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它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健康飲食的首選之品。下面,介紹6種國人常食用魚類的營養價值,分析不宜常吃魚的人群,為你的健康飲食護航。

懷孕女性適合吃的3種魚

一、鯽魚

鯽魚的肉質非常的細嫩,營養非常之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大量的鈣、鐵、磷等礦物持,而且鯽魚的分佈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廣泛,在全國各地都有,是一種經濟食用魚,可以說是價廉物美,食用的話非常方便的,鯽魚也是我國重要的食用魚之一,其性平味甘,具有溫胃進食、補中益氣之功效。

鯽魚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其他一些食物同煮的話食用,對於人的身體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益處,不僅是孕婦可以食用,鯽魚與豬蹄同煨,還可以很好的治療產婦少乳。鯽魚對於益氣健脾、清熱解毒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還有鯽魚也非常不錯哦,可以降低血液粘液,還可以很好的促進血液的循環。

二、鯉魚

鯉魚是屬於初級淡水魚,它的營養非常之高,鯉魚的蛋白質含量非常之高,除瞭高之外,它的蛋白質質量也非常的佳,而且我們人體的吸收率也非常之高,消化吸收可高達百分之九六,除瞭這些營養素之外,還可以供經你們人體的所必須的氨基酸元素,還含豐富礦物質、維生素等;鯉魚的脂肪為不飽和脂肪,可以很好的防治動脈硬化,可以讓人們延年益壽。

鯉魚性平味甘,具有健脾養胃、止咳平喘等作用,鯉魚還有一個很重要作用,特別的適合孕婦,那就是可以通乳安胎,所以孕婦食用非常的不錯,對於胎兒的發育都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營養提供,鯉魚所含的那些營養元素,還可以維護我們大腦的營養,對於增強記憶也有著一定的效果。

三、墨魚

墨魚也叫烏賊,是屬於軟體動物,墨魚可以說全身都是個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藥用價值也非常之高,味感鮮脆爽口,富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鐵,鈣等人體所必須的物持,是一種高蛋白且低脂肪的食品,不僅對於是孕婦的最佳之食品,也是普通女性的最佳之食品之一,因為它是女性保養肌膚之非常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

墨魚性質溫和,具有養血滋陰,養膚烏發的功效,經常吃墨魚的人群,可以很好的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還有對於食欲不振的人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食用的人群也是非常廣泛,是女性的健康食品,也是孕婦安胎的好食品。

整體來說,魚類的食用營養價值是非常不錯的,而且也是適合長期食用的,對於人體的健康都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和效果,不過準媽媽們也要註意,有些魚是不適合孕婦吃的,比如鯊魚、旗魚等一些含汞量比較高的食品,是不宜食之,因為汞元素會影響胎兒的發育。

說完瞭孕婦吃什麼魚好,你知道哪些魚孕婦要避免嗎?

孕婦不可吃鯊魚、鯖魚、旗魚及方頭魚。這些魚的汞含量比較高,汞進入孕婦體內之後,可以毀壞胎兒的中樞神經零碎。

特別提醒的是:孕婦要吃魚,但是最好不要吃魚油,因為魚油會影響凝血機能,孕婦吃多瞭可能會增加出血幾率。另外,罐裝的金槍魚、咸魚、熏魚、魚幹、魚膽、死的甲魚、鱔魚孕婦特不能吃。

魚類營養高

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

祖國醫學認為食魚要講究對癥,對癥吃“魚”,它的食用和醫用價值才能顯現出來。下面列舉常見魚類的藥用性能和食療作用,供選擇食用時參考。

6種國人常食用魚類的營養價值

1、草魚——溫中補虛

草魚是非常常見的魚類,大傢的餐桌上很容易見到。草魚雖然普通,但其卻是暖胃、平肝祛風,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秋季飲食中,不妨多買點草魚吃,屬於便宜有益的食物。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血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後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溫補健身。另外,草魚的魚膽有毒,不能食用。

2、帶魚——益補五臟

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臟的功效。對於前沿性肝炎、慢性肝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需要註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產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制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羸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3、鰱魚——溫中益氣

