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海水、河水中汞含量增加,導致生活在水中的魚蝦、貝類等遭到汞污染。汞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經河水或海水中的浮遊生物轉化為甲基汞並通過食物鏈由低級生物向高級生物傳遞。所以吃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汞污染。

吃魚小心汞污染

由於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海水、河水中汞含量增加,導致生活在水中的魚蝦、貝類等遭到汞污染。汞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經河水或海水中的浮遊生物轉化為甲基汞並通過食物鏈由低級生物向高級生物傳遞。

2009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對美國300條河流中的魚類進行調查,發現每個魚類樣本中都含有汞,約1/4的魚體內汞含量超過美國環保署制定的安全標準。

雖然現在各國政府都在采取措施改善環境污染問題,但由於汞的不易降解性,在徹底消除汞的工業污染後,魚體污染還會維持15年或更長時間。因此,人食用甲基汞污染的水產品後,脂溶性的甲基汞能順利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細胞,引起神經系統損害。

輕度汞中毒癥狀不具特異性,如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失眠甚至性格改變、關節疼痛等,一般不容易引起人們重視,也很少有人到醫院檢查。但長期食用被汞污染的水產品,汞易在人體內蓄積,就會導致慢性汞中毒。孕婦食用過多汞污染的食物,甲基汞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並對胎兒產生有害影響,嬰兒出生後可出現智力低下、生長緩慢、免疫功能低下等。

為瞭減少汞中毒的機會,人們應盡量吃生長周期短的魚,因為壽命長的魚類體內可能含有更多的甲基汞。要預防食用水產品引起的汞中毒,人們應盡量食用動物鏈中低級的生物,並且盡可能不要長期過量食用水產品。

4種人群不宜多吃魚

1、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因為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

2、肝硬化病人

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猶如雪上加霜;

3、痛風患者

由於魚類食物中含有的嘌呤類物質是非常的好的,所以痛風患者是不適合常吃的,因為痛風是因為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癥狀。

4、結核病人

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惡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腹瀉、腹痛、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

兩種情況下吃魚要命

魚未煮熟

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吃瞭未經煮熟的魚,這可能會導致寄生蟲感染。當你在傢中烹調魚的時候,請確保魚肉至易剝落和嫩滑的狀態,肉類應沒有任何半透明的跡象。不要把還未煮熟的魚和其它食物的盤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如果你擔心汞含量的問題,或者你隻是不想吃魚,也可以從其他來源獲得ω-3脂肪酸。有許多植物含有ω-3脂肪酸,如菜籽油,亞麻籽,核桃,南瓜子。在植物中發現的w-3脂肪酸的類型被稱為阿爾法亞麻酸。盡管它不完全像在魚類中發現的脂肪,但你的身體有能力將阿爾法亞麻酸轉變成所需的EPA和DHA。大多數人都可以從食物中得到所需的ω-3脂肪酸,但EPA和DHA也可通過膳食補充劑來獲取。很多人希望通過選擇這些營養劑,減少炎癥的發生,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度油炸

油炸魚也可能會使魚的汞含量上升。魚類過度油炸,或者與高脂肪、高熱量的醬料搭配,很快就會變成一道不健康的膳食,是非常不宜吃魚肉的時機。

消化不良可以吃魚嗎

不同的魚功效不同,這個在中醫理論上是很講究的。具體說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溫補類,如鯉魚、黃鱔、泥鰍。因為這些魚都偏熱,有補血、補氣的功效。但是熱性體制和有皮膚病的人要盡量少吃,尤其是癌癥病人,要少吃,或者盡量不吃。

一是平性類,如大頭魚、鯇魚、白鯽魚、非洲鯽魚、鯪魚等,這些魚寒性和熱性體制的人都可以吃。

這兩種魚類的區分方法是,一般溫補類的魚,都沒有鱗片,而且顏色一般較深,如鯉魚,雖然有鱗片但是顏色較深,也屬溫補類。

生魚好吃勿貪多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所有魚類的營養價值都差不多,均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對人體的營養起相同作用。魚的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2倍,且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

對於廣東人而言,最需要註意的就是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如生吃魚片,尤其是塘魚。由於塘魚中的寄生蟲很多,直接生吃的話就很容易感染上像肝吸蟲病、肺吸蟲病等疾病。

春季哪些魚類最好吃

魚肉所含熱量少、脂肪低,是體弱者進補食療的最佳水產食品。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及一定比例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經研究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

春天吃什麼魚好?

