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無乳或其他原因沒法給嬰兒喂奶,而用牛奶或奶粉代替的是人工喂養;以母乳和牛奶一起喂養的是混合喂養。在混合喂養的過程中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相信大傢都想知道,那麼小編根據大傢的需要匯編瞭混合喂養時需要主要的一些問題,以便準媽媽在喂養嬰兒時作參考。

影響寶寶長高食物黑名單

各種碳酸飲料

有資料表明,偏愛飲用碳酸飲料的兒童有60%因缺鈣影響正常發育,特別是可樂型飲料中磷含量過高,過量飲用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發育遲緩。

各種糖果、甜飲料

吃糖過多會影響體內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積,還會影響鈣質代謝。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吃糖量如果達到總食量的16%~18%,就可使體內鈣質代謝紊亂,妨礙體內的鈣化作用,影響長高。

另一方面,營養學術語中有“虛卡路裡”的說法,即毫無營養的熱量。過量飲用含糖分多的飲料,會擾亂消化系統,以致影響正常進食,造成營養不良。

各種“垃圾食品”

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醃制食品、罐頭類制品由於在制作過程中營養損失大,又使用瞭各種添加劑,如香精、防腐劑、色素等,雖然它們提供瞭大量熱量,但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卻很少,長期食用這類食品,可導致兒童營養不良。

新生兒混合喂養需要註意的一些問題

一、在混合喂養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不能再一頓內既吃母乳又喝牛奶,這樣是不妥的。一頓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沒吃飽,也不要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時間可以提前。如果上一頓沒有喂飽母乳,下一頓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頓寶寶吃得很飽,到下一頓喂奶時間瞭,媽媽感覺到乳房很脹,擠一下奶,也比較多,這一頓仍然喂母乳。這是因為,母乳不能攢,如果奶受憋瞭,就會減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就越多。

所以,不要攢母乳,有瞭就喂,慢慢母乳的分泌量就會增加。進行混合喂養的前提是,不要在嬰兒出生後前三個月內進行,因為在這一時期的新生兒就像嫩草之芽,幼蠶之苗,肌膚嬌嫩,抗病力弱,對外界環境還需要逐步適應,所以特別需要謹慎撫養。雖然母乳與牛奶都含有蛋白,但是進入孩子體內母乳和牛奶就有很大的不同瞭。母乳的蛋白比孩子的蛋白更易被孩子消化,孩子在三個月後才能很好的消化牛奶中的蛋白。母乳與牛奶中同樣都含有鐵,但母乳中的鐵50%能被孩子吸收,而牛奶的相對來講要低很多。所以在嬰兒出生後的三個月內應以母乳喂養為宜。 二、混合喂養最容易發生的情況就是放棄母乳喂養。母乳喂養,不單單對母嬰身體有好處,還對心理健康有極大的益處,母乳喂養可以使孩子獲得極大的母愛,據心理學傢研究顯示出生後三天內被母親抱過的嬰兒,其後“情緒”容易穩定。通過將嬰兒抱在胸前授乳,母親比任何人都能再最近處觀察嬰兒的臉色、接觸孩子的體膚。在此過程中母親還可以觀察到孩子高興與否,以及身體發育的情況。不管是用牛奶喂養還是用奶粉喂養,都需要溶解、加溫和消毒。

母乳則是在體內消毒後流出來的,裡面沒有引起孩子生病的細菌、溫度又適宜可以直接為孩子。而且母乳中還含有免疫抗體,能保護孩子避免腸道和呼吸道感染,乳汁中還含有乳蛋白、溶菌酶、及各種細胞等成分,也有利於抗感染體。人與人的情況有所不同,有的產婦奶下得比較晚,但隨著產後身體的恢復,乳量可能會不斷增加,如果放棄瞭,就等於放棄瞭寶寶吃母乳的希望。不要遇到挫折就氣餒,希望媽媽自信,您能夠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愛寶寶。

三、母乳是否不足,要根據寶寶體重增長情況分析。如果一周體重增長低於200克,可能是母乳量不足瞭,可添加1次牛奶,一般在下午四五點鐘吃1次牛奶,加多少,可根據寶寶的需要。以2至3個月的寶寶為例,先準備150毫升,如果一次都喝瞭,好像還不飽,下次就沖180毫升,但最多不要超過180毫升。如果寶寶每天體重增加30克以上,或一周增加200克以上瞭,就可以一直加下去瞭。

用維生素預防孩子的各種疾病

預防糖尿病:補充維生素D

近年來,兒童糖尿病發病數量已占到糖尿病總人數的5%,且每年以10%的幅度上升,兒科醫生建議,給孩子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以預防糖尿病。有資料顯示,補充維生素D的嬰兒罹患1型糖尿病的概率,比沒有補充的同齡兒少80%。

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維生素D屬於免疫抑制劑,可以抑制人體免疫反應,適量攝入維生素D可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

補充方法:

一是讓孩子多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二是食補,給孩子適當添加牛奶、乳制品、以及一些含脂肪的魚類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三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AD制劑,新生兒從第15天起應常規補充維生素AD制劑(一歲以內的包裝),每日服用維生素D的劑量為500國際單位,早產兒及雙胎兒其用量在前3月內應增加劑量,可選擇1歲以上包裝的維生素AD制劑,維生素D日攝取量為700國際單位,3個月後再恢復1歲以內包裝。補充維生素AD制劑,應一致堅持到寶寶滿3周歲。

