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性味甘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益氣,補脾養血,活血調經,補精填髓,強筋壯骨的作用。可治虛勞羸瘦,病後體虛,食少無力,反胃腹瀉,頭暈心悸,水腫消渴,小便頻繁,崩漏帶下,產後乳少,病後體弱等癥。雞肉為補益食療上品。平時人食用益力健身,老幼尤宜。雞肉還有哪些功效呢?

雞肉的選購

雞肉的選購

1.活雞的選購:在選購鮮活雞時,可將雞的翅膀提起,如其掙紮有力,雙腿收起,鳴聲長而響亮,有一定重量,則表明雞活力強。此外雞的鼻孔幹凈而無鼻水,頭羽緊貼,腳爪的鱗片有光澤,雞囊無積水,口腔無白膜或紅點,不流口水者為健康雞。如果鮮活雞提起時掙紮無力,鳴聲短促而嘶啞,腳伸而不收,肉薄身輕,則是不健康的雞,不宜選購。

2.雞肉的選購:新鮮的雞肉肉質緊密排列、顏色呈幹凈的粉紅色而有光澤,皮呈米色、有光澤和張力,毛囊突出。不要挑選肉和皮的表面比較幹,或者含水較多、脂肪稀松的雞肉。

雞肉益氣

雞肉性味甘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益氣,補脾養血,活血調經,補精填髓,強筋壯骨的作用。可治虛勞羸瘦,病後體虛,食少無力,反胃腹瀉,頭暈心悸,水腫消渴,小便頻繁,崩漏帶下,產後乳少,病後體弱等癥。雞肉為補益食療上品。平時人食用益力健身,老幼尤宜。

雞肉營養價值非常高,脂肪含量偏低,並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雞肉還包含多類維生素,及磷、鈣,鐵,鎂,鉀,鈉,硫等成份。每100肉中含脂肪1.2g,水份74g,蛋白質23.3g,碳水化合物1.6g,灰分1.1g,鈣11mg,磷190mg,鐵1.5mg,維生素B10.03mg,維生素B20.09mg,煙酸8mg,尚含維生素(A、C、E),另含膽甾醇60至90mg,並且含3-甲基組氨酸。

食療功效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雞的品種很多,但作為美容食品,以烏雞為佳。其性味甘溫,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C、膽甾醇、鈣、磷、鐵等多種成分。

烏雞肉烏雞入腎經,具有溫中益氣、補腎填精、養血烏發、滋潤肌膚的作用。凡虛勞贏瘦、面瘦、面色無華、水腫消渴、產後血虛乳少者,可將之作食療滋補之品。

雞肝性味甘微溫,能養血補肝,凡血虛目暗、夜盲翳障者可多食之。另外能養心安神、滋陰潤膚。

若脫發過多,或遺精、白帶過多,可用雞蛋二隻,加首烏同煮食之。

蛋黃油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外擦患處可治療嬰兒濕疹,乳頭皸裂、凍瘡潰爛、水火燙傷、口腔潰瘍等癥。

《食療本草》指出,“黑雌雞,治反胃、腹痛、骨痛、乳癰、安胎”。

8款雞肉藥膳

1、沙參燉雞面:取雞蛋1隻,蘇打粉17.5g混入面粉1250g,加水和面制成面條,再取肥雞1隻,鮮豬蹄750g,加適量薑蔥胡椒等調料燉湯去骨,骨再燉湯,肉切丁,與沙參250g(切成短節)入湯燉好,煮面條上碗放味精。醬油調味即成。有除寒熱、補中益肺之功,適用於脾肺氣虛者。

2、參歸燉雞:取凈雞1隻,人參159與當歸30g,配以適量薑、蔥、鹽等調味品,加水一起燉熟食用,有補氣益血功能,用於氣血不足或貧血、疲倦乏力、頭昏心悸或月經量少、面色淡白無華者。

