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療法在治療中風後遺癥上有著獨特優勢,除瞭大傢熟悉的按摩、針灸,艾灸也是緩解中風後遺癥的好方法,且方便傢屬在傢為患者治療。若患者方便去醫院,再配合中藥和針灸治療,效果更好。艾灸能緩解中風後遺癥嗎?是什麼原因讓腦中風找上你?一起來看下。

是什麼原因讓腦中風找上你

腦中風後遺癥為什麼會產生呢?因為很多腦中風患者在治愈後都不多加註意,導致瞭腦中風後遺癥的產生。腦中風患者在治愈後不僅應該註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規律,還應該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和一個好心情。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抵抗後遺癥的產生。

腦中風後遺癥產生的機率很大,所以各位治愈腦中風後的朋友或是患者傢屬也應該在平日裡多關註這些信息,這樣才能幫助患者更有效的治療。其腦中風後遺癥產生原因存在以下幾種:冬秋季比夏季好發.這是因為冬天天氣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夏季天氣轉熱、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的緣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會促發腦出血後遺癥.情緒激動也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引起腦出血後遺癥過度疲勞和用力過猛會引起血壓升高,成為腦出血後遺癥的誘因。

除瞭以上幾點後遺癥外,腦中風的後遺癥還有很多,這個問題是要根據腦中風朋友的恢復情況來定的。過飽進餐和進食過分油膩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質增多,血液循環加快,血壓突然上升,因而可導致腦出血後遺癥.。希望能夠給大傢帶來生活上的幫助,知道瞭發病原因,那麼就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疾病的發生。

什麼是腦中風後遺癥

腦中風後遺癥主要有偏癱(半身不遂)、半側肢體障礙、肢體麻木、偏盲、失語、或者交叉性癱瘓、交叉性感覺障礙、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顫、構語困難、語言障礙、記憶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嗆食嗆水、共濟失調、頭暈頭痛等。出現以上癥狀的根本原因在於腦血管內部出現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變,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等血管病變,由兩種病變共同作用結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腦動脈所致,導致腦局部的血流中斷和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

如果影響到由腦神經控制的運動神經系統,就會出現偏癱、肢體障礙等相應的後遺癥;如果影響到腦神經控制的語言中樞神經,就會導致語言障礙甚至失語等相應神經系統癥狀。

腦中風病臨床最主要的表現,是神志障礙和運動、感覺以及語言障礙。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除神志清醒外,其餘癥狀依然會不同程度地存在。這些癥狀,稱為後遺癥。後遺癥的輕重,因病人的體質和並發癥而異。腦中風常見的後遺癥如下:

麻木

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皮膚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麻木常與天氣變化有關,天氣急劇轉變、潮濕悶熱,或下雨前後,天氣寒冷等情況下,麻木感覺尤其明顯。

嘴歪眼斜

一側眼袋以下的面肌癱瘓。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中樞性癱瘓

中樞性癱瘓,又稱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或稱痙攣性癱瘓、硬癱。是由於大腦皮層運動區錐體細胞及其發出的神經纖維——錐體束受損而產生。由於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失去瞭對下運動神經元的抑制調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釋放”,產生隨意運動減弱或消失,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呈痙攣性癱瘓。

周圍性癱瘓

周圍性癱瘓,又稱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或稱弛緩性癱瘓、軟癱。是因脊髓前角細胞及腦幹運動神經核,及其發出的神經纖維——脊骸前根、脊神經、顱神經受損害產生的癱瘓。由於下運動神經元受損,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沖動興奮,臨床上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艾灸能緩解中風後遺癥嗎

促進腦循環

對足三裡(膝蓋下四橫指位置)、絕骨穴(腳外踝尖上三寸)、百會穴(兩耳對著的連線和頭頂正中線相交)這三個穴位艾灸,可促進腦血管循環。足三裡和絕骨穴可同時用艾灸盒灸15~20分鐘,頭頂的百會穴要請傢人幫忙拿艾條在離穴位1.5厘米處灸5分鐘,別燒到頭發。

中風後遺癥能艾灸嗎

增強上肢力

肢體麻木或力量差的患者,可艾灸肩髃穴和肩髎穴(手臂平舉後肩部有凹陷的小坑前是肩髃後是肩髎);改善前臂力量則可對曲池穴(曲臂後,肘橫紋的末端和肘部骨頭尖連線的中點)和合谷穴(手背虎口)艾灸。每個穴位灸五分鐘。

下肢灸兩穴

增強下肢力量則可以灸陽陵泉(小腿外側,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和環跳(側臥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孔的連線上,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兩個穴位,各灸五分鐘。

