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女性朋友在搭公車,搭地鐵,辦公室,教室,甚至走在大街上,用手捂著自己的肚子,仿佛很痛苦的樣子,這都是由於女性的特殊時期引起的,天氣一轉涼,這種現象就更明顯瞭,有的美女朋友甚至痛得滿床滾,什麼也做不瞭,面色灰黃,仿若得瞭一場大病。專傢表示痛經吃止痛藥危害大,這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痛經吃止痛藥危害大

恐懼加重痛經的發作

調查中還發現,很多女孩在每次來月經時服用止痛藥。為此,婦科專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邵教授告誡,止痛藥更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後果。

據邵教授介紹,調查中不少女孩都屬於原發性痛經,一般從初潮後開始,幾乎每月都有,使許多女孩都有一種恐懼感,更加重瞭痛經的發作,甚至產生惡性循環。這主要是由於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可喝些生薑紅糖茶以緩解

為此,專傢們認為,傢長應讓孩子多學習生理衛生知識,消除經前恐懼心理。個人也要註意經期衛生,若月經來時肚子不舒服的話,可用熱水袋熱敷或喝些生薑紅糖茶、玫瑰花茶等暫時緩解。若一直持續疼痛不能緩解的話,應及時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以對癥下藥進行治療。

痛經存在較多的誤區

錯誤一:婚姻為痛經劃上休止符

簡單地說,疼痛是因為子宮肌肉強烈地痙攣、以及盆腔瘀血引起的。事實上,痛經的原因非常復雜,有可能是因為你得瞭某種婦科疾病,比如子宮內膜息肉。因此,做一個並不復雜的手術後,糾纏多年的痛苦就可以徹底解除瞭。

錯誤二:溫熱能完全感化疼痛

從中醫的角度看,每個人的體質有虛、實、寒、熱之分,即使痛經,也有寒凝、氣滯、血瘀、虛寒、濕熱的多種類型,在這個基礎上還有各種組合。

虛寒型體質比較多見,這種情況予以“溫熱療法”很對癥,但對於其他類型者就不一定有效瞭。即便是虛寒體質的人,這種溫熱作用其實也很有限,如果疼痛比較嚴重的話,往往還需要借助其他方法來解決。

錯誤三:按摩驅痛

針灸、按摩一直被認為是治療痛經的好辦法,原因是:通過對某些穴位(如關元、氣海、足三裡、三陰交等)經絡傳導的刺激,能夠緩解子宮痙攣和盆腔瘀血,起到止痛作用。

然而,許多的醫學實踐表明,在經期這個特殊時間,不宜采取過於強烈的按摩,這容易誘發子宮內膜脫落,加重出血。如果按摩師的手法不正確、強度運用不當,就更容易引起副作用瞭。

最合理的方法是在月經前後,而不是月經當中進行按摩治療。即便如此,也應事先查清痛經是功能性還是器質性的,如果是器質性的,應先將病因去除。

錯誤四:經期性愛火上澆油

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性學傢對這種傳統觀念提出反駁:插入方式帶入的少量細菌和病毒不至於造成什麼危害,而且還可以利用避孕套來確保清潔。

另外,性愛可以在大腦中產生大量的內啡肽——這種特殊的激素能夠調整不良情緒,調動神經內分泌系統,提高免疫力,緩解疼痛。經期這個特殊日子,其實女人更需要性愛撫慰。

錯誤五:痛經會自動痊愈

許多女性在以前發生過原發性痛經,婚後自然好轉甚至消失瞭。當她們再次遭遇痛經襲擊,就認為這無關緊要,忍一忍就過去瞭,過一段時間就自然會好。事實上,原發性痛經沒有器質性病變,大部分可能會自然好轉、消失。而繼發性痛經一般是婚後發生,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不醫治原發疾病,痛經不但不會好轉,而且會逐漸加重,甚至引起嚴重的並發癥。

錯誤六:憑經驗吃藥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前者是生理上不通暢造成的,後者是由不同的生殖道器官病變引起的,無論哪種痛,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特別是繼發性痛經,如果用藥不當,可能釀成大害。

即使是同一種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痛經,也有不同的病因,也可能在用藥種類、劑量上有很大的差別,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你朋友的痛經可能與你一樣非常劇烈,但是她可能服用一些消炎止痛片能好,你卻不一定能好,說不定還有副作用。

錯誤七:摘除病變器官會一勞永逸

一些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腺癥、盆腔淤血綜合征等難治之癥的女性,因痛經嚴重或經久不愈,就想去動手術摘除病變器官,認為這樣一勞永逸。可是,人體每一個器官都有它的作用,生殖器官尤其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過早摘除,可能會帶來一些隱性的問題。

所以,不是到瞭萬不得已的情況,別要求動手術摘除病變器官。有些疾病雖然難以治愈,但是基本能夠控制病情、減輕甚至消除疼痛癥狀。所以,選對方法治療才是關鍵。

痛經的原因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後腹痛加重,月經後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後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

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後,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吃什麼可以治痛經

1生薑煲蛋:雞蛋2個煮熟去殼,再放進鍋內,加水一碗半,切30克生薑絲放入鍋內同煲煮20分鐘,然後吃蛋喝湯。

2薑棗紅糖湯:生薑絲和紅糖各30克,大棗50克,文火共煎成一碗,趁熱喝下。

3熱敷法:在行經的第1天,用熱水袋或理療蠟袋置於臍下小腹部,並向左右換敷,以大熱不燙為宜,有立竿見影之效。

4練功法:於行經前至月經期,每日早晚做如下鍛煉:仰臥位屈腿微展,腹式深呼吸10次;然後站於床下,兩手扶椅背,輪流提放兩足跟20次,同時兩腿再做深蹲運動5次;最後再仰臥床上,提腿屈膝收腹,盡量使膝蓋接觸下頦,做10次。

痛經有幾種類型

中醫稱本病為“經行腹痛”。有虛實之分,臨床可分氣滯血瘀、寒濕凝脂、氣血虛弱、濕熱下註四個證型。

痛經的四種類型:

(1)氣滯血瘀型,癥見每於經前一二天或月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或伴胸脅乳房脹,或經量少,或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後痛減,經凈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點,脈弦或弦滑。治宜理氣化瘀止痛。

(2)寒濕凝滯型,癥見經前數日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黑有塊,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膩,脈沉緊。治宜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

(3)氣血虛弱型,癥見經後一二天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華,或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治宜益氣補血止痛。

(4)濕熱下註型,癥見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時小腹時痛,經來疼痛加劇。低熱起伏,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或濡數。治宜清熱除濕,化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