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惡性腫瘤患者而言,最可怕的莫過於腫瘤出現轉移擴散,因為這意味著腫瘤病變已經發展到晚期,也是腫瘤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在第七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上披露,國際權威學術雜志《抗癌研究》(anticancer research)刊發瞭英國卡迪夫大學關於中藥抑制腫瘤轉移的研究報告,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註。

中醫藥破解腫瘤常見並發癥難題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自2010年開始北京市科委聯合北京市衛計委通過開展“十大疾病科技攻關與管理工作”,解決市民重大健康問題的科技需求,通過重點支持臨床應用研究,促進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疾病防治各個環節的科技攻關與管理的有效銜接。

在惡性腫瘤領域,中醫藥治療已成為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廣泛涵蓋瞭治療的各個階段。在中國,約90%的惡性腫瘤患者曾不同程度接受過中醫藥治療。在惡性腫瘤的發展和治療過程中,幾乎每一位患者都會出現數種並發癥。由於腫瘤本身進展而導致的並發癥包括疲乏、疼痛、貧血、血栓等,因腫瘤治療導致的並發癥包括惡心、嘔吐、腹瀉、骨髓抑制、皮疹等,這些並發癥的出現明顯降低瞭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腫瘤的治療,某些並發癥甚至是影響遠期預後的獨立因素。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作用,市科委於2013年啟動“中醫藥提升惡性腫瘤療效系統研究”重大項目。

“該項目以臨床常見腫瘤並發癥為研究對象,以中醫藥治療提高惡性腫瘤並發癥有效率為研究切入點,以提高腫瘤整體療效和患者生活質量為核心,開展瞭13項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的臨床研究。”北京市科委生物醫藥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計20餘傢中西醫醫院參與研究,幾乎涵蓋瞭北京市全部的中醫醫院。

中藥制劑的臨床療效明顯

“項目研究過程中獲得瞭總計1990例臨床病例信息,形成瞭多項提高惡性腫瘤並發癥治療有效率的治療方案和技術規范。”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楊國旺介紹說。

例如,腫瘤治療過程中,經常會引起相關骨關節癥狀、消化系統腫瘤術後胃癱等並發癥。項目實施單位開展瞭中醫藥提高惡性腫瘤並發癥療效的研究,並形成瞭相關治療方案。

腫瘤治療過程中,還會引起放射性皮膚損傷、手足綜合征、周圍神經毒性等癥狀。項目實施單位通過研究,形成瞭中醫外治惡性腫瘤及其治療相關並發癥的特色技術規范。

楊國旺介紹,研究結果驗證瞭一系列中藥制劑的臨床療效。例如,“二黃煎”噴霧對於放射性皮膚損傷疼痛、水腫及受試者中醫臨床癥狀的療效優於比亞芬,且制作成本低廉。

“在對照研究中,采用二黃煎的治療組,效果要明顯優於對照組。”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張英介紹。

此外,由中醫藥開發的“參草手足潤膚膏”,可有效緩解手足綜合征的臨床癥狀,尤其在改善感覺遲鈍、麻木感、針刺感、燒灼感、紅斑、腫脹、幹燥脫屑、潰瘍、疼痛癥狀等方面有較明顯的緩解作用。

“益腎健骨顆粒”能夠明顯改善芳香化酶抑制劑引起的骨骼肌肉關節的疼痛、僵硬及功能下降,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胃癱外敷方”運用中藥穴位貼敷的給藥途徑,外治消化道腫瘤術後胃癱,藥物作用直接、操作簡單、療效確切,易於被患者接受,臨床上具有操作規范性、可重復性、適宜推廣性。

據悉,這些有效制劑即將開發成院內制劑或新藥,為更多患者服務。

中藥能控制腫瘤嗎

英國卡迪夫大學醫學院研究證實,我國抗腫瘤創新中藥養正消積膠囊可有效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研究人員指出,在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過程中,磷酸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 信號通路的過度激活起到瞭關鍵作用,養正消積膠囊可以顯著幹預 pi3k/akt 通路,從而對乳腺癌、腸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腫瘤細胞的黏附和遷移起到明顯抑制作用,有效控制腫瘤的病變發展。

