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微信、微博上瘋轉的一條信息,總結瞭不少“癌癥先兆”。其中提到,5年不發燒感冒,是肝癌先兆,這種情況好像看起來身體很好,實際上是免疫力太差瞭。此外,夜裡老是醒,尤其是夜裡1-3時醒,也是肝癌發出的信號。網傳的“肝癌先兆”靠譜嗎?一起看下。

睡眠不好半夜總醒怎麼辦?

一、調整睡眠時間。每個人最佳的入眠時間各不相同,有的人在晚上910,有的人要更晚些。最好固定時間就寢,在此以前絕不要躺在床上休息,也不要在床上看書、閑談。將睡眠時間固定化,可形成條件反射,一到睡眠時間就想睡。如睡眠時間為 7小時,躺在床上時間不要多於7小時,這樣就能更加珍惜睡眠時間,停上思維而很快入睡。

二、晨醒即起莫賴床。即早晨睡醒後立即起床,不可輾轉貪睡。這樣能使工作時精力充沛,睡眠時酣暢充分,有利於神經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協調。

三、飲食方面須註意。早餐不宜過飽,可使白天少打嗑睡。而晚上睡前吃點點心,有助於睡眠,但不宜吃得過飽,對失眠的病癥有一定的幫助。

四、鹽水洗足,按摩湧泉。臨睡前,在洗足水中加鹽一匙,洗凈後,用手擦足底心的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足底心凹陷處,左右各擦幾十至幾百次,逐漸增加次數,有寧心除煩的功用。

五、放松療法。去掉或松開緊身的衣物,如發卡、腰帶、胸罩。上床後如感身體某些部位不適,可輕輕自我按摩,然後自然地深呼吸,放松四肢,將註意力集中足底,也可集中於臍下3寸處丹田,設想全身舒泰、松弛,切忌強行迸氣。

半夜老醒是癌先兆嗎

早期肝癌無癥狀

孫大伯喜好爬山,勇於挑戰各種高難度的小路,覺得自己比許多年輕人都要健壯。傢人幾次三番勸告他去醫院進行體檢,他都擺擺手,認為自己啥感覺都沒有,有癥狀再去看也不遲。

這段時間,孫大伯覺得近來胃口不好,容易腹脹,終於在傢人的陪同下去瞭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他難以接受,醫生診斷為肝癌晚期,已廣泛轉移,錯失瞭最佳治療時機。為什麼會這樣?孫大伯和他的傢人都很困惑。

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胰外科陳亞進教授解釋說,早期肝癌通常無明顯癥狀,多數有明顯癥狀的肝癌病情已屬中晚期。早期肝癌病人治療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50%-70%,但晚期肝癌如不治療平均生存期隻有3-6個月。

對於網傳的“肝癌先兆”,專傢表示,這些說法都缺乏科學依據。例如5年不發燒的說法,實際上肝癌病人的免疫能力是下降的,而5年不感冒發燒,說明免疫系統的能力還是很強大的,這就自相矛盾瞭。而夜裡老是醒的說法,可能是參考中醫的經絡理論,認為夜裡1-3時屬“肝經”。但影響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夜裡老醒是否跟肝癌有關,也缺乏科學依據。

身處3種環境最易致癌

1. 職業暴露

據腫瘤專傢估計,大約4%-20%的癌癥可直接歸因於職業暴露。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掃煙囪的工人陰囊癌多發;生產聯苯胺染料或甲、乙萘胺的工人白血病多發;錫礦工人肺癌多發。這些現象的產生是由於職業環境中致癌物的濃度遠遠高於普通環境,且職業人群接觸致癌物的時間早,累積接觸的劑量大,從而導致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普通人群。

2. 室內污染

研究表明,大約68%的人體疾病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室內裝修是城鄉居民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甲醛是新裝修房屋室內環境中最主要的隱 形殺手,長期接觸甲醛會導致鼻腔、口腔、咽喉、皮膚和消化道等多種癌癥。吸煙所產生的煙草煙霧也是危險的致癌物。從煙草和煙霧分離出的化合物中,有60種是肯定的致癌物,或者是癌癥的啟動劑或促進劑。這些化合物包括:焦油、一氧化碳、氰化氫、酚類、氨、甲醛、苯、亞硝胺和尼古丁。吸煙是肺癌的重要病因之一,但被動吸煙也可能患上肺癌。

3. 化學污染

傢用洗滌劑的大量應用所造成的化學污染,也會增加癌癥的發生。資料表明,洗滌劑中較高的氯含量,容易對人體產生危害,而發生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神經細胞瘤和肝癌等。同時,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等的殘留農藥都可能導致癌癥的發生,如有機磷酸酯殺蟲劑會增加何傑金氏淋巴瘤的發生危險,有機氯殺蟲劑會增加白血病的發生危險。

癌癥預防知識

癌癥由一個單細胞產生。從一個正常細胞轉變為一個腫瘤細胞是一個多階段過程,通常從癌前病變發展為惡性腫瘤。癌癥的形成可由外部因子和繼承的遺傳因素開始。老齡化是癌癥形成的另一個基本因素。癌癥發病率隨年齡顯著升高,極可能是由於生命歷程中危險積累,加上隨著一個人逐漸變老,細胞修復機制趨向不大有效。

