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是腫瘤嗎?不少人做胃鏡檢查發現長有息肉,他們常產生這樣的疑惑:胃息肉這種病危害大不大?會不會發生癌變?下面就聽聽專傢怎麼說的。

胃息肉是腫瘤嗎

胃息肉是什麼呢?想必大傢都有這樣的疑問,據分析胃息肉就是說胃粘膜表面隆起的病變,外層比較光滑,通常被稱為胃癌的前兆。俗話說病從口入,註意飲食規范,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總是有益的。那我們先儀器聽聽專傢們的分析吧。

胃裡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間質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狀病變。正常胃粘膜由於粘膜周圍萎縮,出現腔內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時,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現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既可出現局灶性或彌漫性息肉狀改變。胃息肉有單發也有多發者。術者遇一例60歲女性患多發性胃息肉,息肉生長於胃體及胃底部,最大息肉1。5cm,最小息肉0。5cm,都為廣基型,息肉色鮮紅,突出於胃腔內。經胃鏡直視下導入激光切除,術後原胃部不適癥狀全消失,術後至今身體健康,無任何不適癥狀,飲食良好。文獻報道胃息肉比結腸息肉發病少見,且多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常在慢性胃炎時合並形成,單個息肉占絕大多數。

1.臨床分類 按最常采用mings分類法分為再生性胃息肉及腫瘤性胃息肉兩大類。

第一類為再生性胃息肉??即為增生息性肉,發病較常見,其比例約76%~90%。分佈於胃內的部位不定,多數傾向於發生在胃炎的部位。多發性占多數,直徑平均1cm,其表面光滑呈分葉狀。息肉由指狀細長的嵴和高分化類似於幽門腺上皮被復的擴張腺窩組成。不規則的腺窩呈分支形和囊樣變。增生的上皮細胞較大,深染色、單層,核位於基底部,但分裂象少見。胞漿可分泌粘液,pas陽性。間質為粘膜肌向粘膜表面呈放射狀生出的平滑肌束及膠原纖維組成,有時息肉有大量血管瘤樣的血管及漿細胞等炎癥細胞浸潤。上皮細胞的異型性及腸化生不典型。主要是增生再生的結果,惡變者很少。

第二類為胃腺瘤。此病為真性腫瘤性腺瘤,包括腺瘤性息肉和乳頭狀及絨毛狀腺瘤。與結腸腺瘤的組織學和生物學相似。胃腺瘤比胃癌遠為少見,約占所有息肉的25%。發生於胃部的粘膜上皮,大都由增生的胃粘液腺構成。

(1)腺瘤性息肉 即息肉狀腺瘤,發生於胃粘膜的各處,幽門區約占一半,為胃腺瘤中較常見的類型。單發最多見,也可多發。常為廣基無蒂,也有時有蒂。體積比增生性息肉大,直徑一般約2cm。鏡下結構為排列規則的管狀腺體,腺體擴張成囊狀的偶見。腺體被復單層柱狀上皮,排列較密,細胞漿少,粘液分泌活性減少,核深染呈柱狀,體積大小一致,可見核分裂象。常見有腸上皮化生於腺體中,間質主要由富含血管的纖維組織構成,而其中可見有程度不等的漿細胞、淋巴細胞浸潤。

(2)乳頭狀腺瘤 即絨毛狀腺瘤,發病在臨床中極少見到。肉眼觀察可呈乳頭狀及絨毛狀,常為廣基無蒂,鏡下結構為柱狀上皮細胞被復分支狀含血管結締組織索芯組成。事實上,以上兩類腺瘤常混雜存在於同一息肉內。直徑超過2cm的息肉,常有腺體異型性增生,甚至發生原位癌和浸潤癌。異型性增生的腺體表現在腺上皮由高柱狀變為低柱狀,核分裂象增多。立方形,粘液分泌減少,嗜酸性胞漿增多,並且核增大,染色質增多,核排列不規則。在發生原位癌時,以上所述異型性變化加重並同時出現腺體生芽及表現腺體背靠背。文獻報道有25%~72%的絨毛狀腺瘤出現惡變,轉移約12%。

