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女性對自己的身體要註意,產後也同樣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產後如果不註意的話就會落下很多疾病,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月子病。得瞭月子病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傢詳細的介紹一下。

得瞭月子病怎麼辦

1、早查早治

在“月子”裡,無論得瞭什麼病,都應該及早發現,及時就醫。如有的產婦產後發熱持續不退,就必須查明原因,警惕體內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會陰側切傷口或剖腹產傷口炎癥等等,一旦確診,就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假如自己不以為然,誤認為一般傷風感冒而不及時就醫,使炎癥蔓延擴散或變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遷移,甚至久治不愈。

2、對癥治療

無論是平時還是“月子”裡,得瞭病都應該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師進行治療。而如果盲目亂投醫,熱衷於什麼土法、秘方,或想當然地自購藥物服用等等,那就有可能延誤診斷,耽誤治療,使疾病轉為慢性而長期纏身。如果已經得瞭諸如腰背疼痛之類的所謂“月子病”,就更應該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采用藥物、理療、體能鍛煉等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我們為什麼會得月子病呢

有些產婦在坐月子時,由於沒有護理好,產後因風吹、受涼、飲食、睡眠等原因,得瞭月子病。大多數感到全身麻木、渾身沉重、冰冷、腫脹。一些人聽說月子裡得的病,必須在月子中治療才能治得好,於是心中焦慮不安,苦惱不已。

月子在醫學上稱為“產褥期”,是指從分娩後的第一天起計算,滿一個月為期。中國的傳統習慣非常重視產婦“坐月子”,因為,有許多婦女平時身體健康,可是,在坐瞭“月子”以後卻得瞭病。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在產褥期,產婦的身體和精神十分疲勞。懷孕後期“負擔”過重,行動不便;臨產前,心情又十分容易緊張、恐懼和焦慮不安;臨盆時,由於宮縮,使母親在整個分娩過程中休息不好,身體非常疲勞;分娩以後,夜間要為嬰兒喂奶、換尿佈,白天又要照料嬰兒,已經疲倦的身體一時很難立即恢復。

加上產後體內分泌功能正處於“動蕩”和重新“組合”的時期,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局部傷口未愈,惡露未盡。在這種全身和局部抵抗力差的情況下,是十分容易得病的。如果產婦再不註意分娩後的身體保養,不當心冷熱(冬天夜間換尿佈、喂奶容易著涼;夏天貪圖涼快而著涼),在這種正氣不足的情況下,就更容易外感風寒、病邪侵入而致病。所以,一些老年人非常重視“坐月子”,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引起月子病的原因有哪些

中醫認為本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產後營血虧虛,經脈失養或風寒濕邪趁虛而入,稽留關節、經絡所致。常見病因有血虛、風寒、血瘀、腎虛。

1.血虛

素體血虛,產時產後失血過多,或產後虛損未復,陰虛虧虛,四肢百骸空虛,經脈關節失於濡養,致使肢體酸楚、麻木、疼痛。

2.風寒

產後百脈空虛,營衛失調,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風寒濕邪趁虛而入,稽留關節、肢體,使氣血運行不暢,瘀阻經絡而痛。

3.血瘀

產後餘血未凈,流滯經脈,或因難產手術,傷氣動血,或因感受寒熱,寒凝或熱灼致瘀,瘀阻經脈、關節,發為疼痛。

4.腎虛

素體腎虛,復因產傷動腎氣,耗傷精血,腰為腎之府,膝屬腎,足跟為腎經所過,腎之精氣血虧虛,失於濡養,故腰膝疼痛、腿腳乏力或足跟痛。

西醫認為本病多由風濕、類風濕、坐骨神經痛、多發性肌炎或血栓性靜脈炎引起。

得瞭月子病都有哪些癥狀呢

1、產後頭痛。

產後失血過多,氣血不足,血不養腦,或體虛受寒,寒邪客腦,或瘀血人絡,阻滯腦絡而致。西醫認為很可能是因荷爾蒙分泌水平的改變而引起的。還有一種可能是,如果在分娩時采用瞭硬膜外腔分娩鎮痛或脊椎穿刺,也會引起劇烈頭痛。

2、產後全身酸痛。產後全身酸痛是指產婦在產後出現關節疼痛或全身酸痛,但疼痛部位的皮膚表面無紅腫現象,這被稱為產後身痛或產後關節痛。

3、還有小腹冷痛、關鍵疼痛、產後脫發、產後抑鬱、產後血暈等癥狀。

得瞭月子病應該怎麼調理呢

由於月風病與感冒很相似,頭痛、手腳軟,全身無力等,因而許多醫生誤治為感冒,打一些止痛針、吃一些止痛藥。吃藥後暫時有效,但一天後病情依舊,許多人到大醫院檢查,也無法查出病情,導致患者被疼痛折磨,痛苦一生。

月子病的調理:

1、產婦居住的房間要向陽、通風、幹燥,保持空氣新鮮,避開潮濕、陰冷的環境。

2、月子期間要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要防止出汗後受風或著涼。

3、洗漱宜用溫水,遠離冷水。

4、註意休息,切忌過勞。保持心平氣和,情緒穩定。

5、堅持正確的坐、立、站、走、睡眠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