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自己的胃隻有一點點小毛病,甚至是完全健康的。事實上,在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的雙重壓迫下,大多數人的胃已經處於亞健康狀態。該怎麼調理腸胃好呢?從現在開始,好好調理您的腸胃吧!

中醫說說胃腸道怎樣保養

1、胃腸道和消化系統活動是由植物神經調節的,而精神與植物神經的關系十分密切。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提高人的消化能力,增強食欲,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對胃腸道的健康來說十分重要。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每餐隻吃八分飽。如在吃下頓飯前稍有饑餓感,可始終持有旺盛的食欲和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每餐粗細糧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既可均衡營養,又能保證每天攝入必要的維生素,因為維生素可促進食物在腸道中的移動,保持腸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促進消化,防止便秘。

3、提倡戒煙和適量飲酒,如已有消化系統疾病應煙酒立斷。

4、不要亂服損傷胃腸的藥物,如因病需長期服用,最好同時服用胃粘膜保護劑,以減少藥物對胃粘膜的損害。

5、註意飲食衛生,不吃變質食物,不吃街頭無衛生保障的食品。冷食吃得過多,也會造成“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脹等不適癥狀。由於腹部喜暖怕涼,胃腸道遇寒冷刺激時易出現痙攣,出現陣發性腹部絞痛,故應根據天氣情況增減衣服,夏天入睡時也應將腹部蓋好,防止受涼。

除瞭以上幾點外,人們還可通過腹部按摩或艾灸的方法,促進胃腸蠕動,保護胃腸道。

瞭解你的腸道

一、腸道的奧秘結構:

我們的腸道約有7米長,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腸道內腔表面有無數被稱為絨毛,表面積近200-4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超大戶型的大小。 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小腸是胃腸中最長的部分,長約5米,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小腸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是人體的食品加工廠。大腸長1.5~2米,起自回腸,包括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六部分,大腸的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吸收來自小腸的食物殘渣中的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如氨、膽汁酸等),形成、貯存和排泄糞便。 小腸的前端是胃,胃裡存在著消化液——胃酸,PH值約為1.5至2.0(鹽酸1.0),酸性較高,由於胃酸能殺滅外來細菌,所以也被稱之為是人體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小腸內酸度稍低一些,但是小腸作為主要的消化器官,蠕動頻率和強度都比較大,是有氧的環境。大腸蠕動緩慢,是無氧環境,是腸道菌數量最多的地方。

人體中的毒素大部分也是從腸道被吸收而產生有害作用的。腸毒是人體的萬病之源,漢朝大哲學傢王充曾在《論衡》中寫道:“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渣”。 二、腸道的強大功能: 1.腸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

人體99%的營養消化吸收靠腸道!腸道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大約99%由腸道消化(另外1%左右的消化括瞭口腔的機械性咀嚼和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分解等),100%靠腸道吸收。人的一生平均要消化50噸左右的食物。人體必需的130多種維生素靠腸道有益菌合成。

小腸最初的一段——十二指腸,長度相當於12根手指的寬度,肝臟制造的膽汁和胰臟制造的胰液,都送入十二指腸。膽汁含有大量膽汁酸,具有殺菌的作用,是人體的第二道天然屏障;胰液則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幫助蛋白質、脂肪的消化。

胃酸和膽汁被稱為人體的二道天然的屏障是相對於有害的細菌而言的,而在另一方面,如何挑選出耐胃酸膽汁的益生菌菌株並加上保護劑使益生菌能在腸道發揮作用,是益生菌研究人員面臨的挑戰。

小腸的第二部分是空腸,消化作用大部分在這裡進行;

小腸的第三部分是回腸,負責吸收大部分的養分。小腸強大的吸收功能源於小腸中佈滿的數以百萬計的絨毛,而且絨毛內部就是密密麻麻的微血管、乳糜管等,可以將吸收進來的養分,快速輸送到全身,構成一個高效率的養分吸收及運送系統。

祛除風寒健脾胃

一可排汗降溫

生薑中的薑辣素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環,使毛孔張開,排汗量增大,體內的餘熱隨著汗液被帶走,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二可防治腸胃炎

夏季細菌生長活躍,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腸胃炎。適當吃些生薑或用幹薑加沸水沖泡後飲用,能起到防治腸胃炎的作用。

三可祛除風寒

夏季常吹空調,易受風寒,引起傷風感冒。喝點薑糖水,有助於祛除體內風寒。要註意,暑熱和風熱引起的感冒則不宜飲用。

四可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涼的食物,會導致脾胃寒涼之氣過盛,出現心悸、惡心等癥狀,食用生薑有助於溫脾胃,以防病癥嚴重。

