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養生是很多老年人在進入老年時期都在努力實施的,為的就是有個健康的身體,延年益壽,其實針對養生,有很多誤區是老年人經常會走入的,老年人健身方法更加重要,對於一些誤區老年可能更加難以糾正,那麼,有哪些誤區呢?

老年人常見14個養生誤區

1、很多人隻喜歡聽戲不喜歡唱,覺得費嗓子,其實聽不如唱,如果要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老人最好選擇開口唱出來。經常放聲歌唱,除瞭增加肺活量,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肺功能之外,還能提高認知能力,增強思維活力及記憶力。而且唱歌能有效調節情緒。

2、老年人睡眠淺少,於是很多老年人就不怎麼睡覺,要知道睡眠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老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一般情況下,60~80歲的老年人,每天最好睡足6~8小時。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對健康不利。此外,要重視每天的午睡,時間半小時到l小時為佳,睡前可喝一杯白開水。

3、有些老人喜歡在晨練時快跑,這並不值得提倡。因為,跑步時機體耗氧量會增加,易導致呼吸短促、機體缺氧,而大多數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意外。對老人來說,運動的最佳選擇是散步,同時甩甩手、拍拍肩膀、扭扭腰胯,適可而止。體質好的老人可以嘗試慢跑,但一定要做好跑前熱身和整理運動。

4、越來越多的老人喜歡通過保健品來養生,並且過度相信大補的中藥材如人參、黃芪等。實際上,不論哪種保健品都容易出現成分不明、藥不對癥、應用過量等弊端。相比之下,食補從日常食物而來,雖見效緩慢,但作用溫和。對於身體狀況良好的老人來說,隻需合理安排三餐,食物新鮮、多樣、均衡即可。

5、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齒缺損者常見,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事實上,長期吃粥對於老年人的健康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首先,粥雖然是一種比較軟爛的食物,但是吃的太多,同樣不會很好消化。另外,吃粥吃的再多,也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而長期營養不良對於老年人的傷害可是非常大的。

6、不少老人喜歡先將蔬菜焯一遍,然後就放水裡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麼的。其實這就將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瞭,吃到最後就是吃瞭點纖維,沒有什麼營養價值。老人們最好別用爛菜湯式做法。先洗後切,急火快炒,多吃涼拌,品種多樣,顏色選深。

7、很多老年人都覺得補鈣應該補得越多才越好。事實上,如果你攝入的鈣質遠超過瞭身體的需要的話,那麼這些鈣質就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甚至會引發疾病。

8、不要經常吃不加熱、或熱不透的剩飯剩菜,因為飯菜裡的各種營養素都會隨著存放時間延長而逐漸損失,時間越長,損失越多。另外,剩飯菜產生亞硝胺幾率也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如果吃時再不熱透,還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引發胃腸問題,老年人腸胃功能比較脆弱,盡量不吃剩飯菜。

9、喜歡吃素也不能一點葷菜都不吃,也是需要適當的吃一些葷菜的。

10、有些人認為:現在工作太忙,沒有功夫養生,養生保健等到退休以後再說。人總是從健康變成亞健康,然後出現軀體的功能紊亂,再變成器質性病變,最後發生臟器損害、臟器衰竭,最終走向死亡。因此,養生應該從沒有病的時候開始,因為有瞭病再養生就來不及瞭。

11、不少貌似註重養生保健的人,一場一場聽講座、做筆記,卻從不把聽來的養生保健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養生並無靈丹妙藥,唯有真正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從現在開始,從當下開始。比如說人人都知道要控鹽控糖控油,可現在的白領應酬多、聚餐多,鹽糖油攝入超標。怎麼辦呢?自己買菜回傢做飯。

12、保健品不能當飯吃。很多人每天就把保健品當成飯吃,這對身體是有害處的。因為營養品隻會對身體的某一個功能進行改善,而平時我們吃的水果、蔬菜、米飯等等才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全面的營養。

13、很多人認為早晨空氣好,適合鍛煉。其實,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空氣質量較差,所以老年人晨練最好安排在太陽出來一小時後再進行。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興奮性也較高,早晨6時至中午12時心血管病發病最高,盡量選擇下午或晚上活動為妥。

14、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人把這句古話當作健身格言,其實,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從醫學觀點來看,飯後,特別是吃飽飯時,老年人的心臟負荷增加,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的負面作用。因此老年人應該避免在飽餐後兩個小時內進行運動鍛煉。

