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見的癌癥,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以及早期檢查的大量開展,我國乳腺癌發生率(發現率)在快速增加中。可以說,乳腺癌是現在中國城市女性中最致命的“健康殺手”之一。癌癥在於預防,下面推薦六種預防癌癥的食物。

乳腺癌的早期癥狀

1、乳房腫塊

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發部位,多不伴任何癥狀,常為單個、不規則、活動度差的硬性腫塊,洗澡時或自我檢查時是可以發現的。

2、 乳頭溢液

非哺乳期內乳頭溢出乳白色、淡黃色、棕色或血色、水樣、膿性的液狀物,特別是血性溢液有可能是乳腺腫瘤炎癥、出血、壞死等生成的。有的年輕女性乳頭溢出乳汁樣分泌物,有可能是內分泌異常所導致的。膿性溢液也可能是乳房炎癥導致的,不一定都是乳腺癌。據統計,單側乳頭溢液中,12%~25%是乳腺癌的表現。

3、 乳頭改變

由於腫瘤侵犯乳頭或乳暈下區時,導致乳頭偏歪、回縮、凹陷等。

4、 局部皮膚改變

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即皮膚水腫且有毛孔處明顯凹陷的改變,或出現乳房皮膚“酒窩”樣凹陷,或有多個皮下小結節,這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現。有一種乳癌叫炎性乳癌,早期即表現為乳腺皮膚濕疹樣變化。

5、淋巴結腫大

少數病人首先出現的癥狀為腋窩淋巴結腫大。

6、兩側乳房不對稱

由於腫瘤的存在或與胸壁粘連,該側乳房可出現體積或形態的變化。

7、乳房疼痛

少數乳癌病人有乳房隱痛、刺痛、脹痛或鈍痛。

預防乳腺癌多吃這六種食物

1.山楂

常用於開胃消食、降低血脂。它能活血化淤,化滯消積,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富含維生素c,適宜消化道和女性生殖系統癌癥如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

2.柑橘

柑橘類的水果如橘子、柚子、橙子、檸檬都富含維生素c,可以抑制亞硝胺生成,達到預防女性乳腺癌的功效。

3.紫山藥

山藥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轉化為淀粉的分解產物糊精,糊精可以幫助消化,山藥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隻有同一質量紅薯的一半左右,不含脂肪,蛋白質含量較紅薯高,是避免女人肥胖的好食材。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可做為乳腺癌術後放療的首選食材。

4.猴頭菇

含有多糖體、多肽類對癌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能明顯增加肌體內的蛋白組成成分,產生幹擾素,進而增強抗癌防癌效果,因此預防乳腺癌要多吃猴頭菇。癌癥病人常食猴頭菌,有助於升高人體的免疫球蛋白,提升白細胞,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起到防癌治癌的作用。

5.蘆筍

含有多種抗癌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是番茄的兩倍,而且含有一種豐富的組織蛋白,它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還含有豐富的葉酸、核酸、硒和天門冬酰胺酶,可抑制癌細胞生長,並可防止癌細胞的擴散。蘆筍尤其適宜乳腺癌的治療。

6.菜花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吃菜花、卷心菜、西蘭花等蔬菜較多的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及復發率可分別降低62%和35%。這類蔬菜中的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及多酚能起到關鍵的抗癌作用。

乳腺癌手術後要怎麼運動好

乳腺癌手術後的康復鍛煉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上肢功能鍛煉;二是消除上肢水腫。

簡單易行的上肢功能鍛煉:局部按摩:用對側手掌輕壓手術疤痕的上下左右,推動皮膚進行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緊張的皮膚得以松弛。

肩部運動:上肢自然下垂,以肩部為中心:上肢做前後左右運動,活動程度及運動量逐漸加大,以局部不產生疼痛為度。

外展運動:兩手握拳,兩上肢向外做平舉外展運動,重復多次,然後兩手手指交叉,置於腦後,兩肘努力向後振動,使胸壁皮膚受牽拉,一張一弛。

摸高運動:面壁而立,盡力用手摸及壁的某一高度,做下標記。這樣,可使上肢皮膚因牽拉而變得松弛。

預防上肢水腫發生,促使水腫消退:抗感染治療:減少或避免腋窩積液及傷口感染。加強上肢功能鍛煉:促進淋巴、血液回流。避免患肢過久下垂:平時註意抬高患肢,睡覺時用枕頭將手臂墊高。對腫脹嚴重的患者可用繃帶包紮,壓迫患肢。乳腺癌手術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做哪些運動比較好呢?