1、桂魚

桂魚也叫鱖魚、季花魚,歷來被認為是“魚中佳品”,其肉質豐滿,肥厚細嫩,味道鮮美,骨刺很少。作為宴席上之佳肴,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每到春天最為肥美,因而也被稱為“春令時鮮”。

桂魚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蒸、煮、燴、燒、烤、炸,也可以做成各種造型和花色的菜看,如“烏龍桂魚”,“叉燒佳魚”,“醋溜佳魚”等,都是宴席上的名菜。

2、鮰魚

三四月份,鮰魚體碩膘肥,據江陰《澄江志》記載,20世紀50年代初,江陰江海社鮰魚年捕撈量達4000公斤。現在,野生鮰魚大概很少見瞭,市場上十元錢一條的都是養殖鮰魚,鮮味不佳。

鮰魚鰾肥厚,曬幹後即為名貴河鮮,舊時酒傢的“蟹粉鮰肚”是一道名菜。鮰魚魚皮有彈性且多膠質,宜紅燒,食之,魚肉肥腴滑潤,軟糯、鮮而粘嘴,有膠質感。“白汁鮰魚”魚嫩汁鮮,亦是老上海名菜之一。鮰魚要除腥,它背上兩邊有兩條白筋,特別腥氣,要把白筋抽掉,還有,燒鮰魚最好加點胡椒粉,乃解腥之妙法。

3、甲魚

春天的甲魚肉味道最好,因為甲魚蟄伏瞭一個冬天還未進食,此時體內脂肪最少,肉質鮮嫩,因此民間有“春天吃甲魚,一年少生病”的說法。甲魚中所含蛋白質、鈣、磷、鐵及維生素A均較豐富,自古被視為滋補佳品。

肝病患者忌食甲魚;患有腸胃炎、胃潰瘍、膽囊炎等消化系統疾病者不宜食用;失眠、孕婦及產後腹瀉者不宜食用。甲魚含高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它的邊緣肉裙部分還含有動物膠質,不容易消化吸收,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4、鰣魚

一踏入春天,鰣魚的肥美季節也就快要到瞭,一眾老饕們等待瞭一年,終於盼到品嘗美味鰣魚的時刻瞭。長江流域的江鮮最出名的有三種,食傢稱之為“三寶”,分別是鰣魚、河豚和刀魚,而最具名氣的便是鰣魚,更有“魚中之王”的美譽。

吃鰣魚不去魚鱗,因為鰣魚鱗富含脂肪,食魚肉時可以增加口感的鮮滑脂潤度。

5、帶魚

在魚類的選擇上,海魚裡首推帶魚。春天的帶魚營養高,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鎂,能保護心臟,且帶魚的脂肪含量高於一般魚類,具有降低膽固醇、增強皮膚表面細胞活力的作用。常吃帶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健美的功效。

需要註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6、鱸魚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春天,鱸魚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魚肉細膩,是最好的品鱸魚季節。

鱸魚做法較多,隨個人口味,清蒸、紅燒或燉湯都是很好的吃法。普通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宜女性妊娠水腫或胎動不安的情況,食用鱸魚有助安胎。不過,鱸魚屬於發性食物,因此有皮膚病的人群忌食。一般食用鱸魚肉每天最好別超過100克。

7、鯉魚

春天常見的魚類多為鯉魚,而春季氣溫回升,正是鯉魚產卵的高峰時期。鯉魚在河魚中被列為佳品之一,肉質細嫩、鮮美,以二三月間最為肥美。中醫認為它有滋補、健胃、利水、通乳的作用;現代營養學分析其魚肉味佳,主要是它的十餘種遊離氨基酸在發揮作用,特別是谷氨酸、甘氨酸和組氨酸最為豐富。

鯉魚味道鮮美,肉厚刺少,但要註意的是,鯉魚的魚腹兩側各有一條細線一樣的白筋,俗稱“腥線”,在烹調前去掉可以去除腥味。

8、鯽魚

河魚裡的鯽魚,也是春季食補的佳品。鯽魚的特點是營養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還有助於降血壓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產婦食用鯽魚,不僅可以增加營養,還能有效催乳。

一般來說,0.5~1斤的鯽魚肉質最鮮嫩,還略帶甘甜。鯽魚燒、燉、燜均可,但以做湯最為美味,比如鯽魚豆腐湯、鯽魚蘑菇肉片湯、鯽魚豬蹄湯等。鯽魚雖好,但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感冒發熱期間則不宜多食鯽魚,陽虛體質和素有內熱者不能食用,易生熱而生瘡瘍者也應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