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一種疾病,引起心絞痛的原因有很多,心臟病、高血壓都容易引起的,心絞痛時間久瞭會得冠心病等。現在不少的女性也容易患上心絞痛。那麼什麼是心絞痛?心絞痛的發病原因有哪些?下面為大傢簡單的介紹一下。

心絞痛分類和鑒別分級

1.醫學上根據心絞痛與勞力的關系將其分為三大類型,即勞力性心絞痛、自發性心絞痛和混合性心絞痛。現分述如下:

① 勞力性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作由體力勞累、情緒激動或其他引起心肌耗氧增加的情況所誘發。根據其臨床表現勞力型心絞痛又分為:

●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勞力性心絞痛病史長於一個月,病情穩定不變。

● ●初發型勞力性心絞痛:勞力性心絞痛病史少於1個月,或已數月不發生心絞痛,現再次發生時間未到1個月也屬於本型。

● ●惡化型勞力性心絞痛:勞力性心絞痛患者在同樣活動量時,胸痛發作的頻度、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突然加重。

② 自發性心絞痛:心絞痛發作與勞累或情緒激動無關。這種類型的心絞痛一般來說疼痛程度重,時限較長,不易為硝酸甘油所緩解。包括:

● ●臥位型心絞痛:多在休息時或熟睡時發作。可能與夜間血壓降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有關,也有的學者認為平臥位時心臟的回流量增加,心臟的工作量反而增加瞭,這種類型的心絞痛可以發展為心肌梗死或猝死。

● ●變異型心絞痛:也是在休息時發作,但發作時如及時的描記心電圖,可以見到有的導聯st抬高。

● ●中間綜合征:心絞痛在休息或睡眠時發生,歷時較長,達30分鐘甚至1小時以上。中間綜合征的中間是指介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狀況,有的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或病情自然演變,又回到心絞痛的穩定狀態,如治療不及時或由於病情的演變,也可以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

● ●梗死後心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後一個月內又出現的心痛。

③ ③ 混合性心絞痛:指患者胸痛的發作既可以在勞累時也可以在休息時。

在臨床上,將初發勞力性心絞痛和惡化勞力性心痛以及自發性心絞痛的各種類型都統稱為不穩定型心絞痛,隻有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為穩定型心絞痛。

之所以將心絞痛分為這麼多復雜的類型,是為瞭便於指導臨床治療。比如勞力性心絞痛提示患者的心絞痛發作主要與心臟的耗氧量增加有關,用藥上偏重於選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臟負荷量的藥物。而自發性心絞痛則提示患者的胸痛發作不是由於心臟耗氧量增大引起的,主要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痙攣導致的心肌供血不足,治療則要選擇解除冠狀動脈痙攣的藥物。不穩定型心絞痛提示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有瞭新的變化,治療應在密切監護下進行,最好是住院治療。而穩定型心絞痛一般以堅持口服藥物,定期門診隨訪即可。

2、 心絞痛的判別

典型的心絞痛一詞並不完全代表 “痛”,心肌缺血缺氧的感覺可能是痛或痛以外的一些感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判別是否心絞痛發作:

① 發作部位:多在胸骨後或前胸部,范圍約拳頭大小或手掌大小,部位也可發生於上腹部,很像是胃部不適,也可發生在頸部、喉部、下頜、肩胛間區、雙上臂等處。

② 發作時限:多為陣發性發作。每次發作的時限一般為3~5分鐘,偶爾可達30分鐘。

③ 發作性質:典型的心絞痛是指發作是的一種不適感,其性質難以描述,常感壓榨緊縮、壓迫窒息或沉重悶脹性疼痛,而不是刀割樣尖銳痛、抓痛或針刺樣、電灼樣痛,少數病人可為燒灼感、憋悶感或咽喉部緊縮感,疼痛或不適感開始時較輕,逐漸增劇,然後逐漸消失。

④ 伴發癥狀:絕大多數心絞痛發作的患者自動停止活動,可伴出汗、氣急、有的伴有焦慮或瀕死的恐懼感,極少數人有暫時性暈厥,心絞痛發作過後,伴隨癥狀也隨之消失。

⑤ 誘發因素:心絞痛最常見的誘發因素是體力勞動、運動、腦力勞動和情緒激動。如快速急走,上樓或上坡時,身體或其他部位的疼痛,以及恐怖、緊張、發怒、煩惱等情緒變化都可誘發。飽餐也是誘發心絞痛的常見因素,可發生在進餐當時,也可發生於進餐後20~30分鐘。些外,排便、寒冷、大量吸煙等也易誘發心絞痛,但自發性心絞痛亦可在無任何誘因下發生。

