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想健康,多喝湯。尤其在寒冷冬季節,各種湯成瞭不可缺少的美味。湯的種類不同,作用也各異。現在正值寒冬,是進補身體的大好季節,下面小編向大傢介紹幾種最適宜冬季養生的湯水,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幫你度過一個暖冬。

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

第一:增加熱量的攝取

冬天天氣寒冷,為瞭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這個時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所以說,為瞭身體健康,日常飲食一定要增加熱量的攝取。日常生活中,蛋白質的攝取量應該維持正常水平;但是要適量增加一些熱量,多吃一些含有糖分、脂肪的食物;礦物質的含量保持正常水準就可以瞭;維生素方面的攝取量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要多增加,可以適量的多吃一些蘿卜、土豆、菠菜、香蕉、蘋果、動物內臟以及蛋類等等食物,這些都能夠很好的滿足身體對於維生素的需求。

第二:冬天多吃羊肉

專傢告訴我們,羊肉是非常適合在冬天的時候服用的食材,因為羊肉中含有大量的熱量,多吃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對於一些怕寒以及手腳冰涼的情況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除此之外,羊肉中含有大量地微量元素,特別是鐵元素以及磷元素,這些都能夠很好的補氣血,對於一些貧血的癥狀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冬天的時候,如果出現氣血不足、身體虛脫以及大病初愈的情況,服用羊肉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不僅能夠補氣血、同時還具有保健脾胃、腎臟的功效,身體也會越來越強壯。

第三:冬季進補要科學

冬天進補是一個在我國流傳千年的養生方法,經過夏季酷暑的消耗之後,冬天進補能夠很好的滋補身體的虧損情況,並且對於來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儲存功效,令人體更加的健康。但是,秋冬進補並不是隨便就能夠進行,一定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主要就是對一些氣虛還有血虛的患者要特別進補,並且不同的虛弱原因進補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如果是體虛的患者,那麼在冬季就需要好好的進補,但是在進補的時候也需要分清楚身體的狀況。如果是氣虛的患者,那麼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身體也容易犯懶,這個時候應該采用封藏的基本原則,多服用一些具有補中益氣作用的食材;如果是血虛的患者,主要的癥狀就表現為臉色慘白,容易出現心悸失眠的情況,女性則是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多服用一些當歸、熟地還有阿膠,能夠很好的進行冬季飲食養生;如果是屬於陽虛的患者,那麼表現為陽痿早泄以及四肢怕冷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進行補腎,多吃一些狗肉或者是羊肉等等。

第四:選對食材很重要

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中,一定要瞭解什麼食材適合在冬季養生的時候服用,什麼食材應該應對哪種情況。冬天氣候幹燥,這就導致肌膚容易出現幹燥、蛻皮以及皸裂的情況,中醫認為這和肺部具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一定應該多吃一些具有潤肺生津功效的食物。

現代營養學傢經過多年的實驗之後得出結論,冬天的到時候應該服用一些暖性的食物,這對身體才是最好的選擇。肉類方面應該多吃一些牛羊肉、狗肉以及雞肉;蔬菜方面則是應該多吃一些豆類、胡蘿卜還有蔥薑蒜、韭菜以及香菜等;水果則是應該多吃一些柚子、桔子這些;除此之外,還應該適量的多吃一些紅糖、松子還有糯米等,這些對於身體都是很有好處的。

第五: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材

冬天如果想要身體健康,皮膚也越來越好,那麼就需要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材,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維生素C等,這些對於身體都是具有很好的作用。

專傢告訴我們,維生素A能夠很好的滋潤肌膚,防止出現幹燥、皺紋,常見的就有橘子、菠菜、蘿卜以及動物內臟等等;維生素B則能夠很好的抑制各種皮膚病的出現以及平展皺紋,例如脂溢性皮炎等等,常見的就有豆類食物、花生、糙米等等。

冬季最適宜的養生湯水

1、羊肉湯

滋補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瞭容易上火。

做法:

1.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薑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

2.把羊骨架放鍋裡,加滿清水,好瞭,開火,熬吧,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舀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凈瞭,放些蔥薑,繼續熬吧,什麼時候熬的湯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樣就可以瞭。熬湯一定要舍得花時間。

3.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裡,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菜,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裡,好瞭,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瞭配上千層餅或火燒,味道真的好極瞭。如果喜歡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功效:

