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季,親朋好友圍坐一桌吃個熱騰騰的火鍋,既暖和又聯絡瞭感情,可許多人甚至一吃就是幾個小時。殊不知,這樣吃火鍋很傷身。老吃火鍋易痛風,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誘發痛風發作的病因有哪些

1.原發性痛風

多有遺傳性,但臨床有痛風傢族史者僅占10%~20%。尿酸生成過多在原發性高尿酸血癥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謝酶缺陷,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鹽(PRPP)合成酶活性亢進。原發性腎臟尿酸排泄減少約占原發性 高尿酸血癥的90%,具體發病機制不清,可能為多基因遺傳性疾病,但應排除腎臟器質性疾病。

2.繼發性痛風

指繼發於其他疾病過程中的一種臨床表現,也可因某些藥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紅細胞計數增多癥、溶血性貧血和癌癥等可導致細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轉換增加,造成尿酸產生增多。惡性腫瘤在腫瘤的放化療後引起細胞大量破壞, 核酸轉換也增加,導致尿酸產生增多。腎臟疾病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多囊腎、鉛中毒和高血壓晚期等引起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可使尿酸排泄減少, 導致血尿酸濃度升高。藥物如噻嗪類利尿藥、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劑量阿司匹林和煙酸等,可競爭性抑制腎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癥。另外,腎移植患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也可發生高尿酸血癥,可能與免疫抑制劑抑制腎小管排泄尿酸有關。

老吃火鍋易痛風

李先生今年36歲,非常愛吃火鍋,經常下班後約上好友去火鍋店邊吃邊聊,牛肉、豬肉、海鮮一鍋出,每次都感覺過足瞭嘴癮。可最近連著吃瞭幾天後,他晚上總感覺腳疼,且越來越嚴重,經常半夜疼醒,去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痛風。

痛風是因嘌呤代謝紊亂及高尿酸血癥所致的疾病,多發於30~60歲男性,一般在午夜發病,患者腳趾紅腫並有劇烈疼痛,還可能延伸到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他關節腫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火鍋由於嘌呤含量高,常吃會容易導致痛風。一方面涮火鍋的食材,包括牛羊肉、海鮮等肉類以及牛百葉、毛肚、鴨腸等動物內臟,本身嘌呤含量很高;另一方面,很多人吃火鍋都喜歡喝點湯,其實由於大傢吃火鍋時間較長,火鍋湯熬煮時間也較長,據測試,這些湯內每100毫升就含160~400毫克嘌呤(比海鮮等肉類的嘌呤含量都高很多)。這些肉和湯進入腸胃消化分解後,經肝臟代謝生成尿酸,過多的尿酸沉積在血液和組織中,很容易導致尿酸代謝異常,對本身就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中老年人、肥胖者來說,更容易誘發痛風。

因此建議大傢,首先,最好不要連續幾天都吃火鍋,患有高尿酸血癥、痛風的人更要少吃或不吃。其次,吃的時候最好別喝長時間熬煮後的火鍋湯,也別吃太多動物內臟,可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吃火鍋的底湯和配料都宜清淡,少辛辣,以免刺激胃腸黏膜。另外,每次吃火鍋時間不宜超過兩小時,以免增大痛風危險,而且連續吃幾個小時還讓腸胃很受累。需註意的是,每次吃完火鍋後,應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數,以利於尿酸排出。最後,若吃火鍋後的第二天感覺腳疼,最好去醫院做個檢查,排除痛風的可能性,以便早診早治。

痛風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

1.少酒

飲酒是痛風急性發作的重要誘因。主要是因為酒精中的乙醇可使體內乳酸增加,而乳酸可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排泄;乙醇還能促進嘌呤分解而直接使血尿酸升高;同時,酒類本身可提供嘌呤原料,如啤酒內就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禁止飲酒有助於控制癥狀,緩解病情直至治愈。

2.少嘌呤

嘌呤是尿酸生成的來源,如果進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極易誘發高尿酸血癥,誘使痛風發作。目前已知含嘌呤量大的食物主要有肝、腎、心臟、胰臟等動物內臟,沙 丁魚、鳳尾魚、鱈魚、馬哈魚等魚類及其魚卵,咸豬肉、羊腿肉、野雞、鴿肉等肉類。因此,痛風病人要少吃或不吃上述食物,可適當選擇新鮮豬肉、雞肉、淡水魚 以及奶類來補充一定的蛋白質,新鮮蔬菜則可多吃些,以使飲食更加合理,有利於預防痛風發作。

3.少脂肪、鹽

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所以痛風病人要限制脂肪的攝入,每天隻能吃40~50g的脂肪,烹調時盡量不要用油炸、油煎、油爆的方法,多一些蒸、煮、燉、煲等用油少的烹調方法。同時,痛風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脂和腎病,要限制鈉鹽的攝入,每天隻吃2~5g。

4.多喝水

通過多飲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利於尿酸的排出。每天飲開水量至少3000毫升,使保持在2000ml左右,可以減少結石在腎臟和輸尿管的形成;睡前一定要喝水,即使在半夜,最好也起來喝喝水,以免晚上尿液濃縮。同時要遠離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品。

5多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礦物質

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飯、饅頭、面食等;各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應足量供給,有助於組織中淤積的尿酸鹽的溶解;含礦物質豐富的蔬菜和水果等成堿食物,有利於尿酸的溶解和排出,也要多吃,

痛風日常預防方法

痛風病人除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適當藥物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註意以下幾點:

(1)飲食方面:①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以及各種動物內臟(肝、腎、心、腦)、骨髓等含嘌呤量高,應盡量不吃;魚蝦類、菠菜、豆類、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數蔬菜、各種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雞蛋、米飯、糖等可以吃。

