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鈣含量最豐富的是牛奶,其實在日常食物中含鈣量最豐富的是芝麻醬。芝麻醬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鈣量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經常食用對骨骼、牙齒的發育都大有益處。補鈣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兒童,更是必不可少的,是每位媽媽必做的工作之一。補鈣雖事小,裡面卻蘊含著大學問,今天小編帶你去瞭解補鈣的那些事兒。

孕婦補鈣因人而異

補多少鈣要計算 何時補鈣因人而異

那麼,孕婦什麼時候補鈣,怎麼補鈣較合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4版)對孕婦微量營養素的推薦量做瞭修改,鈣的推薦量孕早期(懷孕12周以前)每天需要800毫克鈣,孕中期(懷孕13~27周)每天需要1000毫克鈣,孕晚期(懷孕28周後)每天1200毫克。“需要註意的是,這裡所指的推薦量是包括日常飲食中所獲取的鈣,並不是吃鈣片的推薦量!”

孕婦吸收鈣質,首先應該通過均衡的飲食獲得,“如果飲食均衡,每人每天大約可以獲得400毫克左右的鈣。”她建議,孕中期以後每天攝入400~500毫升的奶(包括鮮奶、純牛奶、沖泡奶粉),這樣就可以攝取到400~500毫克的鈣,而且奶裡的乳糖會幫助鈣的吸收,這是鈣片所無法比擬的。

另外,黃豆及其制品不僅含豐富的優質蛋白,鈣含量也是僅次於奶的,特別適合素食媽媽補充蛋白質和鈣。

除此以外,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可以合成天然的維生素D,這是補鈣的忠實好伴侶。運動對補鈣也必不可少,因為運動時肌肉、骨骼對鈣的吸收是成倍增加的,所以想讓鈣吸收好,必須動起來。

那麼,準媽媽啥時候應該開始吃鈣片,該吃多少合適?吳燕燕教準媽媽算一算:每天需補鈣劑量應該等於膳食指南推薦量-均衡膳食中的鈣-奶鈣-多種營養素中的鈣。

這麼一算,在孕晚期即懷孕28周以前,準媽媽每天所需的鈣量通過均衡膳食、每天喝四五百毫升牛奶、多種營養素中的鈣片可攝取足夠的鈣量,假如沒有頻繁抽筋的情況,孕晚期之前不需要常規補鈣。但如果是年齡較大(35歲或以上)或者是二胎媽媽,補鈣的時間可以略提前,可參考產檢醫生意見。

6種補鈣食物勝過吃鈣片

1、果蔬類—莧菜、小油菜

不少綠葉菜在補鈣效果上並不遜色,其中莧菜、小油菜的鈣含量均超過同樣重量的牛奶。此外,蔬菜含有大量有助於鈣吸收的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K。蔬菜用沸水焯過再烹調,鈣的吸收率會更好。

2、魚類—泥鰍

同等重量下,泥鰍的鈣含量是鯉魚的近6倍,是帶魚的10倍左右。泥鰍燒豆腐將泥鰍和豆腐兩種含鈣豐富的食材合二為一,絕對是補鈣佳肴。

3、調味品—芝麻醬

吃一大勺芝麻醬(約25克),其中所含的鈣可達200毫克左右。芝麻醬可用來做涼菜調味汁和涮羊肉調味醬,也用在花卷、烙餅、火燒等面點中。

4、谷類—燕麥

各種谷類糧食當中,以燕麥的鈣含量最高,達精白大米的7.5倍之多。盡管燕麥中的鈣吸收率不如牛奶中的鈣,仍然對預防鈣缺乏有益。如果將燕麥和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補鈣效果更佳。