老年人養生先養心

老年人的幸福已經是大傢普遍關註的話題瞭,一個人的幸福指數高低並不在於金錢還是住房等物質,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態。那麼老年人養生首先就是要養心。隻有心態好瞭,才會感到幸福,即使物質差點,也是高興的。

年齡大瞭,人衰老瞭,但人老心不老,不要老是想到自己不行瞭,心態一定要好。

在醫學上,這樣的實例很多:兩個人患同一種惡性疾病,同一種癌癥,年齡相仿,體質狀況也相近,但是兩個人的心態截然相反,一個樂觀堅強,不在乎,置生死於度外,積極配合醫生認真醫治,深信自己能活下去;另一個消極悲觀,整日恐懼焦慮,害怕死亡的降臨,對各種治療均喪失信心。其結果,前者可活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而後者則極可能在短短1~2年內離開人間。為什麼有如此差異:心態不一樣。

在老年人的保健方面,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心態第一呢?因為老年人本身往往是多種疾病纏身的弱勢群體,特別容易產生孤獨、寂寞、抑鬱、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況,因此,尤其需要加強心態第一的自我保健。

在順境中,心態可能不是大問題,當出現意想不到的逆境和困境時,就必須特別註重心態的保健:千萬別垮下去。

老年人養生中,養心是很重要的,保持良好的心態決非易事,老人要首先學會堅強,才能更好的養心。

老年人養生方式要正確

現在的老年人已經不是過去的生活方式,他們越來越註重健康、越來越註重養生,一般情況下,運動是時下最熱門的養生方式。但老人養生莫入以下4個誤區:

誤區1:“倒行”增強腿力

常見三五結伴的老年人在廣場上進行“倒行”鍛煉,這種“反常態健身”方式曾風靡一時,據說可增強腿力,治療腰酸背痛,減輕骨質疏松,還能改善人體平衡力。但從運動生理學分析,倒行比向前走要多消耗75%的能量,心率增加40%,考慮到老年人機體及各種器官功能日趨衰退,中樞神經對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活動的協調能力減弱,反應比較遲鈍,靈敏度較差,倒行極易絆倒或失去平衡而跌跤,造成脊柱和髖、膝、踝關節意外創傷。

此外,由於老年人的心血管儲備能力減低,倒行會加重心血管的負擔,同時會使頸部扭傷,導致頸動脈受壓迫、管腔變窄、血流減少,造成腦部供血減少、大腦缺氧,甚至可能在轉頸時突然暈倒。偶爾一次倒行,不會有礙健康,但不宜經常進行。

誤區2:晨練越早越好

有些老年人認為晨練越早越好,因此喜歡天還沒亮就出門進行鍛煉,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在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污染物在空氣中堆積較多,呼吸瞭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影響。所以晨練應該安排在太陽出來後,並且不宜在車流較多的馬路旁晨練,因為這些地方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對健康無益。

很多老年人喜歡空腹晨練,等運動後再一起去喝茶,這樣容易發生低血糖,出現頭暈等癥狀,補水不足的還易發生脫水。另外,早上6-8點是血壓高峰期,運動不當也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為避免意外發生,運動前最好適當吃點東西,並帶上足夠的水喝,感覺胸悶、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或到附近醫院就診。

誤區3:飯後百步走有益身心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年人以此作為健身格言,但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從近代醫學觀點看,吃飽飯後,老年人的心臟負荷增加,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負面作用。因此,老年人應該避免在飽餐後即去散步。

誤區4:爬山是最好的鍛煉

許多老年人有早起爬山的習慣,認為爬山是最好的鍛煉方式,其實未必如此。“人老腿先老”,爬山時的負重比較厲害,不利於老年人保護膝關節。上山時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時除瞭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沖的力量,這樣的沖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磨損。尤其對於有膝關節病的老人,爬臺階帶來的關節損傷更厲害。

因此,老年人爬山不宜太頻,要爬也應盡量避免臺階而選擇平路,速度不宜過快。膝關節不適者不宜爬山,可選擇散步、慢跑、遊泳等運動,或做做腰腿體操。

老年人養生,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方案,不要“人雲亦雲”,隨便聽說哪個專傢說哪種方式好就立即去嘗試,隻有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才是最好的。

