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又稱為足浴,原理是通過熱水的溫度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暢通經絡,改善新陳代謝,進而防病保健。燒壺熱水,倒進腳盆,再往凳子前一放,就可舒舒服服地做次足浴保健。近來氣溫直降,現在聊泡腳的話題也正是時候。正確泡腳勝過諸多補藥。那麼冬季如何泡腳勝過吃補藥呢?老人冬季泡腳藥註意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足部護理的方法

早晨做健腳操

隆冬清晨,天寒地凍,人們不宜在戶外冒著風寒進行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活動,但卻可以在傢裡做做健腳操。何謂健腳操?就是仰面躺在床上抬起雙腳,用力相互摩擦至腳掌發熱,繼而用搓熱的雙手搓揉每個腳趾頭,整個過程5分鐘~10分鐘。或用雙手緊捏一條大腿根部,稍用力向下按摩至腳踝,再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並以同法按摩另一腳,重復10次~20次。

分別采用以上諸法健腳取暖,可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防止腳部的關節、韌帶、筋膜僵硬,使腳肌在屢次舒縮中幫助兩腿血液回流,從而增強對寒冷襲擊的抵禦能力。

白天穿好鞋襪

冬季地面溫度低,腳面脂肪少,加上腳掌本來遠離心臟,供給的血液相對減少且血流慢,雙腳也就自然最易受寒。腳下寒氣從穴位反射性引起呼吸道溫度下降,抵抗力也隨之減弱,會使原來潛伏在鼻咽部的病菌繁殖而感染呼吸道疾病。故保暖應先暖腳。但是,暖腳並非將其層層密裹,讓腳把鞋塞得嚴嚴實實。因為那樣會使腳部血管因受重壓而形成血瘀,反而降低其抗寒力。

因此,切忌鞋襪過緊,冬季的鞋要比其他季節略微大一些,使鞋襪保持寬松狀態,腳部各關節沒有擠壓感。鞋襪以透氣、柔軟、幹燥、舒爽的為宜,這樣方能收到暖腳的效果。

晚上熱水泡腳

俗話說:“睡前泡泡腳,勝過吃補藥。”此話是有科學道理的。泡腳的水溫為40攝氏度~50攝氏度,水量浸過踝部,浸泡20分鐘~30分鐘。操作方法是:腳後跟固定盆底,腳趾不停活動或相互搓擦。然後分別用左右手輪番交替按摩湧泉穴,即以大拇指點按、點揉、點推腳心,並不時添熱水以保持水溫,直至泡到雙腳呈微紅色,覺得身上微熱,額頭似有出汗時為止。之後便可用毛巾擦幹雙腳。接著,再用雙手揉搓腳心,牽拉腳趾,按摩腳背,然後上床安睡。

冬季泡腳勝過吃補藥

“泡腳”又稱為“足浴”,原理是通過熱水的溫度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暢通經絡,改善新陳代謝,進而防病保健。泡腳主要註意兩個方面:一是水溫不宜高過45℃,感覺微燙為好;二是泡腳的時間不能過長,15到20分鐘即可。

泡腳有哪些好處?醫生介紹,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飲食不佳、疲乏無力、情緒不穩等一系列不適癥狀者,可在熱水泡腳後搓腳心10-20分鐘,直至發熱,會感到神清氣爽。

老師提醒,泡腳的防病保健功能全在一個“泡”字。開始泡腳時,先倒入少量熱水,沒過足背,然後,隨水溫降低,逐漸添加熱水,保持水溫,直至雙腳變紅,全身有熱感,微微汗出即可。泡腳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腳盆勿用金屬盆,另外,腳部皮膚感染者、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發熱期、嚴重心腦血管病及精神病患者不宜泡腳。泡腳治病選藥需謹慎。

泡腳主要是起理療保健作用,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喜歡按照配方在泡腳水中加入中藥,以圖起到治療的作用。楊敏老師介紹,中藥泡腳對很多疾病的治療,的確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希望通過泡腳中加中藥來治療疾病,最好能夠咨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慎選用藥。