鰱魚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既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幹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4、黑魚——補肝益腎

黑魚有補脾利水、去淤生新、清熱祛風、補肝益腎等功效。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淤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癥。

需要註意的是部分人對黑魚過敏,癥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隨腰酸背痛等癥狀。一般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麼不適,往往在食後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註意。

5、墨魚——清胃去熱

墨魚又名烏賊,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產、止血、催乳等功效。

按照中醫理論,烏賊味咸、性平,入肝、腎經;具有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滋陰、調經、止帶之功效;用於治療婦女經血不調、水腫、濕痹、痔瘡、腳氣等癥。墨魚肉、脊骨均可入藥。李時珍稱墨魚為“血分藥”,是治療婦女貧血、血虛經閉的良藥。

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患有濕疹、蕁麻疹、痛風、腎臟病、糖尿病、易過敏等疾病的人忌食。

6、鯉魚——健脾開胃

鯉魚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每100g肉中含蛋白質17.6g、脂肪4.1g、鈣50mg、磷204mg及多種維生素。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地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

吃魚需要註意什麼

1、空腹吃魚——導致“痛風”

在減肥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隻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

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堿平衡就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傢介紹,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幾率極高,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生吃魚蝦而染病。

其臨床癥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為常見,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甚至死亡。

3、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

一般人都認為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但這實際上是一個認識誤區。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類或野生的魚類,體內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

活殺現吃,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往往來不及完全排除,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此外,活殺現吃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充分,口感也並非最好。

4、擅吃魚膽——解毒不成反中毒

魚膽是一味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痹、惡瘡等癥。

民間也因此流傳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盡管魚膽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擅吃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引發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專傢指出,魚的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具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發生中毒。

魚膽中毒發病快,病情險惡,病死率高。中毒較輕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肝大、黃疸、肝區壓痛、少尿或無尿、腎區叩痛等癥狀,如果搶救不及時,可造成肝腎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與魚膽的膽汁多少有關,因此吞食較大魚的膽更易發生中毒。

怎樣吃魚才對心臟有好處

人們都聽說,吃魚對心臟有好處,因為魚的脂肪和肉的脂肪大不一樣,其中富含omega-3脂肪酸,特別是EPA,對降低血管炎癥反應、降低血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危險具有很好的作用。

這些說法都不錯,不過,吃魚未必能得到這些好處。魚和魚不一樣,同樣一條魚,不同的烹調方法,健康效果也大不一樣。不信嗎?看看這項調查研究的結果吧。

《循環》雜志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證明,吃魚的方法不同,對老年人缺血性心臟病的作用也不同。研究中調查瞭360名老人,吃魚的方法包括非油炸罐頭魚,燒烤魚(不放或少放油),油煎或油炸魚,或者是吃快餐店漢堡包中的魚肉漢堡和魚肉三明治。調查持續瞭9年多,發現每周吃三次以上罐頭魚和燒烤魚的老人,和那些一個月都不吃一次的老人相比,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下降瞭49%,缺血性心律失常危險下降瞭58%,總的死亡率也有23%的下降。而吃油炸油煎魚、或者魚肉漢堡和魚肉三明治,並沒有這些健康作用,相反,心臟病危險還有升高的趨勢。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吃什麼重要,怎麼吃也同樣重要。魚肉的好處,在於其中的omega-3長鏈不飽和脂肪酸,這類脂肪酸難以承受煎炸的高溫,而且非常容易氧化,故而魚類不宜采用煎炸的烹調方法。另一方面,漢堡、三明治的烹調油一般都是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棕櫚油,或者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而這兩類脂肪酸對心臟是有害無益的。

也就是說,高溫烹調會把好的脂肪酸毀掉一部分,而烹調油中的壞脂肪酸會抵消好脂肪酸的健康作用。此外,烹魚的時候加入大量的烹調油,會促進肥胖發生,肥胖有害心臟。最後還要考慮,長時間高溫的烹調油,還會產生多種氧化聚合產物、環化產物和分解產物,它們都是有毒物質,對老人不可能有什麼好處。

