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魚片、烤魚、泡椒魚頭、酸辣魚、魚翅,很多人都已經是不折不扣的魚fans。現在,醫生卻說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可能被水銀污染瞭。吃魚的禁忌你知道嗎?什麼情況下不能吃魚。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吃魚的禁忌吧。

五類人堅決不能吃魚

痛風患者

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而痛風則是因為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因此,痛風病人急性發作期要禁食一切肉類及含嘌呤高的食物。緩解期則應定量吃魚肉類食物,嚴禁一次攝入過多。此時,可適量選用含嘌呤較少的魚類,如青魚、鮭魚、金槍魚、白魚、龍蝦等;少用含嘌呤較多的魚類,如鯉魚、鱈魚、大比目魚、鱸魚、鰻魚、鱔魚等;禁用含嘌呤高的沙丁魚、鳳尾魚和魚子。

出血性疾病患者

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於血管壁的作用,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是,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對病情恢復不利。

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

魚類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擔負,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應在醫師的指導下,定量吃魚。

服用某些藥物的人

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為組胺受體拮抗藥,而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若上述抗組胺藥與之一起吃則會抑制組胺分解,造成組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癥狀。

過敏體質者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過敏體質者特別是曾經因吃魚蝦類食物發生皮膚過敏的人應慎吃魚,以免再次引發過敏。

吃魚的禁忌你知道嗎

魚未煮熟

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吃瞭未經煮熟的魚,這可能會導致寄生蟲感染。當你在傢中烹調魚的時候,請確保魚肉至易剝落和嫩滑的狀態,肉類應沒有任何半透明的跡象。不要把還未煮熟的魚和其它食物的盤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如果你擔心汞含量的問題,或者你隻是不想吃魚,也可以從其他來源獲得ω-3脂肪酸。有許多植物含有ω-3脂肪酸,如菜籽油,亞麻籽,核桃,南瓜子。在植物中發現的w-3脂肪酸的類型被稱為阿爾法亞麻酸。盡管它不完全像在魚類中發現的脂肪,但你的身體有能力將阿爾法亞麻酸轉變成所需的EPA和DHA。大多數人都可以從食物中得到所需的ω-3脂肪酸,但EPA和DHA也可通過膳食補充劑來獲取。很多人希望通過選擇這些營養劑,減少炎癥的發生,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度油炸

油炸魚也可能會使魚的汞含量上升。魚類過度油炸,或者與高脂肪、高熱量的醬料搭配,很快就會變成一道不健康的膳食,是非常不宜吃魚肉的時機。

空腹吃魚——導致“痛風”

在減肥(減肥食品)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隻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

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堿平衡就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傢介紹,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幾率極高,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生吃魚蝦而染病。

其臨床癥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為常見,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甚至死亡。

番茄魚的做法

1、4個中等大小的番茄(番茄質量比較重要,直接影響最後得口味,一定要紅一點的),番茄醬,蔥薑蒜。魚切片,要註意去腥。

2、去腥,把魚片洗幹凈,水瀝幹,放盆子,切些薑片進去,再倒上黃酒,可以加一點點鹽(不能太多,免得水分流失太嚴重,也可以不加鹽),泡著,這樣可以去腥,而且可以更味。(或者用料酒和水 按照1:3的比例 倒入碗裡 稍稍加一點醋和鹽)

3、剝大半個蒜頭,切多些薑片,番茄切塊。炒鍋加多點油,油熱後,倒入蒜頭和薑片翻炒一下,聞到蒜香,再倒入番茄塊,炒到汁出來,蓋鍋蓋上,小火燉一會,讓番茄出汁,然後加鹽,備用。

