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的成因非常復雜,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逐漸增長的年齡、女性、種族、基因和傢族史;有些是後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轉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纖維、高熱卡飲食結構、長時間禁食、某些藥物如頭孢曲松,降脂藥、口服避孕藥、快速體重喪失(>1.5kg/wk)、代謝綜合征、特殊疾病等等。防膽結石要管住嘴?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膽結石是怎麼形成的

膽結石是常見疾病,尤其是女性最容易患上膽結石,像妊娠次數多,或不喜歡吃早餐或肥胖等人群是容易受到膽結石的困擾,那膽結石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每日排尿的時候,都會從尿液中排除大量人體所不需要的廢物,這類廢物有多餘的水、肌酐、尿素、尿酸、無機鹽等等。我們的肝臟就是起到維持這類物質平衡的功能,並且負責將這些廢物通過水溶液的形式排除體外。

但是當我們的膽囊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尿液的排出就會受到影響,這種影響包括排出尿液的量、尿液的成分等等,如果排出尿液較少,這些廢物就會在膽囊內堆積,同時致病因素存在於肝臟當中,經過長時間的累積,這些廢物就會在膽囊中團成一個結石。這樣的結石種類有很多,例如尿酸性結石,草酸性結石,根據致病條件的不同,排除的尿液含有的物質不同,以及身體內環境的不同,結石的種類也就不同。

膽結石的病因復雜,像年齡、性別、傢族史以及肥胖、妊娠等因素,都容易導致膽結石的發生,對膽結石必須要及時的治療,否則會引發各種的並發癥。

防膽結石要管住嘴

一些食物所含的成分可能誘發或加重膽結石,在飲食中應該多加控制。

高糖食物 多種主食的主要成分為糖類,更不要說白糖(蔗糖)瞭。當糖進入體內的量超過所需時,就會自動變成甘油三酯或合成膽固醇儲存起來。脂肪多瞭人就發胖,胖者不但膽汁中膽固醇會增加,而且膽囊排空能力差,淤積的膽汁易形成結石。糖尿病患者膽石癥高發,可說是間接證據。

高脂、高膽固醇膳食 肥膩的畜肉,動物肝、腎、腦等內臟,蛋黃等含脂肪、膽固醇高的食物,以及葷油、奶油等高脂、高熱量食物。

酒精飲料 飲酒過量可發生多種酒精性肝病,如肝炎、脂肪肝、肝酸化、淤膽,且可使乙肝惡化。多種慢性肝病還是誘發膽結石的“土壤”。肝硬化病人膽結石發生率高出普通人數倍就是證明。

某些藥物 長期服用雌激素或含此類激素的藥物(如口服避孕藥片),有抗膽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膽汁濃縮有利於形成結石。最近有調查顯示,中藥人參雖是大補佳品,但其中既有抗脂肪分解的物質,又有類似雌激素的物質,會促使膽石形成。另外,近年的補鈣過熱,被懷疑與未成年人膽石較以前多見有關。

少吃瞭嗎?適當多吃點

一些食物可能有不同程度預防膽結石的作用,它們是抑制黏蛋白生成的生薑,減少膽固醇吸收的玉米、洋白菜,溶解膽固醇的香菇,幹擾膽石成分結合的南瓜子等。雞蛋黃可說有兩面性,雖然膽固醇含量高,但其中的卵磷脂則是抑制結石生成的因素,真是多不得也少不得。

另外,長期選擇低脂膳食也會促進膽石生成。因為對膽系上皮組織有保護作用的維生素a、e等都溶解在脂肪中。如果上皮組織出現問題,就容易發生炎癥,炎癥是結石的誘因。

有不良進食習慣嗎?改一改

節食減肥 有些人選擇節食減肥。研究顯示,饑餓14小時以上,膽汁中膽固醇飽和度就會增加。人瘦瞭,結石反而多瞭。

“旱鴨子不沾水” 不愛喝水會使膽汁黏稠,較易形成膽石。

不吃早餐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不吃早餐者易患膽結石,原因可能與前述節食相同。

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 瓜果和蔬菜沒洗凈就吃,餐前便後不洗手,都可能將寄生蟲卵食入而在腸內發育為成蟲。一旦成蟲鉆入膽系,所帶細菌及死蟲體就可成為膽石的核心。這個問題在我國比較常見。