5、豆制品—豆腐幹

經過壓制濃縮而成的豆腐幹,鈣含量在豆制品中出類拔萃,如小香幹的鈣含量可高達水豆腐的7倍。用豆腐幹來替代肉炒菜,鈣含量會大幅提高。

6、堅果類—榛仁

榛仁在各種堅果中含鈣量最高,每100克炒榛子的鈣含量高達815毫克,能夠滿足成年人一天的鈣需求量。但堅果類能量普遍偏高,每天一小把即可。

老人科學補鈣三大要點

要點1、瞭解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骨質疏松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癥狀是全身疼痛、變矮駝背以及容易骨折。它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流行病,發展緩慢,所以不太容易引起重視,然而代價卻是昂貴的。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導致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早認識、早預防、早獲益。

在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裡,有些是無法避免的,比如傢族史(父母以前也有嚴重的骨質疏松)、性別(女性更多見,尤其是絕經後)、種族、年齡(肯定是年紀越大骨質疏松越嚴重)等。但很多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比如鈣攝入不足、運動量不足和抽煙、飲酒。

要點2、維持足量適當的運動

運動對於骨質疏松的改善有多個方面的作用。

首先,對於老年人來講,運動雖然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可以減少受力部位骨量流失的速度。對年輕人來說,在年輕時期足量的運動可以獲得更高的骨量儲備,並可以有效避免年老後的骨量丟失速度。

其次,研究發現,對於健身和運動後的老人,可以檢測出雌/雄激素均有升高,這些激素是維持骨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但需要註意的是,大強度的運動反而會降低激素水平,因此老人比較適合輕中度的運動。

第三,經常的運動讓老人經常到戶外接觸陽光,有利於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維生素D對鈣的吸收和利用作用特別大。

要點3、科學使用抗骨松藥物而不單是補鈣

骨質疏松是幾個因素共同的結果。單純補鈣就是針對“鈣補得不夠瞭”這個環節,至於其他幾個環節,吃鈣片是沒有任何幹預和治療作用的。

“吃瞭東西腸子不吸收鈣瞭”要依靠維生素D的作用,尤其是活性維生素D(骨化三醇)來促進鈣的腸道吸收。平時我們吃的魚肝油裡隻是普通的維生素D,老年人還需要經常曬太陽、讓紫外線照射皮膚,才能讓普通的維生素D變成活性維生素D。

“血液裡的鈣不能停留在骨頭上”、“骨頭上的鈣在溶解流失”、“體內的鈣排出體外增加瞭”主要是體內有關鈣、磷代謝平衡的失調,跟甲狀旁腺素、降鈣素這幾個激素有關系,是個內分泌的問題。市面上常見的藥物都是有關的激素類藥物。所以,規范的抗骨質疏松的治療,需要由專業的骨科大夫在評估老人骨密度的基礎,進行藥物的聯合治療。

蝦皮怎麼吃會補鈣

蝦皮,即以海產小毛蝦為原料的幹制食品,經煮熟後曬幹或烘幹的為熟蝦皮”;生蝦曬幹或烘幹的為生蝦皮”,統稱為蝦皮”。毛蝦是一種海產小蝦,肉很少,幹制時不去蝦殼,看上去容易使人感到隻是一層皮,蝦皮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蝦皮是一種高營養食品。蝦皮雖然瘦小幹枯,貌不驚人,但它的營養成分遠比魚、肉、雞蛋、牛奶等大眾心目中的營養佳品還要好。據營養學傢測定,每 100克蝦皮中含蛋白質39.9克,1千克蝦皮所含的蛋白質,分別相當於2千克鯉魚、2千克牛肉、3.5千克雞蛋、12升優質牛奶所含蛋白質的數量。蝦皮的另一大特色是礦物質數量、種類豐富,除瞭含有陸生、淡水生物缺少的碘元素,還含有豐富的鉀、鎂、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氨茶堿等成份。每100 克蝦皮中含磷1005毫克。每100克蝦皮中含鈣竟高達2000毫克,而鯉魚隻有25毫克,大黃魚33毫克,雞蛋55毫克,巧克力95毫克,牛奶120毫克。蝦皮含鈣量是鯉魚的80倍,大黃魚的60倍,雞蛋的40倍,巧克力的20倍,牛奶的16倍,是任何食品都無法比擬的,是含鈣量最高的食品。所以,蝦皮素有天然鈣庫”的美稱。據文獻記載,蝦皮還具有開胃、化痰等功效。

