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怎麼治療?頸椎不舒服會引起一系列的身體癥狀,那吃什麼能夠治療頸椎病呢?一般情況下是食療要比藥物治療的危害小得多,所以采用食療的方法更安全有效!下面為你介紹10個有效的方法。

中醫教你頸椎病的按摩方法

按摩穴位一:百會穴

用食指或中指按壓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兩耳尖連線中點處),持續給力,一般壓到局部出現酸酸的、麻麻的感覺時,再持續30秒,也可延長到1分鐘。就可以緩解由於頸椎病引起的頭痛、頭暈,精神緊張等癥狀。

按摩穴位二、風池穴

用兩隻手扶在頭兩側,用拇指尖頂著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直到出現酸脹感,繼續按壓30秒到1分鐘後,再局部揉。適用於由頸椎問題引起的高血壓以及睡眠不好的人。

按摩穴位三、肩井穴

用大拇指頂住肩井穴,其他四指輕扶於肩前,與大拇指相對用力,提拿起整個肩部肌肉,持續一兩分鐘,感到整個肩部肌肉由緊張到放松即可。尤其適用於有頸部酸脹、頭重腳輕、落枕等情況。

吃這竟治好瞭多年頸椎病

1、雙仁五加粥:苡仁50克,桃仁(去皮)6克,刺五加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苡仁、桃仁、粳米洗凈放鍋中加水適量,刺五加先煎取汁放鍋中同煮粥,加白糖適量即可。作用:祛風除濕,活血止痛。適應於風寒濕證頸椎病、腰腿疼痛。

2、人參棗粥: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肉15克,白糖適量。將人參粉碎成細粉,粳米用水淘洗幹凈,大棗洗幹凈去核,粳米、大棗肉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慢熬。粥熟後調入人參細粉及白糖適量。作用:補益氣血。適應於氣血不足型頸椎病。

3、木瓜陳皮粥: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川貝母(切碎),加冰糖適量即成。可化痰,除濕,通絡。適用於痰濕阻絡型頸椎病。

4、黃芪桂圓肉粥:黃芪20克,桂圓肉2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黃芪切片,置鍋中加水500毫升,煎取汁,粳米用水洗凈,取黃芪液及加適量水煮沸,放桂圓肉同煮成粥後加適量白糖即可。作用:氣血雙補。適應於年老體弱,氣血不足的頸椎病患者。

5、葛根五加粥: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所有原料洗凈,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與餘料同放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加冰糖適量,調味食用。可祛風,除濕,止痛。適用於風寒濕痹阻型頸椎病。

6、山楂丹參粥:山楂50克,丹參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山楂片、粳米、丹參洗幹凈,先煎丹參除渣取汁。再放入山楂片、粳米、水適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後加冰糖適量。作用:活血化淤,通絡止痛。治療頭頸酸脹,視物不清等癥。適用於各型頸椎病的輔助治療。

7、菊花葛根粥:菊花15克,葛根50克,冰糖適量。菊花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後取汁棄渣。葛根洗凈,切成碎粒,粳米洗凈一起放鍋中加水適量煮粥,加白糖適量。作用:升清降濁,通絡止痛。治療頭痛項強,視物不清等癥。可輔助治療各型頸椎病。

8、桑枝煲雞:老桑枝60克,母雞1隻(約1 000克),食鹽少許。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飲湯食雞肉。可補腎精,通經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9、天麻燉魚頭:天麻10克,鮮鳙魚頭1個,生薑3片。天麻、鳙魚頭、生薑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可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於頸動脈型頸椎病。

10、葛根煲豬脊骨:葛根30克,豬脊骨500克。葛根去皮切片,豬脊骨切段,共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煲湯。飲湯食肉,常用有效。可益氣養陰,舒筋活絡。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溫馨提示:根據統計抽煙的人比不抽煙的人,背部酸痛的情形高出二至三倍,因為香煙中的尼古丁會使得微血管收縮進而使得營養脊椎的養分減少,脊椎椎間板功能逐漸退化而造成酸痛的情形。由此看來,戒煙是免除腰酸背痛的苦惱的最佳途徑瞭。