⑥ 緩解方式:多數發作經休息或去除有關誘因後即能迅速緩解。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約1~2分鐘內能緩解,也有需3~5分鐘的,對臥位型心絞痛或因反復長期用硝酸甘油耐藥的可能無效。

所以“心痛”或“心難受”是一個十分常見又比較模糊的自我感覺,遇到傷心悲痛的事,人們就會說心裡很難受。身體某些部位的不適,尤其是胃部不適,由於人們常把胃的位置看成心窩,出現瞭消化不良最易訴說心難受,還有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的心悸、胸悶都會被說成是“心難受”。可見,許多人心難受並非來自真正的心臟病變,但是,也確有一部分人的心難受是真正的來源於心臟,即確實由心臟本身疾病引起的,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訴說心難受,就更應該提高警惕,因為老年人由於神經反映遲鈍,對痛覺不敏感,心絞痛甚至出現急性心肌梗死也不太出現胸痛,許多病例就表現為心難受,些時患者常伴有面色蒼白或灰黃,出冷汗、乏力、惡心甚至嘔吐,過去常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史。這種心難受千萬不要當成胃病,隨便吃點胃藥瞭事,而應立即去醫院檢查,並註意輕輕搬動病人。心難受另一個常見的病因是心律失常,包括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頻發早搏、心房纖顫等。所以當傢裡有人說心難受時,不妨先數數他的脈搏,或貼在病人的左側乳頭聽一聽,心跳是否快、慢,跳得是否規律,如心跳過快,每分100次甚至150次以上,或過慢在每分60次或50次以下,或心跳有間歇,就要馬上送醫院。

個別情況下,在發生心源性猝死前的幾個小時或幾天內,患者會出現心難受,其實這是心源性猝死的先兆癥狀,如能及時就醫並及時將患者置於醫生護士的監護之下,就有可能避免猝死,可惜的是,這種一過性的心難受常被病人或傢屬忽視,待患者發生心臟性猝死,傢屬常猛然醒悟的說起死者前一天訴說心難受,但悔之已晚,提醒諸位,特別是冠心病人及傢屬,一旦患者出現心難受,要先想到心臟有無問題,且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接受檢查,爭取早治療,防止發生意外。

3、 心絞痛的分級

勞力型心絞痛的病人,可以根據如下的分級標準判斷病情:

① ⅰ級:一般日常生活不引起心絞痛,費力速度快,時間長的體力活動引起發作。

② ⅱ級:日常體力活動稍受限制,在飯後、寒冷、情緒激動時受限更明顯。

③ ⅲ級:日常體力活動顯著受限制,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1裡路或上一層樓即可引起心絞痛的發作。

④ ⅳ級:輕微活動即可引起心絞痛,甚至休息時發作。

以上不難看出,級別越高,一般說病情越嚴重。1級的患者,常表現為穩定勞力型心絞痛。而4級的患者,冠狀動脈的病變較嚴重,隨時都可能發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什麼是心絞痛

典型心絞痛發作是突然發生的位於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後的壓榨性、悶脹性或窄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瀕死的恐懼感覺,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動,重者還出汗。疼痛歷時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在1~2分鐘內(很少超過5分鐘)消失。常在體力勞累、情緒激動(發怒、焦急、過度興奮)、受寒、飽食、吸煙時發生貧血、心動過速或休克亦可誘發。不典型的心絞痛,疼痛可位於胸骨下段、左心前區或上腹部,放射至頸、下頜、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或僅有左前胸不適發悶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將心絞痛分為勞累性和自發性兩大類。結合近年對心絞痛病人深入觀察提出的一些類型,現將心絞痛歸納如下的三大類:

(一)勞累性心絞痛(anginapectorisofeffort)是由運動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況所誘發的心絞痛。包括3種類型:

1、穩定型勞累性心絞痛簡稱穩定型心絞痛(stableaninapectoris),亦稱普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的心絞痛。指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絞痛發作,其性質在1~3個月內並無改變。即每日和每周疼痛發作次數大致相同,誘發疼痛的勞累和情緒激動程度相同,每次發作疼痛的性質和疼痛部位無改變,疼痛時限相仿(3~5分鐘),無長達10~20分鐘或以上者,用硝酸甘油後也在相同時間內發生療效。

