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大蒜制品讓人眼花繚亂的市場上,一種叫做“黑蒜”的東西橫空出世,宣稱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軟化血管、改善睡眠、改善便秘針對腸胃寄生蟲有緩解作用”。黑蒜是什麼東西?真有這麼強大的功能嗎?

大蒜發芽能吃嗎

大蒜容易發芽,那麼,發芽瞭的大蒜能吃嗎?答案是肯定的,室內陰涼通風處存放的大蒜發瞭芽是可以吃的,但是發芽的大蒜長出瞭蒜葉,這樣就導致大蒜瓣的營養給瞭蒜葉,蒜瓣就萎縮、幹癟瞭,所以食用的價值也就下降瞭。雖然發芽瞭的大蒜可以吃,但是要註意,如果是變色、發黴、腐爛的話,則不要吃瞭。

值得註意的是,土豆、花生發芽瞭之後不能再吃。

怎樣防止大蒜發芽

一般來說,大蒜籽收獲以後,休眠期一般為2—3個月,休眠期過後,在適宜的溫度下就會迅速的發芽、長葉。所以,要防止大蒜在短時間內發芽,可以將大蒜放在塑料袋中,然後將袋口封嚴實放在幹燥陰涼處,這樣能減少袋內的氧氣,也阻隔瞭水分,大蒜就處於休眠狀態,也就不容易發芽瞭。

吃黑色的大蒜具有防癌效果嗎

大蒜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蔬菜。刺鼻的氣味,悠久的歷史,各種各樣的“功效”傳說。科學文獻中也能找到不少關於大蒜功效的研究,從成分分析、動物實驗,到流行病學調查甚至幹預性對照實驗,結論是“證據不夠充分,但也沒有否定”。更詳細的介紹,參見《大蒜的保健傳說》。

在各種大蒜制品讓人眼花繚亂的市場上,一種叫做“黑蒜”的東西橫空出世,宣稱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軟化血管、改善睡眠、改善便秘針對腸胃寄生蟲有緩解作用”。黑蒜是什麼東西?真有這麼強大的功能嗎?

黑蒜是什麼?

黑蒜不是一個特別的大蒜品種,而是普通大蒜經過特殊加工的產物。它的歷史很短暫,從韓國人發明它至今,不過十來年。大蒜傳說中的“保健功能”本來就對許多人有吸引力,加上對蒜的風味口感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活性成分”的增加,黑蒜在市場上取得瞭相當大的成功。韓國人甚至在美國開瞭一傢公司銷售黑蒜制品,產品還頗有市場號召力。

黑蒜的制作並不復雜,但很漫長。簡單而言,就是把鮮大蒜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加熱一個月以上,甚至長達兩三個月。包括一些科學文獻在內,許多地方介紹黑蒜時都把這個過程稱為“發酵”。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誤稱,因為黑蒜制作的溫度是60 °C左右,甚至更高,這個溫度下各種微生物都難以生長。所以他們認為這個過程沒有微生物的參與,主要是低溫長時間加熱導致的“非酶褐變”,或者氧化。這樣的過程,有點類似於紅茶的“渥紅”。

經過幾十天的持續加熱,鮮大蒜變成瞭黑蒜。大蒜變得綿軟而酸甜,特有的刺激性氣味也消失瞭。對許多人來說,黑蒜的風味口感更有吸引力。

黑蒜裡出現瞭什麼?

黑蒜的走紅不是因為對風味口感的改變,而是作為“功能食品”。大蒜中有許多抗氧化成分,比如蒜氨酸(S-allyl

cysteine)以及各種多酚化合物。這些物質在化學檢測以及細胞實驗中展示瞭良好的抗氧化性,有一些在動物試驗中也體現瞭各種“保健功能”。於是,這些成分被制成瞭各種“膳食補充劑”銷售。

實驗發現,鮮大蒜變成黑蒜之後,這些物質的含量或者活性大大增加瞭。不同的研究所選取的檢測指標不盡相同,增加幅度各有差異,不過一般都顯示瞭大幅增加。比如,有文獻報道蒜氨酸的含量增加瞭5~6倍。還有文獻檢測“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氫清清除活性”以及多酚含量,結果是分別增加瞭13倍、10倍和7倍。

鮮大蒜變成黑蒜,為什麼會導致這些成分如此劇烈的增加呢?文獻中推測的機理主要有三種:一是這些成分在鮮大蒜中有一部分與其他物質緊密結合,在長時間的加熱中它們被釋放瞭出來;二是在鮮大蒜中存在著一些降低或者抑制瞭這些物質活性的酶,黑蒜制作過程中這些酶失去瞭活性,所以這些物質的活性就增加瞭;三是在褐變過程中,簡單的多酚形成瞭多酚復合物,後者的抗氧化性要強得多——在紅茶中,兒茶素形成茶黃素導致抗氧化性大大增加,就是一個類似的例子。

黑蒜的那些功效靠譜嗎?

