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胃病患者,正確的喝湯方法是飯前先喝幾口,為口腔、腸道塗抹一層潤滑劑,減少幹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損害,促進消化腺分泌。飯前喝湯可以清洗腸胃堆積的垃圾,促進消化、吸收,但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並不宜飯前喝湯。那該怎麼樣正確喝湯?最正確的方法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選擇。

胃不好喝湯要註意這四點

隻喝湯不吃“渣”——有人做過檢驗,用魚、雞、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質原料的食品煮6小時後,看上去湯已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隻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經過長時間燒煮的湯,其“渣”吃起來口感雖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類、氨基酸更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因此,除瞭吃流質的人以外,應提倡將湯與“渣”一起吃下去。

愛喝“獨味湯”——每種食品所含的營養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鮮味極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濃湯”,仍會缺少若幹人體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因此,提倡用幾種動物與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湯,不但可使鮮味互相疊加,也使營養更全面。

愛喝滾燙的湯——有百害而無一利,喝50℃以下的湯更適宜。有的人喜歡喝滾燙的湯,其實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隻能忍受60℃的溫度,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雖然燙傷後人體有自行修復的功能,但反復損傷極易導致上消化道黏膜惡變。經過調查發現,喜喝燙食者食道癌高發。

湯水泡米飯——這種習慣非常不好。日久天長,還會使自己的消化功能減退,甚至導致胃病。這是因為人體在消化食物中,需咀嚼較長時間,唾液分泌量也較多,這樣有利於潤滑和吞咽食物。湯與飯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沒有被嚼爛,就與湯一道進瞭胃裡,這不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頭上的味覺神經沒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臟產生的消化液不多,並且還被湯沖淡,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時間長瞭,便會導致胃病。

胃不好的人怎麼喝湯健康

俗話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但對於胃病患者來說,這句話就不一定有道理瞭,因為飯前喝湯,可能會加劇胃部不適。

從營 養學理論上來說,飯前喝湯容易產生飽腹感,因此肥胖者確實應該在飯前喝湯,這樣可以放慢吃飯的速度,不至於吃得過多。不過,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的 患者,並不適合在飯前喝太多的湯。因為相比健康人,他們胃酸分泌較少,如果飯前湯水攝入過多,就會沖淡胃液,進一步影響食物的消化,引起胃部不適,從而加 重病情。另外,對於胃酸分泌增多的人,一些煲湯(雞湯、濃縮的肉湯)能刺激胃酸分泌更多,易引起燒心、打嗝等不適,因此總是有泛酸等不適的人,也要少喝肉 湯。

除瞭飯前少喝湯,飯中間喝很多湯,或者飯後再大量喝湯,對於胃下垂的人也是不適宜的,因為這會讓胃部更為沉重。即使要喝湯,建議吃飯時也要緩慢少量地喝,多吃菜,或者最好在飯後半個小時再喝,以一小碗為宜,大約100~200毫升。

胃不好的人吃什麼好

1、烤饅頭

烤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面包片、饅頭片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去,往往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泛酸。

但是如果把面包片、饅頭片烤一烤再吃,就能起到“養胃”的作用。

很多人多感到很不可思議瞭:為什麼把饅頭烤一烤就會有養胃的功效呢?這是為什麼呢?來瞭解一下吧!

這是因為,烤焦的面包片和饅頭片上會形成一層糊化層,這層物質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這是一種古老的食療方法,主要適合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對大部分胃腸不好的人也都適用。

要註意的是,首先烤的火候要註意,烤至橘紅或金黃色即可,不要烤糊瞭,否則吃下去弊大於利。

另外,中國有句古話叫:物極必反,烤饅頭雖好,但是一次性也不能食用過多哦,每次食用一到兩片就可以瞭。

2、面條

主食中最養胃的是面條。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此外,面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面條的吃法多種多樣,有過水涼面,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

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在吃面條的時候,為瞭保持營養的平衡,可以增加一個水煮蛋並搭配各種蔬菜,達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平衡。

3、紅薯

烤紅薯在北方是到處可見的一種小吃。因為,紅薯口味香甜也具有保健的功效,所以也很受人們的喜愛,而且,紅薯還可以養胃去積。

紅薯本身養胃,其富含的膳食纖維能消食化積,增加食欲。但紅薯能促進胃酸分泌,所以平時胃酸過多,常感覺反酸、燒心的人不宜吃。平時吃點紅薯粥、蒸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

吃紅薯時最好別邊吃邊喝水,或者將少量紅薯加大米熬粥食用,這樣就能減輕腸胃不適。

相比較成人,孩子更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嬰幼兒隻建議吃紅薯粥;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某一餐主食中,用紅薯替代部分主食,但不要超過主食總量的1/3。

4、粥類

要說到養胃,粥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它非常容易消化。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註重喝粥對身體保健的功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50多種粥,他認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意即每天早起,空腹胃虛,可以喝一大碗熱粥,使腸胃得到滋養,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