(3)胃的特殊性息肉①錯構瘤性息肉;臨床中錯構瘤性息肉可單獨存在,也可與粘膜皮膚色素沉著和胃腸道息肉病(peutz- jegher綜合征)共同存在。沒有伴隨腸息肉病的胃錯構瘤性息肉,局限於分泌胃酸區的胃上部,為無蒂和直徑小於5cm的息肉。在p-j綜合征中,息肉較大,而且可有蒂及分葉狀。組織學上錯構瘤性息肉具備正常成熟的粘膜成分的不規則生長,粘液細胞增生,混雜有壁細胞和主細胞。腺窩呈囊性擴張。平滑肌纖維束從粘膜肌層向上呈放射狀,將正常胃腺體分成小葉。間質為輕度水腫充血。小的錯構瘤性息肉於鏡下活檢可見完整。而較大的息肉活檢僅可見到增生的表面及腺窩的上皮。②異位性息肉;主要由異位的胰腺或brunner腺構成,也有包括在錯構瘤性息肉范圍內。

本文對於胃息肉進行瞭詳細的介紹和分析,胃息肉大部分形成於慢性胃炎與胃炎同時存在,早期可以無明顯癥狀,多於胃腸鋇。胃息肉如果還不重視,不治療的話,那麼離胃癌就真的不遠瞭。

胃息肉易發生癌變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病變。本病早期或無並發癥時多無癥狀。出現癥狀時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不適,少數可出現惡心、嘔吐、胃酸,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腹瀉。胃裡的息肉主要指由胃粘膜上皮和/或間質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狀病變。正常胃粘膜由於粘膜周圍萎縮,出現腔內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時,肥厚的粘膜也可出現息肉狀改變。增生性改變既可出現局灶性或彌漫性息肉狀改變。

本病早期或無並發癥時多無癥狀。出現癥狀時常表現為上腹隱痛、腹脹、不適,少數可出現惡心、嘔吐。合並糜爛或潰瘍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現為糞潛血試驗陽性或黑便,嘔血少見。位於幽門部的帶蒂息肉,可脫入幽門管或十二指腸,而出現幽門梗阻的表現。息肉生長於賁門附近時可有吞咽困難。

胃息肉:胃息肉患者多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低下,因此常出現上腹部輕微疼痛與不適,惡心、厭食、消化不良、體重下降及腹瀉等癥狀。息肉表面如有糜爛、潰瘍,可發生間歇性或持續性出血。

胃息肉的危害

胃息肉不是胃癌 ,但是胃息肉有惡變的可能 ,是胃癌的癌前期狀態。因此患有胃息肉的病人應提高警惕 ,定期隨訪 ,及時處理。

不少人做胃鏡檢查發現長有息肉,他們常產生這樣的疑惑:胃息肉這種病危害大不大?會不會發生癌變?

胃息肉分兩種,一種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擁擠的增生旺盛的腺體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變率可達10%—30%,被人們稱“癌前病變”;另一種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癥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屬於腺體增生延長,排列比較紊亂,腺體之間有較大空隙,有的中間夾有未成熟的細胞。絕大多數無不典型增生,癌變率隻有0.4%。此外,還有與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變,如幼年性息肉變,無惡變傾向;彌漫性息肉變,癌變率可達20%;還有遺傳性息肉變等。

一般情況下,胃息肉長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屬於良性病變,僅少數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長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適等癥狀,還會發生上消化道出血,也會癌變。腺瘤性息肉雖說容易引起癌變,但也可預防,如出現上腹不適、疼痛、惡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癥狀時,及時做胃鏡檢查,采用電切術將息肉切掉。

為瞭防止胃息肉癌變,應堅持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將息肉切除幹凈。此外,要加強自我保健,把住吃喝這一關,盡量不給胃加重負擔。隻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將胃癌拒之門外。

胃息肉如何診斷?

