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疼痛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常見和共有的癥狀,病人常以主訴就診。臨床上根據病因、病理、持續時間及治療原則不同,將疼痛分為急性疼痛及慢性疼痛兩種。如外傷或手術引起的急性創傷性疼痛,其主要特點為發生快、程度劇烈。骨科疼痛是怎麼回事?骨科疼痛該如何處理?一起來看下。

骨科疼痛是怎麼回事

關節脫位病因

1、肘關節脫位(40%):

肘關節脫位是肘部常見損傷,多發生於青少年,成人和兒童也時有發生。由於肘關節脫位類型較復雜,常合並肘部其他骨結構或軟組織的嚴重損傷,如肱骨內上髁骨折、尺骨鷹嘴骨折和冠狀突骨折,以及關節囊、韌帶或血管神經束的損傷。多數為肘關節後脫位或後外側脫位。

2、肩關節脫位(25%):

肩關節脫位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肩關節前脫位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沖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園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位。肱骨頭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脫位,如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致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位。後脫位很少見,多由於肩關節受到由前向後的暴力作用或在肩關節內收內旋位跌倒時手部著地引起。後脫位可分為肩胛岡下和肩峰下脫位,肩關節脫位如在初期治療不當,可發生習慣性脫位

髖關節脫位(25%):

本病是一種嚴重損傷,因為髖關節結構穩固,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脫位。在脫位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較嚴重。且常合並其他部位或多發損傷。因此患者多為活動很強的青壯年。一般分為前、後及中心脫位3種類型。脫位後股骨頭位於Nelaton線(髂骨前上棘與坐骨結節連線)之前者為前脫位。脫位於該線之後者為後脫位。股骨頭被擠向中線,沖破髖臼而進入骨盆者為中心脫位。三種類型中以後脫位最為常見。這種損傷應按急診處理,復位越早效果越好。

骨病病因

1、原發性骨關節病

是由於年齡增長、長期勞累,導致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韌帶松弛,肌肉力量下降,關節的穩定性受到影響,關節的周圍形成骨刺,從而引起關節炎。

2、繼發性骨關節病

多因關節創傷、發育畸形等導致關節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骨科疼痛該如何處理

(一 ) 疼痛的處理目的:(1)解除或緩解疼痛;(2)改善功能;(3)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4)提高生活質量,包括身體狀態、精神狀態的改善。

(二 ) 疼痛的處理原則:應包括五方面。

1. 重視健康宣教:疼痛患者常伴有焦慮、緊張情緒,因此需要重視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並與其溝通,以得到患者的配合,達到理想的疼痛治療效果。

2. 選擇合理評估:對急性疼痛而言,疼痛評估方法宜簡單。如需要量化疼痛的程度,可以選擇量化方法。

3. 盡早治療疼痛:疼痛一旦變成慢性,治療將更加困難。 因此,早期治療疼痛十分必要。對術後疼痛的治療,提倡超前鎮痛(preemptive analgesia),即在傷害性刺激發生前給予鎮痛治療。

4. 提倡多模式鎮痛:將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組合在一起, 發揮鎮痛的協同或相加作用,降低單一用藥的劑量和不良反應,同時可以提高對藥物的耐受性,加快起效時間和延長鎮痛時間。目前,常用模式為弱阿片類藥物與對乙酰氨基酚或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等的聯合使用,以及NSAIDs和阿片類藥物或局麻藥聯合用於神經阻滯。但應註意避免重復使用同類藥物。

5. 註重個體化鎮痛:不同患者對疼痛和鎮痛藥物的反應存在個體差異,因此鎮痛方法應因人而異,不可機械地套用固定的藥物方案。個體化鎮痛的最終目標是應用最小的劑量達到最佳的鎮痛效果。

骨科疼痛有哪些表現

1、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可反復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一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

2、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屬風濕病范疇,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一種。該病因尚不明確,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屬自身免疫性疾病。近些年利用中醫藥在臨床上取的進展性突破,中醫四聯修復再生療法—通過補氣血、活腎、化瘀、修復四效合一,從內及外整體調理治療,調節功能擾亂等系統治療取得明顯效果,無論病史長短,患病年齡大小,均可在15-30天見效,癥狀逐漸消失,治愈後不易復發。結果臨床應用25605例,少則2-3周期,癥狀基本消失,6個月至3年隨訪,無1例復發。

3、頸椎病: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導致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瞭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4、腰椎病:

醫學上所講的腰椎病,涵蓋瞭“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腰扭傷、腰椎退行性病變、風濕或類風濕性腰痛、腰椎結核、風寒濕性腰痛、瘀血性腰痛、濕熱性腰痛、腎虛性腰痛、頸椎病”等疾患。

5、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據臨床觀察,醫院常用藥合盛堂宗予以治療,本病早期肩關節呈陣發性疼痛,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以後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並逐漸加重,晝輕夜重,肩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肩部受到牽拉時,可引起劇烈疼痛。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並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6、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癥又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退變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的一種疾病。骨質增生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7、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常見的骨關節病之一。大多因風濕病、血液病、潛水病、燒傷等疾患引起,先破壞鄰近關節面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造成壞死。其主要癥狀,從間斷性疼痛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再由疼痛引發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最後造成嚴重致殘而跛行。激素藥亦會導致本病的發生。中醫認為疾病發生原因為外因和內因,且內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氣血的失恒而生疾,亦稱"髀樞痹"、"骨痹"、"骨萎"。