控制尿失禁

尿失禁或尿不出來可取氣海穴(臍下1.5寸)和關元穴(臍下三寸),各灸5分鐘。氣海穴: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註意事項

建議患者每天灸一次,每次別超40分鐘,半個月到一個月就可以看到效果瞭。但別空腹艾灸,灸時要保持室內空氣通暢。灸前灸後註意保暖,灸完喝1~2杯水。局部有潰瘍和感染的患者和低熱患者,就不要灸瞭。糖尿病患者感覺不敏感別離灸條太近,以免燙傷。此外,艾灸時若感覺不舒服要及時找醫生指導。灸完如果有暈、出汗的情況,屬於暈灸。

避免中風後遺癥的方法是什麼呢

中風後遺癥的預防,首先是治療原發病,如對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心房纖顫、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進行積極治療。實踐證明,若這些原發病得不到控制,將大大增加腦中風的危險性。其中,高血壓為誘發腦中風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故控制高血壓維持血壓於正常水平尤為重要,臨床上常用降壓藥物有珍菊降壓片,它對高血壓各期病人均有效,且能提高其它降壓藥物的療效,降壓亦平穩,受眾多患者的歡迎和青睞。

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很重要。要適應低脂肪、低熱量、低糖和中等量食鹽的飲食方式。戒煙限酒;多吃含鉀較多的食物,如水果、黃豆、海帶、蘑菇、蔬菜等;堅持體育鍛煉,適當減輕體重;保持樂觀情緒,正確面對現實,避免緊張、焦慮、恐懼、抑鬱等不良情緒。

對積分過高,或短暫性腦缺血反復發作及原中風病史近期癥狀反復者,要給予藥物治療,如有可能最好住院進行正規治療,以預防腦中風發生。

中風後遺癥吃什麼好

一、益氣活血:中風後遺癥見氣短乏力、肢軟神疲、偏身麻木、癱肢腫脹等,可選用以下藥膳調養。①黃芪桂枝粥:黃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薑3片,四味水煎取汁,與大米100克、大棗5枚同煮為稀粥服食。益氣養血兼溫經通絡。②黃芪肉羹:黃芪30克,大棗10枚,當歸、枸杞各10克,豬瘦肉100克(切片),共燉湯,加食鹽調味,食肉喝湯。可滋陰助陽、補氣活血。③黃芪地龍瘦肉粥:鮮地龍50克,剖開洗凈去泥,豬瘦肉50克,切絲,共用調味品勾芡;取黃芪10克、大米50克,加清水適量煮沸後,下地龍及瘦肉,煮至粥熟即可調味服食。④蟲草鬱金雞:母雞1隻,冬蟲夏草30克,鬱金50克,將雞剖殺、開膛洗凈,納入蟲草、鬱金以及適量調料,縫嚴後燉爛服用。

二、補養肝腎:中風後遺癥見偏癱日久、短氣乏力、耳鳴目糊、腰酸膝軟、失眠多夢、肢體麻木、筋肉抖顫等,可采用以下食療方法。①栗子桂圓粥:栗子10個(去殼、切成碎塊)。與粳米50克一同熬粥,將熟時放桂圓肉20克再熬10分鐘,即可服食。②芪杞燉鱉:鱉肉2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20克,加適量水同燉至鱉肉熟爛,即可服食。③二冬魚肚粥:天門冬、麥冬各30克,水煎取汁;同枸杞子20克、大米50克煮粥;粥將熟時,調入搗碎的魚肚膠10克,烊化,再煮一、二沸,即可食用。④黃精珍珠牡蠣粥:黃精10克,珍珠母、牡蠣各30克,三味水煎取汁,加大米50克煮為稀粥服食。可平肝潛陽、熄風通絡,宜於兼見面色潮紅,煩躁不寧者。

三、健脾化痰:中風後遺癥見頭昏眩暈、神志恍惚、肢體麻木、運動不利、胸脘滿悶、食少納呆等,可選用以下調養藥膳。①山藥葛粉羹:山藥150克,葛根粉200克,小米100克,共熬粥服食。②淮蓮檸檬糊:淮山18克,蓮米30克,分別焙幹,共研為細末;另將酸檸檬半隻,研磨如漿狀,置小鍋內加水200毫升,煮沸,沖入淮山蓮米粉攪拌成糊狀,入冰糖40克溶化,涼後可隨意食用。宜於兼見口唇幹燥、大便幹燥、大便幹結者。③橘皮山楂粥:橘子皮10克,山楂肉(幹品)15克,萊菔子12克,先分別焙幹,共研為細末;另將糯米100克煮粥,粥將成時加入藥末再稍煮,入食鹽少許調味,視適當溫度隨意食用。宜於兼有血脂偏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