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上出現瞭一種“苦味礦泉水”,宣稱“內含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且含量極高,其中部分礦物質含量是同類產品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堪稱水中極品”,在功效描述裡,這種水更融合瞭“排毒、清脂、減肥、美容、養肝、調理內分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25個細節可少生病 常喝礦泉水

正如生活中的小細節會給你帶來驚喜一樣,一些小改變也會為你的健康加分。美國“MSN健康”網站近日推薦瞭少得病的25個改變,為你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1.每天吃點蘑菇。美國健康類暢銷書《超級免疫力》的作者喬爾·富爾曼博士指出,蘑菇能提高免疫力,抵禦微生物入侵,幫助人體清除異常細胞,還有抗癌作用。研究發現,每天吃10克蘑菇,相當於1朵香菇,女性乳腺癌風險降低64%。

2.喝礦泉水。最新研究發現,喝富含矽元素的礦泉水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神經毒素——鋁,鋁元素已經被證實會促使大腦萎縮,易致認知障礙癥。研究指出,連續12周每天喝1升礦泉水,能有效減輕體內的鋁含量。

3.培養感恩之情。我們的心情很容易被生活中的不如意要挾。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埃裡克斯·伍德博士說,既然問題本身無法逃避,不妨從最近那些讓你感到開心的事裡找快樂,比如一張好友寄來的生日卡片,一句同事給你的鼓勵等。學著去感恩別人的付出,你的表現也將更加積極。

4.每小時鍛煉10分鐘。研究發現,哪怕每天運動一小時,都無法抗擊久坐帶來的危害,固定時間的規律健身更重要,建議久坐的人每小時鍛煉10分鐘,運動形式多種多樣,走路、拉伸、深蹲等都可以,或者工作時站著接電話、看電腦、思考問題等。

5.別讓微博、微信束縛你。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社交網站容易讓人焦慮,與公司領導和同事在社交網絡上進行交流,會帶來更大壓力。建議大傢每天給自己留一段“無網”的時間,退出微博、微信,和朋友面對面地交流。

6.寫飲食日記。醫學博士辛西婭·薩斯說,隻有記錄每天吃的東西種類、數量,你才會發現自己的飲食有哪些問題。一項涉及1600人的調查發現,與那些不做飲食記錄的人相比,每周7天都做記錄的人體重會減輕20%。

7.焦慮時給媽媽打個電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緊張焦慮時聽到媽媽的聲音,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促進快樂激素的釋放。研究人員說,來自媽媽的安慰,就像擁抱一樣溫暖。

8.看喜劇。一項發表在《心理科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笑能在瞬間減輕壓力。感覺心情低落時,不妨看看小狗滑稽表演、搞笑脫口秀等,逗自己笑一笑,讓它們成為好心情的“助推器”。

9.換隻手吃零食。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看電影時,被告知隻能用“非習慣用手”(如習慣用右手,左手就是“非習慣用手”)吃爆米花的人,吃爆米花的數量會減少30%,換隻手吃零食會減慢吃東西的速度,不知不覺減少垃圾食品的攝入量。

10.做事不拖拉。“拖延有害健康。”《更快樂的你》作者隆巴爾多博士說,一項研究發現,老遲到的大學生免疫系統功能會下降,腸胃總出問題,而且更易失眠。此外,拖延也會導致焦慮、擔心和沮喪等負面情緒。

11.給自己寫封信。隆巴爾多說,怨恨是個巨大的不良情緒來源,它可能會引發憤怒、絕望、無助,這些會誘發血壓、心率異常、肚子疼、背痛等問題。應該努力學會原諒和忘記,不妨試試寫封信給自己或別人,哪怕不寄出去,也能把怨恨從心裡趕出去。

12.善意謊言也要少說。誠實是最好的品質。美國聖母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當你猶豫要不要說謊,哪怕是善意的謊言時,說實話能讓你更健康。研究者稱,這是因為少說謊能幫你贏得更多信任,建立更親密的關系。研究人員稱,每天說的謊話最好少於3句。

