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天氣的突然變化,早晚的溫差很大,溫度也驟降,人們都穿上瞭厚厚的衣服來保暖,冬天氣溫很低,對於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來說,如果不做好保暖工作的話,很容易染上一些這樣或是那樣的尤其是背部保暖,那麼老人冬季如何保暖呢?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對老年人健康不利的習慣

忌過分仰脖:

老人往往樂意坐沙發上看電視、與人交談,時間一長易壓迫頸部動脈使血流不暢,易感到頭暈、惡心,甚至能得半身不遂。

忌猛然回頭:

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聽到異常聲響,極易猛然回頭。但因老人多有頸部骨質增生,頸骨急扭很易壓迫血管,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眼黑摔倒。

忌褲帶過緊:

老人褲帶最好用松緊帶,不然褲帶太緊,易使下身血流不暢,尤其是肛門,因毛細血管多,供血不好易得痔瘡。

忌說話快速:

老年人說話莫要高聲大嗓、頻率過快。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否則易使血壓升高,也使心臟加重負擔。

忌吃飯過快:

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輕時狼吞虎咽的進食習慣,不要忘記食物需細嚼才能有助消化,飯吃得急,還易噎著。

忌站著穿褲:

老人站著穿褲,這很危險。因老人骨質已疏松,一旦站不穩摔倒瞭,後果很糟。

忌用力排便:

老人常有便秘癥。應按時排便,排便不順時,應借助藥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時血壓易升高,過分用力,會暈倒休克以至腦溢血,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冬天來瞭老人背部怎麼保暖

頭暖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陽氣最容易從頭部走散掉,如同熱水瓶塞蓋子一樣。如不註意頭部保暖,很容易引發鼻炎、頭痛、感冒、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病,甚至更嚴重的是易誘發腦血管疾患。因此,老人冬天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外出時。

身暖

到瞭冬天,老人要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及時增加衣服,註意身體保暖,勿讓寒氣侵入體內。宜用松緊帶做內褲腰帶,穿脫都比較方便,切忌緊裹身體;棉衣內膽宜選用分量輕、蓬松、保暖性強的羊毛、絲棉、羽絨、晴綸棉等材料;服裝的衣領、袖口要采用封閉型結構,減少透氣性,增加保暖性。這樣才能使老人不易患感冒和防止舊病復發,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背暖

祖國醫學稱,“背為陽中之陽”,為“陽脈之海”,是督脈循行之主幹,總督人體陽氣。老人如背部保暖不好,則風寒之邪通過背部經脈而侵入人體,損傷陽氣,使陰陽平衡受到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引起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所以,冬天老人加穿一件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增強背部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清晨老人不應吃的三類食物

忌空腹吃菠蘿

菠蘿裡含有強酵素,空腹吃會傷胃,其營養成分必須在吃完飯後才能更好地被吸收。

忌空腹吃香蕉

香蕉中除瞭含有助眠的鉀,還含有大量的鎂元素,若空腹食用,會使血液中的含鎂量驟然升高,而鎂是影響心臟功能的敏感元素之一。

忌喝大量冰涼的飲料

溫度相差太大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導致突發性攣縮。

此外,清晨也不要空腹喝醋或吃蒜。空腹喝醋會導致胃酸過多而傷胃;而蒜素會對胃粘膜、腸壁造成刺激,引起胃痙攣。

老年人應抓住的起床前黃金十分鐘

手指梳頭一分鐘:每天早晚用梳子順著經絡方向,從前額正中開始,以均勻力量,向頭部、枕部、頸部梳劃,然後再梳兩側,動作不要太快。可以按摩刺激大腦皮層,消除大腦皮層緊張,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和提高頭部的血液循環。

擦面叩齒一分鐘:仰臥床上,兩手擦熱,再擦面20次左右。同時,配合叩齒36下,將產生的唾液緩慢咽下,還可用舌頭舔上下牙齦和內外牙齦數次。可改善面部微循環,減少臉部和頸部的皺紋,固齒健腦。

輕揉耳輪一分鐘:雙耳有很多穴位,每天按摩能起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用雙手拇、食指捏耳上部,然後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然後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按壓、揉捏耳輪,使之發熱發燙,然後再向外拉耳朵。

