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為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飯發愁,她們和我探討,如何讓自己的寶寶不挑食。確實,如果孩子挑食或食欲不振,那麼一日三餐就是為人父母所躲不開的魔咒。怎麼辦呢?還有什麼是要註意的呢?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吧。

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

寶寶一生中有兩個生長高峰期,第一個生長高峰期從剛寶寶出生開始到寶寶6個月,寶寶生長發育極為迅速,月齡越小增長越快,這從寶寶體重、身高增長曲線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這時候的寶寶需要充足的母乳,才能成長得更好。

1、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

不同月齡的嬰幼兒的身體發育不一樣,需要對應的不同的輔食。比如過早添加輔食,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消化功能發生紊亂;過晚添加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甚至會因此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

2、一種到多種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開始隻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嘗試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增加好幾種。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裡就能觀察出來。

3、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隻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例如:米糊→粥→軟飯。

4、從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鍛煉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媽媽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煉他的咀嚼能力。

寶寶愛挑食怎麼辦

寶寶偏食,指的是小兒對飲食挑剔或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偏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既不利於營養的攝入,也不利於健康的發育。如果寶寶長期隻吃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就會造成體重不增或下降、面黃肌瘦、皮膚幹燥,嚴重的話還可導致貧血、低血糖、營養不良等癥狀。

很多媽媽為寶寶挑食而發愁。其實寶寶挑食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寶寶習慣瞭一種食物後,突然讓他改變口味是很難的,成人亦然,譬如你無辣不歡,有一天沒瞭辣椒,是不是覺得飯菜寡然無味難以下咽呢?

你可以回想一下傢裡的大人喜歡吃什麼,傢裡常做哪些菜,寶寶吃的哪一種食物比較多。很多時候,寶寶的口味都是由大人影響的,也許爸爸或媽媽就不愛吃這樣的食物。寶寶在接觸新的食物的時候,若非他喜歡的味道,他就會抵觸,這就是所謂的挑食。那麼寶寶挑食媽媽該怎麼應付呢?

1、將寶寶喜歡吃的和不喜歡吃的食物有機搭配

比如寶寶喜歡吃雞蛋,但不喜歡吃胡蘿卜,那我們不妨在雞蛋裡加入少許胡蘿卜。當然,添加時也是有技巧的,起先的時候可以把胡蘿卜剁成泥放一小勺進去,,這樣胡蘿卜的味道就基本被雞蛋掩蓋瞭。寶寶可能吃完瞭也渾然不知。

有的寶寶味蕾靈敏,隻要有一丁點就可以吃得出來,那麼我們就再減少分量直到寶寶接受為止。

人在餓的時候對食物味道的要求就降低瞭,所以如果要添加寶寶不喜歡的食物的話不妨選擇他餓瞭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他此時是不會拒絕的。

2、媽媽需要堅持鼓勵寶寶多嘗試不同品種的食物

很多媽媽看到添加某些食物寶寶不願意吃就自然在心裡就貼上“這些食物寶寶不吃”的標簽,就再也不做瞭。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寶寶越是不願吃,我們就越要經常做,每次都讓寶寶吃一點,時間久瞭哪怕不愛吃的,也會慢慢嘗試一點,而不是完全抗拒一點不吃。

3、媽媽對同一食材嘗試不同的烹調方式和造型方式

以雞蛋為例,很多人都覺得雞蛋有營養,每天都給寶寶煮一個雞蛋吃,可是寶寶吃幾天後就會膩瞭。其實你可以嘗試煮雞蛋、荷包蛋、水蒸蛋、茶葉蛋等不同烹調方式,這樣寶寶就不會感到千篇一律瞭。

食物的造型也很重要。有時候一樣的菜品,不一樣的造型會影響寶寶的食欲。我有一個朋友,她每天給孩子做的食材都很普通,但她會將食物擺成各種各樣的造型,有時是可愛的小動物,有時是秀麗的風景,她傢寶寶每次吃飯都非常開心。

兩則食療小驗方幫助寶寶開胃

寶寶食欲不好,媽媽可間斷選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藥材煲湯或煲粥給寶寶食用。

1.健脾湯水

用料:白術、土茯苓、雲苓、茨實、淮山(幹品)、太子參、元肉、紅棗、蟲草花、五指毛桃。

註意:以上藥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為10克,每次選用1~2種,加上魚或雞、豬骨、鵪鶉煲湯或煲粥均可。

