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藥名。藥用部位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幹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沙,幹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藥。別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歸肝、膽經。有和解表裡,疏肝升陽之功效。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垂、月經不調。那麼柴胡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解熱

柴胡有解熱止痛的作用,對傷寒、副傷寒疫苗、大腸桿菌液、發酵牛奶、酵母等所致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且能使動物正常體溫下降。

鎮靜

柴胡還有鎮靜的作用,用於內熱煩躁引起的失眠多夢有一定的作用。

鎮咳

柴胡對中樞興奮藥有拮抗作用,因此對咳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抗病毒

柴胡對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皰疹病毒也有效果。

促進免疫功能

柴胡能使吞噬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增強。提高病毒特異性抗體滴度。提高淋巴細胞轉核率。

疏散退熱

柴胡還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鬱氣滯,胸肋脹痛,有很好的療效。

柴胡的藥用價值

①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②治邪入經絡,體瘦肌熱,推陳致新;解利傷寒、時疾、中喝、伏暑:柴胡四兩(洗,去苗),甘草一兩(炙)。上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羔,同煎至八分,食後熱服。

③治外感風寒,發熱憨寒,頭疼身痛;痎瘧初起:柴胡一至三錢,防風一錢,陳皮一錢半,芍藥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五片。水一鐘半,煎七、八分,熱服。

④治肝氣,左脅痛:柴胡、陳皮各-錢二分,赤芍、枳殼、醋炒香附各-錢,炙草五分。

⑤治肝經鬱火,內傷脅痛:柴胡、黃芩、山梔、青皮、白芍、枳殼。

⑥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幹,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甘草半兩(炙微赤)、當歸(去苗,銼,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藥、白術、柴胡(去苗)各一兩。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煨生薑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

⑦治盜汗往來寒熱:柴胡(去苗)、胡黃連等分,為末,煉蜜和膏,丸雞頭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許化開,入水五分,重湯煮二、三十沸,放溫服,無時。

⑧治榮衛不順,體熱盜汗,筋骨疼痛,多困少力,飲食進退:柴胡二兩,鱉甲二兩,甘草、知母各一兩,秦艽一兩半。上五味杵為末。每服二錢,水八分,棗二枚,煎六分,熱服。

柴胡的鑒別與應用

北柴胡(柴胡) 根頭膨大成塊狀,頂端殘留5~10個莖基,下部具根數條。根圓柱形,平直或彎曲,長6~15cm,直徑0.3~1.2c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具縱紋,支根痕和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色。氣微香,味微苦辛。

紅柴胡(狹葉柴胡) 根長圓錐形,稀分枝,長5~14cm,直徑0.3~0.6cm;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近根頭處有多數緊密的環紋,皮孔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淡棕色,不顯纖維性,中間有油點。氣微香,有油膩味。

竹葉柴胡(膜緣柴胡) 根多呈紡綞形,長6~12cm,直徑3~5mm;表面淡紅棕色。質堅,木化。本種有以全草入藥,長60~80cm;根莖基部有明顯的節,鮮綠色或黃褐色(放久後),氣清香,味淡。

以身幹、根粗長、無莖苗、須根少者為佳。

柴胡的食療作用和做法

柴胡為傘形科植物北柴胡或狹葉柴胡等的根。北柴胡多年生草本,生於向陽旱荒山坡、路邊、林旁灌木叢或草叢中。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和華中地區;狹葉柴胡多年生草本,生於幹燥草原、向陽山坡及灌木林緣等處。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廣西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土,曬幹。

1. 柴胡(北柴胡)要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稍直或略彎曲,長6至15厘米,直徑0.3至1.2厘米,常有分枝,根頭膨大,頂端殘留數個莖基或葉基,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辛。

2. 狹葉柴(南柴胡)胡根呈細長圓錐形,不分枝或下部稍分枝,長5至14厘米,直徑0.3至0.8厘米,近根頭處具有明顯的橫向疣狀突起,頂端密被纖維狀葉基。表面紅棕色或深褐色,質硬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呈淡棕色,氣微香,且具油腥氣。

以根條粗長,無莖苗,須根少者為佳。

柴胡補充信息:根據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柴胡、炒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鱉血柴胡、蜜柴胡,炮制後貯幹燥容器內,醋柴胡、酒柴胡、鱉血柴胡、蜜柴胡密閉,置陰涼幹燥處,防潮,防蛀。

柴胡適合人群:真陰虧損、肝陽上亢及陰虛火旺者禁服。

柴胡食療作用:柴胡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微香升散;

具有清熱解表、和解少陽,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的功效;

主治外感發熱,寒熱往來,瘧疾,黃疸,胸脅脹痛,頭痛目赤,耳聾口苦,月經不調,臟器下垂,脫肛陰挺。

柴胡食物相克:柴胡與皂莢、女莞、藜蘆相克。

柴胡做法指導:1. 解熱生用量宜大,升陽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鬱宜醋炒,陰虛骨蒸宜鱉血炒。

2. 大葉柴胡的幹燥根莖,表面密生環節,有毒,不可當柴胡用。

3. 柴胡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

4. 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

柴胡的禁忌事項

柴胡是一味常見的清虛熱中藥,具有舒肝和胃、和解少陽的功效,但是提醒大傢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對柴胡的合理運用,才能發揮其最大的藥效,那麼,在服用它們的時候究竟有哪些禁忌事項呢?

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透表泄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等功效。廣泛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胸脅脹痛、脫肛、子宮脫垂、月經不調等癥。臨床上以柴胡為主的制劑也日益增多,如正柴胡飲膠囊、柴胡滴丸、小柴胡顆粒、大柴胡顆粒、柴胡舒肝丸等。但是,柴胡制劑在使用過程中也有配伍及用藥禁忌等。

柴胡中含有槲皮素,如鋁、鈣、亞鐵、鋅、鉍、鎂等制劑(鼠李鉍鎂片、葡萄酸鈣片、硫酸亞鐵片等)一起服用,可以形成金屬離子絡合物,從而影響腸道吸收,降低療效,故忌同服。維生素C和柴胡制劑同用,可將柴胡所含的的皂甙類分解成為苷元和糖類,而影響療效的發揮。

柴胡輕清氣薄,升散而燥,故真陰虧損、肝陽上亢、口舌糜爛者忌長期大量服用柴胡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低血壓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宜大量或長期應用該制劑;柴胡可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慎用。此外,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者、抑鬱癥者及嬰幼兒、老年人不宜大量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