有關專傢介紹,惡性腫瘤細胞非常容易從原發病灶上脫落,每克腫瘤組織每天可向血液中釋放 300—400萬個腫瘤細胞,脫落的腫瘤細胞隨血液或淋巴流佈全身,一旦條件成熟就會迅速生長,形成轉移性病灶。控制腫瘤細胞的侵襲擴散是避免腫瘤惡化、提高腫瘤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及延長患者壽命的有效措施。

專傢認為,這一研究結果對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對於尚未出現轉移病灶的早中期腫瘤患者,使用養正消積膠囊可以控制腫瘤轉移擴散,從而增加手術、介入等治療手段的成功幾率。此外,對於已經發展為全身性病變的晚期腫瘤患者,養正消積膠囊還具有增效減毒作用,可增加化療療效,減輕化療中出現的消化道反應及免疫、造血系統損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是輔助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種安全、可靠、療效滿意的治療方法。

腫瘤患者的飲食

第一、腫瘤的病因復雜,許多病人希望通過服用某一種或某幾種,所謂的特別好的補品或營養品或保健品,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情況下,還能把腫瘤控制住或消除腫瘤。這隻是一種美好的願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所以,如果有人向您推薦某些保健品說是治好瞭多少腫瘤病人,那您一定得提高警惕,多半是遇到騙子瞭。

第二、對於那些營養品,我不建議使用單獨的營養素進行營養補充,比如單用蛋白粉,單用維生素C。我們在臨床觀察到單獨應用幾次蛋白粉後,患者會出現舌苔變厚,食欲下降等癥狀,其實也很好解釋,患者身體虛弱時,脾胃本就不強,消化功能很弱,這時純的蛋白粉對於胃腸道就是很大的負擔,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雖然許多傢屬和朋友是好心,希望多補充蛋白質來提高免疫力,但蛋白粉如果影響瞭消化功能,就根本無法被吸收,反而造成一些問題和癥狀。 我們需要根據病人的消化能力去選擇適當的食物和烹飪方法,讓病人吃得舒服,同時營養也能被吸收,讓胃腸道的工作保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逐漸恢復正常。另外單打一的營養補充模式也不符合營養學界普遍認同的木桶理論——如果營養補充不均衡,總體的營養水平由最短缺的營養素水平決定。

第三、腫瘤患者的飲食應該在保持食物多樣性的原則下,適量增加抗氧化食物的攝入。包括新鮮水果蔬菜、適量的堅果、各種菌類等。病人不應該過分忌口,否則會造成營養素攝入的失衡。

第四、臨床上,我們建議腫瘤病人適當忌口,主要是羊肉、狗肉、無鱗魚、韭菜、香椿、春筍等發物。對於忌口問題,我們還沒有很多科學實驗作為依據,需要進一步研究。但以上的食物是傳統中醫一直強調的發物,種類不多,即使忌口也不會非常影響飲食平衡。雖然我們不確知他們是否對腫瘤有不利影響

第五、我們還要說一說對腫瘤不利的食品,比如含亞硝酸鹽較多的醃制食品、還有含有苯並芘的燒烤食品。這些都不是健康食品,的確是少吃為好。雖然這些食物含有少量的致癌成分,但他們畢竟不是毒物,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化療後病人食欲極低,就想吃一口醃咸菜,也不必過於教條,偶爾吃一次不會馬上引發或加重癌癥,隻是不要久吃常吃。

第六、我需要強調,對於一些激素相關疾病,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特別需要避免雌激素、雄激素的攝入,相關食品有林蛙(又叫雪蛤)、蜂王漿、鹿茸等。

腫瘤會遺傳嗎

癌癥的傢族遺傳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呢?目前認為,這可能是由染色體畸變造成的。正常人體每個細胞有46條染色體,各種致癌因子可以引起染色體畸變,使得染色體在數目和形態上均瑟正常細胞不同,這種染色體的畸變有時會遺傳給後代,使其下一代具有患癌的可能性。具有患癌可能性的人並不一事實上得癌癥,隻是得癌癥的機會比普通人大些而已。比如吸煙者很多,但得肺癌的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除和吸煙時間長短有關外,還和個人的體質和患癌的其它因素有關。即癌癥的發生決定於內因和外因,癌癥體質隻是具備瞭某種內因,如果再加上外界致癌因素,如放射線、吸煙等的作用,癌癥才會發生。

