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補鈣維持骨骼強度的高齡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更大。因此,專傢在此提議:中老年人不宜過度補鈣,會易發心臟疾病。下面為大傢簡單的介紹一下。

心臟病是怎麼引起來的呢

1、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病是有一定遺傳性的,尤其是在父母都患有心臟病的情況下,會增加心臟的危險系數。先天性心臟病有較高發病率,發病的原因可能由於母親在懷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藥物有關;與遺傳有關。

2、冠心病:生活中經常抽煙,或者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容易導致患者的血管硬化狹窄,導致血流受阻,也容易損害心肌缺氧。

3、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多是由於風濕熱感染導致的,導致心臟瓣膜病變逐漸出現導致的異常病癥。

4、肺性心臟病:肺、胸廓、動脈血管的病變,會增加患者的肺循環阻力,也會導致肺動脈高壓增加,容易引起右心肥厚以及擴大,隨著病情的發展惡化,還有可能會帶來右心衰竭的心臟病。

5、心肌病:人們的新陳代謝或者是荷爾蒙出現異常,是有可能會引發心肌病變的,在長期飲酒、酗酒、藥物的作用下,也容易導致心肌病變。與此同時,高血壓或者是其它免疫機能異常,是會引起血管病變的。

心臟病患者的常見癥狀表現

1、心臟病的癥狀首先是會有疲勞的現象出現。當心臟病使血液循環不暢,新陳代謝廢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積聚在組織內,刺激神經末稍,令人產生疲勞感。心臟病患者的疲勞可輕可重,輕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礙工作。但心臟病疲勞沒有特殊性,它與其它疾病所致的疲勞難以區分。

2、心臟病患者常會有疼痛的表現,心臟病的癥狀是疼痛部位多在胸部正中,有壓迫、灼熱或擠壓感,甚至是一種瀕臨死亡的窒息感,有的可放散在左肩、背及左上臂內側。心臟病患者的疼痛持續時間短,3—5分鐘消失,最長不超過20分鐘。

3、氣短是心臟病的癥狀之一。最顯著特點是勞力性氣短和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勞力氣短就是氣短與活動有關。心臟病人常說,上二層樓都心慌、憋氣,受不瞭;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即夜間睡臥不平,有時心臟病患者從夢中憋醒,端坐且喘息一會兒方可緩解。

老人補鈣過度易發心臟病

新西蘭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補鈣維持骨骼強度的高齡女性患心臟病的危險更大。因此,專傢在此提議:中老年人不宜過度補鈣,會易發心臟疾病。

由奧克蘭大學的伊恩·裡德領導的這項研究涉及1471名更年期後的健康女性,平均年齡74歲。研究人員給其中732人每天補一片鈣,給739人每天一片無效對照劑,追蹤觀察瞭5年。 結果顯示,補鈣的女性患心臟病的人更多。補鈣的女性中有31人患心臟病,服用無效對照劑的女性隻有21人患心臟病。

這是由於補鈣使血液中的鈣含量增加,從而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因此可能導致心臟病。 研究人員指出,大量補鈣可能對血管健康產生副作用。雖然這並非最終結論,但是這個發現有利於進一步的研究。 為防止骨質疏松,很多女性想方設法補鈣。以前的研究認為,補鈣有可能防止血管疾病,因為它可以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

心臟病的九大前兆

呼吸做瞭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於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征。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

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並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於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的表現。如果常心悸、氣喘,隻有蹲位才能緩解,這是紫紺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

心臟病患者的日常保健

1.戒刺激性食飲和興奮性藥物:辣椒、生薑、胡椒、煙、酒和大量飲濃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對心臟也會帶來負擔,在風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時,尤當註意。

2.適量的限制食鹽的攝入:與限制食鹽道理相同,風心病患者應少吃含鈉豐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發水腫。

3.緩進飲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湯、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飲料時,會迅速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進食飲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過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時,分成幾次喝,每次少一點,相隔時間長一些。

4.少量多餐:心臟病病人不宜吃得過多,每日總熱能分4~5次攝入,以減少餐後胃腸過度充盈及橫膈抬高,避免心臟工作量增加。晚飯應早些吃,宜清淡,晚飯後不進或少進任何食品和水分。

5.適當限制蛋白質和熱能的攝入:心力衰竭時,每日蛋白質可控制在25~30克,熱能600千卡;2~3日後,蛋白質可加至40~50克,熱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轉後漸增蛋白質和熱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臟的負荷。

6.應吃易於消化的食物:心臟病病人由於血液循環功能減退,胃腸道瘀血、水腫,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進食物應易於消化。開始可用流質、半流質飲食,然後改用軟飯。

7.應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無機鹽:如維生素B1及維生素C,以保護心肌,供給適量的鈣,以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鉀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不足時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藥時,除補鉀外,還應註意鎂、鋅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