癌癥基本事實

40%的癌癥可予以預防(通過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和不使用煙草)。

煙草使用是全世界單一最大可預防的癌癥原因。煙草使用造成肺、喉、口腔、胰腺、膀胱、胃、肝、腎和其它類型的癌癥;環境煙草煙霧(被動吸煙)引起肺癌。

全世界五分之一的癌癥是由慢性感染造成的,主要來自乙肝病毒(導致肝癌)、人類乳頭狀瘤病毒(導致宮頸癌)、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癌)、血吸蟲(導致膀胱癌)、肝吸蟲(膽管)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和由真菌毒素造成的食品污染,例如造成肝癌的黃曲黴毒素(曲黴屬直菌的產物)。

雖然仍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問題,但是充足的證據表明膳食因素也在引起癌癥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適用於肥胖本身作為一個復合危險因素以及飲食構成,例如缺乏水果蔬菜和高鹽飲食。缺乏身體活動作為癌癥的危險因素具有明顯的作用。關於酒精引起若幹癌癥種類有著確鑿的證據,例如食道、咽、喉、肝、乳房和其它癌癥種類。

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癥種類為:

男子(按全球死亡人數順序):肺、胃、肝、結腸直腸、食道和前列腺。 婦女(按全球死亡人數順序):乳房、肺、胃、結腸直腸和子宮頸。 癌癥的一、二、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

隨著人類對癌這一頑癥認識的不斷深化、逐漸意識到癌的預防是抗擊癌癥最有效的武器。許多科學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動表明,癌癥是可以避免的。1/3癌癥可以預防。1/3癌癥如能及早診斷,則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療可使剩餘1/3癌癥病人的生存質量得到改善。當今世界對我們傳統的習慣提出瞭很多挑戰,已出現的新的健康觀點需要不斷認識。個人、傢庭及至社區比以往更有責任幫助自己和他人防患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和環境以促進健康。政府必須采取適當措施,以支持個人、傢庭及社區的活動。隻有將腫瘤預防與控制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及工作議事日程中,才能真正起預防作用。 癌癥預防的最終目的,就是降低癌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為瞭達到這一目的,可通過下列幾種預防措施:一級預防二級預防、三級預防和化學預防等。

癌癥預防:一級預防、 二級預防、 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 :第一級預防或病因預防。其目標是防止癌癥的發生。其任務包括研究各種癌癥病因和危險因素,針對化學、物理、生物等具體致癌、促癌因素和體內外致病條件,采取預防措施,並針對健康機體,采取加強環境保護、適宜飲食、適宜體育,以增進身心健康。對個人,這是0期。

缺乏這些營養素容易得癌癥

缺乏維生素c易患食道癌、胃癌

長期大量缺乏維生素C可能導致消化道腫瘤,如食管癌和胃癌。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維持食管上皮組織和胃黏膜組織的健康,可以保護上皮組織,修復損傷,減少消化道的細胞癌變。維生素C還具有解毒作用,能激活氧化酶的活性,在食物消化吸收的過程中,幫助人體解毒。足量的維生素C可以阻斷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減少致癌物質的生成,減少致癌物對消化道的損傷。

缺乏膳食纖維增加結腸癌發病風險

全麥粉、糙米、燕麥、豆類、蔬菜、水果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在腸道中遇水會膨脹,能軟化大便,加快食物通過腸胃道,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同時也會吸附腸道裡的毒素,減少毒素與腸道接觸的時間,預防結腸癌。

其中可溶性的膳食纖維,利於腸道有益菌群的生長,改善腸道生態環境,增強腸動力,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促進腸道健康。

缺乏碘易出現甲狀腺腫瘤

20世紀,我國各地區人們普遍缺碘,很多地區出現大脖子病,國傢曾采取過加碘食鹽的幹預措施,來增加碘的攝入。碘在人體內參與甲狀腺素的合成,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激素,它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調節水鹽代謝,可提高維生素的吸收利用率。

碘對人的生長發育有重大的影響,如果缺乏碘,兒童的生長會停滯,神經系統發育產生障礙,影響智力發育,出現嬰幼兒呆小癥。對於成人來說,碘缺乏會導致甲狀腺腫大,也就是常見的大脖子病,嚴重的還會轉化成甲狀腺腫瘤和甲狀腺癌。

缺乏維生素A和B2易患宮頸癌

維生素B2是機體組織代謝和修復的必須營養素,它可以提高機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促進生長發育,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保護皮膚毛囊粘膜及皮脂腺的功能。維生素A維護上皮組織細胞的健康,當維生素A缺乏時,上皮基底層會增生變厚,細胞纖維化彈性下降,泌尿生殖系統內膜角質化。臨床發現維生素A能抑制上皮組織腫瘤的生長,利於延緩癌前病變。

維生素B2缺乏會導致口腔生殖綜合征,即口腔、唇、皮膚、生殖器的炎癥。誘發陰囊炎(女性陰唇炎),伴有丘疹、糜爛滲液、結痂等。據臨床研究顯示,B2的缺乏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宮頸不典型增生和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