總之,癌癥和遺傳確有一定關系,有癌癥傢族史的人,一方面要認識到自己雖然可能因遺傳而有癌癥素質,但並不意味著一事實上得癌癥,應避免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要更加註意防癌爭取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哪些腫瘤與遺傳因素關系密切呢?與遺傳有密切關系的腫瘤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完全由遺傳基因決定的遺傳性腫瘤;另一類是沒有發現遺傳的物質基礎,但是有明顯遺傳傾向,即有所謂“癌癥素質”遺傳的癌癥。遺傳性腫瘤不多,常見於某些兒童腫瘤,如Wilm氏瘤(即兒童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它們均屬遺傳性疾病,由異常的基因決定,帶有異常基因的人,80%-90%將患該類癌癥。

另一類具有遺傳傾向的腫瘤,是由遺傳性發育障礙引起的,如傢族性環結腸息肉、遺傳性免疫缺陷綜合征,這些癌前病變本身具有遺傳性,但不一事實上都發展成為癌癥,隻是有發展為癌癥的危險。發傢族性環結腸息肉,如不予治療,容易發展為結腸癌;遺傳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淋巴網狀系統腫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

還有些癌癥,雖然沒有發現確切的致癌基因和染色體等遺傳證據但其發病有時表現出明顯的傢族聚集性,即某一傢族中的多名成員具有“癌癥素質”,傢族中多代或一代中多人患同樣的癌癥,如胃癌、大腸癌、乳腺癌、子宮癌、肝癌、肺癌都有所謂“高癌傢族”的報道。胃癌病人的一級親屬(即父母和兄弟姐妹)得胃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3倍;乳腺癌、子宮癌、肝癌和食管癌也具有較強的遺傳性。因此,具有腫瘤傢族史的病人應更加註意患腫瘤的可能性。

腫瘤的生長擴散

1、腫瘤的生物學

具有局部浸潤和遠處轉移是惡性腫瘤最重要的特點,並且是惡性腫瘤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腫瘤是由一個轉化細胞不斷增生繁衍形成的,一個典型的惡性腫瘤的自然生長史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個細胞的惡性轉化→轉化細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潤→遠處轉移。

在此過程中,惡性轉化細胞的內在特點(如腫瘤的生長分數)和宿主對腫瘤細胞及其產物的反應(如腫瘤血管形成)共同影響腫瘤的生長和演進。

(l)腫瘤生長的動力學。腫瘤的生長速度與以下三個因素有關:

1)腫瘤細胞倍增時間:腫瘤群體的細胞周期也分為G0、G1、S、G2和M期。多數惡性腫瘤細胞的倍增時間並不比正常細胞更快,而是與正常細胞相似或比正常細胞更慢。

2)生長分數:指腫瘤細胞群體中處於增殖階段(S期+G2期)的細胞的比例。惡性轉化初期,生長分數較高,但是隨著腫瘤的持續增長,多數腫瘤細胞處於G0期,即使是生長迅速的腫瘤生長分數也隻有20%。

3)瘤細胞的生長與丟失:營養供應不足、壞死脫落、機體抗腫瘤反應等因素會使腫瘤細胞丟失,腫瘤細胞的生成與丟失共同影響著腫瘤能否進行性長大及其長大速度。

腫瘤的生長速度決定於生長分數和腫瘤細胞的生成與丟失之比,而與倍增時間關系不大。目前化療藥物幾乎均針對處於增殖期細胞。因此生長分數高的腫瘤(如高度惡性淋巴瘤)對於化療特別敏感。而據知名腫瘤專傢稱,負離子可以通過調節因惡性腫瘤引起的體內的酸堿失衡及氧化還原狀況失衡,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性,促進正常的細胞代謝,減輕,消除化療的不良負作用,對患者的治療非常有益。常見的實體瘤(如結腸癌)生長分數低,故對化療不敏感。

病因(2)腫瘤血管形成。誘導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惡性腫瘤的生長、浸潤與轉移的前提之一。腫瘤細胞本身和浸潤到腫瘤組織內及其周圍的炎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能產生一類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和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這些血管生成因子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分裂和毛細血管出芽生長。新生的毛細血管既為腫瘤生長提供營養,又為腫瘤轉移提供瞭有利條件。