胃息肉本身病理上可分為增生性和腺瘤性兩種,後者癌變率較高(30%~58.3%),因此活組織病理檢查鑒別,確定臨床治療方案。

診斷:胃息肉常無臨床癥狀,診斷較為困難,多數是通過x 線胃鋇餐透視和胃鏡檢查被發現。胃息肉發生炎癥時,則有胃炎樣癥狀,上腹部疼痛、飽脹、惡心、噯氣、食欲不振、胃灼熱、腹瀉等。息肉發生在賁門部時有吞咽阻擋感。發生在幽門管時,容易出現幽門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脹加重伴嘔吐。息肉有潰瘍或癌變時可出現黑便和嘔血。胃息肉很少有陽性體征,合並炎癥時上腹部可有壓痛,出血多者有繼發性貧血表現。

x 線胃鋇餐透視和胃鏡檢查是診斷胃息肉的主要方法。x 線胃鋇餐透視顯示胃腔內呈現圓形或半圓形邊界整齊清晰,表面平整的充盈缺損,多數在1cm 左右大小,有蒂者可見其移動。胃鏡檢查對診斷實屬必要,鏡下可見胃壁黏膜上有圓形或半圓形隆起,一般小於2cm,邊界清晰,表面光滑平整,色澤呈正常黏膜象或呈鮮紅色,質地柔軟,有蒂或無蒂,單發或多發。部分息肉呈菜花狀表現,其表面或有糜爛或有潰瘍。菜花狀息肉和體積大於2cm 者有惡變之可能,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助於鑒別診斷。

實驗室檢查:合並糜爛或潰瘍者,多表現為糞潛血實驗陽性或黑便。

其他輔助檢查

內鏡檢查

內鏡下可見息肉呈圓形或橢圓形隆起,少數呈分葉狀,有蒂或無蒂,多數直徑在0.5~1.0cm 之間,少數直徑大於2cm。腺瘤性息肉顏色往往較周圍黏膜紅,而增生性息肉則與周圍黏膜相似。內鏡直視下活檢及組織學檢查可明確其性質及類型,同時可進行治療。

x 線檢查

x 線鋇餐檢查表現為充盈缺損,對診斷胃息肉有一定價值,但其發現率低於胃鏡,適用於內鏡檢查有禁忌證者。

胃息肉不是胃癌

息肉是指黏膜面凸起到腔內的任何可見的過度生長的組織 ,其大體表現、組織結構和生物學特性可各不相同。胃息肉在無癥狀的人中的發生率低於 1% 。胃息肉可分成非腫瘤性息肉( 包括增生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異位性息肉等 )和腫瘤性息肉( 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狀腺瘤和乳頭狀腺瘤即絨毛狀腺瘤 )兩大類 ,前者的惡變機會不高 ,而後者有很高的惡變傾向。炎性息肉無惡變傾向;錯構瘤性和異位性息肉很少發生癌變。增生性( 再生性 )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體組成 ,細胞分化良好 ,有時伴有間質增生和排列紊亂的平滑肌束 ,這種息肉一般可發生多個 ,但很少發生腸化 ,癌變率較低 ,僅 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長大後可發生局部異型增生( 腺瘤性變 ) ,也可發生惡變 ,而且在有息肉的胃內同時存在癌的發生率可達 7。4%~13% ,故在發現胃息肉時應仔細檢查整個胃。

腺瘤性息肉屬真性腫瘤 ,占胃息肉的 10%~25% ,其發生率隨年齡而增長 ,男性比女性多見( 2:1 ) ,好發於胃竇部。多數為廣基無蒂的扁平腺瘤 ,或蒂粗而短 ,較少為有蒂或呈乳頭狀( 絨毛狀 )。組織學分類( 按 WHO 分型 )可分為管狀、乳頭狀( 絨毛狀 ) 及管狀絨毛狀混合型 ,常伴有明顯的腸化和不同程度的異型增生。癌變率很高 ,達 40% 左右。其中尤以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一般當息肉的直徑超過 2 厘米時需警惕惡變。國際學者 Nagayo 把腺瘤性息肉列為交界性病變 ,認為單憑臨床和病理組織學檢查有時難以確定其良惡性 ,需做長期隨訪方能作出結論。同樣 ,也應註意到與其共存的胃癌常見 ,因此 ,當發現有腺瘤性息肉病灶時 ,應仔細尋找其他部位有無胃癌並存現象 ,息肉摘除後的病例 ,仍應每年做胃鏡檢查隨訪。對大多數有蒂的息肉 ,最簡單和最佳的處理方法是內鏡下摘除;不能做內鏡摘除的腺瘤 ,應切開胃做腺瘤切除 ,並從鄰近處多取黏膜活檢以觀察有無異型增生或明顯的癌變存在。

傢族性大腸息肉病和加德納綜合征( Gardner Syndrome )病人的胃內也可有多發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腸腺瘤 ,這種腺瘤的癌變發生率與散發的胃腺瘤相仿。

胃息肉不切除會癌變嗎

不少人做胃鏡檢查發現長有息肉,他們常產生這樣的疑惑:胃息肉這種病危害大不大?會不會發生癌變?