最後,推薦一些傢庭常用的泡腳小偏方:1、鹽泡:加入兩大匙鹽,鹽有消炎殺菌、通便的效果;2、薑泡:加入幾塊打扁的薑,薑有散寒、除濕的作用(來月經的女性適用);3、酒泡:加入一瓶米酒,可促進血液循環;4、檸檬泡:加入兩片檸檬,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5、醋泡:加入3大匙的白醋,滋潤皮膚,治療腳氣。

冬季泡腳要加三樣寶

冬季泡腳要加3樣寶

1、生薑祛寒

生薑在中醫上屬於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現代醫學認為生薑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需要註意的是,用生薑泡腳並不是將生薑放入熱水中泡一會兒,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薑(約為中等大小的薑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薑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生薑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小分子物質,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半塊薑的用量是對於一般傢庭用來泡腳的盆裝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癥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薑的用量。用生薑水泡腳一段時間後,怕冷的癥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艾草溫肺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於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草泡腳的方法和生薑泡腳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幹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

3、桂皮消腫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它與花椒都是傢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他們泡腳,對於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腎源性水腫是由於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時最為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凹陷。如果出現瞭腎源性水腫,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後泡腳,煮法同煮生薑的方法。連續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如果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出現水腫癥狀,逐漸發展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是由於心臟功能問題而導致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以選用前面提到的生薑煮水來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從而達到輔助減輕水腫的目的。

老人冬季泡腳養生要註意三點

1、腳盆的選擇

中醫講究,泡腳需讓水浸泡到小腿,因此最好選擇桶而不是盆來泡腳,另外,桶的底面積要足夠大,要讓雙腳可以在放松狀態下接觸桶底。

材質方面建議優先選擇木質的桶,因為金屬材質導熱過快,容易導致燙傷,而普通的塑料桶保溫效果很差。

市面上常見的足浴盆也是可以使用的,盡量選擇重量較輕、具有排水功能的,以避免老人過多的搬動重物。

2、泡腳的水溫

由於老年人的足部神經多會有些退化,對熱水的感應比較遲緩,因此泡腳時的水溫一定要控制在40度左右,不然容易導致燙傷。

3、泡腳的時間

對老年人而言,泡腳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一般泡20~30分鐘即可,低血壓和身體比較虛弱的老人,每天泡腳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飯前、飯後30分鐘內不宜泡腳,否則會影響消化。

另外,在傢泡腳最好選在晚上睡覺前一小時左右進行,由於泡腳會使血液循環加速,所以不要馬上入睡,可以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

泡腳對痛風有好處麼

近日,有患者咨詢小編問道:泡腳對痛風有沒有好處,我患痛風2年,就是確診前後有比較疼痛的現象。在接受治療後得到瞭有效控制。但還是不放心,據瞭解這病反復無常總是發作,聽說常泡腳可減少痛風發作,真的是這樣麼?

小編在通過仔細調查並通過痛上海中潭痛風專欄瞭解到:痛風頑疾的主要內在因素就是血尿酸濃度,一旦其達到過飽和狀態便會有尿酸鹽結晶析出,而這個濃度值恰巧就是和溫度有關,溫度越低析出的濃度就越低。由於人體內部和外周環境存在溫差,因此急性關節炎發作均在深夜,且多見於下肢末端、耳廓等,這也就是原因所在。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由於天氣溫度原因,泡腳對於痛風有著一定的緩解作用,大可放心。同時如果長期堅持可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建福教授特別提醒大傢註意冬季痛風預防措施:

一、堅持每天睡前泡腳:保持四十度水溫泡腳30~40分鐘,這對與預防痛風發作有不錯效果,同時還可提高睡眠質量,一舉多得。

二、適量運動:每天堅持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對病情是非常有益的。空閑時間多活動關節,空閑時動動手指、腳趾、膝關節和肘部,做做伸展運動,防止尿酸鹽在關節處沉積

三、加強保暖措施:註意棉鞋、棉衣的保暖效果,防止腳趾、腳踝受涼;鞋襪要寬松,以吸汗棉質為宜,避免足部血液循環不良。防止受溫度影響而形成尿酸鹽結晶,引發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