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體不敵年輕人,老年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身體疾病,人老瞭,不像年輕時那樣天不怕地不怕瞭,有些時候你覺得沒什麼好怕的,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卻害怕的不得瞭。所以,作為兒女的要想孝敬老人,那麼,老年人常見的疾病有哪些?下面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

老年人總打瞌睡是怎麼回事

警惕腦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的腦血管如果發生瞭硬化,出現腦供血不足,甚至形成血栓,造成腦梗塞等,就會導致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現象。久而久之,這會影響大腦正常功能的發揮,出現打瞌睡等表現。這類病人可能還會合並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尤需註意。

總打瞌睡是什麼原因

可能是心臟病信號

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時刻控制著人體各個器官的各種活動。一般情況下,心臟泵出的血液,差不多有1/5供給腦組織使用,因此,大腦代謝受到心臟收縮功能的影響非常大。當中老年人患有心臟病時,心臟向外泵出的血液會減少,大腦就會出現缺血、缺氧現象,從而引起精神不振、愛瞌睡等癥狀。

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

本病多見於肥胖且有酗酒等不良習慣的中老年男性。他們睡眠時因呼吸不流暢會導致暫時窒息,打鼾是最典型癥狀之一,通常表現為鼾聲響亮但不規律,時斷時續,聲音忽高忽低。因為他們不能完全進入睡眠狀態,所以即使夜間睡眠時間很長,也得不到足夠休息,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疲倦、瞌睡等表現。

甲減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俗稱“甲減”)也常表現為困倦、愛瞌睡。這主要是由於甲狀腺出瞭故障,甲狀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減少所致。他們還可能出現懶散不願活動、肢體腫脹、記憶力和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

其它慢性疾病

愛瞌睡還可能是血脂異常、糖尿病、慢性腎炎、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的征兆;一些抑鬱癥患者夜間睡不好覺,白天犯困、打瞌睡也是常有的現象。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在保證夜間正常睡眠的情況下,白天還經常犯困,應及時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尋找病因後盡早防治各種相關疾病。

老年人保健有五個怕

摔:1/3老人都摔過

可能你正慢病纏身,或者你身體還算硬朗,但不論處於哪種情況,摔倒都是容易導致老人傷殘的危險因素。有數據顯示,65歲—80歲、8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發生跌倒的幾率分別高達30%和50%左右,發生骨折幾率很高。

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高芳堃教授說:“要規避這種風險,至少要從兩方面著手。”其一是補充鈣和膠原類物質以強健肌肉和骨質,預防骨質疏松。比如,在多喝牛奶之餘,老人,特別是女性,可補充一些鈣劑。

其二是註意老年人居室的佈置和房間設施的安排,去除屋裡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地面要防滑、通道要無障礙物,清除所有雜物。傢具要固定妥當、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在浴室或通道處安裝上適宜老人的扶手。傢具的高度、床的高矮以及擺放的位置盡量方便適宜老人,諸如:桌子應比年輕人用的稍低些,以70—75厘米為宜;老人最好在床頭放一盞燈;通向衛生間的過道裝一盞夜燈;在床頭準備一個手電,也有應急功能。此外,一雙跟腳、防滑的軟幫鞋是老人的最佳選擇。

堵:腸胃怕堵,心更怕堵

交通堵瞭是鬧心,人堵瞭,就是鬧病瞭。對於老人來說,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

在人體中,最易堵的無疑是消化道,高芳堃指出,對於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黏、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軟、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團子就像是專門針對老人這些特點而設計的。然而,這些食物“入口容易消化難”,輕則胃不舒服,重則發生胃黏膜出血,甚至腸梗阻。尤其是晚飯,老年人最好別吃糯黏的食物,平時想吃時也要適可而止。當然,消化道通暢的重要指標之一是要消除便秘,為此,老年人要做到適當多吃粗纖維食物、多喝水,平時做做揉腹操,晚飯不要吃得過飽,飯後休息15分鐘到半小時再外出活動。

不僅身體通道會堵,心也會堵,老人堵瞭心,麻煩更大。北京安定醫院心理科醫師西英俊指出,不管是因為心情不快而大發脾氣,還是暗自生悶氣,都對身體無益。尤其是老人孤獨、自卑等負面情感更多,因而身體受情緒所累的問題也更突出。

