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到來,氣候由熱轉涼,空氣中水分減少,與炎夏相比人體主動補充水分明顯不足,於是產生瞭由幹燥引起的一系列生理變化,人們常稱為“ 秋燥”。秋燥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口渴咽幹、音啞幹咳、皮膚枯燥等癥狀。還有什麼要註意?一起看看。

秋日老人起居宜早臥早起

秋季起居

秋季在起居上之所以要做到早臥早起。是因為“早臥”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

秋季防秋凍

“秋凍”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熱未盡,涼風時至,當天氣驟然變冷時,適當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反而會招災惹病。“適當增衣”以讓自己略感涼而不感寒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嚴嚴實實。“秋凍”的另外一層意思是,晚秋可適當拖延增加衣服的時間,但要以自己能接受為限度。我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的養生保健諺語。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順應“陰津內蓄,陽氣內收”的需要,適當地凍一凍。

老人秋冬季皮膚瘙癢怎麼辦

很多老年人都飽受皮膚瘙癢的困擾,尤其到瞭冬季,很多人因此徹夜難眠。老年瘙癢癥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在冬春季節常發。主要表現為皮膚外觀正常,但是反復出現瘙癢。病因誘發老年瘙癢癥最常見的原因是皮膚幹燥。在冬春季節,空氣幹燥,皮膚表面的水分過度蒸發,皮膚表層的含水量減少,皮膚的保護功能受損,對外界的各種刺激變得敏感,進而產生瘙癢等不適感覺。患者皮膚本身的問題也可引起瘙癢。正常人的皮膚表面有一層保護膜,可以阻擋外界環境因素對皮膚的刺激,減少瘙癢等不適的感覺。老年人皮膚的這種保護功能減弱,容易發生皮膚瘙癢癥。另外,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喜歡用熱水燙腳或洗澡,或用搓澡毛巾用力搓擦皮膚,造成皮膚表面保護膜的破壞,從而引起或加重皮膚瘙癢癥。

還有些瘙癢由藥物引起,治療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肝膽疾病以及一些血液疾病、惡性淋巴瘤等的藥物都可能引發瘙癢病。和皮膚疾病導致的瘙癢不同,老年瘙癢癥的特點是瘙癢前皮膚外觀沒有皮疹,也沒有紅腫,但皮膚幹燥、細薄脫屑。在排除瞭蕁麻疹、疥瘡、濕疹等其他疾病時,可以確診是瘙癢癥。老年瘙癢癥一般采用外用、內服等綜合性治療措施。

有部分患者,皮膚本身沒有太大問題,但有緊張、焦慮、疑病、神經官能癥等精神問題,對外界輕微刺激會產生過度的反應,或者說過度敏感,也會時常出現瘙癢癥的感覺。在實際生活中,除瞭上面提到的老年瘙癢癥以外,還會遇到很多其他瘙癢性皮膚病,這些疾病多是皮膚以外的原因,如某些藥物、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肝膽疾病、一些血液疾病、惡性淋巴瘤等也會引起瘙癢性皮膚病。

老年皮膚瘙癢癥容易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率更高,病情隨年齡增加逐漸加重,秋、冬、春季容易發病。多數患者首先發生在小腿部位,表現為小腿皮膚經常有瘙癢感覺,晚上瘙癢癥狀更明顯。部分患者瘙癢可以逐漸擴展到前胸、後背、腰部、大腿和上肢等部位。主要特點是瘙癢的皮膚外觀沒有異常,即沒有皮疹,沒有紅腫。可有皮膚幹燥、細薄脫屑。瘙癢感覺為陣發性,沒有固定的部位。瘙癢的程度因人而異,輕者數十分鐘可以自行緩解;嚴重者可持續數小時,甚至徹夜難眠。搔抓後局部可有紅色抓痕、脫皮,嚴重時可抓破出血。停止搔抓後,印記很快消退,沒有紅腫,沒有隆起皮膚的丘疹等,但可以留有幹燥性血痂。

老人秋季有四怕

老人用空調要格外註意。

溫度過低,很容易使肌肉受涼,導致關節疼痛。尤其是頸椎、腰椎不好的老人,更要註意保暖。如果天氣悶熱傢裡需要開空調,溫度最好保持在26℃左右,可以多開除濕功能。公共場合氣溫低,老人要及時添個披肩。每天空閑時可以做一些簡單動作,譬如仰臥起坐、隔窗遠眺等,充分運動頸部、背部肌肉,保持頸腰部血液流通。

喝水怕少

天熱的時候老人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要定時定量補充水分。有慢性病的老人,一旦缺水風險更大。此外,老人喝水一次不能喝太快太多,要少量多次。喝水太快,心臟不好的老人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

眼睛怕曬

對於老人來說,眼睛比皮膚更怕曬。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會提早引發“老年性黃斑病變”。對於患白內障、角膜炎等眼疾的老年患者來說,保護雙眼不受紫外線侵害可促進疾病恢復。建議老年朋友如果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最佳。同時戴遮陽帽,打遮陽傘。

腸胃怕涼

人到老年,脾胃功能日漸衰退,涼的東西更要少吃,如冰鎮西瓜及各種飲品。烹調方法以燉、煨為主,少涼拌,如果喜歡吃涼拌菜,可以加點薑末、蒜末或芥末,一則暖胃,二則可以起到殺菌效果。剩飯菜不要放太久,盡量少吃。

老年人健康十大標準

一、眼有神: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感覺,說明精氣旺盛、臟器功能良好,思想活躍;

二、聲息和:說話聲音宏亮,呼吸從容不迫,心平氣和,反映出肺臟功能良好,抵抗力強。

三、前門松:小便通暢,說明泌尿、生殖系統大體無恙。

四、後門緊:無腹痛、腹瀉之慮,則消化功能健旺。

五、形不豐:保持體形勻稱,不宜過胖。

六、牙齒堅:註意口腔衛生,基本上沒有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

七、腰腿靈:每周有三次以上運動,每次不少於半小時;表現肌肉骨骼和四肢關節有力靈活。

八、脈形小:指每分鐘心跳次數保持在正常范圍(60-80次/分),說明心臟和循環功能良好。

九、飲食穩:堅持定時定量,不挑食和偏食,不暴食酗酒,無煙酒嗜好,註意營養科學合理。

十、起居準: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量好。

秋季老年人需註意預防秋燥

飲食以清潤為宜。多吃些具有養陰、潤肺、生津及清燥的食品,如蘿卜、銀耳、梨、百合、荸薺、芝麻等。此外還要多飲些開水、淡茶、豆漿及牛奶等飲料。

飲食以辛多酸為好。由於秋季氣候幹燥,不宜多吃些煎、炸、熱、燥、油膩之物;更應少吃蔥、薑、蒜、韭、椒(包括胡椒、花椒、辣椒)、烈酒等辛辣香燥之品。

適量進補。暮秋時節,人體精氣開始封藏,進食一些滋補食品較容易吸收納藏,有利於改善臟腑功能,增強身體素質,對身體素質虛弱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進補可以改善體質,有健身、祛病、延年之裨益。適當可多吃些雞、鴨、牛肉、豬肝、魚及蓮子、核桃、龍眼肉、大棗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