乳腺癌患者懷孕怎麼辦

乳腺癌不影響患者的生育,但一定要做好時間的選擇。一般術後一年半到兩年的時候,是乳腺癌復發高峰,建議這些患者錯過這個時間。因為第一年可能會做一些輔助的治療,化療、放療,這個時候生育是不合適的,可是一年半到兩年復發的高峰,過瞭這個時間,兩年以後,如果沒有復發的跡象,完全可以考慮生育。如果乳腺癌很晚期,將來風險非常大,這個時候需要綜合考慮,懷孕需要慎重,權衡利弊,也有觀點認為需要五年以上沒有問題再可以考慮妊娠。

人體正常細胞與異常的癌細胞內,含有一種能與激素相結合的物質,叫做激素受體。激素好比鑰匙,受體是其相應的鎖孔,“鑰匙插進鎖孔才能開鎖”,激素需要與受體結合才能起作用。對於健康人,它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對於已具備生癌條件者,則能促進癌變的進程;而對於癌癥患者,會“縱容”癌的進展。

乳腺癌細胞有雌激素受體陽性和陰性之別,陽性者為雌激素依賴性乳腺癌,此類病人受孕後,由於雌激素水平升高的刺激,極易導致病情急轉直下而不可收拾。孕婦、哺乳期婦女一旦患有乳腺癌,病變擴散轉移早、病情進展快、治療效果差,臨床中不乏遇到有些經積極抗癌治療、癌腫已獲滿意控制的病人,但是由於懷孕而鑄成大錯,導致癌細胞“卷土重來”。

有些女性朋友在癌腫尚未得到控制的治療階段就懷孕,由於孕期雌激素水平的驟升,引起殘存癌細胞“死灰復燃”,迅速生長繁殖,並通過多方渠道擴大地盤,重新建立新的“落腳點”,導致乳腺癌的危害越來越大。

因此,建議乳腺癌患者治療期間不要受孕,想要生孩子的話,根據自身的病情,早期患者或無淋巴結觀察三年沒有轉移跡象的,可以考慮懷孕;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最好要觀察三年未出現轉移再進行受孕。

乳腺癌的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資料統計,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它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以及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僅約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致癌因素一:月經初潮早絕經晚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為0~24歲年齡段處較低水平,25歲後逐漸上升,50~54歲組達到高峰,55歲以後逐漸下降。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2歲與大於17歲相比,乳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增加2.2倍。閉經年齡大於55歲比小於45歲者發生乳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月經初潮早、絕經晚是乳癌最主要的兩個危險因素。近年來,乳腺癌

致癌因素二:遺傳因素

有研究發現,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而且乳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當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需要強調的是,乳癌並不是直接遺傳,而是一種“癌癥素質”的遺傳,乳癌病人的親屬並非一定患乳癌,隻是比一般人患乳癌的可能性要大。

致癌因素三:婚育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雖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後亦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婚者的2倍。專傢認為,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但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致癌因素四:電離輻射

乳腺是對電離輻射致癌活性較敏感的組織。年輕時為乳腺有絲分裂活動階段,對電離輻射致癌效應最敏感,而電離輻射的效應有累加性,多次小劑量暴露與一次大劑量暴露的危險程度相同,具有劑量-效應關系。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幸存者中,患乳癌的比例明顯增加,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後患乳癌的機會也增加。

致癌因素五: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造成乳癌的幾率明顯上升,乳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與人均消化脂肪量有較強的關系。有些公司職員高收入造成高生活水準,飲食上發生瞭改變,人們的飲食都主要以肉類和海鮮類產品為主,逐漸形成瞭現在比較“流行”的酸性體質。人們大多都形成不科學的、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結果導致乳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