西英俊建議,為避免老人的不良情緒,子女要記得多噓寒問暖,老人自己也要學會調節:遇到問題及時溝通,把怒火扼殺在搖籃裡;有憤怒應及時適當表達,比如采用“幽默發脾氣法”,學會自我調侃。平時多參加社區活動,發展興趣愛好,也能防止壞心情找上門。

獨:不獨居、不孤獨

年輕人通常會很享受獨居一室的自在,老人卻最怕獨居一室的孤寂。這種沒人說話,沒人照顧,“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生活,帶來的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傷害。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指出,老年人的孤獨,源自他們各方面能力衰退後引發的不安全感。而要消減這一負面情緒,按照護航理論,他們應該獲得3個圈子的支持,即子女傢人、朋友街坊和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其他人。

一項關於國民心理健康的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喪偶老人來說,傢人的關懷是最主要的;而對於老夫妻倆來說,由於有瞭相互間最基本的傢人關懷,朋友的支持才相對凸顯出來。但無論如何,老朋友間的關心都無法取代傢人。

因此,除瞭老人自己要有意識地接觸社會外,年輕人更要“常回傢看看”。別忘瞭多聊兩句,說說過去的事,讓老人回憶起自己當年身強力壯、風華正茂的狀態,這對於幫他們找回自信、激發樂觀心態都非常有益。

另外,對於喪偶老人,最好不要讓他們獨居,如果不得已必須如此,也要提前給老人設置好聯系傢人、親朋、近鄰的電話快捷鍵,並請周圍鄰居或小區物業人員多加探望。當然,最要緊的,是自己盡可能多地回去。

漏:服藥檢查不能漏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在300萬以上,其中,漏檢查、漏服藥、漏治療是主因。

“很多人都覺得,有這些基礎疾病的老人應該忌生氣、忌著急,以防血壓升高,甚至因此導致猝死。其實,因此而發病的幾率並不是特別高,即便發病,也是因為血壓等指標本來就控制不到位。”馬長生認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其實是求“穩”,即用藥不能漏、監測不能漏、及時跟進病情調整治療不能漏。隻要保證瞭以上前提,即便偶爾發發脾氣,著急一回也不會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

拖:小病一拖成大病

這在老年人身上比較普遍,比如小感冒拖成重肺炎就屢見不鮮。高芳堃說,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機體的適應性和自我調整能力也都比較差。因此一旦著涼感冒,治療不及時,就容易轉為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更麻煩的是,老人在被病原體感染、發炎後,其臨床體征通常表現不典型,多見精神倦怠,很難引起重視和註意,貽誤病情,小病拖成大病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此,高芳堃建議,老年人及其親屬應多瞭解一些老年病相關知識。如果老年人感覺渾身酸軟、無力、精神倦怠等,要及時進行身體調理,如果是初發感冒,可以服用感冒沖劑、多喝水,多休息,飲食清淡些。如果經過調理後,情況還沒有改善,而且出現瞭咳嗽等癥狀,就要盡早去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秋入冬和冬入春是老人最易患病的時節,應格外註意保健。”

除瞭上面重點提到的5個字外,老人還忌“猛”忌“急”。高芳堃指出,很多時候,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頸椎病的老人,會因為急著起立,突然改變體位導致頭暈而摔倒,因此,老人起身時要緩要慢,幹活時用勁也不能過猛。

老年人這五怕不可輕視,做好防護工作有助於老年人的晚年得以安心地度過。

老人腰痛怎麼辦

(1)坐椅子時,最好能有靠背,同時腳下可以墊高些使膝關節比髖關節高些;在高椅子上就坐而腳下又無法墊高時,可以蹺二郎腿,哪條腿在上面無關緊要,自我感覺舒適就好。

(2)盤腿坐時,臀下應加坐墊。因為席地而坐,會增加腰部骨骼和肌肉的負擔。勿長期坐太矮的椅子和又軟又低的沙發,在這種坐具上依靠的姿勢會使脊柱的生理彎曲發生改變。

(3)臥床以硬板床或棕板床為佳,不要長期臥軟床,因為這樣會使脊柱處於不正常的姿勢,引起姿勢性腰痛。

(4)老年人盡量不要搬運力不能及的重物,搬運重物時註意先下蹲,再抬舉重物,切勿直接彎腰搬運;兩人抬物時,註意相互提醒,同時抬起、放下,要借助肩、膝關節的力量,防止扭傷腰部。從地板上撿東西時,無論物品輕重,都應蹲下再撿,站立時也要靠兩膝支撐起來。