補虛壯陽,暖身暖胃。一般對於身體虛弱,手腳冰涼的人來說,在冬天多吃羊肉湯是非常有好處的。

2、白蓮百合糖水

用料:本糠水取鮮百合60克(幹品30克),幹湘白蓮肉30克,白砂糖30克。

制作:先將鮮百合用清水洗凈,並剝開葉瓣。湘白蓮用清水浸泡並去除外皮及蓮心,洗凈。然後將準備好的鮮百合、湘白蓮肉同放入瓦煲內,加適量清水,用中火煲約半小時,煲好前5分鐘加進白砂糖即可。

功效:能清心潤肺,

3、枸杞紅棗烏雞湯

材料:杞子40克,紅棗20枚,生薑2片,烏雞1隻。

步驟:一、將烏雞洗凈,去毛、去內臟,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用水洗凈,瀝幹水。

二、杞子用溫水浸透,用水洗凈,瀝幹水。

三、紅棗和生薑用水洗凈。紅棗去核;刮去薑皮,切2片。

四、瓦煲內加入清水,先用猛火對水開,然後放入以上材料,等水再開,改用中火煲3小時。

功效:補血養顏,益精明目。適合身體虛弱或者皮膚幹燥者食用。

小貼士:與一般雞肉相比,烏雞有10種氨基酸,其蛋白質、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E、磷、鐵、鉀、鈉的含量更高,而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則很少。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功效。

適合一切身體者,尤其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效果更佳。

4、黃芪燉烏雞

原料:黃芪50克,烏骨雞1000克,蔥10克,薑10克

制法:

1.清洗幹凈,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洗凈。

2.將黃芪洗凈,放入烏骨雞腹中,放入沙鍋,註入雞清湯,放入料酒、鹽、蔥段、薑片,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爛入味即成。

功效:補肝腎、益氣血、男子遺精、早泄有輔助治療作用。

黃芪,是一味中藥,功能補脾益氣。烏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鈣、磷、鐵和核黃素、尼克酸等。功能養陰益血、治婦科疾病。黃芪燉烏雞,有補脾益氣、養陰益血的功效。榆次民間用這種傳統保健食品治療月經不調、白帶過多、月經痛、血虛頭暈等婦科疾病。黃芪,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烏雞,性味甘、平,入肝腎經。

滋養肌膚。

冬季中醫養生需養腎

按照《黃帝內經》理論,秋冬季節是進補的季節,現在已經是冬季,更是進補的最好的季節,那冬季進補應該補哪?為什麼補?這才是大傢所關心的問題,現在大傢的養生的概念越來越深,對健康的意識也是越來越深,但是,養生也是需要知識的,更不能亂補,中醫養生的理念告訴我們冬季養生主要養腎。

祖國醫學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對我們的五臟六腑和季節的關系早有論述,在《黃帝內經》裡就有五臟對應的四季,那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這個腎不是指我們身體裡那兩個腎臟,而是包含瞭生殖系統和泌尿系統,這兩個系統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所以,冬季養腎就是要養護好這兩個系統。

祖國醫學認為,腎為生命之源,有主骨生髓之說,腎氣充盈,則筋骨強健、深思敏捷,腎氣不足則陽氣虛弱。冬季,是四季中最不為人所“待見”的季節,草木枯萎、萬物肅殺,寒氣直逼體內,寒氣與腎臟相通,冬季就是最消耗腎的陽氣。腎的陽氣一傷容易引起風寒感冒、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腎氣虛弱又傷及腎陰,頭暈耳鳴癥狀也會伴隨而來。因此,冬季對於腎臟的保養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冬季養腎的原因及好處。

原因一:自然納氣延年益壽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腎氣與人體免疫功能有著密切的關系。冬天養腎不僅能增強人體抵禦寒冷的能力,而且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緩衰老。冬季腎臟機能正常,可調節肌體適應嚴冬的變化。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腎的納氣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和調,腎不納氣,即可出現動輒氣喘,呼多吸少的病象。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季節,養腎有助於肺氣呼吸,自然納氣,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原因二:腎主骨,骨為腎之餘

中醫認為,肢體的功能活動,包括關節、筋骨等組織的運動,皆由肝腎所支配,故有“腎主骨,骨為腎之餘”的說法。善於養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以養腎達到養筋健腎、舒筋活絡、暢通氣脈、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

原因三: 冬季易生凍瘡,防治凍瘡需激發陽氣

冬季,因為氣溫很低,腎氣不足的人很多人容易凍手、腳和耳朵,形成凍瘡,其實生凍瘡的原因除瞭天氣冷的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和血液循環有密切的關系,而部分血液循環會流經腎臟,而如果養腎就會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預防凍瘡的發生。