膽結石檢查診斷

1、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當前賴以確診膽囊結石的主要手段,首選超聲檢查。

對於有功能的膽囊,超聲診斷可以準確的發現膽囊內的結石情況、膽囊壁是否有增厚以及是否均勻、膽囊功能是否異常,其結果常常是準確可靠的。但對於充滿型膽囊結石,由於缺乏液態膽汁的對比,超聲的診斷可靠性有一定不足,必要時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手段來參與,例如CT檢查。

2、診斷

膽囊結石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超聲檢查,通常容易確診。但由於其癥狀的不典型性,往往難以與其他上腹部疾病鑒別。

鑒別診斷:

急性或慢性胃炎可以表現為由輕到重的各種不典型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的癥狀。很多膽囊結石引起的疼痛部位不再右上腹,而在上腹部正中部位,因此很容易被誤診為胃炎。

消化性潰瘍如果有消化性潰瘍的病史,上腹痛與飲食規律性有關。膽囊結石及慢性膽囊炎多發生在餐後疼痛或腹脹,尤其在油膩飲食後出現。

慢性肝炎當肝炎導致肝功能異常時,可以有右上腹隱痛不適、食欲不振等臨床表現。可以通常超聲診斷和肝功化驗來區分。

脂肪肝目前有相當比例的膽囊結石患者合並脂肪肝,右上腹部不適的癥狀難以區分來自有結石的膽囊還是有肝損害的脂肪肝,需要專科醫生幫助鑒別。

膽結石手術後吃什麼好

1:手術後,由於胃腸受到刺激,蠕動減少,肝臟功能受到抑制,膽汁分泌量降低,會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所以,術後1~2天,應嚴格禁食,宜用靜脈滴註補充各種營養。第3天起可視情況給予流質飲食,如米湯、豆漿、藕粉、果汁等,隨後再逐漸改為脫脂牛奶加甜面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棗泥米糊以及面食類等。

2:在術後1個月內,應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禁食高脂肪類和煎炸食品。有人認為,“病灶”除去後,就可以改變過去的低脂肪飲食瞭,這是錯誤的。膽囊切除後,將失去調節膽汁排入腸道的功能,對脂肪的消化能力相應減弱。尤其是在短時間內要消化較多量的脂肪類食物,那是力所不及的,會造成腹脹、腹瀉及消化不良等。

減少脂肪類攝入,主要指不吃或盡量少吃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類高脂肪、高熱量的“快餐食品”。烹調盡量少用動物油,可適量增加植物油。菜肴應以清蒸、燉煮、涼拌為主,少吃炒菜,特別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這樣就能減少對膽道的不良刺激。

3:逐漸加強營養。膽囊切除1個月以後,飲食也應追求清淡,加強必要的營養補充,將有助於病人早日康復。在經過數周的適應代償後,連接肝臟與小腸的膽總管逐漸伸展擴大,代替瞭膽囊貯存膽汁的功能。如消化功能無異常,即可食用普通飲食。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吃一些含蛋白質質量較高的食物。

4:適當增加進餐次數。應註意每餐不宜多吃,特別是術後3~6個月內,每天以4餐為好,少吃多餐可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有利於手術後恢復健康。最好能每天吃點醋,因為醋會增強胃的消化能力,還可調節腸道內的酸堿度,以利於膽汁發揮作用,促進對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常飲茶、多吃鮮果和蔬菜也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治療膽結石的常用方法

膽囊切除術:膽囊切除術是膽道外科比較常用的手術。這種手術主要適用於急性化膿性、壞疽性、出血性或穿孔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反復發作,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的膽結石患者,尤其是小結石容易造成阻塞者;膽囊無功能,如膽囊積水和慢性萎縮性膽囊炎;膽囊頸部梗阻癥;膽囊腫瘤;作俄狄括約肌切開成形術,或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的同時,應切除膽囊;膽囊瘺管、膽囊外傷破裂而全身情況良好者。

保膽取石術:考慮保膽取石的治療。不過要考慮保膽取石,要符合膽結石不能過大,膽囊壁以及膽管要光滑;結石數量不能過多;膽囊功能完整;膽結石沒有卡在膽囊口等條件才可以考慮用保膽取石的方法。保膽取石技術含量比較高,而且推行的時間有限,所以大部分醫院都是沒有的這種技術的,因此做保膽取石的時候,要在醫院的選擇方面進行考慮。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特別是對膽囊切除術後種種弊病的探索,發現膽囊具有極為復雜和重要的功能,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正因如此,膽囊切除術後將帶來許多嚴重遠期副作用,應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視,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此點常被外科醫師所忽略,膽囊切除術固然很好但其弊端重重,如果說我們切除膽囊還不如做個保膽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