3、白果蒸雞:取烏骨雞或其他雞1隻,將白果仁、糯米各30g與胡椒粉3g,薑鹽等調味品適量混勻,一起放入雞腹中並以線縛定,加水蒸熟或煨熟食用,有補脾益氣、固腎縮尿的功效,用於脾腎虛虧、帶下色白量多或尿頻者。

4、爆人參雞片:取雞脯肉200g,人參15g,冬筍25g,黃瓜25g切片,雞片加鹽、味精並下入雞蛋清、水豆粉拌勻,下鍋用豬油炒熟濾去油,另同炒蔥絲、薑絲、筍絲、人參片、黃瓜片、香菜梗,再下熟雞片烹上汁水,淋上明油即成,有大補元氣之功,適用於氣虛、身體衰弱等癥。

5、烏雞湯:取烏雞1隻切塊,取陳皮、高良薑、胡椒各59左右,蔥、薑、鹽等調味品適量,加水煮熟食用,有補氣益脾、溫中祛寒的功能,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脘腹有冷感,或大便稀薄者。

6、甜昧烏雞:取烏骨雞1隻,生地黃250g,飴糖l00g,將後兩者放入雞腹中,以線縛定,蒸熟食肉飲汁,。有滋補肝腎之陰的功效,用於久病虛弱後肝腎陰虛、煩熱盜汗、少氣乏力者。

7、桂圓童子雞:取童子雞1隻約1000g,殺好洗凈放入沸水中汆一下撈出,放人湯鍋,加桂圓30g和適量料酒、蔥、薑、鹽及清水,上籠蒸l小時左右,取出蔥、薑即可,有補氣血、安心神籌功效,適用於貧血、失眠、心悸等癥,健康人食用能使精力更加充沛。

8、飴糖雞:取母雞1隻,在雞腹中加入生地309g蔥、薑、食鹽適量,再灌入飴糖100g,縫合切口朝上放入鋁鍋中,加水,用小火煨燉,熟爛即成,有養陰、溫中、益氣、補髓作用,適用於久病體弱、消瘦、低熱、盜汗等癥。

吃雞肉的10個真相

1.雞身上哪些部位不能吃?

雞屁股除瞭含有大量脂肪外,還聚集著無數個淋巴組織,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雞脖子是腺體集中的部位,最好剝下雞皮,去掉肉眼就能看到的小肉疙瘩後再加工。雞皮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容易導致肥胖,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建議肥胖和“三高”人群把雞皮剝下後,單獨用水慢慢熬,熬成雞油後,在餛飩、湯類中放一點,可起到調味效果。雞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吃時也要適可而止。

2.柴雞比肉雞更有營養嗎?

從營養補充來說,柴雞和肉雞的營養差別可以忽略不計。但從風味和口感來講,放養、每天吃菜葉和蟲子、生長周期長的柴雞確實口感更好。但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由於柴雞長時間放養,無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風險更大。

3.超市的速凍雞和市場上的現宰雞,在營養上有什麼區別?

速凍雞和現宰雞在營養上沒有區別。在禽流感肆虐的當下,人們一定要遠離活禽交易和現場宰殺,避免染上病毒。另外,帶血絲的白斬雞也不要吃。

4.吃公雞好還是母雞好?

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而高血壓患者和癌癥患者不適合吃;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者食用。

5.公雞和母雞怎麼吃好?

人們在選擇雞肉時往往比較註重雞的品種及新鮮程度,對於雞的雌雄卻不太關心。專傢表示,公雞和母雞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雞一般用來燉湯,而公雞適合快炒。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反之,公雞的肉質較緊致,很難熬出濃湯。人們吃公雞更喜歡細嫩的“童子雞”,這時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鮮嫩美味。另外,公雞和母雞在食療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者食用。

6.怎樣烹調能讓雞肉發揮最佳營養和口感?