轉動眼睛一分鐘:閉目,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然後突然睜眼,平靜端立或坐定,用眼依次註視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復5次,可以鍛煉眼肌,提高視神經靈活性。

伸屈四肢一分鐘:躺平,頭略後仰,兩腳和兩手做伸屈運動,打開一夜睡眠後僵硬的關節。通過伸屈四肢活動,還可使存留四肢的血液迅速回流心臟,供給心腦系統足夠的氧與血,可防急慢性心、腦血管疾病,並可增強四肢關節的靈活性。

搓胸揉腹一分鐘:平臥在床,以雙手掌根部依次從上至下、從外至內,搓熱前胸及兩肋,以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再用雙手掌心交替,順時針方向輕摩臍周各20次,有助於改善各臟腑機能。經常堅持揉按肚臍,可以健腦、補腎、幫助消化、安神降氣、利大小便。

收腹提肛一分鐘:收腹,慢慢呼氣,同時有意識地向上收提肛門,當肺中的空氣盡量呼出後,屏住呼吸並保持收提肛門3秒鐘,然後全身放松,讓空氣自然進入肺中,靜息3秒,再重復上述動作;同樣盡量吸氣時收提肛門,然後全身放松,讓肺中的空氣自然呼出。

蹬摩腳心一分鐘:仰臥以雙足根交替蹬摩腳心,使腳心感到溫熱。蹬摩腳心後可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環,有活經絡、健脾胃等功效。足底中心部位的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該穴有“安神、醒腦、通關開竅和固真氣”等功效。

左右翻身一分鐘:在床上輕輕翻身。翻身時,人體的肩、臀、腰部同時運動,可以使脊柱大關節和腰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動,解除背部肌肉僵硬,使肌肉活動協調,長期堅持能夠增強肌肉力量。

正確起床一分鐘:做完以上動作以後,可以緩緩起身離床;正確的起床姿勢是,先將身體由臥位變為半臥位,再慢慢轉身,臀部、大腿坐至床邊,雙手支撐床面,雙小腿下垂,然後全身下地,直立,頭頸部肌肉緩緩繃緊。

老人夜晚易發4種急癥

腦血管病

一到夜晚,血液的黏稠度就會增加,血流變得緩慢。如果老人本就血管狹窄,則很容易引發血栓。此外,由於夜晚迷走神經的興奮,可能會導致血壓浮動較大,並因此引發腦出血等問題。老人若在夜間出現肢體麻木、口角歪斜、肢體不能活動等癥狀,應想到腦血管疾病發作的可能。

心絞痛、心梗、心衰等心臟疾病

心血管疾病易在夜晚發作的原因,與腦血管病類似,可能會因血液黏稠度過大導致栓塞,也可能會因勞累、氣候突變或晚上看電視心情緊張等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出現血壓升高等血流變化,增加心臟負荷,引發心臟急癥。

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夜晚睡覺時,體位的改變可能會加重咳嗽等癥狀;如果在睡眠中張口呼吸,更容易致使口舌幹燥,加重病情。迷走神經的興奮,會導致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痙攣,這可能是導致哮喘發作的原因。

消化系統疾病

雖然現在還不能確認消化道出血易在晚間發作的原因,但從臨床來看,類似病癥發作的幾率確實不低。周榮斌認為,可能是夜晚迷走神經興奮時,胃酸分泌增加,再加上胃部清空,進而加劇瞭消化道的損傷。若本就有潰瘍的老人在晚上出現心率加快、四肢冰冷、頭暈目眩,甚至咳血、便血等表現,應該盡快到醫院就診。

周榮斌說,要避免疾病發作,最重要的是做到4個“規律”,即睡眠規律、飲食規律、服藥規律、生活習慣規律。比如,沒有睡前喝一杯水習慣的老人,若沒有醫生建議,無需為瞭降低血液黏稠度而改變習慣,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其他人有好處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就像心衰病人,如果睡前多喝水,反而有可能加重疾病。”

一旦老人夜間突發急癥,可根據自身病情選擇急救藥物。如確認是心絞痛發作,可馬上服用速效救心丸。如果不確認病情,不要亂服藥。若神智清醒,選擇自己舒適的體位即可,如心衰患者保持坐位最好;若已失去意識,最好不要隨意搬動,保持側臥位,可防止因嘔吐物嗆入氣管,導致窒息,並即刻撥打120急救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