豐富的鈣含量讓蝦皮成為缺鈣者補鈣的較佳途徑。對於孕婦來說,妊娠期需要的造血原料較多,蝦皮是經濟實惠的營養佳品;兒童期機體的各個組織都在生長發育,特別是骨骼的增長,需要大量的鈣質,這些鈣質完全來自食物,營養學傢曾做過測算,嬰幼兒隻要每天吃上10克蝦皮,就不至於得佝僂病;中老年人容易發生鈣、磷代謝紊亂,骨質疏松,牙齒松動,神經反應遲鈍,精神倦怠,機體疲憊等,適當進補含鈣、磷成分高的蝦皮,即可彌補這些礦物質的不足。醫學傢最新研究發現,鈣有控制高血壓、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抑制癌細胞增殖等功效。老年人常食蝦皮,既可預防因缺鈣所致的骨質疏松癥,又可控制高血壓、降低膽固醇。

蝦皮是一種價廉物美、食用方便、有益健康的好食品,四季都有供應,吃法多種多樣,制作簡捷快速。它還是食品中的百搭”,無論什麼菜肴都可配它。如吃飯時,取一把蝦皮洗一下,加點精鹽、香油、蔥花、紫菜,用開水一沖,就成瞭一碗色香味俱佳的鮮湯。傢常菜中的蝦皮燒豆腐、蝦皮炒大蔥、蝦皮燒冬瓜、蝦皮蘿卜湯、蝦皮粉絲湯、蝦皮燒茄子、蝦皮蛋湯、蝦皮拌菠菜等等,均不失為美味佳肴。用蝦皮包餛飩、餃子,不但味道好,營養價值更高。就連小吃,如咸豆漿、豆腐腦等食時放一些蝦皮,味道也更好。日本人對蝦皮特別青睞,每餐必有的醬湯中總是少不瞭要放些蝦皮,即使做工講究的壽司也要用蝦皮作配料。

蝦皮肉質和魚一樣松軟,易消化,不失為老年人食用的營養佳品,老年人在做菜時放一些蝦皮,對提高食欲和增強體質都很有好處。對於失去咀嚼能力的高齡老人,可把蝦皮放在微火上烤幹、壓碎,制成營養皮粉,撒在粥裡。

成人補鈣過量會怎麼樣

成人補鈣過量會怎麼樣

1、補鈣過量,增加骨質疏松風險。西方發達國傢研究發現,鈣不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質疏松骨折的發生率,相反,骨質疏松患者在攝入高鈣後髖部骨折的危險性上升瞭50%。

2、補鈣過量,增加結石病風險。鈣並非那麼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過多攝入卻不能吸收,又同時攝入草酸類物質(多種蔬菜中含有,如菠菜),就可能結合後形成草酸鈣結石,較大的結石不能隨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腎絞痛,嚴重者將引起腎損傷。

3、補鈣過量,增加心臟損傷風險。過量補鈣可能導致血液中鈣含量增加,高鈣血癥會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導致異位鈣化,最終由於動脈粥樣硬化而加速心臟病的形成。

4、補鈣過量,影響礦物質吸收。人體中的營養素含量需要處於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這有利於相互促進吸收,否則反之。試驗證明,高鈣的補充可以明顯抑制鐵、鋅、鎂、磷的吸收。

5、出現高鈣血癥。高鈣血癥的早期表現有嚴重便秘,進行性口幹、持續頭痛、食欲減退、煩躁、精神抑鬱、口中金屬味、疲軟等。後期表現有倦睡、意識模糊、高血壓、心律失常、惡心嘔吐、尿量增多等。由此可見,任何藥物都要一分為二,不能掉以輕心。

6、胃腸道不良反應。過量補鈣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彈性胃酸分泌,導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可引起黏膜充血腫脹,黏膜糜爛或潰瘍。過量補鈣還可誘發便秘,對健康構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