②多飲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結石的發生和小便尿酸濃度及小便的酸堿度有關,必要時可服用堿性藥物,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

③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餓。

④節制煙酒,尤其不能酗酒。

⑤不喝濃茶、咖啡等飲料。

(2)妥善處理誘發因素,禁用或少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如青黴素、四環素、大劑量噻嗪類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劑、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及小劑量阿司匹林(每天小於2g)等。

(3)肥胖者要積極減肥,減輕體重,這對於防止痛風發生頗為重要。

(4)註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精神緊張、感染、手術,一般不主張痛風病人參加跑步等較強的體育鍛煉,或進行長途步行旅遊。

健康教育

1、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每周保持兩到三次運動,每次至少半個小時。

2、保持理想體重,超重或肥胖就應該逐漸減輕體重。

痛風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一、血,尿常規和血沉

1、血常規和血沉檢查 急性發作期,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通常為(10~20)×109/L,很少超過20×109/L,中性白細胞相應升高,腎功能下降者,可有輕,中度貧血,血沉增快,通常小於60mm/h。

2、尿常規檢查 病程早期一般無改變,累及腎臟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膿尿,偶見管型尿;並發腎結石者,可見明顯血尿,亦可見酸性尿石排出。

二、血尿酸測定

急性發作期絕大多數病人血清尿酸含量升高,一般認為采用尿酸酶法測定,男性416μmol/L(7mg/dl),女性>357μmol/L(6mg/dl),具有診斷價值,若已用排尿酸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則血清尿酸含量可以不高,緩解期間可以正常,有2%~3%病人呈典型痛風發作而血清尿酸含量小於上述水平,有三種解釋:①中心體溫和外周關節溫度梯度差較大;②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分泌較多腎上腺皮質激素,促進血清尿酸排泄,而遠端關節內尿酸鈉含量仍相對較高;③已用排尿酸藥或皮質激素治療的影響。

三、尿尿酸含量測定

在無嘌呤飲食及未服影響尿酸排泄藥物的情況下,正常男性成人24h尿尿酸總量不超過3.54mmol/(600mg/24h),原發性痛風病人90%尿尿酸排出小於3.54mmol/24h,故尿尿酸排泄正常,不能排除痛風,而尿尿酸大於750mg/24h,提示尿酸產生過多,尤其是非腎源性繼發性痛風,血尿酸升高,尿尿酸亦同時明顯升高。

四、關節腔穿刺檢查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腫脹關節腔內可有積液,以註射針抽取滑囊液檢查,具有極其重要診斷意義,滑囊液的白細胞計數一般在(1~7)×109/L,主要為分葉核粒細胞,無論接受治療與否,絕大多數間歇期的患者進行關節滑囊液檢查,仍可見有尿酸鈉晶體。

(一)偏振光顯微鏡檢查

將滑液置於玻片上,在細胞內或細胞外可見雙折光細針狀尿酸鈉結晶的緩慢振動圖象,用第一級紅色補償棱鏡,尿酸鹽結晶方向與鏡軸平行時呈黃色,垂直時呈藍色。

(二)普通顯微鏡檢查

尿酸鈉結晶呈桿狀針狀,檢出率僅為偏振光顯微鏡的一半,若在滑液中加肝素後,離心沉淀,取沉淀物鏡檢,可以提高其檢出率。

(三)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滑囊液或疑為痛風結節的內容物進行定性分析來判定尿酸鈉,是痛風最有價值的方法,方法是首先測定待測標本的吸收光譜,然後與已知尿酸鈉的吸收光譜比較,若兩者相同,則測定物質即為已知化合物。

(四)紫尿酸胺(murexide)試驗

對經過普通光學顯微鏡或偏振光顯微鏡檢查發現有尿酸鈉存在的標本,可行本試驗以便進一步予以確認,此法簡便易行,其原理是尿酸鈉加硝酸後加熱產生雙阿脲,再加入氨溶液即生成呈紫紅色的紫尿酸銨。

(五)尿酸鹽溶解試驗

在有尿酸鹽結晶的滑液中,加入尿酸酶保溫後,尿酸鹽結晶被降解為尿囊素可見結晶消失。

五、痛風結節內容物檢查

對於痛風結節進行活檢或穿刺吸取其內容物,或從皮膚潰瘍處采取白堊狀粘稠物質塗片,按上述方法檢查,查到特異性尿酸鹽的陽性率極高。

六、X線攝片檢查

期急性關節炎僅表現為軟組織的腫脹,關節顯影正常,隨著病情的進展,與痛風石鄰近的骨質可出現不規則或分葉狀的缺損,邊緣呈翹狀突起;關節軟骨緣破壞,關節面不規則,進入慢性關節炎期後可見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有不規則或半圓形的穿鑿樣缺損,邊緣銳利,缺損邊緣骨質可有增生反應,此外,利用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可早期發現受累關節的骨密度改變,並可作為痛風性關節炎診斷與病情觀察的評價指標,單純的尿酸性結石可透過X射線,其診斷有賴於靜脈腎盂造影,混有鈣鹽者,行腹部平片檢查時可被發現。

七、CT與MRI檢查

沉積在關節內的痛風石,根據其灰化程度的不同在CT掃描中表現為灰度不等的斑點狀影像,痛風石在MRI檢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低到中等密度的塊狀陰影,靜脈註射釓可增強痛風石陰影的密度,兩項檢查聯合進行可對多數關節內痛風石做出準確診斷。

總之,實驗室檢查是確診痛風和觀察病情演變不可缺少的方法,尤其是發現尿酸鹽結晶,是提高痛風診斷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