頸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保養

1、 頸部保暖: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節,最好穿高領衣服;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註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空調溫度不能太低。

2、 姿勢正確: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並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癥狀。

3、 避免損傷:頸部的損傷也會誘發本病,除瞭註意姿勢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沖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要註意保護自己,不要在車上打瞌睡,坐座位時可適當地扭轉身體,側面向前;體育比賽時更要避免頸椎損傷;頸椎病急性發作時,頸椎要減少活動,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轉頭,必要時用頸托保護。

4、 用枕適當: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過的,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直接影響,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

頸椎病為何會引起頸韌帶鈣化

頸韌帶為人體頸部一條重要的韌帶,其強而有力,呈三角形,突部向下與寰椎後結節和下面六個頸椎棘突相連,以維持頭部的直立體位,防止過度屈曲。

在患頸椎病後,頸韌帶也一樣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椎體失穩、頸椎生理彎度的改變可進一步加重其退變,主要表現為頸韌帶鈣化現象。早期表現為纖維增生或硬化,晚期因慢性長期刺激,可使局部發生鈣化甚至骨化。

頸韌帶鈣化會不會引起嚴重的癥狀?事實上,頸韌帶鈣化不僅不會引起嚴重的癥狀,還可以增加頸椎的穩定性,起到對頸椎的制動作用,減緩頸椎病的進一步發展。頸韌帶鈣化可以在X線上發現,一旦出現頸韌帶鈣化,可以預測其他韌帶如前韌帶、後縱韌帶等也可能現不同程度的鈣化,造成對脊髓神經的刺激而產生嚴重後果。

頸椎病枕頭的合適高度是什麼

高度與軟硬度

除瞭要關註具有不同特性的頸椎病枕頭內部填充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確定最適合自己身體實際情況的頸椎病枕頭高度與硬度。睡眠習慣對於頸椎病枕頭的高度也有細微的影響,也要一並考慮到。對正常人而言,頸椎病枕頭的高度及軟硬度與每個人的胖瘦、肩的寬窄、脖子的長短均有關,以舒適為宜。

頸椎病枕頭太高

若排除患病因素,出現頸部酸痛、頭痛、頭暈、耳鳴及失眠等腦神經衰弱情況,或是睡覺睡到一半感到手腳麻木,那很有可能就是你的頸椎病枕頭太高瞭。

頸椎病枕頭過低

如果臨睡前沒有喝水,但醒來後發現面部浮腫這可能是頸椎病枕頭過低,引起頭部輕微充血導致的。頸椎病枕頭過低,下頜會因此向上抬,容易張口呼吸,出現打鼾的情況。

怎樣的高度才合適

通常情況下,頸椎病枕頭的適宜高度,以9-10厘米較為合適,但具體尺寸還要因每個人的生理特征,尤其是頸部生理弧度而定,老中醫建議,枕頭的高度可以和患者握拳、手側立起來的高度一樣。肩寬體胖者枕頭可略高一些,而瘦小的人則可稍低些。

睡眠習慣對於確定枕頭的高度也有影響,習慣仰睡的人,其頸椎病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後與自己的拳頭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為拳高標準)相等為宜;而習慣側睡的人,其頸椎病枕頭高度應以壓縮後與自己的一側肩寬高度一致為宜。當然,無論仰睡、側睡都能保持頸部正常生理弧度的頸椎病枕頭是最理想的。

對於頸椎病枕頭本身而言,支撐脖子後面(頸曲)的部分應稍高一些,並具備一定的硬度,以便能襯托和保持頸部的生理弧度。而支撐後腦勺的部分應較上述部位低3~5厘米,使之既能完全支撐頭部,又能與頸部的高度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