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性磷酸酶(ALP或AKP)是廣泛分佈於人體肝臟、骨骼、腸、腎和胎盤等組織經肝臟向膽外排出的一種酶。這種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脫掉5’磷酸基團,從而使 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轉換成5’-OH末端。但它不是單一的酶,而是一組同功酶。目前已發現有AKP1、AKP2、AKP3、AKP4、 AKP5與AKP6六種同功酶。其中第1、2、6種均來自肝臟,第3種來自骨細胞,第4種產生於胎盤及癌細胞,而第5種則來自小腸絨毛上皮與成纖維細胞。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瞭解下堿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吧。

堿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

很多人在肝功能檢查後發現自己堿性磷酸酶偏高,很慌張,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我們找到瞭堿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那麼就可以對癥治療瞭。那堿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是什麼呢?堿性磷酸酶偏高有病理性因素和非病理性因素兩種,具體我們可以看看下文的詳細介紹。

步驟/方法病理性因素之骨骼疾病:像骨折愈合期、骨軟化癥、佝僂病、成骨肉瘤、轉移性骨瘤等,都有可能導致堿性磷酸酶偏高。病理性因素之肝臟疾病:出現排泄功能障礙,如各種肝炎、肝硬化、肝纖維化、毛細膽管性肝炎、肝癌等,亦會導致堿性磷酸酶偏高。病理性因素之其它疾病:如腎病、嚴重性貧血、白血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時,血清堿性磷酸酶亦可升高。非病理性因素之藥物導致:如巴比妥類、抗生素類如紅黴素、慶大黴素、氯黴素、卡那黴素、氨芐青黴素等。非病理性因素之成長期的生理現象:尤其在骨骼生理性發育期,其血清中的堿性磷酸酶活力較高,血清內的大多數堿性磷酸酶來自成骨細胞和生長中的骨軟骨細胞,少量來自肝臟,一般是正常人的1-2倍。非病理性因素之懷孕期間:孕婦在懷寶寶期間,由於自身缺鈣而導致的堿性磷酸酶偏高。

堿性磷酸酶偏高的臨床意義

臨床上測定ALP主要用於骨骼、肝膽系統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尤其是黃疸的鑒別診斷。對於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測定同工酶以協助明確其器官來源。

1.生理性增高

兒童在生理性的骨骼發育期,堿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處於生長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婦和進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後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

(1)骨骼疾病如佝僂病、軟骨病、骨惡性腫瘤、惡性腫瘤骨轉移等;

(2)肝膽疾病如肝外膽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細膽管性肝炎等;

(3)其他疾病如甲狀旁腺機能亢進。

3.病理性降低

見於重癥慢性腎炎、兒童甲狀腺機能不全、貧血等。

堿性磷酸酶偏高的危害

堿性磷酸酶(ALP)是診斷膽道系統疾病時常用的指標.堿性磷酸酶存在於機體的各個組織,以骨骼,肝臟,腎臟含量較多.正常血清中的堿性磷酸酶主要來自於骨骼,由成骨細胞產生,經血液到肝臟,從膽道系統排泄.膽汁淤積性肝炎肝炎和肝外梗阻時此酶明顯升高,ALP隻能提示膽道梗阻性病變,不能鑒別梗阻是良性還是惡性.一般慢肝大多都有多多少少的纖維化現象,隻是輕重而已.

堿性磷酸酶偏高預示著肝臟異常,堿性磷酸酶偏高時,有可能是肝囊腫、肝結核、阻塞性黃疸、繼發性肝癌和原發性肝癌等;堿性磷酸酶偏高預示著骨骼疾病,堿性磷酸酶偏高時,有可能是骨軟化癥、骨折愈合期、骨細胞癌和惡性腫瘤骨轉移等;堿性磷酸酶偏高預示著白血病、甲狀腺機能亢進。

堿性磷酸酶偏高的正常范圍

正常范圍(連續監測法)

女性,1-12歲小於500U/L;大於15歲,40-150U/L;

男性,1-12歲小於500U/L;12-15歲,小於750U/L;大於15歲,40-150U/L。

高值可能說明有膽管阻塞現象;低值更多出現於兒童和孕婦身上。高值表明有可能發生瞭活動性骨沉積(這個可能譯的不準,請指正,原文為active bone deposition),因為ALP是成骨細胞活動(造骨)的副產物(例如在佩吉氏斯癥[畸形性骨炎]的案例中)。

一般來說,低值要比高值少見。堿性磷酸酶偏低有著實際臨床意義,在臨床上一般堿性磷酸酶偏高說明有肝膽系統疾病。堿性磷酸酶指標低也可以見於慢性腎炎,貧血,甲狀腺機能不全等。此外,堿性磷酸酶偏低在肝病患者朋友們也是比較常見的,此時需要引起告訴重視,建議做進一步檢查,查明病因,以便對癥施治。

堿性磷酸酶偏高吃什麼食物好

病情分析:堿性磷酸酶是一種磷酸單酯酶,廣泛存在於人體組織和體液中,以骨、肝、乳腺、腸粘膜、腎,胎盤中。臨床意義:增高: ①阻塞性黃疸、肝硬化、肝壞死,堿性磷酸酶明顯升高(肝細胞性黃疸則升高不明顯)。 ②原發性和繼發性肝癌時堿性磷酸酶亦明顯升高,與癌組織中或癌腫周圍肝細胞合成堿性磷酸酶增加有關。 ③其他腫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細胞瘤、骨肉瘤等,堿性磷酸酶增高時,提示可能有肝臟轉移。意見建議:營養不良、呆小癥、遺傳性低磷酸酶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