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甘松香、香松使用提示:內服:煎湯,3至6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或泡水含漱,或煎湯洗。那麼甘松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呢?我們跟著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甘松的功效與作用

甘松的功效與作用:甘松有理氣止痛之功。

1、有鎮靜中樞作用,並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以乙醇提取物效力最高。大劑量則有毒,1.5/k~3.75/kg可致死。

2、甘松並有抗心律不整的作用,具有一般較安全的藥物。對異位性室性節律的抑制,強於奎尼丁及甘松揮發油。但對洋地黃引起的室性心律不整,無保護作用。

3、甘松對平滑肌有直接作用;在給豚鼠噴射組織的胺前、後,應用甘松可使支氣管擴張。醇提取物在離體平滑肌器官(大腸、小腸、子宮、支氣管),具有拮抗組織胺及乙酰膽堿的作用,還能拮抗氯化鋇引起的痙攣。

炮制:切段、生用。

性味:甘、溫。

歸經:入脾、胃經。

功能:理氣止痛,醒脾健胃。

甘松的知識介紹

甘松為敗醬科植物甘松和寬葉甘松根及根莖。甘松為多年生草本,生於海拔3500至4500米的高山草原地帶,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北部;寬葉甘松生於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或疏林中,分佈於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秋末冬初莖葉將枯萎時挖根,抖凈泥沙,不可水洗,除去殘莖及須根,陰幹或曬幹。

甘松根莖略呈圓錐形,多彎曲,長5~18cm。

根莖短小,上端有莖、葉殘基,呈狹長的膜質片狀或纖維狀。外層黑棕色,內層棕色或黃色。根單一或數條交結、分枝或並列,直徑0.3~1cm。表面棕褐色,皺縮,有細根及須根。質松脆,易折斷,斷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狀,木部黃白色。氣特異,味苦而辛,有清涼感。

以條長、根粗、香氣濃者為佳。

甘松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理氣止痛,醒脾健胃。治胃痛,胸腹脹滿,頭痛,癔病,腳氣。

①《本草拾遺》:"主熏皮黚黯,風疳齒匿,野雞痔。"

②《日華子本草》:"治心腹脹,下氣。"

③《開寶本草》:"主惡氣,卒心腹痛滿。"

④王好古:"理元氣,去氣鬱。"

⑤《綱目》:"治腳氣膝浮,煎湯淋洗。"

⑥《現代實用中藥》:"適用於頭痛、腹痛及精神憂鬱等證,並能驅蛔,凡因蛔蟲而發驚瘸者,用此有效。"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

甘松的臨床應用

功能:理氣止痛,醒脾健胃。

主治:諸風脾鬱、腹脹痛、風疳、癔病、腳氣、痔漏。

臨床應用:甘松醒脾暢胃之藥,治心腹卒痛,消脘腹脹滿,皆取溫香行散之意。其氣芳香,入脾胃藥中,大有扶脾順氣,開胃消食之功。

1、治老人脾虛不食,久瀉虛脫,常與當歸、白芍等配伍,有溫而不燥,甘而不滯之功,治脾陽虛,可與三柰配伍同用。

2、治霍亂轉筋,甘松為必要之藥,可與附片、黃連、吳茱萸等配伍,治真寒霍亂,極有捷奏之效。

使用註意:氣虛血熱者忌服。

用量:2~4.5g;或入丸、散。外用:泡水含漱或煎水洗患處。

甘松的藥理作用

藥理作用

1.中樞鎮靜,甘松香對蛙、兔有與纈草相似的鎮靜作用,而毒性較後者為強。寬葉甘松之揮發性物質亦有相似的鎮靜作用,且尚有一定的安定作用;其有機溶媒提取物對小鼠、大鼠、貓口服或腹腔註射,可引起鎮靜、升壓,以乙醇提取物效力最高,大劑量有毒,l.5―3.75 克/公斤可致死。

2.抗心律不齊,纈草酮有抗心律不齊的作用,且較為安全。對異位性室性節律(冠狀動脈二期結紮術後的不麻醉犬)的抑制,強於奎尼丁及甘松揮發油,而在損傷性心房撲動及烏頭堿性心房顫動方面的抑制,則與奎尼丁相同。從寬葉甘松根中提出的揮發油在各種心臟標本上,延長反拗期、減慢傳導方面的作用,弱於奎尼丁;在對小鼠急性靜脈註射的毒性,也較奎尼丁為小,對洋地黃引起的室性心律不齊,無保護作用。

3.對平滑肌,在給豚鼠噴射組織胺的前、後,應用寬葉甘松可使支氣管擴張。醇提取物在離體平滑肌器官上(大、小腸、子宮、支氣管),具有拮抗組織胺、 5一羥色胺及乙酰膽堿的作用;還能拮抗氯化鋇引起的痙攣,故對平滑肌尚有直接作用。臨床上治哮喘、咳嗽、下瀉、腹痛等可能與此有關。

4.其它,寬葉甘松揮發油有微弱的抗菌、驅風及解痙作用,對皮膚、粘膜無局部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