本型心絞痛發作時,病人表情焦慮,皮膚蒼白、冷或出汗。血壓可略增高或降低,心尖區可有收縮期雜音(二尖瓣乳頭肌功能失調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還可有交替脈或心前區抬舉性搏動等體征。

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圖冊

病人休息時心電圖50%以上屬正常,異常心電圖包括ST段和T波改變、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左束支前分支或後分支阻滯、左心室肥大或心律失常等,偶有陣舊性心肌梗塞表現。疼痛發作時心電圖可呈典型的缺血性ST段壓低的改變。

2、初發型勞累性心絞痛簡稱初發型心絞痛(initial onset angin

室性期前收縮圖冊a pectoris)。指病人過去未發生過心絞痛或心肌梗塞,而現在發生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絞痛,時間尚在1~2個月內。有過穩定型心絞痛但已數月不發生心絞痛的病人再發生心絞痛時,有人也歸入本型。

本型心絞痛的性質、可能出現的體征、心電圖和X線發現等,與穩定型心絞痛相同,但心絞痛發作尚在1~2個月內。以後多數病人顯示為穩定型心絞痛,但也可能發展為惡化型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

3、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簡稱惡化型心絞痛,亦稱進行型心絞痛(progressive angina pectoris)。指原有穩定型心絞痛的病人,在3個月內疼痛的頻率、程度、誘發因素經常變動,進行性惡化,病人的痛閾逐步下降,於是較輕的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即能引起發作,故發作次數增加,疼痛程度較劇,發作的時限延長,可超過10分鐘,用硝酸甘油後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消除。發作時心電圖示ST段明顯壓低與T波倒置,但發作後又恢復,且不出現心肌梗塞的變化。

惡化型心絞痛圖冊本型心絞痛反映冠狀動脈病變有所發展,預後較差。可發展為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部分病人實際上可能已發生較小的心肌梗塞(未透壁)或散在性心內膜下心肌梗塞灶,隻是在心電圖中未能得到反映而已。也可發生猝死。但也有一部分患穩定型心絞痛多年的病人,可在一個階段中呈現心絞痛的進行性增劇,然後又逐漸恢復穩定。

(二)自發性心絞痛(angina pectoris at rest)心絞痛發作與心肌需氧量無明顯關系,與勞累性心絞痛相比,疼痛持續時間一般較長,程度較重,且不易為硝酸甘油所緩解。包括四種類型:

1、臥位型心絞痛(anginadecubitus)亦稱休息時心絞痛。指在休息時或熟睡時發生的心絞痛,其發作時間較長,癥狀也較重,發作與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無明顯關系,常發生在半夜,偶爾在午睡或休息時發作。疼痛常劇烈難忍,病人煩躁不安,起床走動。體征和心電圖變化均較穩定型心絞痛明顯,硝酸甘油的療效不明顯,或僅能暫時緩解。

本型心絞痛可由穩定型心絞痛、初發型心絞痛或惡化型心絞痛發展而來,病情加重,預後甚差,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塞或發生嚴重心律失常而死亡。其發生機理尚有爭論,可能與夜夢、夜間血壓降低或發生未被察覺的左心室衰竭,以致狹窄的冠狀動脈遠端心肌灌註不足;或平臥時靜脈回流增加,心臟工作量增加,需氧增加等有關。

2、變異型心絞痛(Prinzmetal's variant angina pectoris)本型病人心絞痛的性質與臥位型心絞痛相似,也常在夜間發作,但發作時心電圖表現不同,顯示有關導聯的ST段抬高,而之相對應的導聯中則 ST段壓低(其它類型心絞痛則除aVR及V1外各導聯ST段普遍壓低)。目前已有充分資料證明,本型心絞痛是由於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該支血管發生痙攣,引起一片心肌缺血所致。但冠狀動脈造影正常的病人,也可由於該動脈痙攣而引起本型心絞痛,冠狀動脈的痙攣可能與α腎上腺素能受體受到刺激有關,病人遲早會發生心肌梗塞。

3、中間綜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亦稱冠狀動脈功能不全(coronary insufficiency)。指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絞痛發作歷時較長,達30min到1小時以上,發作常在休息時或睡眠中發生,但心電圖、放射性核素和血清學檢查無心肌壞死的表現。本型疼痛其性質是介於心絞痛與心肌梗塞之間,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