既然那些“功效成分”的確是大幅增加瞭,那麼黑蒜的那些“功能”靠譜嗎?

從食品監管的角度說,因為有一些研究結果支持那些物質的功能,而黑蒜中確實有許多那些成分,那麼把它作為“功能食品”也就得到瞭認可。

不過,“存在功能成分”跟“在人體中體現功效”之間,還有相當的距離。黑蒜被發明也才十來年,目前進行過的研究也主要是檢測成分變化。有少量的動物試驗,也不能算作充分。

2014年,臺灣學者在《功能性食品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瞭一項相當完善的動物實驗。他們用正常飲食、高脂飲食、高脂飲食加不同劑量的黑蒜提取物來喂大鼠,然後檢測體重以及多項生理指標的變化。結果發現,與高脂食物組相比,吃高脂食物的同時補充黑蒜提取物的大鼠,最終體重、肝臟和脂肪組織相對重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肝的氧化應激水平都明顯要低,許多指標接近吃正常飲食的大鼠。進一步的分析發現,補充黑蒜提取物的高脂飲食組老鼠,糞便中的脂肪含量更高。這相當於黑蒜提取物減少瞭飲食中的脂肪的吸收,或許可以解釋補充瞭黑蒜提取物的老鼠體重和生理指標接近於正常飲食組。

該篇論文的作者認為,肥胖可能來自於過多的能量攝入,也可能來自於能量代謝失衡,能量轉換成甘油三脂儲存於脂肪細胞中。因此,調節脂肪生成、分解以及脂肪酸的氧化,是控制身體脂肪蓄積的途徑之一。在他們的研究中,還對與這些生化過程相關的許多酶進行瞭檢測,發現多種酶的表達量發生瞭變化。基於這些變化,他們還提出瞭一個黑蒜提取物發生功效的機理模型。

從科學研究的角度說,這是一項很好的研究。不過,它畢竟隻是一項動物實驗。在人體中的情況如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至於黑蒜的“抗癌”作用,目前也隻有一些非常初步的實驗室研究,而未真正得到證實。

目前看來,黑蒜不失為一種風味獨特的食品,適當吃些確實沒有什麼壞處。但如果指望它來防病治病,就還是醒醒吧,不要太天真瞭。

大蒜基本保存方法

大蒜的貯藏方法很多,根據貯藏目的及條件,可使用掛藏、堆藏、埋藏、輻射貯藏、化學藥劑處理貯藏等方法。現具體介紹如下。

一、掛藏法 大蒜收獲時,對準備掛藏的大蒜要嚴格挑選,去除那些過小、莖葉腐爛、受損傷和受潮的蒜頭。然後攤在地上晾曬,至莖葉變軟發黃,大蒜的外皮已幹。最後選擇大小一致的50至100頭大蒜編辮,掛在陰涼通風遮雨的屋簷下,使其風幹貯存。

二、堆藏法 大蒜收獲後,去除散瓣、蟲蛀、帶有黴變及受傷的蒜頭,以免雨淋腐爛。一周左右,再進行第二次放風。這樣反復進行兩次,使大蒜全部幹燥,然後轉移到室內通風處,堆放在貯藏庫或大竹筐內,保持低濕、涼爽的條件,並經常檢查。

三、埋藏法 埋藏溝的寬度為1至1.5米。大蒜埋藏後,不能隨時進行檢查,為避免在貯藏中的腐爛損失,應該在埋藏前嚴格挑選那些無病、無損傷的大蒜進行貯藏。大蒜的埋藏一般選用礱糠作覆蓋物,首先在溝底部鋪一層2厘米厚的礱糠,然後一層大蒜一層礱糠,層層堆至離地面5厘米左右時,用礱糠覆蓋,不使大蒜暴露在空氣中。造成一定的密封條件,抑制大蒜的呼吸作用,降低氧氣含量,有利於貯藏環境中二氧化碳的沉積,為大蒜貯藏提供良好條件。