13.幫助別人。“主動幫助別人的人更自信快樂,也更健康長壽。”隆巴爾多說,幫助別人能提高自我價值,享受更多的生命意義,隨意做點小事,如幫人開門、公車上讓座等都能給你帶來快樂。

14.每天深呼吸21次。研究發現,深呼吸可以有效減輕焦慮、疲勞、肌肉酸痛、頭疼等不良癥狀,還有助降壓、保護心臟,提高免疫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手機上設置3個時間點,比如上午10點工作焦慮時,下午兩三點鐘疲勞犯困時以及睡前,每次至少做7次深呼吸,做的時候把你的手放在肚臍上方,感覺腹部的吸氣和擴張。

15.收拾整理。調查發現,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天花55分鐘找東西。事實上,每天花幾分鐘就可以幫你節省不少時間,減少焦慮。建議生活中要及時清洗碗筷、整理衣物、收拾辦公桌。

16.睡前記錄。瞌睡蟲已經造訪,可一想到明天有一堆事便無法入睡怎麼辦?自然療法專傢史黛西·莫佈裡建議,不妨試試“大腦移存法”,在床頭準備好筆和紙,把要做的事情羅列出來,然後再安心入睡。

17.每天看書6分鐘。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天閱讀6分鐘的減壓作用,甚至有可能比散步、聽音樂更大。

18.接受別人的贊美。面對別人的贊美,謙虛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隆巴爾多說,學會接受贊美,可以幫助你提高自信,激發更多積極行為。當下次別人再贊美你的時候,不妨給他一個微笑和一句“謝謝”。

19.吃益生菌。營養學傢拉尼婭建議,多吃富含益生菌的食品,如酸奶、泡菜或其他發酵食品,能幫助身體促消化、提高免疫力,甚至成為減肥的“得力助手”。

20.專心吃飯。美食專傢米歇爾·梅說,專註於你所吃的食物,會幫助你減少食物的攝入。這比很多人邊走邊吃,或吃飯時聊天對健康更有利。

21.洗澡時冥想。有研究發現,熱水浴能帶走女性72%的疲憊感,冥想是減壓的最佳方式之一。洗澡時,滴幾滴茉莉或薰衣草精油,呼吸散發在空氣中的香味,想象自己正在海島上享受陽光的味道,能讓你更放松。

22.少和別人爭執。在工作中,當你看不慣同事的一些做法或行為時,你可以保持自己的原則,但不要與他們爭執,一項發表《性格與社會心理雜志》上的研究發現,這樣做可以大大降低心臟病的患病幾率。

23.午餐前吃蘋果。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午餐前吃蘋果,可減少熱量攝入並防止發胖,約可少攝入190卡熱量。《加速新陳代謝減肥法》作者馬克·海曼醫師表示,蘋果營養全面,又能讓飽腹感更持久。

24.午飯後散步。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天花兩個半小時鍛煉的人比不鍛煉的人在工作上更有成就,這是因為鍛煉會改善大腦耗氧量,讓註意力更加集中,建議午飯後散一會步。

25.用蘇打水代替可樂和酒。美國國傢健康研究所研究發現,蘇打水比可樂更健康,它能減少人體對甜食的渴望。經常喝酒的人會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的發病風險。建議想喝酒和可樂時,不妨用蘇打水代替。

喝苦味的礦泉水對身體有好處嗎

市面上,苦味礦泉水以遠遠高於其他普通礦泉水的價格被稱為“水中貴族”,其“清脂排毒”“限量供貨”的賣點更是吸引瞭無數消費者的目光。請關註——

隨著現代人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於飲用水的質量越來越看重。作為生活必需品的水,已從過去簡單滿足人們生活飲水需求發展到追求高質量、富含礦物質營養,高端礦泉水在琳瑯滿目的瓶裝水貨架上也占領一席之地。以苦味礦泉水中最著名的捷克薩奇品牌為例,1升水的價格高達198元。