盡管這項研究是在西方的老年人當中做的,但也對中國人不乏啟示。目前我國的烹魚方法,無非分成幾類:

——油炸類。直接下油鍋或者拍淀粉之後下油鍋,包括幹炸魚,以及油炸之後澆汁調味的魚,如松鼠魚、菊花魚等。

——油煎類。用大量油兩面煎透煎黃,如香煎鱈魚等,或者煎透之後再加各種調料燉煮,如紅燒魚、瓦塊魚、幹燒魚等。

——燒烤類。我國的重慶烤魚、貴州烤魚等通常要加大量植物油烤制,介於油煎和烤之間。烤出來的魚外層略有焦糊,中間部分不直接受熱,質嫩油少。日式烤魚不放油,用鹽和調料略醃之後在烤箱中定溫烤制。

——水燉類。先加油爆香各種香辛料,再加水、醬油等煮沸,放入魚,小火慢燉,直到魚入味。

——清蒸類。魚略醃,放蒸鍋或微波爐中快速蒸熟。

從健康角度來說,清蒸方法最有利於保持魚的低脂健康特色,水燉類也比較好,因為不會受到120度以上的高熱,可基本保持脂肪酸的穩定。燒烤魚應當註意少吃外層焦糊部分,避免受到致癌物的危害,多吃中間軟嫩部分,獲取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制作紅燒魚的時候,宜適當縮短油煎時間。

吃各種油炸魚類,固然口味香酥,但不要指望它能夠帶來什麼健康好處……

吃魚最實用的9個技巧

1、魚肉過紅過白不吃

魚因品種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槍魚這樣的紅肉魚和帶魚這樣的白肉魚之分,但如果魚的顏色過於鮮紅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劑的“功勞”。

2、個頭挑“八分大”的

魚的個頭決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不夠鮮嫩,魚刺也會顯得格外多。太大,意味著魚的年齡老,肉質粗糙,體內可能積聚瞭不少有害物質。

因此,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比較合適,例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3、魚眼渾濁塌陷、魚鰓發灰的不買

選購“冰鮮魚”,應該先觀察其眼睛和鰓。新鮮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

其次,鮮魚眼球不飽滿,眼角膜起皺,稍變渾濁,有時眼內溢血發紅,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

腐敗魚眼球塌陷或幹癟,角膜皺縮或有破裂,魚鰓呈褐色或灰白色。

4、現殺活魚放放再吃

剛宰殺後的魚肉品質並不是最好的,因為魚肉會有一個“排酸”過程,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更加鮮美。

像草魚、鰱魚這樣的小型魚,應該立刻冷藏,2小時後再烹調;而大型魚需要冷藏超過2小時。

5、水箱內水的顏色不對不選

在超市購買活魚時,要看看“水色”。因為它是水質好壞的體現,如果呈現深綠色或是藍色,可能是藻類過多,說明很久沒有換過水和清洗水箱瞭,可能會影響魚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動更換的水箱中的魚,一般會更鮮活。

6、價格太低的不買

價格低得離譜,就要考慮魚的來源、品質和安全性問題,變質魚吃下會帶來很大的健康風險。

7、生魚片冷凍後再吃

生魚片中可能會存在寄生蟲,寄生蟲對熱和低溫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條件下冷凍24小時後可被殺滅,而一般生魚片餐盤下的冰塊完全起不到殺滅寄生蟲的作用。

所以,隻有對原料的來源足夠放心,魚才能生著吃。

8、盡量蒸著吃

在所有的烹調方法中,蒸最為健康,烹調溫度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護魚肉中絕大部分營養不被破壞。

煮或燉,魚中的有一部分營養可能會流失於湯水中。

燒烤的溫度較高,容易產生有害物質,並且烤魚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壞瞭魚低脂的健康特色。

油炸含油量更高,對魚營養破壞更大,也不建議選用。

9、醃制過的不吃

水產品中可能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在幹制或醃制過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質發生分解,產生胺類,和亞硝酸鹽結合成為亞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