(3)腫瘤的演進和異質化。惡性腫瘤在生長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有侵襲性的現象稱為腫瘤的演進,包括生長加快、浸潤周圍組織和遠處轉移等。這些生物學現象的出現與腫瘤的異質化有關。腫瘤的異質化是指一個克隆來源的腫瘤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形成在侵襲能力、生長速度、對激素的反應、對抗癌藥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亞克隆的過程。由於這些不同,腫瘤在生長過程中得以保留那些適應存活、生長、浸潤與轉移的亞克隆。

2.腫瘤的生長方式:腫瘤可以呈膨脹性生長、外生性生長和浸潤性生長。

(1)膨脹性生長:是大多數良性腫瘤所表現的生長方式,腫瘤生長緩慢,不侵襲周圍組織,往往呈結節狀,有完整的包膜,與周圍組織分界明顯,對周圍的器官、組織主要是擠壓或阻塞的作用。一般均不明顯破壞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因為其與周圍組織分界清楚,手術容易摘除,摘除後不易復發。

(2)外生性生長:發生在體表、體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的腫瘤,常向表面生長,形成突起的乳頭狀、息肉狀、菜花狀的腫物,良性、惡性腫瘤都可呈外生性生長。但惡性腫瘤在外生性生長的同時,其基底部也呈浸潤性生長,且外生性生長的惡性腫瘤由於生長迅速、血供不足,容易發生壞死脫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邊緣隆起的惡性潰瘍。

(3)浸潤性生長:為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生長方式。由於腫瘤生長迅速,侵入周圍組織間隙、淋巴管、血管,如樹根之長入泥土,浸潤並破壞周圍組織,腫瘤往往沒有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明顯。臨床觸診時,腫瘤固定不活動,手術切除這種腫瘤時,為防止復發,切除范圍應該比肉眼所見范圍大,因為這些部位也可能有腫瘤細胞的浸潤。

3.腫瘤的擴散

腫瘤擴散是惡性腫瘤的主要特征。具有浸潤性生長的惡性腫瘤,不僅可以在原發部位生長、蔓延(直接蔓延),而且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轉移)。

(1)直接蔓延:瘤細胞沿組織間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經束浸潤,破壞臨近正常組織、器官,並繼續生長,稱為直接蔓延。例如晚期子宮頸癌可蔓延至直腸和膀胱,晚期乳腺癌可以穿過胸肌和胸腔甚至達肺。

(2)轉移:瘤細胞從原發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體腔,遷移到他處而繼續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腫瘤,這個過程稱為轉移。良性腫瘤不轉移,隻有惡性腫瘤才轉移,常見的轉移途徑有以下幾種:

1)淋巴道轉移: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多經淋巴道轉移;

2)血道轉移:各種惡性腫瘤均可發生,尤多見於肉癌、腎癌、肝癌、甲狀腺濾泡性癌及絨毛膜癌;

3)種植性轉移:常見於腹腔器官的癌瘤。

膽管癌4.惡性腫瘤的浸潤和轉移機制

(1)局部浸潤

浸潤能力強的瘤細胞亞克隆的出現和腫瘤內血管形成對腫瘤的局部浸潤都起重要作用。局部浸潤的步驟:

1)由細胞粘附分子介導的腫瘤細胞之間的粘附力減少;

2)瘤細胞與基底膜緊密附著;

3)細胞外基質降解。在癌細胞和基底膜緊密接觸4~8小時後,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如LN、FN、蛋白多糖和膠原纖維可被癌細胞分泌的蛋白溶解酶溶解,使基底膜產生局部的缺損;

4)癌細胞以阿米巴運動通過溶解的基底膜缺損處。癌細胞穿過基底膜後重復上述步驟溶解間質性的結締組織,在間質中移動。到達血管壁時,再以同樣的方式穿過血管的基底膜進入血管。

(2)血行播散

單個癌細胞進入血管後,一般絕大多數被機體的免疫細胞所消滅,但被血小板凝集成團的瘤細胞團則不易被消滅,可以通過上述途徑穿過血管內皮和基底膜,形成新的轉移灶。

轉移的發生並不是隨機的,而是具有明顯的器官傾向性。血行轉移的位置和器官分佈,在某些腫瘤具有特殊的親和性,如肺癌易轉移到腎上腺和腦,甲狀腺癌、腎癌和前列腺癌易轉移到骨,乳腺癌常轉移到肝、肺、骨。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還不清楚,可能是這些器官的血管內皮上有能與進入血循環的癌細胞表面的粘附分子特異性結合的配體,或由於這些器官能夠釋放吸引癌細胞的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