膕窩囊腫(Baker囊腫),頸椎受累(第2、3頸椎多見)可有頸部疼痛、頸部無力及難以保持其正常位置,寰樞關節半脫位,相應有脊髓受壓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3)關節外表現

①一般表現可有發熱、類風濕結節(屬於機化的肉芽腫,與高滴度RF、嚴重的關節破壞及RA活動有關,好發於肘部、關節鷹嘴突、骶部等關節隆突部及經常受壓處)、類風濕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的壞死性小動脈炎,可表現為指、趾端壞死、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等)及淋巴結腫大。

②心臟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主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

③呼吸系統受累可有胸膜炎、胸腔積液、肺動脈炎、間質性肺疾病、結節性肺病等。

④腎臟表現主要有原發性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淀粉樣變和繼發於藥物治療(金制劑、青黴胺及NSAIDs)的腎損害。

⑤神經系統除周圍神經受壓的癥狀外,還可誘發神經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經病、繼發於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經病、肌肥大及藥物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

⑥貧血是RA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屬於慢性疾病性貧血,常為輕至中度。

⑦消化系統可因RA血管炎、並發癥或藥物治療所致。

⑧眼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鞏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還可有幹燥性結膜角膜炎、鞏膜軟化、鞏膜軟化穿孔、角膜溶解。

(4)Felty綜合征1%的RA患者可有脾大、中性粒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紅細胞計數減少),常有嚴重的關節病變、高滴度的RF及ANA陽性,屬於一種嚴重型RA。

(5)緩解性血清陰性、對稱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腫綜合征(RS3PE)男性多見,常於55歲以後發病,呈急性發病,有對稱性腕關節、屈肌腱鞘及手小關節的炎癥,手背可有凹陷性水腫。晨僵時間長(0.5~1 天),但RF陰性,X線多沒有骨破壞。有56%的患者為HLA-B7陽性。治療上對單用NSAIDs藥物反應差,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療效顯著。常於1年後自發緩解,預後好。

(6)成人Still病(AOSD)以高熱、關節炎、皮疹等的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的一種少見的RA類型。因臨床表現類似於全身起病型幼年類風濕關節炎(Still病)而得名。部分患者經過數次發作轉變為典型的RA。

(7)老年發病的RA常>65歲起病,性別差異小,多呈急性發病,發展較快(部分以OA為最初表現,幾年後出現典型的RA表現)。以手足水腫、腕管和跗管綜合征及多肌痛為突出表現,晨僵明顯,60%~70%RF陽性,但滴度多較低。X線以骨質疏松為主,很少侵襲性改變。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腎功能受損等合並癥而死亡。選用NSAIDs要慎重,可應用小劑量激素,對慢作用抗風濕藥(SAARD)反應較好。

風濕是怎麼引起的

(1) 免疫功能紊亂 免疫功能是包括人在內的高等動物的一種特殊防衛功能。正是由於免疫功能的存在,使人體在受到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侵犯時,可動員集團的防衛力量將之消滅;正是由於免疫功能的存在,使機體的個別細胞在發生突變時可被及時清除,防止腫瘤的發生。任何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亂,無論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性的;任何形式的免疫功能異常,無論是免疫功能低下還是免疫功能亢進,均會使人體發生疾病。

(2) 環境因素 某系風濕病,如風濕寒性關節痛,其發病與寒冷、陰暗、潮濕、汗後當風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研究員曾在地處高寒地區的大興安嶺林區普查職工1000名,風濕性關節痛的發病率高達77.9%。另一些風濕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其發病雖然並非主要因為環境因素,但不少患者有寒冷、陰暗、潮濕等環境的生活史或工作史,提示環境因素很可能是這些患者發病的誘發因素。

(3) 感染 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體後,可隨血液循環進入關節組織,此時如機體的抵抗力低下,病原微生物即可在關節內繁殖起來,破壞關節組織,導致疾病的發生。如結核桿菌侵入關節,可以使人體患結核性關節炎;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菌侵入關節,可以使人體患化膿性關節炎。

還有一些關節炎,其發病雖然不是由於病原微生物直接侵入關節造成的,因為在受累的關節內並不能找到相應的致病菌,然而許多跡象表明仍與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關。

(4) 創傷與勞損 關節的急性損傷可以在受累關節造成創傷性關節炎。腰部的急性扭傷可以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癥。另有一些疾病,如相當常見的慢性下腰勞損、腱鞘炎等,受累部常有長期過勞的歷史,這種慢性積累性損傷也可以造成受累組織的充血、水腫、粘連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5) 遺傳因素 在風濕病中某些疾病有明顯的傢族遺傳傾向。以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為例,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發現在者兩種疾病患者的傢屬中也有類似疾病。根據國內外報道,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傢屬的患病率比對照組高2-10倍;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傢屬的患病率與對照組相比竟相差40倍之多。

(6) 代謝障礙 隨著對風濕病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發現一些風濕病的發病可能是因機體對某類物質代謝障礙而引起的。典型的例子有痛風和假痛風等,前者為嘌呤代謝障礙,後者可能與無機焦磷酸代謝障礙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