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作為一種常見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瞭很嚴重的影響,作為長期從事方案工作的朋友們來說,患上頸椎病的風險就要高一些,主要就是不正確的坐姿,長時間固定不動而導致的,頸椎病會導致患者出現嘔吐、眼暈等問題,還會引起嚴重的頭痛,但是頸椎病會導致偏頭痛出現嗎?

頸椎病引起頭痛嗎

頸椎病是會導致偏頭痛的,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頸椎病引起的偏頭痛主要是做頸圍制動,牽引、口服藥物治療、理療、溫熱敷、推拿按摩、針灸和封閉及傢庭療法等治療。但如果做核磁共振發現明顯壓迫神經根或脊髓、椎動脈,需要手術治療的。

出現偏頭痛有可能是頸椎病而導致的,所以如果已經有過頸椎病病史的朋友,在出現瞭頭疼不適的時候需要對癥檢查,瞭解一下是由於其它疾病引起的還是頸椎病而導致的,這樣才能正確的知道怎樣進行治療。

怎樣治療頸椎病

1.藥物治療

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

2.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後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3.牽引治療

“牽引”在過去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一,但近年來發現,許多頸椎病患者在使用“牽引”之後,特別是那種長時間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

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相反牽引拉直瞭頸椎,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4.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癥狀,脊髓型頸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即使早期癥狀不明顯,一般也推薦手術治療。

5.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一般認為,急性期可行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後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6.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癥狀,有助於手法治療後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癥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7.嚴重有神經根或脊髓壓迫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常見頸椎病癥狀

1、眩暈

眩暈(神經內科)是頸椎病患者常見癥狀表現,多為患者突然扭頭時出現眩暈(神經內科),嚴重時還會發生猝倒的癥狀,這是因為頸椎病患者的椎動脈,受到頸椎增生性改變的壓迫,出現一過性腦供血不足時,容易出現這種癥狀,受這一因素的影響,還會使頸椎病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頭痛(神經內科)、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神經內科)癥狀。

2、血壓不穩

頸椎病癥狀表現為血壓不穩,因為頸椎病患者在發病後,會造成患者的交感神經功能出現紊亂,和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時,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的癥狀,例如,有些頸椎病患者,經常會出現血壓的增高,血壓降低的癥狀。

3、吞咽障礙

頸椎病患者在初期還會出現吞咽障礙,其主要癥狀表現為吞咽時,喉嚨裡出現梗阻感,或感覺食管內有異物,這是由於頸椎病患者食管的後壁,受到頸椎前緣骨質的直接壓迫、植物神經紊亂,造成食管痙攣或過度松弛時,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

4、上肢肌力減弱

肢肌力減弱是頸椎病癥狀表現,這為運動神經受損引起的癥狀,表現為頸椎病患者持物時費力,部分頸椎病患者持物時易脫落。肢體骨骼肌由2根以上的神經共同支配,單獨神經受損表現為輕度肌力減弱,主要的神經根受累,可出現明顯的運動功能障礙。

5、身體癥狀

頸椎病癥狀表現多樣,患者在患上頸椎病以後,患者往往會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心胸外科心血管內科)等心律失常(心胸外科心血管內科)等等,這些頸椎病的癥狀表現,是由於頸背神經後根受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

如何預防頸椎病

1、 樹立正確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

2、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作空閑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3、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頭聳肩。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 註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

5、 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6、 勞動或走路時要避免挫傷,避免急剎車時頭頸受傷,避免跌倒。

頸椎病的危害

1.頸源性腦血管疾病

全國每年近100萬腦血管病人中,其中26%是因頸椎病而誘發。這是由於椎-基底動脈受壓,造成腦供血不足,長期維持這種狀態,就會出現頭暈、手足麻木、步態不穩,甚至發生腦血栓、腦梗死,有些病人可因此導致偏癱。如及時治療頸椎病,就不會惡化為中風偏癱等嚴重後果。

2.頸源性乳房疼痛

多見於中老年女性頸椎病患者,開始覺一側乳房或胸大肌疼痛,間斷隱疼或陣發性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以忍受。這種疼痛被誤診為心絞痛或胸膜炎。由於增生骨壓迫第6、7頸椎的神經所致。

3.頸源性眩暈癥

有的人患“高血壓”久治不愈,最後檢查竟然是頸椎病。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這類病人常伴有頸部疼痛、發緊、上肢麻木等頸椎病癥狀。一般按高血壓治療多不見效,而當頸椎病癥狀被控制後,血壓即隨之下降。這與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生功能紊亂有關。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人多見,故兩者並存的機會較多。

4.頸源性視力障礙

有些頸椎病患者首先表現為視力障礙,如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波、瞳孔不等,甚至視野縮小、視力脫減等。其特點是眼部癥狀與頸部姿勢改變有明顯關系,有些同時伴有頸椎病癥狀。不少病人感覺到當頭頸部長時間處於某種特殊不良姿勢時出現視力障礙。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5.頸源性心絞痛

有些人患“心絞痛”,而一般藥物治療又無效,應想到是否為頸椎病所致的頸源性心絞痛。這是因為支配橫膈及心包的頸椎神經根受到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或心臟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所致。病人可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誤認為冠心病。

當按壓頸椎附近的壓痛區可誘發疼痛,頭部處於某種特定的位置和姿勢時可使癥狀加重,改變位置後則減輕,按頸椎病治療就能收到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