老年人春分養生註意細節

1、防寒保暖慎著裝

從道理上講,老人們都知道應該“春捂秋凍”,但是在實行中仍有人掉以輕心。或者過早地收起瞭冬衣不願再翻找,或者心存僥幸“沒那麼冷吧”,結果導致感冒。所以要隨著氣候的變化及時加減衣服,不要湊合。

2、早睡早起不戀床

《內經》指出:“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春天若能做到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動,舒展身體,不但有利於適應春季的氣候特點,也可使自己一天精力充沛,減少困倦。特別是老年人。早晨不可戀床太久,否則最容易導致腦血栓形成。

3、調節飲食防上火

春季是陽氣升發的季節,新陳代謝旺盛,若不知節制情志,生氣動怒,或嗜吃辛辣刺激性食品,陰液暗耗,則容易上火,引發鼻出血等。所以,春季飲食宜清淡可口,甘甜少酸;宜多吃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蔬菜、水果;吃飯不宜過飽,宜少吃油膩、煎炸和辛辣刺激之品;要少飲酒,尤不可進食羊肉、狗肉、鹿茸、附片等大辛大熱之品,以減少鼻衄、癤子、痤瘡、痔瘡的發生。

4、多運動體質強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健康投資的最佳季節。春光明媚,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機體吐故納新,充養臟腑。所以,開春之後,應根據自身狀況增加戶外活動,如打太極拳、散步。跳迪斯科、放風箏等都很適宜。經常鍛煉身體,不但可使免疫力增強,減少呼吸、循環等系統疾病的發生。也會使思維更加敏捷。

5、開窗通風講衛生

春季萬物萌動,細菌、病毒和一切蟲害的生長繁殖加速。所以,春天要註意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居室空氣清新;重視個人衛生。勤曬衣被。

6、房事節制不過度

春天陽氣升發,性生活大多有所增強。因此,切忌因興奮而房事過度,導致耗精傷氣,不利身心健康。

7、踏青問柳更精神

風和日麗時,去踏青問柳,遊山戲水,最能陶冶情操,使心胸開闊,氣血調暢。既能增添生活中無限情趣,又提高機體對多變氣候的適應能力,還可使人精力旺盛,充滿活力,增強體質。

重陽節養生老年人多吃湯粥

調節飲食平衡也是防病護體的根本。秋季飲食老年人應以平補為主,盡量多吃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玉米、豬肉、百合等就是最佳飲食。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因此,老年人可適當進行潤補,即養陰、生津、潤肺。少吃一些辛味的蔥、薑、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

重陽“三寶”

重陽節將至,飲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是重陽節的三大飲食習俗。

重陽要飲“菊花酒”。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這一說法。

第二是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傢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最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禦寒。

第三是吃花糕。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瞭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

多喝粥

歷代醫傢和養生傢對老人喝粥都十分推崇。《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人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傢曹慈生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這個季節,喝粥不但可以減輕老年人的胃腸道負擔,對老年人的消化也有幫助,稀粥裡可加一些養胃健脾、滋陰潤燥之品,可起到養肺潤燥的效果。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小米粥是不錯的養生粥。

對呼吸系統不太好的老年人來說,如今新上市的黃澄澄的雪梨,就是非常好的“補藥”,可以用雪梨熬成雪梨粥,每天晚上喝一碗。除瞭雪梨,像秋季上市的京白梨、鴨梨等,都是做梨粥效果最好的好材料,價格還便宜,粥做起來也很簡單,將粳米放在鍋中熬至八分熟,然後把洗凈的雪梨連皮一起切成塊,放進粥裡再熬十分鐘左右就可以瞭。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在粥中加入同樣能夠滋陰潤肺的百合,3~5克就可以瞭。

多喝湯

老人們多喝湯,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意思是人體的生理機理應與四季氣候的變化密切相應。湯,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富營養、最易消化的品種之一。

老年人多喝湯不但有助於營養的吸收,還能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要註意多喝點骨頭湯,把骨頭打碎瞭,熬點骨頭湯,以髓補髓,這是中醫的理論。

養成飯前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當然,飯前喝湯並不是說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況下,中晚餐前以半碗湯為宜,而早餐前可適當多些,這是因為一夜睡眠後,人體水分損失較多。進湯時間以飯前20分鐘左右為好,吃飯時也可緩慢少量進湯,但切忌“狂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