雞肉肉質細嫩,適合各種烹調。為瞭保持其低脂肪的優點,最好選擇較為清爽的烹調方式,如白斬雞、清燉雞。相反,香酥雞、辣子雞、炸雞等經過油炸,不僅損失營養成分,熱量也比較高,不利健康。雞湯中加入不同藥材,具有不同的滋補功效。加入生薑,可滋補強精、緩解感冒、提高人體免疫力;加入枸杞能平補陽氣,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長,抵抗嚴寒;加入人參、黨參,可治療脾肺虛弱、氣短心悸,增強造血功能,對畏寒體質有改善作用;加入黃芪,可補氣補虛,增強機體免疫力。

7.買雞肉時怎麼挑顏色?

活雞被宰後,血放出來,肉的顏色就會發白。如果肉質發紅、發黑,這樣的雞不是病雞就是死雞。因此,買雞肉時最好買顏色發白的。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判斷雞肉的好壞。如果雞肉外層微幹,不發黏,用手指壓後立即復原,無異味,則說明雞肉比較新鮮。還可通過看翅膀識別註水雞,如果發現翅膀上有紅針眼,就證明雞肉被註瞭水。用手捏一捏皮層,如果感到明顯打滑,也可能意味著註過水。

8.雞肉中是否含有激素,會影響孩子發育嗎?

肉雞品種經過漫長培育期,生長速度很快,完全沒必要額外用激素催熟。另外,如果給雞吃瞭激素,還會增加它的心血管和肝臟負擔,導致死亡。因此,沒有廠傢會給雞喂激素。但即使雞肉裡沒有激素,傢長也不能任由孩子吃肉,因為肉類攝入超量,飲食熱量太高,才是孩子肥胖和發生性早熟的主要原因。

9.雞湯和雞肉哪個營養高?

在很多人眼中,喝雞湯最補,剩下的雞肉營養都已經被燉到湯裡瞭。某食品與營養系博士指出,燉完湯的雞肉營養要遠遠高於雞湯。雞肉為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還有脂肪、維生素和鈣等礦物質。在燉雞過程中,大量的鮮味物質會溶解到湯中,因此雞湯會變得好喝,但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隻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湯裡。有數據表明,每100克雞肉和雞湯中蛋白質的含量分別是25.1克和1.37克。

10.烹飪雞肉去不去皮?

為瞭減少脂肪攝入,很多人在烹飪前就去掉雞皮。專傢指出,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它在保持肉質水分的同時也防止瞭脂肪的外溢。因此,應在烹飪後再將雞肉去皮。

雞湯比雞肉更營養嗎

雞肉價格便宜、含脂肪少、肉質細嫩、做法多樣,一直是中國傢庭餐桌上的常客。營養專傢告訴你幾個有關吃雞的真相,讓你明明白白吃雞。

真相一:雞湯營養遠低於雞肉

在很多人眼中,喝雞湯最補,剩下的雞肉營養都已經被燉到湯裡瞭。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燉完湯的雞肉營養要遠遠高於雞湯。雞肉為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還有脂肪、維生素和鈣等礦物質。在燉雞過程中,大量的鮮味物質會溶解到湯中,因此雞湯會變得好喝,但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隻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湯裡。有數據表明,每100克雞肉和雞湯中蛋白質的含量分別是25.1克和1.37克。

真相二:雞心最安全

在崇尚美食的中國,雞身上的各個部位被烹飪成各種美味佳肴。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的很多部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減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最好少吃。其次,雞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體集中的部位,偶爾吃些解饞沒有問題,吃時最好去掉皮。再次,雞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最後,雞胗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雞肝負責代謝、解毒有害物質,雞腎與有害物質排泄有關,因此,盡管雞胗、雞肝和雞腎營養美味,但應減少食用次數和食用量。而心臟與有害物質代謝無關,所以雞心安全性較高,可適量食用。

真相三:母雞燉湯,公雞快炒

人們在選擇雞肉時往往比較註重雞的品種及新鮮程度,對於雞的雌雄卻不太關心。楊力表示,公雞和母雞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雞一般用來燉湯,而公雞適合快炒。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反之,公雞的肉質較緊致,很難熬出濃湯。人們吃公雞更喜歡細嫩的“童子雞”,這時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鮮嫩美味。另外,公雞和母雞在食療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