4、梗塞後心絞痛(postinfartionangina)在急性心肌梗塞後不久或數周後發生的心絞痛。由於供血的冠狀動脈阻塞,發生心肌梗塞,但心肌尚未完全壞死,一部分未壞死的心肌處於嚴重缺血狀態下又發生疼痛,隨時有再發生梗塞的可能。

(三)混合性心絞痛(mixed type angina pectoris)勞累性和自發性心絞痛混合出現,由冠狀動脈的病變使冠狀動脈血流貯備固定地減少,同時又發生短暫的再減損所致,兼有勞累性和自發性心絞痛的臨床表現。有人認為這種心絞痛在臨床上實甚常見。

近年臨床上較為廣泛地應用不穩定型心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一詞,指介於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之間的臨床狀態,包括瞭初發型、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和各型自發性心絞痛在內。其病理基礎是在原有病變上發生冠狀動脈內膜下出血、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小板或纖維蛋白凝集、冠狀動脈痙攣等

心絞痛的並發癥是什麼呢

1、心律失常

變異型心絞痛易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痙攣,血管突然閉塞,心肌缺血及血流再灌註後形成復極不一致的折返和心肌電不穩定。缺血時間越長,ST段抬高越明顯,越易發生心律失常。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原因有大量吸煙,酗酒及感染等。因冠脈痙攣多發生於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所以應積極預防危險因素,如:戒煙、降脂、降血壓、降血糖等。冠脈痙攣不僅能誘發嚴重心律失常,而且可發生心肌梗死導致猝死,臨床上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普通心電圖有時很難捕捉到心律失常,動態心電圖及心電監護多能提供心律失常的證據。因此對變異型心絞痛的患者初期要嚴密監測心電情況,早期發現惡性心律失常,及早處理,防止猝死的發生。

2、心肌梗死

由於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引起嚴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壞死。臨床表現呈突發性,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特征性心電圖動態衍變及血清酶的增高,可發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並癥,常可危及生命。

3、心力衰竭

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心力衰竭分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呼吸困難,初起為勞力性呼吸困難,終而演變為休息時呼吸困難,隻能端坐呼吸。

心絞痛的癥狀主要有哪些表現呢

1、穩定型勞累性。簡稱為穩定型心絞痛,亦稱普通型心絞痛,是最常見的心絞痛。心絞痛性質一般在1-3個月內無改變,即每日或每周疼痛發作次數大致相同,誘發疼痛的勞力和情緒激動程度相同,疼痛時間相仿。這就屬於心絞痛的癥狀表現。

2、初發型勞累性。簡稱為初發型心絞痛,是指患者過去未發生過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而現在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絞痛,時間尚在1-2個月內。有過穩定型心絞痛但已數月不發生心絞痛的病人再發生心絞痛時,有人也歸入本型。這也是心絞痛的癥狀表現。

心絞痛的病因

心絞痛的直接發病原因是心肌供血不足。而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於冠心病。有時,其他類型的心臟病或失控的高血壓也能引起心絞痛。如果血管中脂肪不斷沉積,就會形成斑塊。斑塊若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會導致其縮窄,進一步減少其對心肌的供血,就形成瞭冠心病。冠狀動脈內脂肪不斷沉積逐漸形成斑塊的過程稱為冠狀動脈硬化。一些斑塊比較堅硬而穩定,就會導致冠狀動脈本身的縮窄和硬化。另外一些斑塊比較柔軟,容易碎裂形成血液凝塊。冠狀動脈內壁這種斑塊的積累會以以下兩種方式引起心絞痛:①冠狀動脈的固定位置管腔縮窄,進而導致經過的血流大大減少;②形成的血液凝塊部分或者全部阻塞冠狀動脈。

產生疼痛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心肌內積聚過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質;或類似激肽的多肽類物質,刺激心臟內植物神經的傳入纖維末梢,經1~5胸交感神經節和相應的脊髓段,傳至大腦,產生疼痛感覺,這種痛覺反映在與植物神經進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經所分佈的皮膚區域,即胸骨後及兩臂的前兩側與小指,尤其是在左側,而多不在心臟解剖位置處,有人認為,在缺血區內富有神經供應的冠狀血管的異常牽拉或收縮,可以直接產生疼痛沖動。對心臟予以機械性刺激並不引起疼痛,但心肌缺血與缺氧則引起疼痛,當冠狀動脈的供血與心肌的需血之間發生矛盾,冠狀動脈血流量不能滿足心肌的代謝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時,即產生心絞痛。

