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嬰兒吐奶的量比較多,可以發生在喂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吐奶前寶寶會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吐奶是嬰兒常見的現象,那麼嬰兒吐奶嚴重怎麼辦?下面我們將做具體的介紹。

嬰兒吐奶嚴重怎麼辦

拍嗝:寶寶喝完奶後,由於胃裡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溢奶、吐奶現象。因此,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讓氣體排出來。隻要減小瞭胃裡的壓力,自然就能減輕吐奶、溢奶情況。

體位療法:如果拍嗝有困難,那麼就將寶寶直立抱起,讓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鐘,然後將枕頭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飲食療法:增加喂奶次數,減少每次的喂奶量,做到少量多餐。喂奶後適當多抱一會兒寶寶,不要急於將他平放在嬰兒床上,這樣有助於減輕返流。不過,調得太稠的奶容易造成腸胃阻塞或腹瀉哦。

藥物治療:如果吐奶、溢奶嚴重,請醫生開一些刺激腸胃蠕動的藥物來改善。不過,藥物治療是放在最後考慮的。

寶寶吐奶和哺乳的姿勢也是有關的哦,快來看看吧。

哺乳姿勢導致寶寶吐奶

仰臥喂奶:可能是怕寶寶累著,或是便於喂奶,不少傢長都是采取寶寶仰臥時喂奶的方法,其實這是不太科學的。由於寶寶胃結構的特殊性,仰臥時,很容易造成奶水 在胃裡滯留,很容易導致吐奶。比較正確的姿勢是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就能有效減少因躺著喂 奶而造成的吐奶幾率瞭。

喂奶時空氣進入: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人胃部,這樣在打嗝或晃動身體時很容易出現吐奶。

寶寶吐奶是因為吃得太飽嗎

寶寶吐奶的三種原因

一、寶寶吐奶直接原因

羊水吸入:由於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後不久即出現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於羊水吸入導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水洗胃。

幽門痙攣:新生兒時期由於幽門功能暫時失調常在喂奶後不久出現噴射狀嘔吐,臨床常吐出大量乳汁和乳凝塊,時好時壞。對於幽門痙攣,可以用1:1000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鐘滴入口內,先從1滴開始,逐步增加,最大量不得超過4滴,直到小兒出現面紅為止,一般能獲得明顯療效。

新生兒便秘:新生兒一般生後10小時內開始排出胎糞,如果生後數日排便極少或胎便排出時間明顯延長,臨床也可出現腹脹、吐奶。對於新生兒便秘可以用生理鹽水灌腸,一旦大便通暢,腹脹和嘔吐常隨之緩解。

感染因素:是新生兒嘔吐最常見的原因,除瞭消化道本身感染如流行性腹瀉、肝炎等外,消化道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也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常見原因。

二、寶寶吐奶間接原因

消化不良的吐奶:吐出的奶一般有股酸腐的味道,還會夾雜著未消化的奶塊,並一般會伴有食欲欠佳或食量減少等情況,甚至還會有腹脹,排便減少得現象。

腦部疾病引起的嘔吐:如果顱內壓升高,會引起噴射性嘔吐,次數多少不一定,但一般會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如精神差、甚至昏迷、抽搐等。

與體位變動劇烈有關:因為孩子的食道短,胃又呈水平位,在孩子吃飽後,無論突然抱起或突然放下,都會令孩子吐奶,或與胃中空氣外逸有關,或與孩子腹壓突然增加有關。因此建議在孩子吃完奶後輕輕抱著豎起來,輕輕拍背部至少半小時,等胃裡面的空氣逸出後再放下。

三、寶寶吐奶怪異因素

表達憤怒、奇特心病或源自粗暴哺乳。

嬰兒吐奶應該如何按摩來治療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觀察孩子狀況

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隻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補充水分

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減少喂奶數量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喂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隻能給寶寶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新生兒嘔吐如何護理

防止寶寶生理性嘔吐的方法:

1、註意喂奶的姿勢,母乳喂養時應讓寶寶的嘴唇完全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不要僅含住乳頭,這樣小兒吸吮不易吞進空氣;人工喂養使用奶瓶時,奶瓶的奶應充滿奶嘴,盡可能讓寶寶吸奶時少吸進空氣。