生薑治療常見病

生薑切片擦背治療風寒咳嗽:生薑切5~6片後用紗佈包裹好,放入微波爐中加熱,擦雙側肺俞穴約3~5分鐘,可止咳化痰。

生薑加熱治療凍瘡:生薑30克放入微波爐中,2分鐘後取出,趁熱用刀切成薄片塗擦患處,每日2次,連用2周,對早期凍瘡和未破潰的凍瘡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生薑治療頭痛及牙痛:將生薑汁與麻油等量混合,再加入少許蜂蜜,擦拭頭痛的部位。牙痛時,將磨碎的生薑和面粉混合成黏狀物後,貼在牙痛側的面頰部。

6個習慣最傷胃

邊走邊吃、邊看邊吃。胃在消化時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時人在運動或進行其他活動,都會“搶奪”一部分供給腸胃的血液,導致消化不良。長期如此就會損傷胃部。因此,建議吃飯要專心,細嚼慢咽,這樣進餐胃才喜歡。

長期一個人吃飯。獨自吃飯易產生焦慮情緒,進而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單身的朋友,最好找個伴一塊進餐;即便一個人時,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輕松快樂的心情,並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這是保護胃功能的重要步驟。

空腹吃太酸澀的水果。空腹時,吃柿子、菠蘿等含強酸或鞣酸的水果,易致胃液與酸合成結石。

常喝汽水、咖啡。汽水本身對胃的傷害不大,但過多或過涼會刺激胃部;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潰瘍和燒心癥狀的人一定要謹慎。

常吃剩飯或過期食品。剩飯加熱後會產生細菌,過期甚至黴變的食品更易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

常吃加工肉制品。香腸等為延長保質期,多會加入過多防腐劑,增加致癌風險;醃肉、熏魚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極易形成致癌物,這也是我國沿海地區,以及日本人胃癌高發的重要原因。瑞典科學傢發現,每天攝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幾率就提高15%~38%。

養胃要註重細節

養胃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規律生活、減緩壓力、戒煙限酒、不濫用藥物、少吃路邊攤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起到保護胃部的作用。專傢提醒,註意以下一些細節能讓胃更健康。

細嚼慢咽。胃喜歡細碎的食物,國外研究證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反復咀嚼,堅持幾十年,健康狀況會明顯好於同齡人。建議最好每口達到30下左右,有助於消化。

忌生,忌冷,忌撐。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脾胃最怕撐,饑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特別是晚餐,不要吃太晚,也不要吃太多,否則會加重胃部負擔。

平時備點蘇打餅幹。蘇打餅幹可以中和胃酸,在不能按時吃飯時,吃兩塊蘇打餅幹既能緩解饑餓,還能防止胃酸傷害。

吃辣、喝酒前來杯牛奶。牛奶可以在胃裡形成一層良好的保護膜,防止酒精或辣食直接接觸胃壁,起到降低傷害的作用。

日常8招遠離腸胃亞健康

1.捏脊療:捏脊療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經絡和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尤其適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等病癥的孩子。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兩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經絡中的督脈所在,脊柱的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路線,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及調整臟腑的作用。

2.飯後揉肚:飯後先散會步,然後或臥或坐,用手輕輕按揉腹部,先將雙手搓熱,分別以左、右手,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強胃腸機能,對治療腸胃病有一定效果。

3.捏腿肚:小腿肚內側有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和足少陰腎經,按捏這一部位,對上述經絡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足太陰脾經與脾胃相聯故而捏按此處可治療胃之疾患。當然這隻適用一般胃病,能緩解輕微的胃痛,嚴重胃病者,應去醫院診治。

4.選擇合適的高跟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足部的健康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由於足底多個穴位與多個體內臟器相連,所以不同款式的鞋子,在刺激足底穴位的同時,還有可能對與胃腸道造成一定刺激和影響。所以腸胃不好的人,最好選擇坡跟鞋,鞋跟在2—3厘米左右最佳。前腳掌內側正是胃部的按摩反射區域,這個高度與足弓正好形成一個合適的弧度,使得受力點控制在前腳掌內側,使其周圍的穴位得到適當的按摩。經常穿這種高度的坡跟鞋,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護腸胃,緩解胃部不適。

5.按摩腹部:經常在睡前或醒後,進行一些腹部的按摩,也能起到保健腸胃的作用。按摩時,身體平躺在床上,臍為中心,用左手和右手交替著對腹部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反復按摩,對於腸胃消化不良或便秘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6.喝蘇打水:蘇打水呈堿性而胃液呈酸性,適當喝點蘇打水能中和部分胃液,達到改善泛酸、胃部不適的癥狀。周建民提醒市民,蘇打水偶爾喝喝可以,但不能長期喝。

7.喝“米油”:“米油”就是米粥上浮著的一層黏稠米湯,含蛋白較多。胃黏膜掛壁性很強,黏稠的‘米油’進肚會貼附在黏膜上,對黏膜有一定保護作用。‘米油’PH值也偏高,有中和胃液的作用。

8.吃馕:吃馕、饃饃等食物能緩解腸胃不適。因為這些食物較幹,進入胃後會吸收一些胃液,再進入小腸,與堿性腸液中和,會使人感到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