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什麼病?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如何預防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人得糖尿病,他們想瞭解關於糖尿病的常識,及早做好預防。專傢表示,糖尿病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中一個主要病因是工作壓力大。德國研究人員也發現,相比工作輕松,無壓力的人,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工作壓力大的人更易得糖尿病。下面糖尿病肥胖的治療建議,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等一些小常識。

壓力大易患糖尿病

遺傳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

研究證明,如果你父母其中一方有糖尿病,那麼你患糖尿病的機率很高。遺傳是糖尿病的主因,要及早預防,以免疾病發作時,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困倦無力癥狀影響自身。很多人以為遺傳引起的糖尿病很難避免,其實並非如此。醫生表示,患者傢屬註意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患病率會降低。

壓力大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與精神因素有關。工作壓力大,長期疲勞過度,休息不充足,容易緊張,心煩氣躁,人體質下降,患糖尿病的機率更高。研究者曾對5300名29——66歲的人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相比工作壓力小的人,工作壓力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高出45%。少部分人的健康正持續受精神高壓的影響,要提高預防。註意休息,適當運動,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少吃不利於身體健康的辛辣刺激性食物。

肥胖會誘發糖尿病

肥胖的人體內脂肪過多,經常喜歡吃高糖食物,肥膩的食物。日久,進食過多,這些人就會得糖尿病。醫生表示,不註意飲食,運動量少,肥胖是糖尿病最主要得誘發因素。發病後,到醫院檢查,可得出患者尿糖呈陽性,血糖值異常,尿酮體呈陽性,血清胰島素增高等。

糖尿病肥胖的治療建議

糖尿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五駕馬車”並行,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方式、運動鍛煉、藥物治療和自我檢測。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病程的進展,血糖有逐漸升高的趨勢,控制高血糖的治療強度也隨之加強:

生活方式幹預(飲食控制、運動鍛煉)是基礎治療措施;

如果單純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醫生會建議您藥物治療(二甲雙胍等);

如果單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而血糖仍未達標,醫生會建議您加用胰島素促分泌劑或-糖苷酶抑制劑;

兩種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不佳使,需要加用胰島素治療。

這些治療方法很難從根本上治愈糖尿病,隻能控制血糖相對穩定,但血糖控制效果也很難保證,不能從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各種並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嚴格的飲食控制和反復的血糖波動對患者造成持續精神壓力,影響生活質量。糖尿病患者迫切需要一種能控制糖尿病及其並發癥的治療手段。

2013年底,著名的美國克利夫蘭醫療中心公佈瞭2013年十大醫療創新,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位列榜首。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也叫易發人群,是指那些容易患糖尿病,但目前血糖水平處於正常范圍的人群。這些人群因血糖正常,對今後容易患糖尿病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這些人最該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讓自已不得糖尿病。

一、年齡

一般指40歲以上人群,但由於目前糖尿病發病年輕化,30歲以上的人,如果沒有防范意識,也容易得糖尿病。因此,必須加強運動,並保護合理膳食。

二、其它高危人群

(一)傢中有人得過糖尿病即有糖尿病傢族史

糖尿病的遺傳因素占50%。傢中有人得瞭糖尿病,其它人得的幾率會加大。

(二)肥胖癥

肥胖的人脂肪細胞變大,細胞上胰島素受體相對變少或不敏感,易引起糖尿病。

(三)代謝綜合征人群

這類人群包括:糖尿病或糖代謝受損、高血壓、血脂紊亂、全身型或腹型肥胖、高胰島素血癥伴胰島素抵抗、微量蛋白尿及高尿酸血癥等。

運動治療糖尿病的優勢如下:

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消耗肌糖原;加速脂肪分解;改善血液循環。

為何吃得少 餐後血糖反更高

眾所周知,糖尿病人需要有嚴格的飲食控制,而餐後血糖是一個重要的監測指標。有的糖友會有這樣的疑惑,明明吃的不多,為何餐後血糖還是一下子猛增呢?其實,除瞭講究攝入的“量”之外,還要重視每一餐的“質”。

不同食物GI各異

要想控制好餐後血糖,糖友在選擇食物時就一定要註意血糖生成指數(GI)。GI是衡量膳食平衡和糖尿病飲食控制的營養指標,GI越高,表明食物升血糖的能力越強,食物的種類、烹飪方法等都會影響GI值。

在三大營養物中,碳水化合物的GI相對較高,1小時之內血糖就可達到峰值,但血糖降得也快,而蛋白質和脂肪的升糖速度則較緩慢。另外,食物中的顆粒物質越小越少,則GI越高,這也是為什麼粥比硬質的米飯更容易升高餐後血糖。

吃得少不如吃得好

有的糖友一餐隻吃一點米飯或面食,導致餐後血糖猛增,而半小時左右血糖又迅速下降,若此時沒有其他食物的補充,很容易造成低血糖。

在糖尿病的飲食中,與其靠某一種食物降糖控糖,不如保持營養的均衡發展,多吃混合餐。在糖友的飲食中,雖然以碳水化合物為主食,但每日蛋白質的攝入不應少於20%,脂肪也應在10%左右。

另外,將低GI值的食物與高GI的食物搭配來吃,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例如,米飯的GI為83,屬高GI食物;若搭配豬肉一起吃,GI則變為瞭73;如果再加上芹菜,則GI就降到瞭57,已經接近低GI食物的范圍。

糖尿病人這樣吃零食更安全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終生事業”,“管住嘴”是飲食控糖的第一步,但不少糖友走瞭極端,這也不吃,那也不沾。其實,糖尿病人隻要保證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不超標,是可以吃零食的,有時隨身攜帶的小零食或許還能起到防止低血糖的作用。

糖友可以吃哪些零食?

雖然糖友可以吃零食,但在零食的選擇上還是有一定限制的。總的來說,低糖低脂的零食、不會使血糖明顯升高的零食是首選。

1. 糖分低的水果。水果既天然,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糖友們感覺到餓的時候可以吃一些。當然,要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桃子、柚子、獼猴桃、菠蘿、橙子等,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2. 低脂堅果。《時代》雜志曾將堅果評為“十大最健康食物”之一。堅果的加工較少,又低糖,可謂是糖友們的首選零食,但一些堅果含油脂較高,應盡量避免。可以每天吃一點花生或腰果,不僅可以解饞,還能起到降血脂、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3. 無糖食品。一些餅幹、蛋糕常常打著“無糖”、“低糖”的標簽,但這些零食對糖友們來說還是不宜多吃。盡管含糖量少,但它們的鹽、油含量可不低,有心血管並發癥的老年人尤其要慎吃。

糖友怎麼吃零食?

知道瞭可以吃什麼,糖友們還要知道怎麼吃才能使自己的血糖相對穩定。

1. 嚴格控制總熱量的攝取。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零食是建立在一定條件上的,就是每日總熱量的攝取不能超標,在此基礎上來保證營養的均衡。

2. 零食應在兩餐之間吃。如果要加餐的話,時間應選擇在兩餐之間血糖較穩定時,最好是早上9:00-10:00和下午3:00-4:00,糖友切忌在餐後吃水果。

3. 吃零食註意限量。零食的種類不同,對攝入量的要求也不一樣。蔬果類可以不用過多的控制,熱量比較高的水果可以分多次食用;而含有油脂的堅果最好一天不要超過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