2、喂奶後將嬰兒緩慢豎起抱,頭靠母親肩部,輕輕拍小兒背部,讓哺乳時吸入的空氣緩緩地排出。

3、喂奶後不要馬上讓寶寶躺下,而應抱起走走,不要過多地翻動寶寶。

4、一般按摩、撫觸、洗澡、喂藥等都應放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後過多地翻動引起寶寶吐奶。

治療寶寶病理性嘔吐的方法:

幽門狹窄

人的消化道從嘴巴、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到肛門,如果當中有某一段阻塞瞭,那麼從阻塞的那一段開始,就會慢慢累積食物,累積到一定分量,人體已無法承受,就會吐出來。幽門是指胃與十二指腸相連的部分,是胃下端的口兒,幽門狹窄癥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而出現的。

治療方法:幽門狹窄的患兒,他們幽門的厚度要比正常寶寶的厚一些,致使食物無法順利地通過,所以,必須用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手術時,隻要將幽門過厚的肌肉劃一刀,壓力就會使空間膨出,然後食物就可以順利通過瞭。而且通常手術4~6個小時後,就可以給寶寶喂食瞭,所以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手術的危險性。手術後,爸爸媽媽會慢慢地發現,小寶寶能順利地喝奶瞭,並且開始變得白胖起來。

感冒

寶寶感冒時,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時,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或是感冒病毒,由於咳嗽的緣故,會使得腹壓升高,也常常合並嘔吐的癥狀。

給寶寶沖奶粉的那些事兒你都知道嗎

寶寶奶粉的營養指標

母乳中的鈣磷比為2:1,配方奶粉的鈣磷比值越接近2,寶寶就越容易吸收。

奶粉中碳水化合物的構成,盡量選擇含乳糖的奶粉。因為母乳為100%乳糖,奶粉中如果含的蔗糖(白砂糖)過高,雖然能提供較高的能量,但因為口味偏甜,容易導致寶寶以後嗜食甜食和蛀牙。

蛋白質。對於寶寶而言,乳清蛋白是一種優質蛋白,它容易被消化、生物利用度高,從而有效減輕腎臟負擔。母乳中乳清蛋白占蛋白質總量高達60%,因此理想的配方奶粉應盡可能模擬母乳的營養素比例。

奶粉中脂肪的來源,盡量選擇含植物油的奶粉。很多媽媽發現吃母乳的孩子大便稀糊、不幹硬,而有些吃奶粉的孩子則比較容易大便幹燥,其實這是因為有些奶粉中添加的是棕櫚油,其與鈣質結合後,形成鈣皂,導致寶寶大便幹燥。

那麼,沖奶粉的水溫又是怎樣的呢?

沖奶粉的水溫要求

不同品牌奶粉對沖調溫度要求不一,如日版明治奶粉的最佳沖調溫度是70°C、喜安智的最佳沖調溫度是37°C,這主要是與產品的工藝有關。因此沖奶粉的水溫應參考罐身上標註的溫度。

但是如何判斷奶粉的水溫正是需要的溫度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購買溫度計,但是這個操作起來不便利。可用手腕內側皮膚測溫,這部位比較敏感,感覺溫熱而不燙手為宜,溫度大概會是50-70℃左右。

最後,再來看看沖奶粉一定要註意的細節是什麼吧。

給寶寶沖奶粉的註意事項

檢查奶粉保質期:除檢查奶粉罐上標註的保質期外,還要檢查奶粉罐的外觀。如果奶粉罐上有凸起、泄漏和生銹,就不能使用。

洗手:先用流水洗手,然後用肥皂清洗至少20秒。指甲和手指縫隙都要洗幹凈。

準備沖奶工具:首次使用的奶瓶、奶嘴和蓋子,必須先消毒。用過一次後的奶瓶,每次用前,也需以專用清潔劑清洗,奶嘴則要用以1∶1比例配好的水、醋混合物清洗,這樣有助於防止真菌滋生。打開新的一罐奶粉時,先要用熱水清洗罐頂部和開罐器。

沖奶粉:先向奶瓶中加水,最好用消毒過的溫水,然後加入適當分量的奶粉,搖勻。

如需加熱:可向碗或平底鍋裡倒入熱水,再將裝有奶粉的奶瓶放入裡面幾分鐘。加熱前要搖晃奶瓶。喂奶前,先滴一兩滴到手腕或手背感受一下,溫和即可。不要在微波爐中加熱奶瓶。

安全存放:沖多瓶奶粉時,必須在瓶上標註沖的日期。將沒喝的幾瓶放入冰箱冷藏。在冰箱內存放超過24小時的奶要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