中醫8大冬季養生法

1、宜適當鍛煉,少大汗

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應“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過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大暖大汗。這樣“暖”是達到瞭,但是“暖”過頭瞭,反而容易引發疾病。冬季養生宜適當活動筋骨,堅持室外鍛煉,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機體抗寒能力。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以微微出汗為度,不宜大汗。大汗泄氣,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老年人冬季洗澡過頻,也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水熱所迫,汗出淋漓,很容易受寒生病。

2、宜勤健腳板,冬季健腳即健身

應該常保持腳的清潔與幹燥, 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冬季註意腳的保暖十分重要。足為人體之本,是三陰經之始、三陽經之終,與人體十二經脈、臟腑、氣血相聯系。常言道“寒從腳下起”,因腳遠離心臟,供血不足,熱量較少,保溫力差,所以腳的保暖很重要。除瞭白天註意要腳的保暖外,每晚堅持用熱水洗腳也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有增強機體防禦能力和消除疲勞、改善睡眠的作用。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用心護腳,冬季養生才能事半功倍。

3、宜保暖防犯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 寒冷還刺激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癥狀加劇。因此,冬季應註意防寒保暖,人體特別要註意的保暖部位是頸部、背部和腳。一是註意頸部的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續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實是因為穿開領服裝暴露瞭頸部, 寒冷空氣刺激造成的, 改換高領服裝並加個圍巾後癥狀會有所改善。二是註意背部的保暖。因為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 風寒等邪氣極易通過背部侵入而引發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4、宜足飲水

有些人可能認為,冬天,人的活動減少,而且一般來說也不會感到口渴, 因此不需要喝太多水。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 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仍然需要水分滋養, 這樣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少於2000~3000 毫升。

5、宜調養精神

《黃帝內經》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說在冬季應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幹擾和刺激,讓自己的心情始終處於淡泊寧靜的狀態,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靜自如,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樂觀和喜悅。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冬季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冬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要“早臥遲起”。唐代著名醫學傢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此,冬季養神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6、宜通風換氣

冬季還應該註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冬季天冷, 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蒙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影響健康。所以,冬季在調節室內溫度的同時,還應註意室內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應習慣經常開門窗通風換氣,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外流,晚上也應開小氣窗通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7、宜飲茶喝粥,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

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的功效,營養專傢提倡,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晨起喝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除瞭白米粥,可以經常煮些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此外,還可依自己所需,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腸的鯽魚粥。

茶是人的最佳飲料之一,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綠茶還能防癌抗癌,對人體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長期從事電腦工作的人更應常飲茶。但是胃病患者或是貧血服藥者不宜喝茶,尤其是不要喝濃茶。

8、宜適時進補

我國多處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樣的諺語,可見飲食療養非常重要。冬季養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進補。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食補方法因人因地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對於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切忌不顧實際情況,全傢上下齊進補。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於氣虛,可選服人參、黨參、五味子、黃芪、白術等益氣藥物。

冬令進補時,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理脾胃功能。

冬季養生避開五個誤區

誤區一: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量,隻起到隔離的作用,它緩沖瞭外面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之間的對流,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生理學角度看,穿衣過多會抑制身體體溫調節機能的適應性,減弱人體的禦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隻要達到適宜的厚度即可。

誤區二:關緊門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門窗緊閉,以為這樣屋內溫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實不然。專傢介紹,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500餘種化學物質,而僅從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種之多。空氣中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塵,在這樣的空氣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應該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新鮮。

誤區三:戴口罩防感冒

實際上,鼻子吸進的冷空氣在進入肺部時已經接近體溫。人體的這種生理功能與生俱來,並能通過鍛煉得到增強,使人的耐寒力明顯提高。戴口罩人為地阻止瞭這種生理功能本應得到的鍛煉,使人的抵抗力變差,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誤區四:喝白酒可禦寒

不少人以為喝白酒可以禦寒。實際上,人喝酒後,受酒精刺激,血管擴張,身體的熱量會大量釋放,所以會有發熱的感覺,但這種感覺會很快消失。尤其是熱量釋放到一定程度時,人反而會感覺冷。棉襖、羽絨服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禦寒能力,是因為它們能減少熱量的流失,而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它們本身不但不會產生熱量,反而會造成熱量的揮發。

誤區五:從室外進屋先暖手和腳

許多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時,首先把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邊烤或用熱水泡,其實這一冷一熱的驟然交替對手腳極為不利,很容易使手腳生凍瘡。正確的方法是,手腳相互摩擦,使表皮溫度自然回升,然後再用熱水泡,放到取暖器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