預防貧血:補充葉酸

兒童的貧血患病率較高,最常見的是因缺乏鐵元素而引起的缺鐵性貧血,防治的關鍵在於提供足量的含鐵食品,如畜禽血、豆類、蛋類等。還有一類貧血補鐵無效,而是與葉酸缺乏有關,醫學上稱為大細胞性貧血。此時,建議試試葉酸。葉酸是一種B族維生素,因在綠葉蔬菜中含量多而得名。此外,動物肝腎、草莓、橘子、豆類等葉酸含量也頗多,傢長不妨多讓孩子進食這些食物。

預防出血:補充維生素K

有些孩子出生後不久,反復產生出血癥狀,如皮膚青紫、皮下血腫、鼻出血、便血等等。嚴重者可發生腦內出血,危及生命。

建議補充維生素K。維生素K,能參與血液凝固機制,防止出血,有凝血維生素的譽稱。人體獲取維生素K,除從食物中攝取外,還可通過腸道中的有益菌,如大腸桿菌、乳酸桿菌等來制造這種維生素。

幼兒營養須做好三個平衡點

一、熱能平衡

幼兒熱能除滿足基礎代謝、食物特殊動力作用、肌肉活動消耗外,還需滿足身體物質的增長需要和排泄損失。其相對需要量高於成人,一般每天每kg體重100-110Kcal(420-462kJ)。若能量供給過高,雖保證瞭幼兒生長,但同時造成幼兒肥胖或超重,也可能會造成成人後肥胖潛在的體質代謝機制。幼兒動物性食品攝入如火腿等肉制品、雞蛋、牛奶過高可使體內酸性增加而不利於某些礦物質的吸收。在幼兒喂養中,有些傢屬經常以滿足小兒的嗜好為主,而且有喂養次數過多、攝食過多的現象。小兒胃腸始終保持充裕狀態對小兒健康不利,喂養中須註意改正。

二、蛋白質平衡

幼兒處於生長發育期,當膳食中蛋白質供給不足時,會出現生長速度減慢或停止食物消化吸收障礙,如腹脹、水腫、貧血等現象。而過多攝入蛋白質對機體同樣有害,長期過量攝入蛋白質會引起便秘、腸胃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現象,增加體內氨類毒副產物,加重肝腎負擔,使鈣的排出增加,影響幼兒生長。

幼兒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相對較高,而且不僅表現在數量上,也表現在質量上。一般嬰幼兒的供給量標準為每天每Kg體重2-4g,2歲幼兒每天40g,而且動物性、豆類蛋白質要在1/3以上,以滿足對優質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蛋白質攝入過高如雞蛋、牛奶、肉類制品等,會對幼兒產生不利的影響。有專傢認為,兒童吃雞蛋每天不宜超過3個,應控制動物蛋白的過量攝入,適當增加豆類蛋白和谷類蛋白攝取量。

三、鈣平衡

鈣長期缺乏,會使小兒發育遲緩,出牙遲,出現鈣抽搐、枕禿、鈣圈、易煩躁、哭鬧等現象,嚴重時會出現軟骨病。我國2歲幼兒的鈣供給量標準為每天600mg。保證幼兒牛奶、豆制品、綠葉菜的供給,應能滿足鈣的需要。不能單靠補充鈣劑或促鈣吸收因子來增加幼兒鈣的吸收,必須依靠整個膳食的平衡。

人體營養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幼兒期正處在長身體的時期,必須保證平衡。搞好平衡的關鍵是合理喂養。對幼兒來講,合理的喂養應是保證總量和優質品多種類食物粗細、葷素合理搭配多餐次且定時定量,以保持能量、蛋白質、鈣的相對良好的平衡。

寶寶容易缺乏哪些維生素

維生素A

維生素A被稱為“明眸皓齒的美麗維生素。”這是因為,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皮膚、毛發、骨骼、粘膜的健康生長,增強視力和生殖機能。維生素A隻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沒有維生素A、而隻有維生素A的前體物質--能夠在人體內變成維生素A的胡蘿卜素。

維生素D

維生素D缺乏癥通常發生在出生後2個月到1周歲的嬰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身上。兒童一旦缺乏維生素D,很容易得佝僂病。補充維生素D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曬太陽。因為人的皮膚中有一種物質叫做“7-去氫膽固醇”,它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夠轉變為維生素D,並且被人體所利用。

維生素B1

維生素B1在帶有胚芽和糠皮的糧食制品中含量最高。現在的面食都經過瞭精制加工,這樣一來,大部分維生素B1就在加工中損失掉瞭,非常可惜。難怪有的營養學傢說:“從前窮人傢的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現在的人條件好瞭,營養水平卻反而沒有以前的窮人傢高。”

維生素B2

維生素B2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肝臟,以及雞蛋、牛奶、肉類、魚類、綠色蔬菜、豆類等。在我國,膳食結構中的維生素B2含量較少,隻能達到標準的一半,尤其是在蔬菜淡季,這種情況很嚴重。所以,我國的維生素B2缺乏癥比較普遍。

維生素C

維生素C是形成細胞間質的主要原料,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細胞連在一起,保持牙齒、血管、骨骼、肌肉的正常功能,促進傷口愈合,增強對疾病的不敏感力。維生素C最常見的缺乏癥是牙齦出血、皮下點狀出血。

上述就是對寶寶容易缺乏哪些維生素的介紹,現在應該是有瞭解瞭吧,對於寶寶的健康喂養是不能忽視的,要知道避免寶寶出現缺少維生素的情況,但也不能盲目補充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