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朋友喜歡購買一些延年益壽的保健品,部分老年朋友也喜歡通過服用一些抗衰老藥物進行保健,在這裡,各位朋友可要註意一下瞭,以下這四類藥物可不能隨便濫用。那麼具體是什麼呢?接下來就一起看看。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五大要點

一個中心,是指以健康為中心。

有人戲稱:“青年人用健康換金錢,老年人用金錢換健康。”此話並非沒有一點道理。年輕人忙事業,忙傢庭建設。現在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年輕人不同程度地透支生命,用健康的體魄賺前途、換金錢。老年人在青壯年時期已經對社會和傢庭盡瞭義務,作瞭貢獻,所以到瞭晚年應該不再是追求事業或金錢,而是要以健康為主題。

退休以後,老年人主要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在傢安度晚年,另一種就是再就業發揮餘熱。但無論幹什麼,都應該有利於身心健康,如果與健康的目的相矛盾,就不應該去做,就要堅決糾正。有的老年人退休後,什麼事都不做,什麼事都不想,一心享清福,結果缺少必要的活動,很快便疾病纏身。有的老年人不太願意歇下來,為瞭賺錢而不顧惜自己的身體,結果因操勞過度而病倒,甚至丟掉瞭性命。這樣的退休生活方式都是錯誤的。實際上,老年人做到身心健康,不給社會和子女添麻煩,就是對社會和傢庭的最大貢獻。

二個要點,是指瀟灑一點,糊塗一點。

瀟灑,即自然大方,輕松自如,不受拘束。退休後,不再為單位復雜的人際關系所累,不再受嚴格的作息制度限制,也沒有瞭工作的壓力,應該說已經具備瞭瀟灑生活的基本條件。既然如此,“何不瀟灑走一回”呢?

有位老人中年喪偶,自己辛辛苦苦地將5個子女撫養成人。晚年苦盡甘來,子女們都各自事業有成。但他仍然獨自過著清苦的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出門舍不得坐車,晚年生活質量不高。老人逝世時,子女們卻驚奇地發現,他居然有十幾萬元的存款。人活著,當然不能完全為瞭物質享受,但到瞭晚年,有瞭一定的消費實力,為什麼不可以把生活安排得寬松、舒適、豐富一點呢?人們生產勞動的目的,就是為瞭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啊!

糊塗一點,並非說人到老年就不要學習、不明事理或者思想糊塗,而是說要淡泊一點,看開一點,不為日常瑣碎事所捆擾。通俗地說,就是小事上隨意一點。人生苦短,生命第一,何必對日常生活中那些無聊瑣事斤斤計較呢?“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一點,瀟灑一點,糊塗一點,會使自己生活得更輕松、更愉快、更充實。

三個忘記,是指忘記年齡,忘記疾病,忘記恩怨。

忘記年齡,是說老年人沒有必要總在心裡惦記著一個“老”字。有的人常常嘆息“歲月催人老,時光不饒人”,甚至害怕過年過生日。其實,年齡有著不同的計算方法,可分為“日歷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一般情況下,我們經常使用的是“日歷年齡”,又稱“年代年齡”或“時序年齡”,計算單位為年。“生理年齡”又稱“生理學年齡”或“生物學年齡”,是指從生理學和生物學角度來衡量人的年齡。“心理年齡”則是指從大腦功能和心理衰老程度來衡量人的年齡。“日歷年齡”的“老”,並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身體的衰老程度,如果用日歷年齡來與生理、心理年齡進行比較,就會發現有的人是未老先衰,有的人則是老而不衰。比如,我們大傢都比較熟悉的快樂老人——宋書如,從“日歷年齡”來講,她是一位老年人,已經82歲瞭。但是,如果從“生理年齡”來講,她還隻是一位中年人,思維活躍,身手敏捷,活動自如。尤其可貴的是,從“心理年齡”來講,她甚至隻是一位年輕人,從不看重自己的年齡和生死,整天陽光燦爛,穿著時髦,一副健康快樂的心情。

忘記疾病,並不是說老年人有病也不要去治療,而是不要過度擔心自己的疾病。人老瞭,難免會有病,但不必對所患的疾病過分地擔心和害怕。對常見的老年性疾病,理當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但防禦過度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有的老年人雖然沒有什麼大病,卻總是懷疑自己患瞭某種嚴重的疾病而到處求醫問藥,或對照著醫學書籍自己“找病”。這種對疾病過度恐懼的心理狀態是非常有害的。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本來沒病的人,也可能“怕”出病來。不要怕病,但有病也不要諱疾忌醫,積極治療就是瞭。

忘記恩怨,是指老年人要忘記過去的恩恩怨怨。人生旅途上總會經歷一些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和恩恩怨怨,不必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有人說:“傷害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記住那些令你不快的事情。你‘懷念’它一次,它就傷害你一次。”為什麼要自己傷害自己呢?我國科學工作者對長壽老人的凋查結果表明,性格開朗、心態平和是他們的共同性格特點。老年人要想獲得平和的心態,最好的辦法就是寬容、豁達,給記憶裝一層濾網,濾去過去的不愉快,隻留下快樂與自己相伴。

