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是一種對神經系統有害的重金屬元素,它可影響人體的神經、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及心血管、內分泌、免疫、骨骼等系統,主要靶器官是神經和造血系統。當兒童體內血鉛的含量達到一定濃度後可引起智力危害。超標越多,中毒越深,智力越差。怎麼降服鉛魔呢?一起看看。

不做鉛寶寶

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對鉛的毒性比成年人更敏感,因此鉛中毒對兒童危害更大,其毒性損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其影響表現在:

1. 損傷寶寶大腦中樞及周圍神經系統,引起寶寶多動、註意力不集中、任性沖動、脾氣急躁。

2. 破壞造血系統,阻礙血紅蛋白的合成,導致貧血。

3. 影響消化系統功能,導致寶寶厭食、異食癖、味覺遲鈍等。

4. 抑制生長激素的合成與釋放,使寶寶生長緩慢。

5. 抑制免疫系統功能,使寶寶體質差,感冒、受感染的幾率增加。

6. 影響身體對其他金屬元素的吸收、代謝,如對鐵、鋅、鈣等元素的吸收減少。

7. 影響心臟代謝,引發心肌損傷。

鉛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重金屬元素,在電池、印刷、石油化工、油漆、顏料、塑料、橡膠行業均有廣泛應用。對於工業來說,它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對寶寶身體來說卻是一種毒素,鉛一旦進入體內,會對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

每天兩杯奶能防鉛孩子中毒

據估計,兒童體內的鉛有85%以上是從消化道攝入的。此外,兒童從呼吸道吸入的鉛也容易比成人多。鉛元素大多聚積在離地面1米左右的大氣中,而距地面0.75米—1米處正好是兒童的呼吸帶,因此在路邊玩耍的孩子,會像“吸塵器”一樣將鉛吸入體內。

顏教授認為,避免鉛中毒的發生應首先減少孩子接觸鉛元素的可能。這包括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在公路邊的活動;少吃含鉛食品,如傳統工藝的松花蛋、罐裝食品;不含、咬彩色玩具、鉛筆,少接觸油漆制品等。此外,以煤作為燃料的傢庭還要多開窗通風。孕婦和兒童盡量避免被動吸煙。

在控制好源頭的基礎上,還應盡量降低鉛元素在體內的吸收率。顏教授表示,在這方面,保證孩子攝入充足的鈣、鐵、鋅、維生素C、B和蛋白質就是很好的辦法。由於人體內對各種元素的吸收,都需要依靠蛋白轉運,在蛋白數量不變的情況下,不同元素的吸收會出現競爭。鉛和鈣、鐵、鋅同屬二價陽離子,當鈣、鐵、鋅攝入量偏少時,自然會導致鉛的吸收量增加。因此,保證孩子能夠獲得足夠量的必要微量元素,就能有助於減少鉛的吸收,促進鉛的排泄。

不過,顏教授強調,不缺乏微量元素的孩子也沒有必要刻意去補,隻要堅持每天喝2杯牛奶(約400—500毫升)就能起到作用。

幫孩子降伏鉛魔

由於兒童鉛中毒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早期鉛中毒並無典型的癥狀,其非特異臨床癥狀為腹痛、便秘、貧血、多動、易沖動等。當血鉛等於或高於700 vg/L時,患兒可伴有昏迷、驚厥等鉛中毒腦病。對出現上述癥狀的孩子,應當帶孩子到醫院查血鉛。

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通過環境幹預、開展健康教育、進行篩查和檢測,即可達到早發現、早幹預的目的。我院兒科采用先進的檢測儀器,自2004年就開展瞭血鉛檢測項目,至今已檢測數百名兒童。我院兒科門急診24小時均可手指采血(40微升),一周可出檢測報告。

根據衛生部關於《兒童高鉛血癥和鉛中毒分級和處理原則》,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100~199vg/L為高鉛血癥。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200vg/L者為鉛中毒:輕度200~249vg/L,中度250~449vg/L,重度≥450vg/L。處理鉛中毒的原則為:對於輕度鉛中毒者,需脫離鉛污染源,進行衛生指導和營養幹預;對中、重度鉛中毒者除采取上述措施外,還需在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正規的驅鉛治療。

血鉛兒童如何走出困境

縣環保局長雷向東說,作為貧困縣,嘉禾急於發展經濟,一批從周邊省市淘汰的企業來到嘉禾,不作環評就開始上馬生產,“經濟落後

瞭,好不容易來幾個企業,你就不好去管。”一味的指責地方政府貪財好利於事無補,說白瞭,這些國傢貧困縣也是經濟發展方式中的“弱勢群體”,不招商,餓死,招商,被毒死,慢慢地毒死。兩相權衡,嘉禾選擇瞭後者。

於是,這一選擇的殘酷代價被最終轉移到瞭最弱勢的兒童身上。“空心奶粉”大頭娃,“三聚氰胺”結石嬰,層出不窮的癌癥村,以及嘉禾的血鉛孩子。生存的貧困伴隨著權利的貧困。本來是去廣州體檢,但是聚集的村民讓地方政府誤以為集結上訪。近百名警察,十臺警車圍追堵截,3人被以涉嫌聚眾擾亂交通罪拘捕。

媒體和公眾很容易把這一事件歸結為,地方政府有兩大罪狀。一是唯GDP主義,隻求發展不顧人命;第二維穩主義,隻求表面穩定不惜掩蓋矛盾。其實這樣的歸類,很容易落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怪圈。

嘉禾政府不過是經濟發展環節中的一個中間環節,說的通俗點,就是個中介。嘉禾縣靠近廣東,一些企業在廣東被淘汰,便逐步向落後的嘉禾縣轉移。“本身沒有幾個企業,有瞭幾個企業都是非法的污染企業。”明知會禍害鄉土,但是附近的縣都搶得打破頭。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誰都會吆喝,但是對於饑渴的村民來說,有口臟水喝總比沒有好。生存的貧困帶來權利的滅失,這一切都在於經濟發展的路線圖走入瞭歧途。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公共富裕,這是改革的基本共識。工業反哺農業,先進地區反哺貧困地區,這些也都是擬定的路線,現實卻是,反哺的是淘汰的機器、落後的產能甚至有毒的垃圾。這就是血鉛兒童和貧困地區政府面臨的共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