心肌氧耗的多少由心肌張力,心肌收縮強度和心率所決定,故常用“心率×收縮壓”(即二重乘積)作為估計心肌氧耗的指標,心肌能量的產生要求大量的氧供,心肌細胞攝取血液氧含量的65%~75%,而身體其他組織則僅攝取10%~25%,因此心肌平時對血液中氧的吸收已接近於最大量,氧供再需增加時已難從血液中更多地攝取氧,隻能依靠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來提供,在正常情況下,冠狀循環有很大的儲備力量,其血流量可隨身體的生理情況而有顯著的變化;在劇烈體力活動時,冠狀動脈適當地擴張,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時的6~7倍,缺氧時,冠狀動脈也擴張,也使血流量增加4~5倍,動脈粥樣硬化而致冠狀動脈狹窄或部分分支閉塞時,其擴張性減弱,血流量減少,且對心肌的供血量相對地比較固定,心肌的血液供給如減低到尚能應付心臟平時的需要,則休息時可無癥狀,一旦心臟負荷突然增加,如勞累,激動,左心衰竭等,使心肌張力增加(心腔容積增加,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增高),心肌收縮力增加(收縮壓增高,心室壓力曲線最大壓力隨時間變化率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時,心肌對血液的需求增加;或當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如吸煙過度或神經體液調節障礙)時,冠狀動脈血流量進一步減少;或在突然發生循環血流量減少的情況下(如休克,極度心動過速等);心肌血液供求之間的矛盾加深,心肌血液供給不足,遂引起心絞痛,嚴重貧血的病人,在心肌供血量雖未減少的情況下,可由於紅細胞減少血液攜氧量不足而引起心絞痛。在多數情況下,勞累誘發的心絞痛常在同一“心率×收縮壓”值的水平上發生。

發病機理:

當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等使心臟負荷及氧耗增加時,不能進一步擴張,出現心肌供血不足,在以下一系列生理生化改變時,引起瞭心絞痛發作。①生物化學改變:當心肌缺氧,乳酸、鉀離子等代謝產物或激肽堆積至一定濃度時,就可刺激心肌內神經末梢而引起疼痛。②電生理改變:輕度缺氧即可使局部心肌復極時間延長(延長動作電位3相),改變復極向量,因而放置於缺血部位的電極可記錄到倒置的T波。進一步的心肌缺血,使細胞膜不能有效地阻止細胞內鉀透出細胞外,因而極化程度低於健康部位心肌而產生損傷電流,導致心電圖上S-T段的偏移。由於心肌收縮時心內膜下心肌受壓最大,故心絞痛時表現為心內膜下心肌的損傷電流,即以R 波為主的心電圖導聯中S-T段呈水平型壓低。如有牽涉到外膜面的大片心肌急性缺血,S-T段可呈弓形抬高(如變異型心絞痛)。此外,由於缺血心肌在復極時間和程度上與正常心肌之間存在差異,可產生各種異位心律或傳導障礙。③心肌收縮力改變:心肌缺氧時,細胞膜鈉、鉀泵功能受損,細胞內過多的鈉離子不能外排,加之細胞內酸度(氫離子濃度)增加.妨礙細胞漿釋出鈣離子,興奮、收縮偶聯作用不能正常進行,使心肌收縮力減退。由於缺血隻限於心肌的一部分,故在心絞痛時可出現心肌局部收縮的不協調,包括收縮運動減退、無收縮運動,甚至運動障礙,即在收縮期受損心肌膨出。缺血心肌的順應性減低,收縮力減退的心肌如果范圍較大即可影響心室排血而致舒張末期壓力增高,可導致左心衰竭。缺血如影響乳頭肌,可致乳頭肌功能不全使心室收縮期左房室瓣不能有效關閉而增加左心室負擔。

心絞痛可以吃什麼水果

1、葡萄柚——膽固醇過高嚴重影響心血管健康,尤其有心臟病史者,更要註意控制體內膽固醇指標。葡萄柚是醫學界公認最具食療功效的水果,其瓣膜所含天然果膠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

2、櫻桃——容易疲勞在多數情況下與血液中鐵含量減少,供氧不足及血液循環不暢有關。吃櫻桃能補充鐵質,其中含量豐富的維生素C還能促進身體吸收鐵質,防止鐵質流失,並改善血液循環,幫助抵抗疲勞。

3、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人體足夠的纖維質,降低心臟病發病率,還可以減肥。

4、香蕉——鉀元素的含量很高,這對人的心臟和肌肉功能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