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普華永道的一位美女碩士因為過度勞累而罹患腦膜炎,最終不治身亡。由於這位可憐的才女是由於過度勞累而患病去世的,大傢就自然而然地把這一事件歸結為過勞死。但這其實並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過勞死,而是因為過度勞累,不及時就醫所致。那麼,死於腦膜炎算是過勞死嗎?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腦膜炎預防方法有哪些

(一)早期發現病人。就地隔離治療。

(二)流行期間做好衛生宣傳。應盡量避免大型集會及集體活動。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外出應戴口罩。

(三)藥物預防:國內仍采用磺胺藥。密切接觸者可用碘胺嘧啶(sd)。成人2g/日。分2次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連服3日;小兒每日為100mg/kg。在流腦流行時。凡具有:①發熱伴頭痛;②精神萎靡;③急性咽炎;④皮膚。口腔粘膜出血等四項中二項者。可給予足量全程的磺胺藥治療。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流行。國外采用利福平或二甲胺四環素進行預防。利福平每日600mg。連服5日。1~12歲兒童每日劑量為10mg/kg。

(四)菌苗預防: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a和c兩群莢膜多糖菌苗。經超速離心提純的a群多糖菌苗。保護率為94.9%。免疫後平均抗體滴度增加14.1倍。國內尚有用多糖菌苗作“應急”預防者。若1~2月份的流腦發病率大於10/10萬。或發病率高於上一年同時期時。即可在人群中進行預防接種。

死於腦膜炎算是過勞死嗎

腦膜炎並非“過勞死”

“過勞死”這個概念最初出現在日本,由於發生的次數越來越多,被醫學、社會學的專傢們研究總結成一個專門的概念:過勞死,即由於長期過度勞動而造成的心血管系統猝死或腦卒中死亡。

因此,腦膜炎——大腦表面覆蓋的結締組織膜的炎癥——並不在過勞死的范疇內,它並非是由於長期勞累所導致的心血管壓力過大。

腦膜炎的病原多種多樣:有腦膜炎奈瑟菌、結核菌等等,還有一些病毒甚至真菌也可以造成腦膜炎。根據媒體報道,這位不幸的姑娘患上的就是病毒性腦膜炎。

病毒性腦膜炎的癥狀和感冒差不多,也會頭痛、發熱,同時還有一些比感冒嚴重得多的癥狀。由於腦膜發生炎癥,顱內微環境發生變化,患者可能會感到頭痛,甚至會嘔吐。而患者向前伸脖子的時候,由於牽拉發炎的腦膜,也會感到疼痛。

由於並沒有聽說這傢事務所有小規模的腦膜炎爆發,所以這位不幸的才女很可能是由於免疫力低下,而被病毒趁虛而入。這雖然不能稱為“過勞死”,但確實與過度勞累有關。

疲憊不堪的身體

人體在過度工作的情況下,負責守護身體免遭病害侵襲的免疫系統也要加班加點。由於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免疫系統也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自我調整。長期保持這個狀態,雖然身體上隻是感覺到疲憊,但免疫系統卻已經沒法保證正常的工作瞭。免疫細胞質量和數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人體被病原體侵襲成功的幾率大大增加。而如果這個時候細菌和病毒悄悄跑進來,人體也隻能束手就擒瞭。

其實一般來說病毒感染不是什麼麻煩事,我們平時所患的感冒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於病毒感染所致。但是如果不立刻對其加以控制並及時休息的話,病毒就會肆意繁殖,最終進入中樞系統,引起非常嚴重的問題瞭。由於腦膜炎的癥狀和一般的感冒發燒差不多,所以有些人不當回事,繼續硬撐著工作,這就很可能釀成危險後果。

工作過度損害心腦血管

實際上,因免疫力下降而導致的病毒感染隻是一個短期的過程,隻要及時就醫,註意休息就可以痊愈。而真正意義上的過勞死,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積累所導致的心血管問題。

人在工作的時候,由於聚精會神,會造成體內的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腎素、血管緊張素等分泌增加。這些額外分泌的物質能夠保持清醒、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時也有一個副作用:對心腦血管系統造成損害。

長期的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腎素大量分泌,會導致血壓升高、動脈收縮、硬化,還會對心臟冠狀動脈造成影響。如果動脈硬化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很“脆”。這個時候,任何原因造成的血壓陡然升高,都有可能使得動脈破裂。

如果破裂的動脈剛好發生在大腦,就會導致腦卒中,嚴重者會發生死亡。如果心臟冠狀動脈由於血管緊張素的作用發生瞭痙攣,導致心肌大面積缺血,最終會發生心肌梗死,嚴重者也有可能造成死亡。

腦膜炎容易與哪些癥狀相混淆

1.化膿性腦膜炎:其中最易混淆者為嗜血流感桿菌腦膜炎,因其多見於2歲以下小兒,腦脊液細胞數有時不甚高。其次為腦膜炎雙球菌腦膜炎及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鑒別除結核接觸史、結素反應及肺部x線檢查可助診斷外,重要的還是腦脊淮檢查,在細胞數高於外,重要的還是腦脊液檢查,在細胞數高於1000×106/l(1000/mm2),且分類中以中性多形核粒細胞占多數時,自應考慮化膿性腦膜炎;但更重要的是細胞學檢查。

