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式快餐,人們會立刻想到炸雞、炸薯條等油炸食品。已有研究結果顯示,這類食物是致人肥胖的罪魁禍首。最新研究還顯示,常吃油炸食品不僅不利腰圍、讓膽固醇水平升高,而且有損肝臟。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對肝臟的損傷即類似肝炎。

洋快餐和油炸食品的致毒

丙烯酰胺是一種白色晶狀體化學物質,人們獲取它的主要目的是作為生產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像許多化學品一樣,丙烯酰胺單體具有一定的毒性,許許多多丙烯酰胺單體聚集在一起,形成聚丙烯酰胺,其毒性將大大減少。聚丙烯酰胺主要用於水的凈化處理、紙漿加工及管道的內塗層等用途。聚丙烯酰胺的用途決定瞭它離我們每個人都很近,自1950年實現工業化生產以來,丙烯酰胺進入到我們的生存空間已經50多年。

研究表明,人體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黏膜吸收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屬中等毒性類物質,對眼睛和皮膚有一定的刺激,在體內有蓄積作用,主要影響神經系統。密切大量接觸可出現亞急性中毒,中毒者表現為嗜睡、小腦功能障礙以及感覺運動型多發性周圍神經病。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中毒,中毒者出現頭痛、頭暈、疲勞、嗜睡、手指刺痛、麻木感,還可伴有兩手掌發紅、脫屑,手掌、足心多汗,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四肢無力、肌肉疼痛以及小腦功能障礙等。

2002年4月瑞典國傢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人員率先報道,在一些油炸和燒烤的淀粉類食品,如炸薯條、炸土豆片、谷物、面包等中檢出丙烯酰胺;之後挪威、英國、瑞士和美國等國傢也相繼報道瞭類似結果。由於丙烯酰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因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污染引起瞭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的高度關註。

2002年6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緊急召開瞭食品中丙烯酰胺污染專傢咨詢會議,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食用安全性進行瞭探討。2005年2月,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傢委員會,對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進行瞭系統的危險性評估。

研究證實,丙烯酰胺可通過多種途徑被人體吸收,其中經消化道吸收最快,在體內各組織廣泛分佈,包括母乳,因此存在母嬰間傳遞的可能。丙烯酰胺進入體內後,在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環氧丙酰胺,比丙烯酰胺更容易與DNA上的鳥嘌呤結合形成加合物,導致遺傳物質損傷和基因突變;因此,被認為是丙烯酰胺的主要致癌活性代謝產物。研究報道,給予大鼠、小鼠丙烯酰胺後,在小鼠肝、肺、睪丸、白細胞、腎和大鼠肝、甲狀腺、睪丸、乳腺、骨髓、白細胞和腦等組織中均檢出瞭環氧丙酰胺鳥嘌呤加合物。目前,迄今為止尚未見人體丙烯酰胺暴露後形成DNA加合物的報道。

常吃快餐食品對肝腎危害多

快餐食品傷腎傷肝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的《醫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一檔專業醫學電視節目。16日播出的《醫生》援引研究結果報道,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即可引起肝臟的明顯變化,引發的人體內酶的變化類似肝炎。

用油烹制食物會產生化學性質極為活躍的自由基,破壞食物中的必需脂肪酸,破壞保護機體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A、E,提高血液中的轉氨酶水平。

轉氨酶是人體代謝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當肝細胞發生炎癥、壞死、中毒等,造成肝細胞受損時,轉氨酶會釋放到血液中,使血清轉氨酶升高。1%的肝細胞損害可以使血中谷丙轉氨酶(ALT)的濃度增加一倍。

呼籲:遠離快餐

即使是沙拉也常添化學劑

美國有大約16萬傢快餐店,每天向5000萬消費者提供快餐。先前研究顯示,高糖、高油的垃圾食品會讓人大腦內部發生變化,加速大腦老化、致人成癮。美國知名外科整形醫生德魯·奧登在節目中說:“我們是罪人……問題是,相當多的人還在吃快餐,尤其是兒童,他們把快餐當成主要食物。”