骨科疼痛愈合方式

骨折為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喪失,但骨具有較強的修復能力,最終骨折部能被新骨完全替代,恢復骨的原有結構和功能。和其它組織愈合不一樣,骨折愈合後不會遺留瘢痕。骨折愈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血供、力學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治療方法和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過程各有特點。

(一)、通常我們對骨折愈合方式的認識源自動物長管狀骨實驗模型的研究結果。在局部制動、不進行內固定、骨折端較穩定的情況下,骨折愈合經歷其自然的發展過程。一般需先經過纖維軟骨階段,最後才被骨完全替代,所以也被認為是一種間接愈合,或稱'二期愈合'。它的發展可人為的分為三個階段來敘述,各階段的發展過程相互連接。

炎癥階段 骨折後骨和周圍軟組織的破壞可引起出血、細胞死亡和炎癥反應,巨噬細胞和多核白細胞進入,清除壞死組織和細胞碎片。隨著血腫的逐步清除、機化,新生血管長入,原始間充質細胞增殖,肉芽組織形成。這期間血小板、崩解組織、血管周圍細胞都會釋放出一些細胞因子,如血小板衍化生長因子(PDGF)、轉化生長因子-β系列(TGF-β)、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等,它們將啟動下一階段的修復活動。

骨科疼痛影響因素

骨科學

血液供應:骨折部位的血供和骨膜狀態直接關系到骨折愈合的進程。因此在治療骨折時應防止任何對局部血供的進一步破壞。使用低接觸接骨板,有利於術後板下骨血供的重建。血供在骨發生過程中起兩方面的重要作用:營養供應和提供能分化為成骨細胞的幹細胞。骨折後被破壞血管的重建需要幾周時間,而骨痂形成先於新血管長入,因此早期骨痂的營養取決於殘存血管的延伸。參與骨折修復的細胞來源於骨膜等處,骨折治療時骨膜的廣泛剝離會延緩骨折愈合的進程。

未移位的骨折,新血管的來源可能是髓腔,而在移位骨折,營養骨痂的新血管大部分來源於周圍軟組織內的脈管系統。因此,骨折時周圍肌肉的失血管化是骨折延遲愈合的一個重要誘因。

影響

髓內釘安放時對骨折部的血供有一定影響,但通過骨膜和周圍軟組織血管的長入,骨折部位血供會重新建立。對於創傷較重的開放性骨折,髓內釘應用時應不擴髓以盡量減少對皮質血供的進一步幹擾。

牽張:骨折端的過分牽張可影響骨折愈合。Urist 估計骨折間隙大於0.5cm時,骨折愈合時間要延遲到12-18個月,因為此時骨痂須跨接較大的間隙。臨床上接骨板螺絲釘固定可阻礙骨端吸收後的接觸,過分牽引、軟組織嵌入都可造成骨折間隙過大。寬大的骨折間隙中將充滿致密纖維組織,骨的發生受阻,最終形成不愈合。但在適當的力學和生物學條件下,較大的間隙內也可形成骨性愈合,即所謂的牽張愈合,或稱延長愈合。這些條件包括:骨膜相對完整、骨端血供良好、牽拉的力量必須連續穩定,其它方向的力必須控制。這時的骨折愈合方式為膜內骨化,參與骨折愈合的細胞來自骨外膜、骨內膜等處。臨床上延長愈合常見於肢體延長、畸形糾正、缺損充填,以及治療某些伴有短縮的骨不愈合治療時。除少數情況,如骨折同時伴有較大缺損外,延長愈合的治療方式不適用於新鮮骨折。

壓縮

壓縮:適當的壓力可促進骨的生長,而過分的壓力則會引起小梁骨顯微骨折、局部缺血、骨吸收、甚至骨壞死。有效的壓縮可提供骨折端充分的穩定性,而取得這樣的穩定至少需要70-120kg/cm3的壓力。骨折端的穩定防止瞭斷端間的活動,壓縮還有利於減少骨折間隙,這些都有利於骨折愈合。

在絕對加壓固定、骨折端血供良好的情況下,骨折可獲一期愈合。但必須註意,在這樣的壓縮系統固定下,骨折端的壞死吸收可達7 -12mm,將使沒有滑動裝置的壓縮固定基本失效,反而會阻礙骨折端的接觸,延長骨折愈合時間。絕對加壓固定的另一個問題是其應力遮擋效應,在骨折愈合的後期會使板下骨喪失必要的應力刺激,從而誘發局部骨質疏松和力學性能下降,而有接骨板疲勞折斷和接骨板取出後再骨折的危險。因此,大約在術後1年需及時去除絕對固定裝置,或采用剛度可逐漸衰減的接骨板-螺釘系統。

感染:感染所致的組織破壞和長期充血可造成骨折端和軟組織壞死以及骨吸收,骨折愈合的正常程序被幹擾和延長,嚴重時骨折愈合停止。可引起骨髓炎並可能形成死骨和竇道。

醫源性因素

醫源性因素:如粗暴的反復整復、過渡牽引、切開復位時作過於廣泛的剝離、固定不可靠、術後鍛煉不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