四個有,是指有個老伴、有個老窩、有點老底、有幾個老友。

有個老伴,是指夫妻白頭偕老當然最好,不幸喪偶之後,也應該找個合適的伴。俗話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老夫老妻在一起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兒女再多也比不過夫妻之間的相互照應。即便是再婚的老年夫妻,相互的關照也要比子女的及時、周到、細致。老來有個伴,精神上可以相互安慰,生活上可以相互照顧,這種感情是其他親情關系無法替代的。

有個老窩,是指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傢。有個老人怕自己身後留給子女的房子要交遺產稅,於是將房產全部分給瞭子女。誰想分房之後,子女互相扯皮,把他當作瞭包袱,誰都不想盡贍養義務,他這傢住幾天,那傢住幾天,後悔極瞭。像這樣的例子可能極端瞭一點,但不管怎麼說,老少之間難免有“代溝”,老年人有一個傢,有一個獨立的小天地,起碼生活上要自由自在得多。

有點老底,是指留有一點積蓄。有積蓄的作用很奧妙,不說可以防備兒女不孝,重要的是有那麼一點老底子,心裡才能踏實,精神上才能放松,思想會有安全感。這對老年人身心健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幾個老友,是指有幾個情投意合的老朋友。年齡大致相同的老年人,生活經歷和人生觀基本相同,有共同語言,相互間更容易進行思想交流。老哥老姐在一起,平時一起聊聊天,有事相互幫幫忙,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

五個要,是指要掉、要俏、要笑、要跳、要聊。

要掉,是指放下架子。對於原來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老年人來講,這一點非常重要。離退休後,就不要再比職位高低、成就大小,也不要再講當初如何如j何。要把自己放在普通老百姓的位置上,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和處理周圍事物。這樣就不會嘆息“人走茶涼”等等,就不一會因失落感的困擾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俏,是指穿著要漂亮一些,老來俏,讓自身的形象更美一些。老年人千萬不要有“上瞭年紀還講什麼穿著打扮,有身衣服穿就行瞭”的想法。老年人衣著漂亮一點,能增強自信心,自我感覺就會年輕許多。

要笑,是指對生活充滿樂觀的情緒,時時保持著愉快的心態。有人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傳統養生學認為,一個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開朗,對人生充滿樂觀情緒,就會陰陽平和,氣血通暢,五臟六腑協調,機體自然會處於健康狀態。現代醫學也證實,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健康有明顯影響,心胸豁達、性格樂觀開朗的人,則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處於最佳的水平,免疫功能也處於正常狀態。

要跳,是指經常活動。適量的活動(包括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可以活動筋骨,調節氣息、暢達經絡,疏通氣血,調和臟腑,增強體質,使人健康長壽。所以,有的專傢說:“運動可以代替藥物,但藥物卻不能代替運動。”

要聊,是指經常與親人或朋友聊天。進行思想上和感情的交流。老年人(特別是空巢傢庭的老年人)一定要走出傢門,多參加社會活動和集體生活,多交—些朋友,多到大自然環境中去尋找樂趣。這就是我們提倡的“走出小天地,融人大自然”。房子的四壁就像個”口”字,人在當中,就是個“囚”字,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囚在傢裡呢?走出傢門,經常和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唱唱歌,散散步,或到風景名勝地去觀光旅遊,都是解放自己、放松心情的好方法。聊天是一種最經濟實惠而且又非常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茶餘飯後與傢人或朋友聚在一起,談古論今,不但能調節情緒,促進大腦的思維活動,還能起到防治抑鬱癥和老年癡呆的作用。

老年人養生保健小知識有哪些

1、健身強體八字經

“童心、龜柔、猴行、蟻性”若能堅持做到即可延年益壽。

童心:盡量使自己保持一顆童心,恢復到童年的心理狀態,拋開一切煩惱,做個“頑童”。這樣,心胸坦然瞭,免疫系統功能也加強瞭,自然就不易染病。

龜柔:註意學龜柔,與人和藹相處,不要一點小事就動怒,更不要出言傷人。若常與人爭、動肝火,容易患高血壓,這種性格的人,一旦患有高血壓與冠心病,極容易發生腦溢血與心肌梗塞。

猴行:人到中老年,活動少,軀體缺乏鍛煉,肌肉會慢慢萎縮,內臟功能也逐漸衰退。若學猴子那樣多活動,能使體內氣血暢流,不易發生腦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時軀體與內臟的功能得以維持正常,衰老的進程會延緩,自然就可益壽延年。

蟻性:人到中年,其性格往往變得比較孤僻,步入老年,更易患孤僻癥,不大願意與人往來。這樣,煩惱就容易纏身,從而衰老現象也就來得早些。如果像螞蟻那樣成群活動,平時多與人接觸,多與人談談心,相互交流,可以使自己過得輕松愉快。由於閑聊也有益健康,談話要用腦,可促使大腦運動加快,腦力活動加多,從而促使大腦思維,防止大腦的衰老。

