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雞蛋由蛋黃開始。媽媽將煮熟的雞蛋剝去皮,取蛋黃,開始時隻能將1/4個蛋黃用少量水研碎食用,以後逐漸加至1/2個,最後到1個。蛋黃可以拌在米粉中吃,也可以取鮮橙汁一兩勺,做成橙味蛋黃泥,這樣有利於蛋黃內鐵的吸收。

早餐吃雞蛋營養豐富

補充優質蛋白質: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與粥和面包等食物相比,雞蛋中蛋白質的氨基酸構成更好,其必需氨基酸組成與人體基本相似,生物學價值也是所有食品中的佼佼者。另外,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也比粥和面包等食物高。

增加飽腹感:雞蛋不僅能為機體提供充足的蛋白質,還可延緩胃的排空速度,延長餐後的飽腹感。研究表明,吃含有雞蛋的早餐,能使人飽腹感增加,同時,雞蛋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能提供持續平穩的能量,讓肚子飽的時間更長。

有助減肥:早餐吃雞蛋,能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熱量攝入,起到控制體重的作用。有研究顯示,與早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人相比,早餐吃雞蛋的人體重多減瞭56%,並且他們的精力也更充沛。

提高記憶力:雞蛋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雞蛋中 豐富的膽堿是合成大腦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必要物質,同時也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於提高記憶力,使註意力更集中。因此,對於用腦多的上班族和學生來 說,早餐吃一個雞蛋非常有必要。

提高警覺性:雞蛋中富含酪氨酸,它對提高人的警覺性具有重要作用,從而讓人更迅速地做出反應。因此,對開車族來說,早餐吃雞蛋更有助於安全駕駛。

保護視力:蛋黃中的兩種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保護眼睛不受紫外線傷害。它們還有助於減少患白內障的風險。早上吃個雞蛋,對用眼過度的電腦族也大有益處。

​二歲前的寶寶不宜吃水煮雞蛋

如果你發現,寶寶在4—6個月大,看到別人吃東西時,小嘴跟著蠕動,則說明可以給寶寶加雞蛋瞭。

加雞蛋由蛋黃開始。媽媽將煮熟的雞蛋剝去皮,取蛋黃,開始時隻能將1/4個蛋黃用少量水研碎食用,以後逐漸加至1/2個,最後到1個。蛋黃可以拌在米粉中吃,也可以取鮮橙汁一兩勺,做成橙味蛋黃泥,這樣有利於蛋黃內鐵的吸收。

初次添加蛋黃時,要觀察寶寶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需要註意的是,1歲前不宜吃蛋清,這是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雞蛋清中的蛋白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蛋黃和蛋白各有營養,1歲以後的寶寶應蛋黃、蛋白都吃,不可偏食。

就成年人食用時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因此,對成年人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不過,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來說,由於牙齒還沒有發育好,水煮蛋的蛋清對他們來說難以嚼碎,因此建議2歲後再吃整個的煮雞蛋。蒸蛋羹、蛋花湯、炒雞蛋非常合適寶寶,因為這些做法能使蛋白質質地細嫩,又不需要咀嚼,極易被寶寶消化吸收。

寶寶不宜吃煎炸雞蛋。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蛋被油包住,高溫的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食用後在口腔和胃內還不易和消化液接觸,使消化受到影響。

一般來說,1歲後的寶寶每天吃1個,最多2個雞蛋就足夠瞭。吃得太多,寶寶的胃腸負擔不瞭,也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

雞蛋適用人群

1.一般人都適合:雞蛋是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的理想食品。可以說,雞蛋是我們生活中既經濟又必不可少的食品。但營養如此豐富的雞蛋並非吃得越多越好,也並非人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2.高熱患者註意:雞蛋中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進入機體可分解產生較多的額外熱量,稱之為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這種特殊動力效應以蛋白質效應最大,增加熱量的效應可達30%左右。所以,發熱患者吃雞蛋後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如同火上澆油,於退燒不利。此外,發熱患者消化腺分泌減少,各種消化酶的活力下降,應吃清淡飲食,少吃含高蛋白質的食品。者肝炎患者較多食用蛋黃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不利於康復。這是由於蛋黃中含有脂肪酸和膽固醇,而脂肪酸和膽固醇均需在肝臟代謝。肝臟的負擔過重,不利於肝炎的恢復,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黃。

3.腎臟病患者:腎炎患者腎功能和新陳代謝減退,尿量減少,體內代謝產物不能全部由腎臟排出體外,若食用雞蛋過多,可使體內尿素增多,導致腎炎病情加重,甚至出現尿毒癥。高血壓晚期食用雞蛋會引起腎中動脈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伴腎損害和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者,應慎吃蛋或遵醫囑。

4.老年人:雞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一般認為膽固醇可導致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老年性疾病,這就產生瞭老年人不宜吃雞蛋的說法。但是,近年來一些科學傢通過試驗證明,雞蛋中雖含有膽固醇,但卵磷脂的含量同樣豐富,卵磷脂對心血管疾病有治療作用,卵磷脂被吸收入血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從而減少瞭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積。所以,血清膽固醇濃度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癥。相反,雞蛋的其他營養成分能帶來許多好處。

5.蛋白過敏者:有些人吃瞭雞蛋後會胃痛,這是對雞蛋過敏引起的。雞蛋的蛋白質具有抗原性,與胃腸黏膜表面帶有抗體的致敏肥大細胞作用即可引起過敏反應。肥大細胞顆粒釋放組織胺等化學物質,使胃腸粘膜充血、水腫、胃腸痙攣,引起胃痛或腹痛、腹瀉等過敏癥狀。因此,不吃雞蛋或含雞蛋成分的食物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如何烹飪雞蛋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註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註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天天吃雞蛋的婦女死亡率更高

根據日本學者進行的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每天吃一個或以上數量雞蛋的婦女,與每周隻吃一個或兩個雞蛋的婦女相比,死亡率要高一些。

證據:日本學者選擇瞭9300名男女作為研究對象,這些人都曾經在1980年接受過一次生活方式的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他們經常食用哪些不同的食物。

在開始進行這項研究時,研究人員對全部研究對象進行瞭血壓、膽固醇含量和其他健康指標的檢查,然後在14年的時間裡對這些人的死亡情況進行瞭跟蹤調查。

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的婦女,死亡率比每周才吃上一兩個雞蛋的婦女要高出22%-年齡、吸煙習慣和體重等因素不計。每天吃兩個甚至以上數量雞蛋的婦女死亡率更高,不過這部分婦女的數量不多。

吃雞蛋數量最多的婦女,因患上心臟病和中風而死亡的概率也要高一些,盡管從統計角度看,兩者之間的聯系並不十分緊密。學者們認為,這也可能和婦女很少死於這兩種疾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