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會由哪些原因引起?雖然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很高,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專傢為瞭讓大傢更好的瞭解這一疾病,降低這一疾病的並發率,將其病因為大傢做個總結。詳細的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會得痛風性關節炎的原因

痛風性關節炎病因之一:過度疲勞,長時間加班加點工作、長途出差、過度的體力勞動、過度的體育鍛煉,都有可能導致痛風急性發作。

痛風性關節炎病因之二:高嘌呤飲食,高嘌呤飲食是導致痛風急性發作的常見因素,很多人飽食大魚大肉、啤酒、海鮮之後犯病。

痛風性關節炎病因之三:關節局部勞損或扭傷。

痛風性關節炎病因之四:關節局部受潮、受涼。吹空調、天氣突變等都會導致關節受涼、受潮,會引發痛風急性發作,所以痛風患者要格外註意。

痛風性關節炎病因之五:精神緊張、失眠,也會增加痛風急性發作的幾率。

痛風性關節炎病因之六:少數病人因房事過度而誘發關節炎急性發作。

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表現

通常下體關節是好發的部位,83%的患者,初次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都發生在下肢關節,尤其是下肢的遠端,如榜首蹠趾關節,(即大拇趾和足背間的關節)是痛風最常發生的關節部位。此外,痛風關節炎也可發生於足背、足踝、膝關節、腕、肘關節,偶而手部指關節也會發生。肩、髖、胸鎖、骶髂、下頜關節和脊柱較少累及。

痛風性關節炎好發的部位,也是尿酸易堆積的部位,這可能與部分溫度較低、血液循環差、安排相對缺氧和部分ph低有關。

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表現:

此癥成為痛風一個主要表現後,往往突發急速且多沒有征兆。痛苦常在凌晨降臨,疼痛部位密集疼痛程度不一,且勞累關節多表現有發紅、發熱和腫脹,部分肌膚發亮,觸痛顯著。大多數痛風會復發。開始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表現偶然發生,常侵略一個關節。每次發生繼續幾天,然後表現徹底不見,直到下次發生。可是,跟著發生次數的增多,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表現會繼續更久。復發概率越高,受累關節也越來越多。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表現在多個關節一起勞累,其後痛風病發減緩。重復發生會導致關節永久性傷害,其中包括生硬、關節活動受限或關節變形。

痛風性關節炎和類風濕區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痛風性關節炎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疾病,二者無論是在病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及治療方法上,均有明顯的區別。由於類風濕關節炎也常發生於手指、足趾等小關節,發作時也以疼痛、腫脹、活動障礙等表現為主,病程較久者也會造成關節畸形與破壞,在急性發作時又可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故常易與痛風性關節炎,尤其是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型混淆而造成誤診。因此,病人對這兩種不同性質的關節炎各自的特點與區別,應有一個概括的瞭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慢性對稱性多個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全身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搞清楚,但一般認為和自身免疫異常有關。本病多見於30歲以上的女性。關節的基本病變是滑膜炎,由急性多次反復發作後轉為慢性。最後的結果是關節腔受到破壞、關節面被侵蝕、發生關節纖維化和強直、錯位、甚至骨化,關節的功能受到嚴重影響。

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數為對稱性的多關節炎,受累的關節以雙手掌指關節及指關節為最多見。關節疼痛、腫脹,但表皮極少發紅。關節僵硬以早晨起床後為最明顯,稱之為“晨僵”。病程較久者,指間關節可呈現梭形腫脹。慢性後期的病人,關節周圍肌肉出現萎縮,關節畸形,尤其是手指可呈屈曲狀,嚴重影響手的功能,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關節周圍,尤其是關節隆突部位及經常受壓處(例如肘關節的鷹嘴突)可出現類風濕結節,這種結節性質與痛風結節完全不同。它在經過治療後可完全消失。在實驗室檢查方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血中可以查到類風濕因子,血液免疫學檢查也可發現不正常。例如血補體c3可降低、冷球蛋白升高,血漿蛋白電泳早期α2增加,慢性期γ球蛋白升高。血尿酸及24小時尿中尿酸測定則正常。

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用秋水仙堿治療有明顯的效果,而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則無效。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尚有關節外的一些表現,例如風濕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等,但很少引起腎臟損傷。

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幾種

痛風性關節炎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與傢族遺傳有關,繼發者則常因其他疾病引起,如血液病、腎病、腫瘤等。對有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即使未發病,亦應註意節制飲食,禁吃含嘌呤高的飲食,避免酗酒、過勞及精神刺激。已出現癥狀的患者,應及時進行正規治療。

痛風性關節炎藥物療法

臨床上多用秋水仙堿1毫克,每2小時1次,至癥狀控制或出現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或腹瀉為止,一般服藥12消失後開始消腫,每天總量4毫克~8毫克,以後0.5毫克,3每天3次。

腎功能不良者每天藥量不超過3毫克,服藥過程中,應查白細胞,減少時應減量或停藥。對胃腸反應重者,可改用靜脈註射,每次1毫克~2毫克,加入20毫升生理鹽水中慢註,需要時隔6小時~8小時重復1次,註射時避免藥液外漏。癥狀緩解後,可間斷服用秋水仙堿0.5毫克,每天3次或用保泰松、吲哚美辛。禁食高嘌呤食物,多飲水;血尿酸高時,同上服用丙磺舒。

其他藥物有保泰松,首次劑量400毫克,以後每4小時~6小時200毫克;癥狀控制後,每次100毫克,每天3次,本藥可代替秋水仙堿。

如何預防痛風性關節炎

1、不進高嘌呤飲食,如動物的心、肝腎和腦。要避免肥甘厚膩之味,體重超重者當限制熱卡攝入必須限制飲酒或禁酒。

2、適當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避免勞累保持心情舒暢,及時消除緊張情緒。

3、急性期患者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固定冷敷24小時後可熱敷,註意避寒保暖,宜大量飲水迅速中止急性發作。

4、有痛風傢族史的男性應經常檢查血尿酸,如有可疑,即給予預防性治療。

5、為瞭防止復發,可長期服用小劑量秋水仙堿,也可服用小劑量丙磺舒。

6、若有高血壓、腎炎、腎結石等合並癥者均應予適當治療。

7、局部破潰者,可按一般外科處理。

8、增強體質,加強抗病能力:平日應加強鍛煉,提高耐寒能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9、 及時治療鏈球菌感染:常見的鏈球菌感染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中耳炎、鼻竇炎、皮膚丹毒或膿皰疹,還有猩紅熱等。一旦發生這些疾病,要及時應有有效抗生素(一般應有青黴素即可)治療,療程約7~10天。

10、長期藥物預防:對於反復發生或遷延不愈的鏈球菌感染患兒,以及初次發病的風濕病患兒,可應用長效青黴素註射液每月肌註20萬單位,或每兩周肌註60萬單位。(前者為瞭預防風濕病的發生,後者為瞭防止風濕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