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經歷想必每個人都有,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卻帶來大痛苦。落枕病位在頸部。患者往往睡覺起身,突然感覺頸部僵痛不適,轉側不靈,外側呈僵直狀態;頸部有或無固定壓痛點;;肌肉痙攣,有時稍有腫脹;頭轉向健側不受限制。該如何解決落枕情況,試試看下面的方法吧。

落枕的原因

1、睡姿不正確。落枕是指睡眠時由於頭離開瞭枕頭引起的頸項疼痛或活動障礙。臨床上確也有許多落枕病人是因為臥姿不良、枕關過高或過低,以及枕頭軟硬程度不當所引起,造成頸部一側肌群在較長時間內處於過度伸展狀態,而致肌肉痙攣。

2、枕頭過高或者過低。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3、頸部活動不當。有一些落枕是由於頭頸部活動不當造成的,如突然回頭的扭傷、肩扛重物或睡覺時風寒侵襲、著涼等。因此,西醫又將這些以頸部急性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所致的頭頸部轉動失靈、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稱之為“斜方肌綜合癥”或“頸肩部急性纖維組織炎”等。

推薦防治落枕的小妙方

1、簡單小運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後向上仰頭,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鐘後再低頭,如此反復20次。

先用雙手從患者頭頂分別向左右撫摸,到耳尖為止,再用雙手從兩鬢角向後撫摸,到耳尖為止,然後用雙手從兩耳尖開始,沿著耳前向頜骨方向撫摸,最後用雙手從太陽穴開始,沿耳尖、耳後、頸部方向撫摸,到岡上肌為止。撫摸時手法要輕柔,遇到痛點時,輕柔按壓10餘下,以增強效果。

2、按摩落枕穴

中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後一點的地方。該穴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經驗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

要領: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輕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鐘;在按摩穴位的過程中,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後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並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3、推拿治療

找準穴位是推拿治療法關鍵。若想推拿首先要找準穴位,落枕按摩主要是按摩風池穴和落枕穴這兩個穴位。風池穴位於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約0.5寸處。找準穴位以後用一手拇指按壓這兩個穴位,按摩的同時可以慢慢的活動一下頸項部,有酸脹的感覺為準。

4、熱敷

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註意防止燙傷。

5、貼藥膏

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如何預防寶寶出現落枕

如何預防寶寶出現落枕?媽媽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枕頭、正確的睡眠姿勢、避免受涼、營養攝入均衡、適當的運動等,來幫助寶寶預防落枕的發生:

1、要為寶寶選擇有益於健康的枕頭,用枕不當是落枕發生的原因之一。

2、要註意避免寶寶出現不良的睡眠姿勢,如俯臥把頭頸彎向一側;在極度疲勞時還沒有臥正位置就熟睡過去;頭頸部位置不正,過度屈曲或伸展等。

3、要註意避免寶寶受涼、吹風和淋雨,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被子,尤其是兩邊肩頸部被子要塞緊,或是用毛衣圍好兩邊,以免熟睡時受涼使風寒邪氣侵襲頸肩部引起氣血瘀滯、脈絡受損而發病。

4、已經不再進行哺乳的寶寶,要註意飲食平衡,葷素合理搭配,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鈣的食品,如新鮮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5、要經常適量運動,尤其是頸椎的活動操,如做米字操,這是一種操作簡便的頸部保健操。

寶寶落枕幾天能好

寶寶落枕經過藥物治療一般需要三天,或者可以用局部熱敷的方法緩解疼痛,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效果較好。或者可以推拿按摩和配合活血化瘀藥物治療的。註意避風寒。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為佳。傢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

1、按摩:立落枕者身後,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後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

2、熱敷: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註意防止燙傷。

3、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雲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後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於頸、枕區,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後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後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於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師指導下,進行傢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註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應該如何診斷落枕

1.炎癥波及引起的頸部肌肉痙攣如淋巴結炎、扁桃體炎、腮腺炎等,這些疾病在引起頸部肌肉痙攣和疼痛的同時,局部與全身均有炎癥反應。

2.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常性頸神經根受壓的癥狀,上肢串麻.頸部活動或咳嗽時疼痛加重,並多向患側上肢串痛。x線片有較明顯的改變。

3.斜頸,頭頸歪斜、面部畸形。

4.頸椎後關節紊亂癥,棘突上或棘突一側韌帶肥厚,壓痛明顯,可出現棘突偏歪,並局限在一二個棘突上。x線片有的可見到後關節兩側不對稱或關節間隙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