四、輻射貯藏 輻射處理是利用r射線的致死劑量14000倫琴照射大蒜。照射時,r射線透過鱗莖會使大蒜機體中的水和其它物質發生電離作用,產生遊離基或離子,從而抑制新陳代謝。該方法操作簡便,保鮮質量高,常溫下可貯藏1至2年左右。

五、化學藥劑處理貯藏 常用的化學藥劑為青鮮素,其鈉、鉀、銨鹽易溶於水,對人畜毒性低。方法是,在大蒜抽薹後到收獲前一周,將青鮮素加水120至180倍稀釋,噴灑大蒜葉面,可抑制大蒜發芽。噴藥用的噴霧器使用後要洗凈,註意不要對蒜種噴施,以免影響發芽。

大蒜的做法大全

金香大蒜

金色象征著富貴華麗,香是氣味對嗅覺唯美的感受。此菜以大蒜和咸鴨蛋黃結合制作而成,從顏色、造型、口感上別具一格。菜名金香大蒜諧音中國大蒜之鄉——金鄉大蒜,可謂相得益彰,獨具匠心,妙哉!

用料:大蒜400克,咸鴨蛋黃4個。

做法:

①大蒜剝去外皮,選擇大小近似均勻的蒜瓣用刀兩頭切齊。

②炒勺上火,放入油燒至七層熱,將蒜瓣入油炸至金黃色,撈出控凈油。

③炒勺中略留底油,放入蔥薑末和熟鴨蛋黃煸炒。待鴨蛋黃炒散後放入炸好的蒜瓣,再略翻炒。出勺時放入少許味精即可。

制作關鍵:火不宜過大,油溫不宜過高,蒜瓣一定要炸透,使鴨蛋黃裹在蒜瓣上。

吉士蒜香片

大蒜飄香,配吉士粉炸之溢出特殊香味,是佐酒、休閑、宴席調劑的美味佳肴;金黃色、酥脆、蒜香濃鬱。

用料:大蒜、吉士粉。

做法:

①大蒜剝皮,挑選大瓣,改刀切成銅錢厚的長方形片。

②用鹽略醃,使蒜片蘸勻吉士粉。

③炒勺上火放入油六七層熱,下入蒜片,炸至焦脆撈出裝盤即可。

制作關鍵:蒜片切的薄厚要均勻,要註意油溫不要太高,以免炸的蒜片過火。

蒜汁面菜

面菜是民間的一種獨特風味小吃,很有地方特色。即是面又是菜,是誰的發明和創造已無從考證,但留給人們的樸實獨特的美味吃食,可是造福於民。

用料:面粉300克,菠菜(或其他青菜均可)。

做法:

①菠菜用開水氽一下,擠去水份,切成段。

②面粉加入雞蛋一個,同菠菜一起和成稠面糊。

③先用蒸鍋把稠面糊蒸成面菜餅。

④等熟後晾涼切成面菜片。

⑤炒鍋上火,放入底油,蔥薑、幹辣椒熗鍋,再放入面菜片煸炒,同時放入鹽、味精,最後出勺時放入蒜汁。吃起來鄉間趣味極濃,面菜淳樸,芳香筋道可口,增進對故鄉的思念。

五類人不宜生吃大蒜

一、眼病患者

古人說:“蒜治百病唯害一目”。長期、大量吃蒜,對眼睛是有害的。嵇康在《養生論》中說“葷辛害目”,蒜味最辛,而且它是走清竅的,通眼睛,容易造成眼睛的損傷。所以吃蒜要註意不要過多,尤其是有眼病的人,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

二、虛弱有熱者

古人認為多食蒜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本草從新》記載“大蒜辛熱有毒,生痰動火,散氣耗血,虛弱有熱的人切勿沾唇”。所以身體差、氣血虛弱的人要註意。

三、肝病患者

很多人用吃大蒜的方法來預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上肝炎後仍然每天吃大蒜。這都是不對的。《本草綱目》記載蒜“久食傷肝損眼”,大蒜性熱,能助火;味辛,剌激性強。肝有內火者如果食用,肝火會更旺,時間久瞭當然會造成損傷。

四、脾虛腹瀉患者

生大蒜的的刺激性很強,平常少吃點是可以促消化,但是如果患有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再吃大蒜,強烈的刺激會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使病情惡化。

五、重病者慎食

蒜屬發物,所謂發物,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食用像大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對得患有重病、或者正在服藥的人來說,很可能出現明顯的副作用,不但可能引發舊病,還可能使藥物失效,或與藥物產生連鎖反應,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