4、湯鍋,加水煮沸,水不要放得太多,多瞭不入味兒,倒半瓶番茄醬進去,再把剛準備好的番茄倒進去一起煮,洗一些蔥,整 根扔進去,煮開後再小火燉。

5、湯燉到比較濃的時候,倒掉泡著的魚片的黃酒和水分,將魚片倒到番茄湯裡,大火煮一小會兒,大部分魚片變色後,開小火煮3、5分鐘,不能煮太過,以免魚片煮老。

6、關火,撈出整根蔥,隨個人口味加不加雞精,不加已經很鮮美瞭;濃濃的湯浸著白白嫩嫩的魚片,美味的番茄魚出爐瞭。

如何挑選魚

1、觀魚形。污染重的魚,形態異常,有的頭大尾小,脊椎彎曲甚至出現畸形,還有的表皮發黃、尾部發青。

2、看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或眼內有淤血的則不新鮮。

3、嗅魚鰓。新鮮魚的鰓絲呈鮮紅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魚的咸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不新鮮魚的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魚體。新鮮魚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貼附緊密,不易脫落;不新鮮魚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鱗片光澤度差且較易脫落。

5、掐魚肉。新鮮魚肉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無異味;不新鮮魚肉稍呈松散,指壓後凹陷消失得較慢,稍有腥臭味。

6、看魚腹。新鮮的魚腹部不膨脹,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鮮的魚肛孔稍凸出。

另外,在挑選淡水魚時,專傢建議盡量選擇“小”魚,即生物鏈底層的魚類,比如草魚、大頭魚等,它們一般靠吃水草生存,相對於石斑魚、鱸魚、鱖魚等兇猛吃肉的魚類,體內有害物質含量更低。

活魚買回傢後,可用清水養上一兩天;如果是已經殺死的魚,至少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左右。洗的時候魚鰓部分一定要去掉、洗凈。烹飪時應煮透、蒸透。

油魚和鱈魚的區別

銀鱈魚是深海魚,入口即化,肉質非常細膩,營養高,油魚屬低價魚類,含有人體不能消化的蠟脂,人體難以消化,因油魚外形跟鱈魚非常像,有些商傢會欺騙消費者是鱈魚,消費者在買的時候一定要認清楚,那麼怎麼來區別鱈魚和油魚呢?由於市面出售的魚都是去頭、切塊銷售,可按照以下幾個方法鑒別。

1.看橫切面:銀鱈魚肉的顏色潔白,肉上面沒有特別粗特別明顯的紅線;魚鱗非常密,是一片壓一片的那樣長的。橫切面大的是真鱈魚,橫切面小的則可能是油魚。這是因為鱈魚的體積比油魚大。油魚的中間會有一條淡黃或淡紅的線條,而真鱈魚是沒有的。

2.看肉和皮的顏色:鱈魚的魚段皮發白或灰白,色淡,肉質細膩;油魚的皮為灰黑色,色深,有網格狀,肉質較硬且粗糙。真鱈魚的肉相比油魚更為潔白,油魚仔細看後會發現呈黃色。

3.看鱗片:銀鱈魚鱗片較小,身上有小小的銀色圓點,肉色較淺。鱈魚的鱗片非常鋒利,摸上去像針刺一樣,為瞭體現真鱈魚的這一“高貴”特點,賣場一般不會剝去其鱗片。而油魚的鱗片則無此特征。

4.用手摸:解凍之後,真鱈魚摸上去就會很柔滑。解凍以後摸魚皮,銀鱈魚是很光滑像有一層黏液膜一樣的手感,而油魚相對粗糙;一般來說銀鱈魚在銷售的時候,都是不刮鱗的。

5.口感:銀鱈魚是深海魚,入口即化,肉質非常細膩,可以像三文魚那樣蘸辣根生吃,有獨特的清香和鮮味。口感是像蟹腿肉似的比較有筋道;油魚用油煎熟後有肉香味,吃起來十分油膩,煮熟後肉質很粗,口感較差。

6.價格:鱈魚是瀕危魚種,撈捕量被嚴格限制,再加上原產地不在中國,它的格不可能過於低廉。如果是價格過低的“鱈魚”,很可能是假的。鱈魚售價一般在每斤80元,銀鱈魚的價格大概一斤150以上,而油魚一般不到30元一斤,如果遇到價格低廉的鱈魚,一定要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