2.消積水

用料:谷芽、麥芽各10克,雞內金5克、焦山楂5克。

註意:以上藥材、食材煮水給寶寶喝,谷芽善於消化乳積,麥芽善於消化麥面之積,焦山楂善於消化肉食之積,雞內金有消化各種因素導致的積食,還有很好的健胃作用。

寶寶迷戀零食不吃飯怎麼辦

專傢解析:進食被認為是一種精神慰藉。很多成年人在煩躁或者鬱悶的時候,也會從食物中尋求安撫。食品對於孩子來說,精神作用更不容忽視。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和質量度比較高,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充足的關懷和支持,他就不需要額外的物質安慰。

相反,如果父母忽略孩子,或者不能平等地對待孩子,兒童的心靈受到壓抑,不能從大人那裡得到理解和安撫,則會轉向物質。除瞭玩具之外,最直接的慰藉物就是零食。凡是零食成癮的孩子,多半與父母的關系出瞭問題。然而,零食的局限性在於,它僅僅能給孩子暫時的心理慰藉和口福的滿足,他永遠也無法替代父母的真情關註,永遠不能帶來真正的心靈滿足。

提示:不妨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堅持進餐規矩,該吃飯的時候必須坐在餐桌前認真吃飯,不能邊吃邊玩,以及飯前不可吃零食等;向孩子平和地講解“垃圾食品”的害處,不要欺騙孩子,或是編造謊話騙孩子。即使孩子還不理解健康方面的原理,也要用溫和的態度讓他感覺你是替他著想,從而樂意服從你。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每周帶他去超市,規定一個錢數(10元或20元),讓他在這個范圍裡挑幾樣零食。如果孩子還沒有掌握20以內加減法以前,可以給他限量的零食。

如何讓寶寶乖乖吃飯

1. 盡早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從CC一歲2個月開始練習用勺子,整個過程歷時2個月。舀不著飯,把飯挑得到處都是;勺子送不到嘴裡;一邊用勺子,一邊用手抓飯,抹得滿臉臟兮兮的……最大的困難在於,爺爺奶奶認為,這麼小的孩子自己吃,費時不說,根本吃不飽。特別是爺爺屢屢幹擾,趁我不備就會把勺子搶過來喂飯。但好在CC小時候我在傢時間很多,基本都能堅持立場,控制局面。後來因為CC確實能很好地用勺子吃飯瞭,爺爺奶奶才算作罷。

CC一歲半開始練習用筷子吃飯。爺爺奶奶也曾幹涉過,認為這麼點孩子,能拿勺子吃好飯已經不易瞭,現在學用筷子,這不是難為孩子嗎?但好在CC對新鮮事物向來執著追求,媽媽表揚過兩次後,任爺爺奶奶怎麼幹涉,也不能從她手裡奪走筷子、勺子。媽媽唯一做出的讓步就是,可以喂一點,但不能搶下CC手裡的勺子、筷子,小傢夥想自己舀或夾菜時,必須由她自己完成。從最初的孫猴子式的大把攥,到正確用筷子,到三歲用酒店裡的長筷子夾花生米,到現在用筷子夾著雞爪子和哈哈鏡的鴨舌啃得幹幹凈凈,每一步都離不開堅持。和很多媽媽一樣,我也一次又一次遇到阻力,也屢次壓下心裡想要幫CC一把的欲望。做父母,更多的是控制自己泛濫的愛心,用克制來培養孩子的獨立。

問題分析:

一種情況是,受中國傳統觀念影響,許多父母認為:孩子在長身體,不能餓著,能多吃一口絕不少吃一口。孩子失去瞭獨立自主的機會,吃飯就會變成是幫大人完成任務,後果可想而知。這在很多育兒書裡都提到過。

另一種情況,培養孩子自己吃飯比喂飯更辛苦,不但要費盡耐心手把手教孩子用勺、筷子,要收拾孩子灑在外面的食物、洗衣服,更讓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是——吃一頓飯花瞭三頓飯的時間。於年輕的父母來說,工作瞭一天,回來還要伺候孩子;於老人來說,費體力比費腦力更省事些。其實,凡事親歷親為,為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甚至是老人)其實是在“偷懶”。很多書裡強調:培養孩子能力的好時機一旦錯過,孩子可能會拒絕再掌握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