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是直腸良性腫瘤的一種,是直腸內有粘膜覆蓋的腫物,呈小的結節狀粘膜隆起或為大的帶蒂的腫物,一般為單個,少數為多個。直腸息肉的大小?結腸息肉嚴重嗎?通過以下的講解,你能有所瞭解。

直腸息肉的大小

1.一般的直腸息肉的大小大概是在10公分左右,所以我們平時對這種疾病一定要有所鑒別,一定要早期的去醫院進行檢查,當患者出現的腹脹或者是腹瀉便秘,就要引起重視,一定要積極的接受治療。

2.患有直腸息肉的這種疾病,長長的也會造成患者出現長期的便血,還有貧血的情況,所以平時要增強自己的營養,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這些期間不能夠經常的吃一些辛辣的食物。

3.患有直腸息肉的這一些期間裡面,一定要格外的註意自己的個人衛生,尤其是肛周圍的一些清結,平時一定要多註意穿一些透氣的內褲,而且在每次上完廁所以後一定要清洗自己的肛門。

結腸息肉嚴重嗎

1.直腸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的話,癌變之後可能會出現直腸癌的情況,因分泌物刺激,肛門周圍表皮脫落,有時候裂口的地方會有點癢,下腹部會有漲漲的感覺,患者大部分食欲都會比較差,因此消瘦的情況會比較明顯,及時治療直腸炎是很有必要的。

2.而結腸息肉它並不是一種不治之癥,也不是癌癥,但是這個病癥可大可小也不容忽視,它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長期的便秘或者腹瀉,一些炎癥都有一些聯系,當然和直腸炎也有一定的聯系。所以患者有出現長期的腹瀉或便秘的時候就得提高意識建議還是得檢查一下比較好。結腸息肉必要是還是要手術治療的。

3.對於直腸炎和結腸息肉,大傢也不必要太害怕,日常的飲食中,多註意調理,不要太貪涼,最後能多吃些養胃潤腸的食物,可以多吃:山藥、薏米、粗谷物等食物。另外:生、涼、辣、油膩、粘、硬的食物最好還是不要吃。

哪些因素導致瞭直腸息肉呢

1、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會引發直腸息肉

糞便粗渣和異物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腸粘膜損傷,使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2、炎癥刺激導致瞭直腸息肉

直腸粘膜長期被炎癥刺激;可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於腸粘膜的炎癥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愈合之後,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於慢性炎癥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儲留而發病。

3、直腸息肉的另一因素是遺傳因素

一般認為,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目前研究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後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

直腸息肉術後要做哪些檢查呢

直腸息肉可不是一‘切’瞭之,隻要腸道炎癥不除,息肉就會反復發作,因此術後3~5年一定要做腸鏡檢查,以盡早發現病變,避免發生癌變。對於有傢族史的患者,則要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電子腸鏡、肛門指檢、大便驗血等檢查,爭取早期發現癌變。

復發的另一個因素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果切除後仍食用辛辣刺激、肥膩的食物,長期久坐、很少運動,同樣會誘發直腸息肉,埋下癌變隱患。切息肉前一定要經腸鏡進行“活檢”,進行癌變病理分析。

如果活檢病理報告顯示息肉已癌變,就不是單純進行手術,而是要確定可能發生癌變的范圍,除息肉外還要切除其他組織,同時術後要根據患者情況輔以化療等。

腸道息肉多發生於40歲以上,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而且在早期基本沒有明顯癥狀,一旦出現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時,說明息肉已長大,影響到其他組織,需到正規醫院治療。直腸息肉雖不容易根治,但手術切除配合輔助治療,可延緩息肉生長,關鍵是早檢查、早發現。

直腸息肉的癥狀

小息肉很少引起癥狀,息肉增大後最常見的癥狀為直腸內出血,多發生在排便後,為鮮紅血液,不與糞便相混,多為間歇性出血,且出血量較少,很少引起貧血,直腸下端的息肉可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呈鮮紅色,櫻桃狀,便後自行縮回,直腸息肉並發感染時,可出現黏液膿血便,大便頻繁,裡急後重,有排便不盡感(圖8),炎性息肉主要表現原發疾病癥狀。

診斷主要靠直腸指檢和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見到直腸息肉後應進一步檢查全部大腸,因息肉經常是多發性的,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下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是確定息肉性質,決定治療方式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