2、血壓的形成與標準

血壓是指血液流動在血管內對動脈壁所產生的壓力。血壓的數值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

正常成人血壓標準,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統一規定為:收縮壓90-140mmHg(12-18.7Kpa);

舒張壓60-90mmHg(8-12Kpa)。

3、如何確定高血壓

血壓有無增高,要通過血壓計測量才能確定,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早期並無什麼癥狀,隻有少數會有頭暈、頭痛、失眠、心慌、氣短、乏力、耳鳴等表現。但大多不被重視,以致最後發生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後果。中中老年人應主動定期檢測血壓。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即為高血壓。但應在不同日期檢測三次均升高才能確診。

4、心腦血管病高發的原因

心腦血管病包括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病、中風等,是我國乃至世界人類健康面臨的主要疾病威脅。在我國的疾病死因構成占第一位,特別是腦血管病,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近年來發病逐漸增多,主要原因有:

(1)人類壽命延長,使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病率增加。

(2)傳染病,特別是烈性傳染病發病率得到控制。

(3)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

(4)社會競爭增強,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增大。

老年人吃藥有什麼禁忌和註意

1、吃阿司匹林不能喝酒、果汁。因為酒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進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體內乙醛蓄積,不僅加重發熱和全身疼痛癥狀,還容易引起肝損傷。而果汁則會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刺激,誘發胃出血。

2、忌濫用瀉藥。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為此而常服瀉藥,可使脂溶性維生素溶於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調節生活飲食節奏,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可選用甘油栓或開塞露通便。

3、忌長期用一種藥。一種藥物長期應用,不僅容易產生抗藥性,使藥效降低,而且會產生對藥物的依賴性甚至形成藥癮。

4、吃黃連素不要喝茶,因為茶水中含有約10%鞣質,鞣質在人體內分解成鞣酸,鞣酸會沉淀黃連素中的生物堿,大大降低其藥效。因此,服用黃連素前後兩小時內不能飲茶。

5、吃佈洛芬不要喝咖啡、可樂。佈洛芬(芬必得)對胃黏膜有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樂中含有的古柯堿都會刺激胃酸分泌,會加劇佈洛芬對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誘發胃出血、胃穿孔。

6、忌亂用秘方、偏方、驗方。老年病多長期、慢性,易出現“亂投醫”現象。那些未經驗證的秘單方,無法科學地判定療效,憑運氣治病,常會延誤病情甚至釀成中毒,添病加害。

老人飲食要註意什麼

要軟。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軟不吃硬”,所謂“硬食”,除瞭指堅硬的果實類物品外,還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膩一類的不好消化的食物。

要淡。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膩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鹽少加工,因為中國人現在食鹽和食油量超標,由此引發的高血脂、高血壓等病正在增多。所以,老年人要吃的淡一點。

要慢。隻有細嚼慢咽,才可以充分吸收營養、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等。還有就是想強調要把吃飯當成一件愜意的事情,別吃得太累。

要早。所謂的“早”呢,就是到吃飯的那個點才吃飯,一般來說,上午7點~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所以早飯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中醫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因此晚飯也盡量早吃,這樣才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要少。俗話說:飯吃八分飽,少病無煩惱。意思就是說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飽,要給肚子留個兩分的空間。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如果人類時常保持兩分饑餓,其壽命將增長20%~30%。

要暖。中醫講,脾胃乃後天之本。胃喜燥惡寒,所以要避免冰的涼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註意,暖食不等於燙食,經常吃過燙的食物會損傷食管,是食管癌的誘因之一。

四類藥物老人不可隨意用

維生素E(生育酚)

大劑量(每日超過100毫克)和長期服用。可出現各種非特異性不適感。使用超過6個月以上者,易引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不良反應。每日用量超過400毫克,服藥超過1年,特別是與雌激素並用時,誘發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大為增加。

維生素C

大劑量服用後,可產生腹瀉,及導致泌尿道胱氨酸沉淀或形成草酸鹽石塊。

微量元素

適量補充,常被認為是延緩衰老的重要措施之—。但若體內含量過高,卻可造成許多不良後果。如含鋅過多,可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過量的鈷,對心肌具有毒性,可引起心力衰竭而導致死亡。過量硒,可引起禿發、指甲異常、皮膚脫色等。

抗衰老中藥

人參被列為延緩衰老的上品,但大劑量(如每日服人參根3克以上)應用,可引起“人參濫用綜合征”。鹿茸精註射液,可產生皮疹、過敏性休克、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心慌、嘔吐、惡心、腹痛、剝脫性皮炎等。丹參註射液可產生月經過多、周身乏力、嗜睡、頭痛、鼻粘膜出血、牙齦出血等。何首烏服食後也有發生陣發性痙攣、躁動不安,甚至呼吸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