據瞭解,這款水其實已在國內市場銷售瞭近10年,在高檔超市、賓館、美容院、俱樂部均可看到薩奇苦味礦泉水的身影。盡管售價不菲,但這款水卻擁有眾多的忠實顧客,其中不乏商界精英、著名演藝明星。商傢稱由於捷克政府對這種水限量出口,每月僅有15000瓶產品份額銷往中國。

該水宣稱“內含3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且含量極高,其中部分礦物質含量是同類產品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具有有效調理便秘、腸胃病、失眠、動脈硬化、三高、糖尿病等多種功效,可預防疾病、美容養顏。苦味礦泉水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嗎?

通過喝水補充礦物質是杯水車薪

除瞭鎂之外,這款宣稱目前全世界含礦物質最豐富的礦泉水,在其他微量元素含量上也表現不凡:每升苦味礦泉水中,鈉、鈣含量分別超過1700、300毫克,鉀接近700毫克,碘接近400微克。而一般的礦泉水,鈣、鈉的含量都是每升幾十毫克,鉀隻有幾毫克。按照推薦飲用量,每天飲用苦味礦泉水攝入的鈣、鈉、鉀大約分別為60、340和140毫克。

對此,著名食品安全專傢,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認為,雖然苦味礦泉水成分中許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人體是有益的,但是人體通過飲水所吸收的營養微不足道,大部分還是要通過食物吸收。通過水來補充微量元素是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瞭人體健康的平衡問題。

“雲無心”對此也表示:“對於健康來說,礦泉水中的那點‘有益成分’,有它不多,無它也不見得少。當然,它們的存在對於口味有一定的影響。”其中,成年人每天需要1000毫克左右的鈣,多數人達不到,所以苦味礦泉水對於補鈣多少有點用。鈉的推薦攝入量是不超過2400毫克(對應6克食鹽),很多中國人都會超過。過多的鈉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所以這340毫克鈉有害無益。適量鉀對一般人群的心臟健康有益,而多數人的攝入量距離“過量”還遠,所以這個鉀含量無所謂好壞。

梨是天然礦泉水 怎麼吃法效果更翻倍

在營養專傢眼中,梨素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是秋冬季節少不瞭的寶貝食物。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咽喉幹、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梨可以生吃,也可以蒸,還可以做成湯和羹。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營養科魏幗介紹,目前常見的梨有鴨梨、雪花梨、豐水梨和香梨等。

每天至少喝兩瓶水才夠 這8件事再忙也別忘記

每天喝足量的水是身體各項功能正常運行的保證,但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抱怨:“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人體每天通過尿液、流汗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1800~2000毫升,除去食物中含有的水分,我們每天至少喝1200毫升(兩瓶礦泉水)才夠,如果遇上幹燥的天氣,運動量大的活動,喝水量還要增加。實際上,很多人每天的喝水量遠沒有達標。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心血管病委員會主任委員洪昭光教授指出,以下幾個時間點喝一杯水可以輕松幫助你完成一天的喝水量:起床後、到瞭辦公室後、上午11點、吃完午飯半小時、下午3點、下班前、臨睡前1個小時。

憋尿不要超過3小時

上班族工作爭分奪秒,有的人甚至用不喝水、不上廁所的辦法來爭取時間,還有一些人習慣憋尿,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楊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尿液是身體排泄毒素的途徑。對男性而言,憋尿可能引起前列腺炎,女性則容易引起盆腔炎等炎癥。從理論上說,一個人每天的排尿次數不應超過8次。白天7次,晚上1次,這是最佳比例。

“但個人飲水量不同,白天排尿4—6次也是正常的。”“久坐的上班族一定要養成喝水和排尿習慣,一次憋尿最長不要超過3~4小時,即使沒有明顯尿意,也要去衛生間試著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