尤其八寶粥最適合需要養胃的人群食用。這是由於在八寶粥中國含有大量的花生、杏仁、白糖等,並且熱量也非常的高,經常食用對胃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而且新鮮的花生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能夠有效的保護腸胃。

5、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

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

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南瓜去皮切塊,攪拌機攪拌成泥狀;下小米下水煮30分鐘後,將南瓜放入粥內同煮15分鐘左右即可。

6、芋頭

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指出芋頭具有“寬腸胃、充肌膚,滑中”的功效;《食物本草》中說芋頭“療煩熱,止渴,令人肥白,開胃,通腸閉”。

秋天是吃芋頭好季節,對於苦瞭一夏而又要面臨秋老虎發威的腸胃,吃點芋頭可以養胃健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還能除煩止渴,滋潤和美白肌膚,而且在這個季節芋頭便宜又好吃。

需要提醒的是,吃芋頭時註意一定要烹熟,否則其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而且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南方人食用芋頭的花樣相比北方人豐富多瞭,最常做的就有芋頭餃子。常吃芋頭餡餃子可以健脾養胃。

7、湯水

除瞭粥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之外,還有一種食物同樣具有同等的養胃作用,那就是湯。但是要註意,湯最好不要是肉湯,因為在肉湯中同樣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這不利於養胃。

中午飯前喝一些湯,不僅能起到保健作用,還可使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滋養胃部,並增強飽腹感,避免進食過多,這對肥胖或希望減肥的人來說很有益處。

蘿卜湯、冬瓜湯、番茄湯、海帶湯、紫菜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8、牛奶

牛奶中的營養非常的豐富,可以說牛奶是一種完美的飲品,並且經過研究發現,牛奶同樣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

牛奶的主要作用有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的功效,對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秘等都有著很好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秘等情況有著非常有效的治療效果。

雖然說牛奶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但專傢提醒,患有腹瀉、脾虛證、濕證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過量的飲用牛奶。

9、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性平,具有健脾益胃,補肺固腎等作用。適用於脾虛久泄、食欲不振、倦怠無力等病癥。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山藥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有利於腸胃消化吸收功能,適宜於慢性胃炎、腸炎,糖尿病及病後虛弱者。山藥有收澀作用,大便燥結及邪實者不宜食用。

對於各種山藥的烹飪方式其實是看自己的喜好,沒太大講究。不過圓山藥脆爽,清炒可口;而佛手山藥淀粉含量較高,口感軟糯適合蒸著吃,鐵棍山藥介於二者之間,煲湯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山藥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菜肴,能清炒、燉湯、拔絲等等,是個全能型食材。

10、胡蘿卜

胡蘿卜性味甘平,中國醫學認為它“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卜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

胡蘿卜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既達到暖胃目的,又吸收瞭燉肉的香氣,味道更好。

11、甘藍

甘藍不僅能抵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可以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幾率。

這道暖胃蔬菜重點推薦給患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可以榨汁飲用,做蔬菜沙拉等。

胃不好這些禁忌不要碰

1、忌咖啡濃茶

咖啡、濃茶均為中樞興奮劑,都能通過反射導致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護功能破壞,而促成潰瘍發生。

2、忌饑飽不均

饑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3、忌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4、忌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在潰瘍病人中,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90%,而潰瘍病治愈後,該菌亦消失。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不潔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5、忌晚餐過飽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6、忌狼吞虎咽

食物進入胃內,經儲納、研磨、消化,將食物變成乳糜狀,才能排入腸內。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咽,食物粗糙,就會增加胃的負擔,延長停留時間,可致胃粘膜損傷;另外細嚼慢咽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有利於保護胃。

7、忌嗜煙成癖

吸煙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縮,減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這是一種粘膜保護因子。吸煙還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對粘膜的破壞。

8、忌濫用藥物

容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主要有三類:一是乙酰水楊酸類,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佈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物;三是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藥物。故應盡量避免應用這些藥物。

引發胃不舒服的原因

1、時有胸骨後受阻、停頓、疼痛感,且時輕時重。

2、飯後腹部脹痛,常有惡心、嘔吐,偶可嘔血,過去有胃病史近來加重,或過去無胃病近期才出現,且伴有貧血、消瘦、不思飲食,在臍上或心口處摸到硬塊。這種情況應高度警惕,因為有可能是胃癌。

3、經常在飯後2小時左右出現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點東西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秋冬季節容易發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節律。這類情況可能患有十二指腸潰瘍或十二指腸炎癥。

4、飯後上中腹痛,或有惡心、嘔吐、積食感,病的時間可能已經很長;疼痛有規律,如受涼、生氣、吃瞭刺激性食物後發作。這種情況可能是胃潰瘍。

5、飯後立即腹瀉,吃一頓瀉一次,稍有受涼或飲食不當就發作。也有可能時而腹瀉時而便秘,腹瀉時為水樣,便秘時黏液較多,有時腹脹有便意而上廁所又無大便,數年不見消瘦。這種癥狀,以過敏性腸炎的可能性較大

6、飲食不當或受涼後發生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畏寒發熱。這種情況可能是急性胃腸炎、急性痢疾。

7、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這種情況要考慮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