他提醒消費者,到快餐店就餐,即使是沙拉這種所謂“健康選擇”,也常常被添加多種化學物質,而這方面美國目前尚無限制使用的明確規定。

快餐食品如何弄衰瞭我們的腎

香港腎科學會的一項調查發現,目前香港共有腎病患者5400多人,腎衰竭是香港“十大殺手”之一。過去7年腎病患者人數有上升趨勢,每年平均增加7%,相信成因與港人喜歡吃快餐食品有關。

據人民網消息,香港腎科學會醫生指出,香港1995年約有2700多名腎病患者,此後每年患者數目逐漸遞增。糖尿病、腎小球腎炎、高血壓等病的患者都可能因病情惡化變成腎衰竭,腎衰竭病人中有逾三成是糖尿病導致的,相信與港人喜歡吃快餐和高糖份食品等因素有關。

美國、英國、澳洲、新西蘭及香港5地中,患腎衰竭人數最多的是美國,香港排名第2,即每100萬人有139人患腎衰竭。

經常吃快餐容易使人肥胖

年齡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少;而運動越多,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消耗的能量多,就應該多吃一些;消耗的能量少,適當少吃一些。身體瘦弱一些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胖一些的人就要適當少吃一些。這樣做,一方面是考慮到機體能量貯存情況,另一方面也考慮到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快餐食品屬高脂肪、高糖的高熱量食品,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較低,所以應盡量少吃。

五谷雜糧的藥性 ”

玉米:玉米中的纖維素可加速腸蠕動,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大麥:可輔助治療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等。大麥芽有開胃消食、下氣等功效。

大豆:可輔助治療腹脹疳積、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癥。

蕎麥:經常食用養麥對降低血壓和治療糖尿病有一定幫助。

莜麥:莜麥含有較多的亞油酸,且易被人體吸收,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您知道降低機體免疫力的因素嗎?

運動缺乏、營養素缺乏、情緒低落等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此外以下幾點也可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 ①運動過度:太高強度與密度的有氧運動不隻易引發意外事故,還會使免疫力下降; ②長期熬夜:習慣熬夜的人常會感覺疲勞、精神不振,進而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 ③將維生素當飯吃:過量的維生素和臨時不吃或少吃食物不隻會引起某些不良反應.還會使免疫力下降。

肚大腿細 ” 糖尿病的標志一直以來,大塊頭 ” 被公認為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的顯著標識。而中國人的塊頭 ” 雖不大,發病率卻一點也不少。

為揭示 “ 大肚子細腿 ” 與疾病的關系,上海市六傢醫院經千年不懈努力,最終證實:中國人超重或肥胖、糖調節異常以及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胰島素抵抗,而腹內脂肪會造成胰島素 “ 收工不出力 ” 大腿部脂肪則對胰島素敏感性有保護作用。

降壓藥不能吃吃停停

降壓治療隻能降低血壓,不能根治病因,高血壓病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會逐步加重.須終生服藥治療。

有些病人經一段時間治療,血壓降至正常范圍,這時經常誤認為高血壓已經 “ 治愈 ” 可以不必繼續治療或等血壓升高時再服藥。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使血壓不能得到臨時控制。因此,不可吃吃停停。當血壓平穩後,可適當減小維持藥量。

糖尿病飲食:量出為入

專傢指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年齡、體質不同,活動量不同,所消耗的能量也不一樣。

發現腎衰竭與快餐食品有關

香港腎科學會的一項調查發現,目前香港共有腎病患者5400多人,腎衰竭是香港“十大殺手”之一。過去7年腎病患者人數有上升趨勢,每年平均增加7%,相信成因與港人喜歡吃快餐食品有關。

據人民網消息,香港腎科學會主席李錦滔醫生指出,香港1995年約有2700多名腎病患者,此後每年患者數目逐漸遞增。糖尿病、腎小球腎炎、高血壓等病的患者都可能因病情惡化變成腎衰竭,腎衰竭病人中有逾三成是糖尿病導致的,相信與港人喜歡吃快餐和高糖份食品等因素有關。

美國、英國、澳洲、新西蘭及香港5地中,患腎衰竭人數最多的是美國,香港排名第2,即每100萬人有139人患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