胃息肉分兩種——

一種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擁擠的增生旺盛的腺體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變率可達10%—30%,被人們稱“癌前病變”;

另一種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癥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屬於腺體增生延長,排列比較紊亂,腺體之間有較大空隙,有的中間夾有未成熟的細胞。絕大多數無不典型增生,癌變率隻有0。4%。此外,還有與胃息肉有所不同的息肉變,如幼年性息肉變,無惡變傾向;彌漫性息肉變,癌變率可達20%;還有遺傳性息肉變等。

一般情況下,胃息肉長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屬於良性病變,僅少數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長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適等癥狀,還會發生上消化道出血,也會癌變。

腺瘤性息肉雖說容易引起癌變,但也可預防,如出現上腹不適、疼痛、惡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癥狀時,及時做胃鏡檢查,采用電切術將息肉切掉。

為瞭防止胃息肉癌變,應堅持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將息肉切除幹凈。此外,要加強自我保健,把住吃喝這一關,盡量不給胃加重負擔。隻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將胃癌拒之門外。

胃息肉切除手術後飲食應註意事項:

1、術後禁食,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拔除胃管後當天可少量飲水,每次4~5湯匙,2小時一次。如無不適反應,次日可給適量清流質飲食,50ml~80ml/次。

2、第3日給全量流質,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飲食原則為:食物無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時進食一次,宜選不宜脹氣,不過甜的食物,如雞蛋湯、米湯、菜湯、藕粉等。餐後宜平臥20~30分鐘。

3、若術後恢復正常,術後兩周後可進食低脂半流質飲食,如稀飯,面條、餛飩等,每日5~6餐,飲食原則:呈半流質狀,其蛋白質含量達到正常需要量,纖維含量極少,少量多餐。

4、患者出院後可進食軟飯,主食與配菜宜選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脹氣食物,患者應細嚼慢咽,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醃制品,適量補充鐵劑和維生素,禁忌煙酒,飲食有規律,術後3~6個月後可逐漸據身體情況恢復到普通飲食。

溫馨提示:患者飲食以自我感覺無不適,飲食內容以低渣、溫和、易消化為原則,少食多餐,並避免過甜、過咸、過濃飲食,如進食後出現惡心,腹脹等癥狀,應暫停進食。

胃息肉變成胃癌的幾率大嗎

胃息肉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與胃癌的早期癥狀相似,多表現為腹脹、腹痛以及惡心嘔吐、厭食、消瘦等,這些相似癥狀也常造成胃癌的漏診、誤診。

胃息肉是胃粘膜上皮或間質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狀病變,一般分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胃息肉癌變的癌變率與有無不典型增生有很大的關系。腺瘤性息肉由密集的排列擁擠的增生旺盛的腺體組成的,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變率可達30%~58.3%;增生性息肉屬於腺體增生延長,絕大多數無不典型增生,癌變率隻有0.4%。

息肉變與胃息肉有所不同,分為幼年性息肉變、彌漫性息肉變和遺傳性息肉變,幼年性息肉變無惡變傾向,彌漫性息肉變的癌變率可達20%,這也是非常高的。

胃息肉的大小一般都不到一厘米,隻有很少數的人增生性息肉會引起不良反應,癌變的幾率也較低。腺瘤性息肉癌變的幾率大,但是隻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是可以預防其癌變的。

通常來說,內鏡切除是治療胃息肉的首選方法,另外還有高頻電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龍絲結紮法及氬離子凝固法等。專傢介紹,內鏡治療息肉方法簡便,損傷小,費用低,多數為1次性治療,少數需分次切除。通過內鏡定期隨訪,還可發現息肉復發,並給予及時治療以防止癌變。

最後,專傢提醒,為瞭防止胃息肉癌變,患者應每年都做一次胃鏡檢查,將息肉切除幹凈。此外,還要不斷加強自我保健,多瞭解抗癌食物、抗癌食譜,瞭解胃癌飲食需要註意的原則,盡量做到不給胃增加負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胃癌。最後祝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