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發性的和直徑大於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變危險性大,被成為大腸癌的癌前病變,必須摘除幹凈;腺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分別為50歲內30%,60歲40—50%,70歲則高達50—60%。即便已經根治瞭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也要定期復查,以觀察是否復發。請看下面介紹。

如何區分直腸癌和直腸息肉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發性的和直徑大於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變危險性大,被成為大腸癌的癌前病變,必須摘除幹凈;腺瘤在我國的發病率分別為50歲內30%,60歲40—50%,70歲則高達50—60%。即便已經根治瞭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也要定期復查,以觀察是否復發。

結腸息肉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發生直腸息肉的病因:

1、遺傳因素:一般認為,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系,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後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差異。

2、糞便、異物刺激和機械性損傷:糞便粗渣和異物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腸粘膜損傷,使細胞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3、飲食因素:飲食因素與直腸息肉的形成有一定的關系,特別是細菌和膽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4、炎癥刺激:直腸粘膜長期被炎癥刺激,可引起腸粘膜的息肉生成,這是由於腸粘膜的炎癥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愈合之後,導致疤痕逐漸收縮,形成息肉狀,又由於慢性炎癥刺激,致腺體阻塞,粘液儲留而發病。

小息肉勿忽視警惕直腸癌來襲

很多惡性腫瘤被發現時已到中晚期,甚至還有少數患者至去世都還不知道自己身患癌癥。結直腸癌也是如此,被人發現時,大部分患者已到中晚期。據專傢介紹,結直腸癌之所以不易被人發現,主要是由於大部分患者沒有註意早期信號。這不,傢住東莞的王先生出現腸息肉時沒註意,後面因為長期便血而就醫時,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直腸癌。

為什麼小息肉莫或是直腸癌初期癥狀?

據專傢介紹,轉移性直腸癌是指發生在直腸的腫瘤細胞跑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並長出的新腫瘤。這種腫瘤細胞的擴散過程稱為轉移,新生的腫瘤被稱為轉移灶,雖然腫瘤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但是因為新生成的腫瘤仍是由結腸或者直腸原發腫瘤形成,所以一般人仍稱其為結直腸癌。

對於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發病原因,專傢表示,結直腸癌通常始於腸息肉,它們是良性的細胞形成的小團塊,在結腸和直腸的內壁生長,一段時間後,某些息肉會發生癌變,形成腫瘤,當腫瘤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它可以穿透腸壁,擴散到瞭結腸或者直腸以外的鄰近部位。因為轉移性直腸癌的不易發覺、發覺即為晚期的特點,所以生活中註意自己的不適癥狀對於直腸癌或者本身就有直腸、結腸方面疾病的患者就顯得尤為重要。

專傢指出,對於轉移性直腸癌的病人來說,發病時也是有跡可循的,除瞭常見的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貧血等全身癥狀外,還伴有排便次數增多、便意頻繁、排便不盡等腫瘤局部刺激癥狀。

如果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可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癥狀,如果腫瘤侵及骶前神經叢,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癥狀;當轉移到肝臟時,會引起肝腫大,腹水、黃疸,甚至惡液質等表現,腫瘤增大還可以致腸腔狹窄,出現腸梗阻的現象。因此有這些癥狀的患者,必須及時就醫,早發現、早治療是治療癌癥的重要武器。

溫馨提示:對於長期不明原因的便血、貧血,或是排便習慣改變(長期慢性腹瀉或便秘),以及腹部有腫塊和有傢族性腸癌遺傳病史、結腸息肉病史等人群,專傢建議,最好做腸鏡查個清楚;而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也應每隔三、五年做一次腸鏡以及早排查相關病變。

哪類人容易患上直腸癌

我們大傢都知道,很多癌癥患者在通過手術治療之後,沒過多久病情就又復發瞭,而二次復發要比每一次要嚴重的多。調查顯示,已經患過直腸癌這種疾病的人群,再患該病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十倍左右,下面就為大傢介紹一下哪類人容易患直腸癌。

1、有惡性腫瘤病史的患者,特別是已經患過腸癌的人群,其再患腸癌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10倍左右。

2、有傢族腸癌遺傳病史者:主要是指直系血親中有患大腸癌者,特別是連續兩代以上都有者,其罹患直腸癌的幾率明顯增加。

3、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癥狀的人群,應高度警惕直腸癌的可能。我國大腸癌的高發區主要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港澳臺地區。

4、直腸息肉患者:特別是大腸腺瘤性息肉患者,資料顯示有僅80%的直腸癌是經腺瘤性息肉轉變來的。

5、慢性直腸炎癥患者:特別是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由於直腸長期受慢性炎癥的刺激而導致惡變。此外,血吸蟲病患者其直腸癌的發生率也較高。

此外,胃膽囊切除後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及長期便秘者等,患直腸癌的幾率也較普通人高。直腸癌高危人群即使無癥狀也應定期進行直腸鏡常規檢查,這樣有利於發現直腸癌的癌前期病變和早期癌,以便患者獲得及時治療。

以上就是為大傢介紹的日常生活中哪類人更容易罹患直腸癌這種疾病,看瞭上面的文章,我們瞭解到,直腸息肉患者對於自己的病情一定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因為,資料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直腸癌患者的病情是經直腸息肉轉化而來的。

五種可能誘發直腸癌的病因介紹

1、良性腫瘤的惡變:在臨床上經常見到大腸腺瘤惡變為癌,這說明直腸癌的病因與大腸腺 瘤的關系極為密切。

2、息肉:大多數直腸癌是在息肉的基礎上發生的,在正常人群中,息肉發生率為5%至10% ,在45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息肉發生率為10%,直腸息肉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高。這也是直 腸癌的病因之一。

3、飲食習慣:直腸癌的高發區多為經濟較發達國傢,這與地區性差別和種族遺傳因素無關 ,主要是飲食的習慣和營養方式的差別,如飲食中肉類、脂肪、精制碳水化合手含量多而又缺 乏精纖維成分。

4、炎癥刺激:由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癥可致腸粘膜滲出、水腫,反復的破壞及修復過 程可致纖維組織增生,使腸壁增厚,腸腔狹窄,上皮細胞間變,形成多發性息肉和慢性肉芽腫 。這是直腸癌的病因中比較常見的一種。

5、遺傳因素:如傢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同樣屬於直腸癌的病 因。

直腸息肉的分型中哪種會癌變

直腸息肉是直腸良性腫瘤的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直腸息肉類型有多種,很多患者由於對直腸息肉的類型不瞭解,從而在治療過程中盲目的用藥,最後導致瞭患者的病情不斷的惡化。對此專傢提醒,直腸息肉的治療應該對癥下藥。首先要分清直腸息肉的類型:

一、炎性息肉

即假息肉,由腸粘膜潰瘍而引起。常見的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良性淋巴樣息肉和良性淋巴樣息肉病,屬正常淋巴組織,與癌變無關。

二、增生性息肉

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在直腸和結腸粘膜上的無蒂小結節,可單個孤立, 也可多發, 顏色與周圍粘膜相同,直徑僅有幾毫米,一般無癥狀,多並發腺瘤。

三、新生物

計有管狀腺瘤、管狀絨毛腺瘤、絨毛腺瘤和傢族性腺瘤息肉病。這類息肉是由腸上皮生長的新生物, 極易發生癌變。

四、錯構瘤

這類腫瘤是正常組織的異常混合, 一種或數種組織過度生長的腫瘤。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綜合征。息肉一般不會惡變,但息肉病則多會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