(5)拿取較沉重的物品時,應使物品其緊貼胸前抱緊,以減輕腰部肌肉的負擔;取放位置高過面部的物品時,要站在板凳上,不要伸腰踮腳去拿。

(6)腰部持續疼痛不能自行緩解時,一定要查明原因,排除腫瘤等病變。腰部急性疼痛時可以佩帶腰圍,臥床休息以緩解疼痛,但註意不要經常佩帶,並盡量在床上做腹部上拱、腰部後仰的功能鍛煉。

(7)老年人的肌肉力量減退,又容易勞損,所以長期、持續的腰部鍛煉是非常有益的,如太極拳、扭秧歌等簡便易行,效果也好。自行揉按、叩打脊柱兩側肌肉,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8)老年人由於身體機體減退,易發生腰部扭傷、骨折,此時一定要及時看醫生,一定時間的臥床休息,對預防後期腰痛是非常有必要的。

(9)由於老年人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減退,負重甚至站立時就會感到腰痛,因此要註意多攝取高鈣食品,多吃蔬菜,多曬太陽。

老人飲食要註意什麼

要軟。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軟不吃硬”,所謂“硬食”,除瞭指堅硬的果實類物品外,還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膩一類的不好消化的食物。

要淡。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膩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鹽少加工,因為中國人現在食鹽和食油量超標,由此引發的高血脂、高血壓等病正在增多。所以,老年人要吃的淡一點。

要慢。隻有細嚼慢咽,才可以充分吸收營養、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等。還有就是想強調要把吃飯當成一件愜意的事情,別吃得太累。

要早。所謂的“早”呢,就是到吃飯的那個點才吃飯,一般來說,上午7點~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所以早飯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中醫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因此晚飯也盡量早吃,這樣才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要少。俗話說:飯吃八分飽,少病無煩惱。意思就是說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飽,要給肚子留個兩分的空間。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如果人類時常保持兩分饑餓,其壽命將增長20%~30%。

要暖。中醫講,脾胃乃後天之本。胃喜燥惡寒,所以要避免冰的涼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註意,暖食不等於燙食,經常吃過燙的食物會損傷食管,是食管癌的誘因之一。

老年人防耳背的方法

(1)60歲以上出現原因不明的雙側對稱性聽力下降,以高齡聽力下降為主。

(2)聽力下降為緩慢的進行性加重,開始時常不被註意。隨著高頻聽力的下降,對語言的分辨能力有所影響,此時患者有聽得見聲音,聽不清內容的情況,常需別人重復。以後隨著語言頻率的受損,則要求說話者提高聲音與之交談。

(3)常有聽覺重振現象,即患者常述,“別人說話低聲時聽不到,但大聲時又覺得太吵。

(4)語言分辨率與純音聽力不成比例,即稱“音素衰退”。多數情況下純音聽力減退不及語言聽力嚴重,年齡越大此種現象越明顯,即在許多老年人盡管純音聽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講話的內容。

(5)在老年人中有一種與年齡相關的“附加”聽力喪失,導致他們在聽閾水平相同時的言語功能較年輕者差。同時還存在著低估自身聽力喪失的趨勢。

(6)在嘈雜的環境中,老年人對語言的理解更差。在老年人即使其聽敏度損失不大,但在有噪聲的混響環境中,其理解言語的困難度要比聽力正常的年輕人大得多。對於有聽力損壞的老年人,其理解言語的難度更大。

(7)部分老年性聾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鳴,常為高頻聲。開始時為間歇性,在夜深人靜時出現,以後漸變為持續性,白天也可聽見。耳鳴常始於30—40歲,其出現率隨年齡而漸增,60—70歲時達到頂點,此後即迅速下降。多數伴有耳鳴的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對耳鳴感到“習慣”,以後耳鳴可以自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