2.病毒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主要是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膜腦炎及病毒性脊髓炎均可與結腦混淆,其中散發的病毒腦炎比流行性者更需加以鑒別。各種病毒性腦膜炎之診斷要點為:①常有特定之流行季節。②各有其特殊的全身表現,如腸道病毒可伴腹瀉、皮疹或心肌炎③腦脊液改變除細胞數及分類與結腦不易鑒別外,生化改變則不相同,病毒性腦膜腦炎腦脊液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高,蛋白增高不明顯,多低於1g/l(100mg/dl)。④各種病毒性腦炎或腦膜炎有其特異的實驗室診斷 方法,如血清學檢查及病毒分離等(參閱各有關專章節)。輕型病毒腦炎和早期結腦鑒別比較困難,處理原則是:①先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各項檢查,如結素試驗、肺x線片等以協助診斷。②不用激素治療,如短期內腦脊液恢復正常則多為病毒腦炎而非結腦。③鞘內不註射任何藥物,以免引起腦脊液成分改變增加鑒別診斷之困難。

3.新型隱球菌腦膜腦炎:其臨床表現、慢性病程及

腦脊液改變可酷似結腦,但病程更長,可伴自發緩解。慢性進行性顱壓高癥狀比較突出,與腦膜炎其他表現不平等。本病在小鍺較少見故易誤診為結腦。確診靠腦脊液塗片,用墨汁染色黑地映光法可見圓形、具有厚莢膜折光之隱球菌孢子,沙保培養基上有新型隱球菌生長。

4.腦膿腫:腦膿腫患兒多有中耳炎或頭部外傷史,有時繼發於膿毒敗血癥。常伴先天性心臟病。腦膿腫患兒除腦膜炎及顱壓高癥狀外,往往有局灶性腦征。腦脊液改變在未繼發化膿性腦膜炎時,細胞數可從正常到數百,多數為淋巴細胞,糖及氯化物多正常,蛋白正常或增高。鑒別診斷借助於超聲波、腦電圖、腦ct及腦血管造影等檢查。

5.但腦瘤與結腦不同處為: ①較少發熱。②抽搐較少見,即使有抽搐也多是抽後神志清楚,與晚期結腦患兒在抽搐後即陷入昏迷不同。③昏迷較少見。④顱壓高癥狀與腦征不相平行。⑤腦脊液改變甚少或輕微。⑥結素試驗陰性,肺部正常。為確診腦瘤應及時作腦ct掃描以協助診斷。

典型的結腦診斷比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則診斷較難。不典型結腦約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嬰幼兒起病急,進展較快,有時可以驚厥為第1癥狀。②早期出現腦實質損害癥狀,表現為舞蹈癥或精神障礙。③早期出現腦血管損害,表現為肢體癱瘓者。④同時合並腦結核瘤時,可似顱內腫瘤表現。⑤其他部位的結核病變極端嚴重,可將腦膜炎癥狀及體征掩蓋而不易識別。⑥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發生腦膜炎時,常表現為頓挫型。對於以上各種不典型垢情況,診斷需特別謹慎,防止誤診。

腦膜炎有哪些並發疾病

1.患腦膜炎時,膿性滲出物易堵塞狹小孔道或發生粘連而引起腦脊髓循環障礙,產生腦積水。常見於治療不當或治療過晚的病人,尤其多見於新生兒和小嬰兒。粘連性蛛網膜炎好發於枕骨大孔,可阻礙腦脊液循環;或腦室膜炎形成粘連,均為常見的引起梗阻性腦積水的原因。

2.除因嘔吐、不時進等原因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外,還可見腦性低鈉血癥,出現錯睡、驚厥、昏迷、浮腫、全身軟弱無力、四肢肌張力低下、尿少等癥狀。其發生原理與感染影響腦垂體後葉,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導致水瀦留有關。

3.由於腦實質損害及粘連可使顱神經受累或出現肢體癱瘓,亦可發生腦膿腫、顱內動脈炎及繼發性癲癇發幹什麼。暴發型流腦可伴發DIC、休克。此外,中耳炎、肺炎、關節炎也偶可發生。

腦膜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1.高燒(>40℃)、頸部僵硬、嚴重頭痛、食欲不振、意識不清、嘔吐、抽搐、倦怠、思睡、對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膚疹{由其在腋下、手、腳部位},這些腦膜炎的癥狀,和感冒癥狀雷同,常是引起誤診的原因。癥狀的變化可能會在一至兩天發生,有些在數小時後即危及生命。

2.在嬰兒及新生兒,高燒、頭痛、頸部僵硬並非其典型的癥狀,有時反而出現低溫的情形。 這群病人出現的癥狀有:尖銳且持續的哭聲、不尋常的思睡、食欲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囪門有膨脹的情形出現。

3.在老年人,以上的癥狀或許會出現,也可能不會,但是會顯示隱伏性的癥狀,如意識不清、遲鈍。

4.嚴重的細菌性腦膜炎也會有休克、昏迷或抽搐{類似癲癇}癥狀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